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干预改善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应用价值*

2015-04-12黄玉梅

中国医学创新 2015年30期
关键词:后遗症脑炎病毒性

黄玉梅

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精神和意识障碍[1]。该病多发生于儿童,且容易留下后遗症。治疗期间若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可明显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并减少其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2]。为进一步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临床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本院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46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给予了系统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本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

①河南省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 河南 洛阳 471000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予以高热、饮食、惊厥、精神异常、药物治疗等方面护理。

1.2.2 治疗组 给予治疗组患儿系统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保持病房内的安静,温度控制为18~22 ℃,湿度保持在55%~60%,且定时通风,以保证空气的新鲜,时刻监测患儿体温的变化以及伴随的症状。(2)当患儿惊厥发作时,应将患儿的头部偏向一侧,且及时地清除掉其口、鼻腔中的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再用开口器将患儿的口扩张开,以防止其咬伤舌和唇。同时上好床档,以防止患儿出现坠床的情况,切忌强行牵拉患儿的四肢,以免导致骨折。(3)对于昏迷的患儿需取平卧位,一侧的背部稍微垫高,头偏向一侧,上半身抬高20°~30°,以利于颅内的血液回流,且降低颅内压。对昏迷或者吞咽困难的患儿,应尽早地给予鼻饲,以保证热量的供应。(4)对于呕吐的患儿,应及时地对其口腔进行清理,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而窒息。(5)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6)医护人员应稳定家长的情绪,并告知其若患儿积极地配合医生的康复训练则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年龄较大的患儿多多交流,让患儿树立强大的信心。(7)治疗期间,应加强患儿营养的摄取,多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以及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以减轻患儿消化功能的紊乱。(8)保持患儿皮肤的清洁,常剪指甲,以避免患儿搔抓皮肤而造成感染。(9)定时的服用脱水剂,采取留置针输液的方法。输药的过程中,要时常观察患儿的局部皮肤有无疼痛、红肿的现象出现,若输液部位出现外渗的情况,应用33%的硫酸镁湿敷,以避免引起局部皮下组织的坏死。(10)护理人员应尽早地对患儿的肢体运动进行康复训练,以降低其后遗症的发生率。当患儿的病情稳定后,对其进行坐、立、行、抬头、翻身、爬行等训练,以提高其整体的运动能力。

1.3 观察指标 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头痛、高热、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疗效评判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运动功能恢复正常,且无后遗症;(2)显效:临床症状和运动功能明显改善,且无后遗症;(3)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运动功能未达正常,且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4)无效:不符合上3种情况[3]。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如头痛、高热、恶心、呕吐、惊厥、意识障碍等的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比较(x-±s) d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是由于血脑屏障出现障碍,而引起的各种病毒直接入侵和破坏脑组织,若宿主中的抗体与病毒抗原发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则将进一步导致患者的血管、脱髓鞘及血管周围脑组织的损害[4]。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变化迅速,且可出现高热、昏迷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临床症状,最终导致患者呼吸困难,甚至死亡[5]。病毒性脑炎患儿经护理和治疗后绝大部分预后良好,但仍有一部分患儿遗留有肢体瘫痪、癫痫及智力发育迟缓等后遗症,该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且已严重影响到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6]。病毒性脑炎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因此,临床上将病毒性脑炎患儿中枢神经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作为首要解决的问题[7]。

临床上,除了要积极给予有效的治疗外,还应重视系统护理干预的作用。这样可对患儿的预后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其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8-9]。研究显示,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病毒性脑炎患儿的痛苦,并促进患儿脑功能的康复,明显降低该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较快,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以上研究相符。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地推广与运用。

[1]廖伟琼,黄秀明,林润清.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5):765-767.

[2]王琳.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118-119.

[3]徐海平,洪丽娟,刘清宁,等.系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7-9.

[4]宋宁,徐爱霞.小儿病毒性脑炎128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58-59.

[5]乐碧芳,刘伟香,罗东霞.全程护理干预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32-33.

[6]宋文静.2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护理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3):41-42.

[7]张小华.小儿病毒性脑炎40例护理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3):43.

[8]俞群,尤克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观察及护理对患儿康复情况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7):17-18.

[9]曹东方.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0):107-108.

[10]孙华娟,尹娟.整体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中医药,2012,10(6):120-121.

[11]王瑞红.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运动障碍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B):122-123.

[12]胡春萍.护理干预对8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7):1071-1072.

猜你喜欢

后遗症脑炎病毒性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牛病毒性腹泻病特征、诊断与防治研究
春天的“后遗症”
你有没有网络消遣的后遗症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及治疗效果观察
一例布氏杆菌病并发重型森林脑炎的蒙西医结合护理
小针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踝内外翻的效果观察
炎琥宁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