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众传媒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的解读和传播

2015-04-11王星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经济带

□王星

大众传媒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政策的解读和传播

□王星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一届国家领导班子提出的发展战略。无论在国家发展还是大众信息需求的层面,大众传媒都应将其作为重要的传播议程来完成,诸如聘请权威专家进行专业解读,并充分运用大众传播的规律和方式,强化传播效果,使大众传媒肩负起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国家战略传播的社会责任。

丝绸之路经济带;大众传媒;专业解读;大众化传播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在“古丝绸之路”基础上形成的新的经济区域,是我国适时适势提出的一个经济发展和外交活动的新思路。它以“道路联通”为基础,本质内容是“贸易畅通”,是注重“政策沟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的综合性国际战略。

基于梳理该战略诞生的国内和国际背景,本文从国家发展需要、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大众传媒自身发展这三个方面,对强化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传播效果提出建议。

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提出的背景

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倡议欧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是我国首次就洲际经济合作一体化进程提出具体构想;随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丝绸之路建设的相关问题,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上升至国家改革政策层面。2014年10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会议规划、发起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同年11月APEC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我国显示出充分的战略部署和坚定的投资决心。

事实上,在此之前,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就已分别提出与“丝绸之路”相关的合作倡议。日本在1997年率先提出“丝绸之路外交战略”,借此增强自身在中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力,保障自身能源供应安全;欧盟于2009年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加强欧盟与中亚及周边国家油气方面的合作,减少对俄油气资源的依赖;美国也不甘示弱,在2011年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战略”,以阿富汗为中心,力图建设美国主导的中亚、南亚新秩序。围绕丝路沿线的战略竞争日趋激烈,这给我国的经贸、能源及国防安全等造成一定威胁。

此外,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诸如产能过剩严重、能源安全问题突显、区域发展失衡、开放水平有待扩大、新经济增长点开拓乏力等。与周边国家开展广泛有效的经济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之一。

近年来,我国与丝路沿线的国家尤其是中亚各国的经贸往来和区域合作不断加强,为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2012年,哈萨克斯坦宣布实施“新丝绸之路项目”;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哈萨克斯坦时,适时适势地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丝路倡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传播是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经济合作为基础,对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大众传媒作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纳入媒体议程对其进行解读和传播,是大众传媒义不容辞的责任。对此,本文从国家发展的需要、大众的信息需求和大众传媒自身的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国家发展的需要

为使“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能够深入民心、早日实现建设目标,国家需要利用大众传媒设置传播议程,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广泛的传播,引导社会大众的政策认同,并将这种认同转化为推动国家战略发展的动力,进而促进国家发展。

我国大众传媒作为党和国家新闻事业的一部分,有责任在政治领域报道国内外政治形势、动向,传达、解释、阐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在经济领域论证经济政策、分析经济信息、阐明经济建设轻重缓急,①在外交领域塑造国家形象、吸引外资、促进合作、提升国家影响力。

政府需要利用大众传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解读和传播,以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而大众传媒本身就肩负着这一责任。于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自然而然地便被大众传媒纳入了传播的重要议程设置。

(二)社会大众对高质量信息的需求

现代社会,信息的获得逐渐变得便捷同步、渠道多元。作为主要信息渠道的大众传媒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其传播内容的真实与否、品位高低都会影响受众的利益。受众有权要求媒体信息真实、准确、客观、公正,有权要求媒体提供高品位的传播产品。②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亦具有极强的公共性,各项政策的制定、实施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大局,也关系到大众的切身利益。因此,社会大众对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其相关的信息具有较高关注度。大众传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进行真实、准确、公正、专业的传播,不仅满足社会大众的信息需求,也符合他们对高品质传播产品的追求。

(三)大众传媒自身发展

大众传媒传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同时,也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战略机遇期,各媒体纷纷展开行动、策划报道。如“中国媒体丝路行”大型跨境采访活动、“丝路万里行”全媒体行动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主题论坛、研讨会等。这些媒介事件不仅加强了国内、国际媒体间的交流,推动中外媒体合作机制的建立,也推动着各媒体对自身内部组织的优化升级。

大众传媒自身的优化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使其有能力提供更为专业、更加符合受众需求的传播产品,进而获得受众认可、提升影响力;大众传媒作为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支持力量,其影响力的提升也成为提升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③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又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底气”和保障。由此,大众传媒必须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肩负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社会责任。

三、“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大众传媒的传播策略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大众传媒必须传播的重要内容,就目前来看,传播效果仍需加强。专家学者走向大众传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政策进行专业解读;以大众视角切入,运用符合大众传播的规律和方式对政策进行大众化传播,是大众传媒强化政策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和有效方式。

(一)专家学者与大众传媒“合作”常态化

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专家是那些能成功占有外行所不具备的具体技能或专门知识的人④,学者一般理解为追求并拥有学问的人。现代社会,由于知识专业化、社会分工细化导致不同专业的人之间存在知识鸿沟,普通大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发展宏观战略的内涵外延、建设意义、推进情况的了解,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媒。然而,一些大众传媒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把握并不到位,政策解读不清,造成了不必要的误解和疑惑;再加之一些海外媒体故意以负面框架报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影响受众的政策认同。

要解决上述问题,从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政策制定、管理和研究的权威专家学者必须与大众传媒进行“合作”,成为政策解读和传播的主体。在对国家大政方针、战略部署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进行权威的、专业的解读方面,最有发言权的当属该政策的制定和管理者;对政策进行深入探讨和评论,最合适的的应属该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各个新闻媒体为办出自己的特色,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就需要有一批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家。⑤

因此,大众传媒应积极寻求专家学者的话语权威,专家学者也应借助大众传媒来传播其观点。⑥当然,面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样长期的综合性的工程,专家学者不仅要与大众传媒“合作”,还需通过开设专栏、创建品牌节目等多种方式,将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大规模、深层次、定期定时投放,使“合作”常态化。

(二)政策解读专业化

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政策进行专业性解读,是大众传媒必须把握的重要传播策略。

首先,政策解读专业化要求解读主体的专业化。一方面,作为政策解读主体的专家学者本身要有可靠的修养和坚定的立场,以准确的知识、精准的语言阐释、评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另一方面,政策解读的主体要明确角色定位,充分考虑到受众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解读方式,透过对丝路建设浅层次的讲述,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在“深入浅出”中体现专业性。

其次,政策解读的专业化要求大众传媒具有专业的媒介修养和能力。一些新闻媒体或由于自身缺乏知识积累,或过于追求关注度,常对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言论进行有意无意的歪曲而造成受众的误解,严重影响到专家解读的权威性、社会大众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因此,大众传媒要深刻理解“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坚守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杜绝主观因素的误解,为政策解读主体提供值得信任的传媒环境。

(三)传播内容贴近百姓生活

关联性是导向需求的初始界定条件,⑦贴近大众生活和切身利益的话题,可以有效地消除大众对政治、政策性传播的抵触情绪。“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出至今,经过大众传媒的广泛传播,人们对它的知晓度大大提高,但在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民众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感受度不高、对各项政策回应不足,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自身实际利益关联性有限等问题。

因此,大众传媒在设置议程时,要尽可能从百姓最关心的、社会大众容易关注的话题切入,以社会大众身边的故事,讲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大众的利益切实相关。如人们身边的“丝路”餐厅悄然增多、“长安号”丝路旅游专列的开通、丝路沿线国家独具特色的物品多了起来等视角切入,通过百姓之口和切身感受,表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对衣食住行带来的具体变化和影响,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宏观意义糅进百姓细碎的生活中。

(四)善用新媒体,强化传播效果

近年来,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播渠道不断拓展,传播内容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对内、对外传播,大众传媒都要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方式。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上的互融;2.利用新媒体即时、互动的特点,建立专门的交互平台,畅通言路,让社会大众参与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汇聚民意,使政策制定更具民主性和科学性,达到“政通人和”的效果;3.充分发挥新媒体低成本、多媒体传播的优势,丰富节目的表现形式,如加入笑话、动态图片、视频等,逼真生动地传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使政治性新闻报道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4.积极推动各国主流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交流活动,推动人员往来、分享技术进步、实现联合采访。⑧

利用网络超文本及其全球传播的优势,呈现活动成果、互换传播产品,既让丝路沿线国家的声音“走进来”,也让我国的声音“走出去”,展现和传递我国倡导的丝路精神,凝聚舆论支持,增进合作意识,助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注释:

①⑤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8/300

②陈力丹,陈俊妮.传播学纲要(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48

③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M].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④⑥范晨虹.风险社会视阈下专家污名化的成因及其影响[J].当代传播,2014(05):42-44

⑦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郭镇之,徐培喜译.议程设置:大众媒介与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⑧裴广江,张光政,朱磊,杨文明.丝绸之路经济带媒体合作论坛联合宣言签署——40家中外主流媒体承诺在论坛框架内加强合作[N].人民日报,2014-7-4(4)

(作者系长安大学文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经济带丝路经济带
一条江的嬗变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之路
丝路梦
陕西呼应长江经济带
丝路
梦丝路
丝路谣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生态经济带如何协调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