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时价值
2015-04-11张绍军李映红
张绍军 李映红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湖南 长沙 410081)
《弟子规》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现时价值
张绍军1李映红2
(1.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系,湖南 长沙 410081)
基于家庭教育的伦理规范,《弟子规》提出了丰富而深刻的和谐教育思想:“入则孝”的感恩父母观,“出则佛”的恭敬兄长观,“谨而信”的社会交往观以及“泛爱众”的普世仁和观等。实践是这些思想形成的总体基础,即以个人的本体性实践作为出发点,倡导在反躬自省中调适自我身心,在洒扫应对中体验家庭和睦,在人际交往中促进社会和谐。这种由内而外,由个体向他人、社会的教育思想扩展过程,其根本目的旨在建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
《弟子规》;教育思想;和谐;现时价值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全文共三百六十句,计一千零八十个字,由清朝康熙年间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李毓秀所著,为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之集大成。他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的文义,在总叙中将《弟子规》的核心思想概括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以下来自《弟子规》的引文将不再注明)提出“弟子”在家、出行、待人、接物,以及学习上应恪守基本的德行和规范,倡导在做中学,并力行以致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一、《弟子规》的和谐教育思想
《弟子规》和谐教育思想主要有:“入则孝”的感恩父母观,“出则悌”的恭敬兄长观,“谨而信”的和谐交往观以及“泛爱众”的普世仁和观。
(一)“入则孝”:感恩父母
“孝”,旧指“对父母无条件地顺从,现指尊敬、奉养父母。”[1]“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孝”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起点;“孝”又以修己立身,行道扬名,以显父母为终点。在《弟子规》的行文中,“孝”正是其全部思想展开的出发点。
首先,践行孝道要注意言行。向父母行孝道,须从点滴言行做起,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即要及时回答父母的呼唤而不能迟缓;听从父母的差遣而不能拖懒;恭敬聆听父母的教导,顺从接受父母的批评;冬天睡前为父母暖被窝,夏天则给床铺扇凉;早上向父母请安,晚上服侍父母安睡;外出办事和办事回来都要禀告父母,以免牵挂;平时居住和做事要有固定地方,不可随意改变,以免父母担忧。此外,当父母“有疾”时,也要做到“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其次,践行孝道要注重品行。对待事物的态度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孝道,《弟子规》指出,“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倘若连一些微不足道的东西都要私藏,那是品德上有污点,“窃人之财,刑辟之所处”(《颜氏家训·慕贤》),父母知道了会很伤心。此乃心不正,“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心不正,而不能“修其身”,不能“修其身”,则不能“齐其家”。“私藏”乃“亲所恶”,须“谨为去”,以免“德有伤,贻亲羞”。子女的行为让父母感到羞耻,确是极大的不孝。
再次,践行孝道要讲求策略。《弟子规》认为,孝顺父母不能一味地顺从、盲从,还需要辨明事理,做到情感与理智的统一。所谓“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颜氏家训·教子》),即要认真对待和处理长幼间的关系。假如“亲有过”,做子女的就应“谏使更”,并“怡吾色,柔吾声”,若“谏不入”,则“悦复谏”,“号泣随”,甚至“挞无怨”。
无论“亲爱我”、“亲憎我”,孝顺父母都不是什么难事。父母的关爱与儿女的孝顺在具体的待人接物、饮食起居、生活礼规中,共铸起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中,修身成仁的和谐精神自然会孕育成长。
(二)“出则悌”:恭敬兄长
“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尊敬兄长,二是尊重长辈。《诗经》上讲“宜兄宜弟”(《诗经·小雅·蓼萧》),而后可以救国人,说的就是兄弟和睦,家人和睦是教育国人的前提。上下和睦了,“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中庸》),热爱亲人,相互间就会减少冲突,不生出怨恨。
从尊敬兄长来看,《弟子规》提出“兄道友,弟道恭”,轻“财物”,忍“言语”,如此,则怨不生,“忿自泯”,以致“兄弟睦,孝在中”。兄弟和睦,亦是一种孝道。
从尊敬长辈看,《弟子规》倡导在日常交往中做到长幼有序,尊敬长辈。比如“饮食”、“坐走”,必须“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站着,则“幼勿坐”,长者坐定以后,“命乃坐”,即吩咐坐下才可以坐;路上遇到长辈要“疾趋揖”,快步向前行礼问候,若自己骑马或坐车赶路,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或下车,让长辈先过去;在尊长前说话,“声要低”且不能“低不闻”;见尊长的时候,“进必趋”,走路要快些,告退时,“退必迟”,动作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尊长问话,要站起来回答,“起对”,且“视勿移”,双目必须望着长辈,不可左顾右盼。
另外,对待叔伯等长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对待其他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胞兄一样,即“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礼记》上讲“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礼记·礼运》)说的也是这个道理。这种推己及人的敬重和敬爱他的思想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情感基础。
(三)“谨而信”:和谐交往
《弟子规》讲的“谨”,意思是对自己要谨慎约束,生活中要有良好的行事习惯和交往行为。“信”,指的是对别人要诚实可信,实事求是。
自古以来,人们都十分重视言行之“谨”。譬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论语·乡党》),说的是孔子在自己的家乡,表现得非常恭谨温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说的是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则要雷厉风行;“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易经·履卦》)说的是谨慎行事可以使人不至于受到伤害,且能亨通顺利。
较之于上述原则性的论述,《弟子规》对“谨”的表达则更侧重于生活实际。首先,在个人生活中要做到:“朝起早,夜眠迟”,“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着装上,“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即可;饮食上,不“拣择”,不“过则”,而应“适可”;饮酒上,年少不宜,因为“饮酒醉,最为丑”。其次,在对外交往上要注意:走路要从容,站立要端正,作揖要“深圆”,跪拜要“恭敬”;进门时不要踩到门槛上,站立时身子不要歪斜“跛倚”,坐着时不要双腿曲张,或抖脚摇臀,掀门帘时要“缓”,不要出声,走路时“宽转弯”,以免触碰器物棱角而受伤害;进门时要“问孰存”,“上堂”时,声音更要高一些;借用他人器物,必“须明求”,且“及时还”;碰上“闹场”和“邪僻事”,绝不要靠近或去打听。总之,做事情不可太匆忙,太匆忙则“多错”,做事也不要怕困难,即便是小事,也要认真对待,不能“轻略”、敷衍了事。
在人际交往中,“谨”虽重要,“信”却必不可少。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那么他将很难立身处世。《弟子规》注重“信”的提倡,不仅在言语上要“信”,而且还要通过学习别人的善行以强化“信”。“凡出言,信为先”,不可花言巧语,特别是对事情还没看清之前,切不可“轻言”或“轻传”,以免“市井气”;对一些不妥当之事,亦不能“轻诺”别人,否则会陷入两难境地。言而有信,更需行而有信。“信”的行为强化可以通过学习善行,结交善人来达成。“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看见别人的优点或善行,要立刻向他学习,即使目前水平相差很多,只要努力去做也会逐渐赶上。孔子说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即为此理。若“德学”、“才艺”“不如人”,则更应“自励”图强。此外,在交往中,切不可“闻过怒,闻誉乐”,若能“闻誉恐,闻过欣”,“强毅正直,立言必信”(《颜氏家训·勉学》),那么“损友”却,“益友”来,“直谅士,渐相亲”,“信”誉自会高涨,或“足以动众”,“足以化民”(《学记》)。
(四)“泛爱众”:普世仁和
圣人不但从“孝悌”的基本家庭规范来训示学生,还要求“弟子”在与身边人士交往时把握“谨信”的尺度。《弟子规》要求弟子“泛爱众”、“而亲仁”,即博爱群众,并亲近有仁德的人。因为“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不论什么人,只要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同一片土地上,我们都要相互关怀爱护。“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中庸》)“爱众”“亲仁”即是天下共行美德之其一。
“爱众”与“亲仁”相辅相成。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孟子·离娄上》),即热爱别人但别人并不亲近你,你就该反躬自问自己的仁爱深厚与否;孟子又说,“仁,人之安宅也”(《孟子·离娄上》),将仁爱比作百姓安全的住宅;孟子还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就是人,仁和人合起来讲,就是道。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则小家安康,国家太平。
“爱众”是一种品德。“行高”“才大”,而“名自高”“望自大”,若“不自私”,“得志,泽加于民”(《孟子·尽心上》),则能“兼善天下”,为“人所服”。“爱众”又展现另一种气度:不“谄富”,不“骄贫”;不揭人短,不说人私;“道人善”而不“扬人恶”;多与而少取;报恩而忘怨。做到“理服人”而非“势服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这既是个人修养之道,又是“贤能”爱民之道。“爱众”的同时还需“亲仁”,“亲仁”既是“爱众”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修身的进取策略,“亲仁”的目的在于通过向品德高尚的人学习,砥砺品行,进而“施仁”,以致“成仁”。“能亲仁”则“德日进”,且“仁者”众;“不亲仁”则“小人进,百事害”。“亲仁”可致百利而无一害,仁慈宽厚的人越多,“亲仁”的人也就越多,扬其善而避其恶,社会也就会愈加和谐。
二、《弟子规》和谐教育思想的现时价值
《弟子规》“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教育思想形成的总体基础是实践,即以个人的本体性实践作为教育思想形成的出发点,并通过生活实践体验来反省自己、调节心灵,孝顺双亲、和睦家庭,尊敬兄长、友善他人,博爱群众、传播德行。这种由内而外,由个体向他人、社会的教育思想扩展过程,其根本目的旨在建构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
(一)在反躬自省中调适自我身心
身心关系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对重要范畴,调适身心是个人发展的根基。“身”的发展主要是人的感性和本体存在,又是“心”的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要重视“身”的发展。老子早就认识到“身”之于“心”的重要性,他说“贵大患若身”,“爱以身为天下”(《老子·十三章》),要贵身、爱身才可兼济天下。除了贵身、爱身,还要“省身”,曾子表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省身”不仅要省察自身的外在行为,更要省察自己的内在修为,要在“意诚”、“心正”的基础上“修身”,所谓“见不贤而自内省”,“见人善,即思齐;见人恶,即内省”,“不如人,当自励”,“过能改”,“愈思勉”,“心不端”,“心先病”等,都含隐了其中道理。
身心的和谐关键在“心”,物质的“身”是固性力,精神的“心”是活性力,人“身”有限而“心”无限。反躬自省的过程实质是个体心力发展的过程,是个体成人、慎独“内圣”、“外王”成“仁”、达善天下的过程,是在发展个体本体生命基础上意义生命不断展现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讲,自我身心的调谐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认识、批判、提升、完善自身的过程。
这种反躬自省的教育思想之于当前提倡的主体反思性学习以及身心和谐发展观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我们在强调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时候,过多地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本体性学习和对知识性学习本身的反思,而禁囿于学科知识体系结构和学科思维的模式化训练。严重的主知化倾向替代了学生学习的精神自由,使学生失却了滋生人生智慧思想的闲暇时光和游戏空间,功利性地狭化、窄化反思性、批判性和交往性学习的本有地位,甚至将其束之高阁。之所以这样,或许是因为我们“心灵深处缺乏某种确定的东西”。实质上,除了知识性学习之外,更重要的是,“心灵需要沉思与自我审视,这样人才能把握自我并体会到自身的力量。”[28]
在强调学生个体性和主观性的努力,强调学生主体的知识性反思的背后,我们同样该反观当下的教育生活。若憧憬“教育为未来美好生活做准备”而屈从于“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具体的、非人格化的精神,以至于个性在面对这种精神时,难以维持自身”[29]真正主体性的时候,却恰恰忘记了自己正经历着的现时实在的、人格丰富的生活。只注目将来而不关注当下,只读“圣贤书”,而对生活不体验、不反思、不批判,那么,就不可能真正享有完整意义上的主体性成长,达不成身心发展的和谐。
(二)在洒扫应对中体验家庭和睦
《弟子规》首先从“呼”、“命”、“教”、“责”、“出”、“居”等家庭日常事理的规范行为来教导孩子“勿缓”、“勿懒”、“敬听”、“顺承”、“必告”、“有常”,对待一些“虽小”事物,也不应该“擅为”和“私藏”,特别是当亲人有病的时候,要做到“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为亲“所好”,免亲“所恶”,兄弟和睦,轻物忍言等等,这些都是父母“教之以事”(《小学》),并期待子女在日后的行为中晓其事理。若“亲有过”,要做到“怡色”、“柔声”[2]进谏,甚至“悦复谏”、“挞无怨”。[3]
这种“洒扫应对”将日常生活的经验性知识“和寻常的行为动机和人生观融为一体”,[4]并内化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行为的学习,所展现的是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的和谐家庭观,特别是其中的道德情感与道德理性。在行为发生的过程中,子女不是顺从父母的情感客体,而是情感生发的主体,父母对子女的爱与子女对父母的爱相互交融,共同形成主体双方健全人格养成的土壤。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由此,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家庭承担的不仅是单个家庭的和睦之职,更承载着社会的整体和谐之责。
说和睦家庭承载着社会的整体和谐未免言之过重,但孩子的基本道德规范最初在家庭中养成却是不争事实。“温”、“良”、“俭”是孝顺,“恭”、“让”、“礼”是尊敬,“仁”、“义”、“信”是平等,往圣这些相互尊敬、友善交往、人格平等的家庭教育信条,于今仍有极高的现代教育价值。现代教育强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必须紧密联系,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和谐的环境,其一是因为三者中任何一方都无法承受孩子成长之“重”,其二也许是因为家庭教育才是真正成才教育的起点。所以,从生活小事做起,从践行点滴家务开始,付出自己的行动,体验家庭关爱,共建和睦家庭,只有“一屋扫才可扫天下”。
(三)在人际交往中促进社会和谐
人与人相互交往,通过交往实现彼此和谐以及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人的本质,因为在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
《弟子规》倡导主动的人际交往,其途径有三:一是家庭间交往,关心、孝顺家人,要做到“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等。二是与他人交往,学习、尊重他人,“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余步;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注意“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等。三是与群体交往,关心、博爱群众,“凡是人,皆须爱”,在大家面前要做到“行高”,以“理服人”,“待奴婢”要“慈而宽”等。此外,在交往中还要向他人学习——“亲仁”,亲近有贤德的群体,以提升自己的品德。
交往既有个体与个体间的,又有个人与群体间的。交往是手段,促进社会发展与和谐才是真正目的。什么样的人际交往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呢?《弟子规》给出的答案是:在生活中的实践交往。因为在交往中所习得的事实都“是我们在非正式情况下获得和记住的”,而且,“基本文化教养最好是通过非正式学习来教”。[6]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生活中的非正式性学习恰恰是和谐社会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内容。
虽然在文末也提到“有余力,则学文”,但《弟子规》更多的是强调实践交往教育,强调在生活交往中感悟尊重、关心和爱的德性教育,这较之于当今我国从小学开始的以学科教育为主线、“用道德规范和规则去把人组装在科学理性主义机器上”、“唯知识化”[7]的道德教育实践,实有可鉴之处。
三、结语
我国正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赖于教育的现代化,教育的现代化要求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要求培养现代人,培养现代人又需要安排好四种学习: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被称为教育的四大支柱。其中特别提到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行为、集体合作态度、主观能动性、交际能力、管理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而成的能力等,[8]这与《弟子规》关于在生活实践中学以及和谐交往观的倡导有着惊人的相似。在现代化转型时期,教育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如何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教育,如何在人际交往中促进和谐等重大现实课题。毕竟,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是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
[1]新华字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538.
[2]车玉玲.总体性与人的存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115.
[3][英]戴维·弗里斯比.现代性的碎片——齐美尔、克拉考尔和本雅明作品中的现代性理论[M].卢晖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05.
[4][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78.
[5]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84.
[6][美]内尔·诺丁斯.幸福与教育[M].龙宝鑫,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8.
[7]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症[J].中国德育,2006,(9):94.
[8][法]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0-87.
On the Harmonious Educational Thoughts in 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 and its Current Value
ZHANG Shao-jun1,LIYing-hong2
(1.College of Educational Science,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2.Department of Educational Science,the First Teachers College of Hunan,Changsha 410000,China)
Based on the code of ethics of family education,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 ing rich and profound harmonious educational thoughts:Be Dutiful to Parents at Home,Be Respectful to Elders outside,Be Cautious and Trustworthy when Communicating w ith Others,Be loving A ll Equally and so on.The general foundation of those thoughts is practice.It sets personal ontology of practice as a start,proposes to adjust one's own body and m ind under self-reflection,experiences the family harmony in daily affairs,promotes social harmony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The expanded process of the educational thoughts from the inside out,from individual to others&society brings about its fundamental purpose that is to construct a big harmonious and steady social fam ily.
Standards for Being a Good Student and Child;educational thoughts;harmonious;current value
G611
A
1672—1012(2015)02—0035—06
2015-01-12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颜氏家训·勉学》的家庭教育学习观研究”(11YBB112);湖南省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课题“《颜氏家训·勉学》的家庭教育学习观及其现代价值研究”(SJY-1115002);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小学生家庭教育评价模式研究”(XYS10S23)
张绍军(1975—),男,湖南永州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生。
李映红(1976—),女,湖南郴州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副教授,心理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