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张立文和合学“五和”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2015-04-11王向清

关键词:仁者爱人原理

王向清 吴 莎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论张立文和合学“五和”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王向清 吴 莎

(湘潭大学 哲学系,湖南 湘潭 411105)

面对21世纪的种种社会问题,张立文先生提出了和合学体系以应对人类面临的困境。在和合学体系中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这五大原理便是其为了各种危机和冲突提出来的,并有其现实的社会需要的依据和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理论来源。“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指导思想和道德要求。本文就是以孔子的仁为基础,以爱人为线索来诠释和合学的五大原理在现代社会所具有的特定内涵,从而证明和原理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又为我们当代人提供了一个解决社会各种危机的视角和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和合学;五和原理;现实意义

张立文先生在和合学体系中反复提到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以及各种文明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冲突,我们如何在充满危机冲突和不和谐的社会中找到平衡,实现各种和谐是我们当前的一个紧要问题。孔子生活在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其“仁”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的出发点都是让社会和谐有序的发展,这与我们当今二十一世纪在面对各种危机冲突具有历史的相似性。本文即是探讨现代和合学所提出的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的“五和”原理的内涵及其与孔子“仁”的思想的渊源,继而分析现今孔子“仁”的思想通过和合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在现代社会具有新的内涵和思想价值,古为今用,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并赋予孔子“仁”的思想新的时代意义。

一、“五和”原理提出的现实依据和理论来源

(一)“五和”原理提出的现实依据

张立文先生在和合学中提出现代中国文化面临的三方面的挑战:“一是人类共同的五大冲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不同文明间)的挑战;二是西方文化的挑战;三是现代化的挑战。回应此三大挑战的最佳、最优化的文化选择,便是和合学。”[1](P2)只有和合学才能合理地、道德地、审美地解决,而且能创造性地解决中西文化的价值和合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使中国文化以崭新面貌走向世界。和合学既是民族精神生命智慧转生的转生者,也是中国文化整体性、结构性、有机性转生的载体。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创造性的再生的延续,它内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蕴涵,又超越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固有的意蕴。人们基于这种“和合”观念来观察21世纪所面临的五大冲突,以至种种多元冲突,人类可通过共识而获得五个中心价值或五大原理,来融突五大冲突。

长期以来,人类被一个错误的观念所误导,以为自然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限可利用空间,以至于只看到人类自己生活资料的不可缺少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不顾及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人与社会的冲突,在现代社会中,已严峻地摆在人们的面前,人类面临着财富与人生意义的抉择。人在与群体、社会、国家的交往中,完全丧失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意味,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危机。社会的基本关系是人与人的关系,即人我关系。人与我之间的需要和利益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人与人之间不能时时刻刻在冲突中生活,现代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空前紧张,个人主义盛行,造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尖锐和冲突。心灵世界作为人的社会现实生活活动的内化和人对自身内心活动体验的复杂的互动的结晶,与社会现实生活活动、内心体验活动息息相关。现代人与人关系疏离,个人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孤独,个人的焦虑、烦恼、苦闷、痛苦无处倾诉。人是会自我创造的动物,世界各种文明都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的文明成果所形成的,但是历史上各种文明之间也出现过以自己的文明为世界普世价值的冲突。

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以爱为基础,无爱心,就不会真正维持和谐。治疗人与社会的冲突,和谐人与社会的关系,需要有儒家积极参与社会的入世精神和对于社会的关怀及高度责任感。人我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爱人,是人与人关系的根本原理,人的心灵世界的冲突融合,获得和合、和乐,只有依靠自我调适,儒家提升心灵世界的境界就是提倡的乐道精神,它给人生命注入活力,使人心如虚谷,无所忧愁。世界是个多元的世界,需要不同的文明共同发展,使新的文明能够不断的提升发展。所以说,21世纪的世界需要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这五大原理。

(二)“五和”原理的理论来源

孔子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发展都是以孔子思想为起点和源头的。纵观孔子思想,其都是围绕一个“仁”字而展开。孔子“仁”的思想内涵丰富,在孔子的思想里,“仁”的内涵相当广泛,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仁”做过多种解释,在《论语》中孔子讲“仁”达109次,尽管他没有给出“仁”的明确定义,但我们还是能够从孔子在不同语境下的回答概括其“仁”的基本内涵。

“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P181)“恭、敬、忠”(“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扩”),[2](P193)“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P170)“恕”(“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P87)“恭、宽、信、敏、惠”(“子张问仁。曰:‘恭、宽、信、敏、惠’”),[2](P256)“孝”(“弟子入则孝,出则弟”),[2](P4)“勇”(“仁者必有勇”),[2](P201)以及“克己复礼”(“克己复礼为仁”)[2](P169)等等。“仁者,爱人”,[3](P278)“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孔子道德理论中的基本原则,而“爱人”则是孔子关于“仁”的道德原则的理论基础,也是人们在实践“仁”的过程中的首要道德思想和道德要求。

从和合学的视角出发,把孔子的“爱人”作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人和自然,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即可和谐融洽;如果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人人“爱人”的基础上,那么社会自可安定太平;如果能够及时反省自己,以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对待自己,那么个人的精神状态就会从容不迫。今天在改革开放、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对孔子的“爱人”思想加以认真地分析和研究,剔除其糟粕,批判地吸取和继承其中合理的优秀的因素,对于提高人们的道德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解决冲突的方法之一。本文就是探讨孔子“仁”的思想通过“五和”原理阐释而具有时代的新内涵。今天重新研究其内涵,作用仍然重大,对于全方位地探索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二、“五和”原理的内涵

对中华民族而言,孔子的仁爱思想以及由其延伸出的“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和而不同”、“推己及人”、“和为贵”、“民本思想”、“人文精神”、“为政以德”、“大同理想”、“德服天下”、“以天下为己任”等儒家理念,都是我们今天进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传统文化资源。择其要义,本文认为和合学的“五和”原理在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儒家思想中主要有如下内涵:

(一)和生原理——人与自然之爱

在《论语》中记载着孔子说“仁者爱人”,[3](P278)“志士仁人,无以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2](P228)其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首先要有博爱之心,像天地一样施爱予人、予社会乃至自然万物。孔子进一步指出,只有“德不孤”,才会“必有邻”,纯粹高尚的道德会使自己身心愉悦健康,所谓“德润身,心广体胖”。怀有仁爱之心,具备崇高道德境界是做人的根本,是和谐人生的基石。

孔子也主张人应崇效天、卑法地。像天那样高远无量,胸襟宽广,成云施雨,惠及万物;像地那样厚实载物包容担当一切,博爱仁慈,无私奉献。孔子对子贡说要学大地之品德,在与弟子子张谈到仁者何以乐山时,《尚书大传》中援引了孔子的话说“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财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焉。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云风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在《大戴礼记·劝学》中孔子对水的评价也是“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与之而无私”。可以看出,孔子极力阐发天地山水之性中所蕴涵的爱人、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谐好生的品质,为人树立榜样。他说有意义的人生应是“布施天下而不病贫”,与人分享道德精神的快乐,同时也要在物质上帮扶他人,做到“富而能富人”、“富以其邻”、“贵而能贵人”。即一个人致富了,要帮助他人带动他人一起致富;自己成功了,还要帮助别人成功;自己知识丰富了,道德提升了,也要帮助别人,让大家都进步。

和合学中的和生意识是以“地球村意识”为基础和基点的。人类和一切生物、非生物都是由自然而生。自然创造了人的生命,而又异化了人,人成为自然的主宰者,人亦制造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自然主宰、支配人的生命。在这种互动中,人的生命与自然生命应该建构共生意识,这与孔子的思想具有一致性,殊途而同归。和生意识即以共生意识为基础,这说明共生之所以为共生,即共生的核心精神追求便是“和”,所以“和生”。和生就是儒家所提倡的“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精神体现。

(二)和处原理——人与社会之爱

人是社会性存在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既是人自身情感的需要,也是成就个人事业的需要。孔子十分重视人际关系的构建与维护,可以说建立群体和谐关系是其思想的重要内容。他说“君子和而不同”。[2](P196)何谓“同”,又何谓“不同”呢?“同”就是强调共同点、一致性,达成相互间的团结和谐和协调一致;“不同”是承认、包容个体间的差异和个性。

孔子认为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能是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在多样性多元化并存的基础上建立的。当然,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6](P85)以天地自然为参照,以社会为坐标,将人放在自然与社会当中去探讨,研究的是现实中的人、生活中的人,所以,他特别重视个体身心的和谐,重视人与自然、与群体社会的和谐。在物欲横流、道德衰败、人际紧张的社会,孔子发掘继承并发展了传统文化中的“和”的精神,以“仁”、“礼”为人生之道的良方。

张立文先生也认为“和处”是一种“和而不同”的精神的体现,有差分而和谐相处,不搞“专一”,不搞霸权。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心灵和文明都处在各种形式的共处中,并在共处中生活活动。但是人类既是最善于共处,又是最不善于共处。“共处”意识是要与“共生”意识相联系的。“共处”以“共生”为前提。人类一旦离开了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以至心灵的共处,人类即不存在。人们欲自己生存,亦要让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生存;人们必须要相互共处,但由于其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文化素质的差异,亦会发生冲突和竞争甚至战争。人们必须以温、良、恭、俭、让的态度,为仁、有礼的方法相互和平共处,这就是所谓的“和处原理”或“和处意识”。这种共处意识已超越了不自觉的他为的层次,而成为人类自觉的责任。这种与社会“和处”的思想在中国古已有之,却一点也不妨碍在当今社会继续发扬!

(三)和立原理——人与他人之爱

从仁爱的伦理原则出发,孔子还提出了“忠恕”的道德要求。忠恕是仁爱的伦理原则和道德情怀的进一步发挥和体现,它既是“仁”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行仁德的一种重要方法。

孔子多次讲到“忠”,如强调要“与人忠”[2](P193),对工作要“行之以忠”[2](P177)等等,这里的“忠”都包含着真心实意、诚恳老实的意思。“忠”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P87)自己愿意得到的,自然是有利的事情,如果把有利的事情首先施予他人,根据上述道理,他人也会把同样事情回报到自己身上。在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中,也要求人们有忠诚老实的态度。也就是说,在处理各种问题以及人际关系时,要诚恳、忠实,做到心胸坦荡,言行一致,而不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忠”是保证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处和进行正常交往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关于“恕”,孔子明确地解释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P234)就一般意义来说,“恕”不仅有推己及人的含义,也包含着宽容、容人的意思,它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要将心比心,乐于助人,善于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和考虑;即使在受到他人误解时,也应当采取宽容和豁达的态度。这也就是孔子所提倡的。当然,在阶级社会里,“忠恕”的道德要求是不可能普遍实行的。尤其是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为了获取和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往往不择手段,置一切道德原则于不顾,根本不可能遵循“忠恕”的道德要求。

“和立”原理所提倡的这种“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己立人的精神是以开放的、宽容的胸怀接纳自然、社会、人生、心灵、文明。按其适合于自己特性的生存方式、模式而立于世界之林和适合于自己实际的发展道路建立自己的制度。地球上有上千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多种多样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且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的发展各不相同。正因为世界的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才能发展为多样、多元的文化交流、文化互补,并发展为多样、多元的和生、和处、和立。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囿于优胜劣汰的偏见,总想显示人类无所不胜的力量,征服自然,毁灭性开发自然,砍伐森林,滥捕动物,甚至制造种种大量高效杀人武器等。总以冲突对立面的另一方消灭、消亡为自己“立”的实现和证明。其实,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独立的、特殊的存在形式、方式和模式。“和立”以“和生”、“和处”为基础。自然有自然自身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社会有社会自己选择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生存方式的自由和发展道路;人有每个人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方法;文明有各个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语言文字,甚至每个人的心理结构、性格、气质等等都大相径庭。对此,必须要建立和立意识。和立是“己欲立而立人”的立己立人的精神体现。

(四)和达原理——人与心灵之爱

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那么,怎样实现内心和谐呢?孔子的论述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孔子说“吾十有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2](P14)这些论述启示我们,对世界的不公、打击等,要从容面对,不怨天,不尤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建立内省的自我循环系统。要学会包容社会,在考虑自己利益的同时,也要设身处地地衡量社会和别人的利益,找到自己在社会的准确定位。要学会减法,舍掉不想交的朋友,拒绝不想做的事情,不挣昧良心的金钱。今天的社会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一个人只有有效地建立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这种压力变成一种生命张力,从而实现个人内心的和谐。每个人都实现了内心的和谐,整个社会实现和谐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孔子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在和谐美妙的大自然中,享受自然的恩赐,生活在亲人的关爱之中,享受亲情的沐浴。所以,生活本身是快乐的,人的一生付出劳动、情感,是对自然、对亲朋的感激感恩,是应尽的责任,也是快乐的。故此,人生应该积极乐观向上。孔子说“乐天知命”,[4](P379)“乐天”就是对人生应抱一种达观的态度。

与此相同,张立文先生也认为和达意识是在当前多元文化、多元发展、多元模式的各种错综复杂融突情况中协调、平衡、和谐以达到共同发达。人与自然、社会、他人、他文明、心灵都应通达。尽管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各有优势,社会制度、社会发展亦有先后、贫富的差异,文明的特征、风格、信仰也相距甚远,但既然共同生存于一个“地球村”或“太空船”中,就要允许差分的存在,各国、各族、各人、各文明自己走自己的发展之路,即要有和达精神,就是孔子所谓的“己欲达而达人”的达己达人精神。现代社会中出现的各种冲突危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东西方文明之间的差异,人与自然的生存关系,各种信仰以及各种人类自身的精神压力都需要人类共同的和达意识。因为人是群居的人,是社会的人,是需要交往的人。不仅需要与他人进行交往,也需要同自身进行沟通。

(五)和爱原理——泛爱众之爱

先秦时期墨子曾提出“兼爱”的思想。虽然有人评论说墨子的兼爱思想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实现,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我们人类要懂得爱,学会爱,这是人类生命生存的第一要义。当然,“爱人”不仅仅要爱自己的家庭成员,即所谓“亲亲之爱”,还必须从亲亲之爱出发。推己及人,把“爱人”推及到全体社会成员,实行广博的爱。这也是“仁”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所以,孔子说:“泛爱众,而亲仁”。[2](P4)他的弟子子夏也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2](P171)《礼记·礼运》篇要求“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孟子也提出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P195)这就意味着遵循“仁”的伦理原则,就不能只爱自己的亲属宗族,还必须以广博的胸怀去爱众人。遵循“仁”的伦理原则,以博大的道德情怀去“爱人”,并不意味着要无原则地爱所有的人。孔子主张有所爱,也要有所恶。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P43)“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2](P44)这就是说,爱仁人是仁,恶不仁之人也是仁。真正的仁者,就要既能“好仁者”,又能“恶不仁者”。可以说,这种博爱意识和道德情怀,是孔子伦理思想中人道主义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孔子的这一思想在今天无疑仍有一定的合理意义。

“和爱”原理的“泛爱众”的意思即是对于他人、他家、他国都要像爱自己的人、自己的家、自己的国那样去爱。推而广之,对于自己、社会、文明,也像爱自己一样地去爱。即使不能做到像墨子所提倡的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但我们至少要学会爱人。不论爱的程度是多少,懂得爱人就不会去主动伤害人。因为人不能与自己、社会、他人、心灵、他文明仇恨到底,尽管使世界充满了爱不太现实,但也总不能使世界充满了仇恨,彼此仇恨,只能是战争和人类的毁灭。懂得了爱人,就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伤害别人的利益。人类经历了二次世界大战,人类已经充分体会到了战争、仇恨带来的灾难是无穷尽的,不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心灵上。在高科技的21世纪,毁灭人类比建设人类要容易得多!

三、五和原理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一套理论,其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有西方文化所不及的长处。这是中国处理自己问题的一剂良方,也是越来越多的全球问题的解决之道。如果我们能够用当代社会的视角对传统仁的思想加以转化,赋予新的、丰富的现代意识内涵,我们将会发现,孔子的思想在当代仍有广泛的启示意义,具有极其重大的当代价值,这也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其实,张立文先生在和合学中提出的“五和”原理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的转换。通过对张立文先生和合学中“五和”原理的论述,我们也确实发现儒家孔子的仁学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在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各种危机中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进行儒家思想的研究,期待儒家思想能在新的时期发挥出新的能量和光芒。一方面,“五和”原理的提出促进了儒家思想的发展。虽然和合学从提出至今,仍有部分人对其有质疑,但在质疑的同时也促进了大家对和合学乃至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发展和研究;同时,另一方面“五和”原理也是在一定程度上用一种理论形态的方式提出了解决当代社会乃至世界面临的各种危机和冲突的方法,从这个方面看,“五和”原理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时代特点,以解决现实社会的冲突和危机而提出的,所以我们应该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待它。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1988年全球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发表的联合宣言指出:“21世纪的人类要想生存,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总而言之,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建设现代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依然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思想精华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和视角来利用对待传统文化,和合学可以说是一种尝试。对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唯有继承、发扬,以备祖国和世界之用。这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儒家文化的主动担当。

[1]张立文.和合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邹憬.论语通解[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4.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出版社,2011.

[4]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系辞上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Five Princip les of Harmony in M r.Zhang Liwen's Heheism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WANG Xiang-qing,WU Sha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 411105,China)

Facing all sorts of social problems of the 21st century,M r.Zhang Liwen proposed Heheism in response to the plight human are faced w ith.The five principles of harmony in Heheism,i. e.,symbiosis,coordination,coexistence,common development,and universal love,are raised to cope w ith the various crises and conflicts,and have realistic basis for social needs and theoretical sour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al philosophy.“Ren”as the core ideology of Confucius,is also the basic principle in hismoral theory;and“love”,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moral principles on“Ren”,is the primary moral idea and moral requirements in the practice of“Ren”.Based on Confucius's“Ren”and taking“love”as a clue,this paper explains the specific connotation of the five principles in modern society so as to illustrate the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five principles,i.e.,fost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providing a perspective and a solution to the social crises.

Heheism;five principles of harmony;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B262

A

1672—1012(2015)02—0025—06

2015-01-20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292)

王向清(1960—),男,湖南邵阳人,湘潭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吴 莎(1990—),女,湖南淑浦人,湘潭大学哲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仁者爱人原理
仁者爱人
了解咳嗽祛痰原理,有效维护健康
平均场正倒向随机控制系统的最大值原理
仁者
我的爱人
化学反应原理全解读
通信原理教学改革探索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爱人就是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