APP下载

认知

2015-04-13郗群

时代金融 2015年8期
关键词:认知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财务管理的教学现状及形成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将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为提高财务管理教学效果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认知—发现论 财务管理教学 应用

一、布鲁纳和认知—发现论

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Seymour Bruner,1915-),对认知过程进行过大量研究,他重点研究了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认知结构既是在先前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又是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基础。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的学习方式。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自主地获取,将新知识与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来自主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他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发现的兴奋感和自信感,而教师只作极少数的讲述,“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的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它。”

布鲁纳的理论有极大的独创性,在教育领域里是一项伟大的革新工作,他的研究成果受到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重视。1962年布鲁纳获得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1965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二、认知发现学习法的优点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向我们揭示了发现学习的好处有以下几点:首先,发现法提高学生的智慧潜力,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其次,发现法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避免将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本身发生兴趣;第三,发现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通过多次的实践后形成技巧,并在以后的问题中自觉地加以迁移运用;第四,发现法有助于知识的记忆和运用。

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论对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因此我们把这种方法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

三、财务管理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是财经专业的必修课之一。然而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教学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总结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造成:

(一)教学方法单调,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财务管理内容包含大量的理论知识,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侧重于传授课本的理论知识,容易给学生造成“照本宣科”的感觉。这种单调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机械地记忆,感到枯燥乏味,不能真正理解、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财务管理学科本身具有知识面广、知识点零散、涉及概念原理多、需要记忆的公式多、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等特点,造成了学生普遍感到学习吃力,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财务管理教学基本上是以教师围绕教材讲授为主。课堂上,学生忙于听讲和记笔记,许多学生成为老师的速记员,仅仅记录老师所讲述的内容,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下课后,他们去准备会计从业证、会计师等各种类型的考试,而对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和复习往往应付了事。

这种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模式缺乏双向交流,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缺乏对于这门课程的热情与学习的动力。

(三)学时有限,实践教学缺乏

财务管理是一门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于一体、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它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综合能力,把他们的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可是,现在大多数的学生缺乏这样的能力。这和当前财务管理知识量成倍增加而课时量却大幅减少、课程设置缺乏实践环节有关。

传统的教学方法侧重理论教学,教师的主要教学工具为黑板和粉笔,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环境,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能力训练,这样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往往在考试前拼命背要点,只图考出好成绩,造成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学生步入社会而感到无所适从,这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战略转型目标南辕北辙。

四、认知发现论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

综上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对财务管理教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因此我们将它应用于财务管理教学实践中,总结有如下几点:

(一)激发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主动地形成知识结构,而要做到真正的“主动”学习,自然离不开浓厚的学习兴趣做指引。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财务管理的学习中感受到快乐、产生兴趣、从而主动发现、树立学习信心。课堂上,笔者以大学生创业、个人理财为切入点,联系社会热点像支付宝、余额宝理财,通过诸如《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谁动了我的奶酪》等理财书籍介绍,使学生明白资金时间价值、财务分析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热情。

在硬件设施方面,一是使用多媒体教学软件,比如引入“网中网”教学软件模拟真实商务情景,以形象具体的“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来创造立体化、仿真的财务管理场景,是提高财务管理课堂学习效果、激发兴趣的重要途径。二是开发网络视频教学课件,包括理论知识、实训练习、甚至微电影展示企业理财场景,提高学生学习财务管理课程的兴趣。三是利用信息资源,给学生提供网址查阅相关学习资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运用成语、运用比喻、模拟教学、图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等方法来激发兴趣。比如,运用比喻来讲授“融资租赁”。“融资租赁”由于学生接触不上而较抽象难懂,然而学生熟悉经营租赁,可以从经营租赁开始介绍。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有何异同呢?租赁可以分为两类:经营租赁和融资租赁。比如同学们去公园游玩租自行车,就属于经营租赁,而融资租赁生活中接触不到,可以为学生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借鸡生蛋,卖蛋还钱”。一下子就把融资租赁的本质说得生动形象。教学中将“设备”比喻为“鸡”、将“收入”比喻为“蛋”,通俗易懂,让学生在欢笑声中理解并记忆了“融资租赁”的概念和原理,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中心

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很多,但适合财务管理的教学设计有以下两种:

课堂讨论法。教师指定一个主题,然后以5~7人的小组展开讨论。它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问题教学法。是指将财务管理相关章节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围绕每节的重点、难点、关键点设计一系列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带动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具体提问时,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设计问题,尽量让每位被提问的同学都能答出问题,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重视学生的参与和体验

“实践出真知”,学生通过体验和亲身实践能真正掌握知识。笔者认为,以下几种方法值得借鉴:

1.实时证券交易系统。财务管理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公司金融、会计以及管理学交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因此,可以引入实时证券交易系统进行教学。上课可以在有网络覆盖的机房中,教师先指定几个网站作为学生研究的来源,如巨潮资讯、中国证券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国泰君安等提供的实时证券交易系统。每一个教学内容,用最新的财经资讯引导学生,建立其与教学内容的联系。例如在学习股利分配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查找教师指定的上司公司历年股利分配情况,研究该公司采用什么样的分配政策,分析其是否是合理,并提出模拟改善方案。

2.实地实习。实地实习法是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法,学生通过在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实习,熟悉企业财务管理环节和企业财务活动。同时,学生通过实践知道自己欠缺什么,回到学校后更有针对性的学习,提高其就业竞争力。学校、系部应该积极与企业联系,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实习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编写组.教育心理学.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

[2]韩进之.试论布鲁纳的教育心理学.辽宁师院学报,1980.

作者简介:郗群(1982-),女,汉族,陕西人,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认知应用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