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新闻永远在基层

2015-04-11谢霄凌

视听 2015年3期
关键词:文风工作者群众

□ 谢霄凌

好新闻永远在基层

□ 谢霄凌

经过长期的新闻实践证明,一个出色的记者离不开好的新闻作品,而真正有价值的好新闻一定是记者从基层中挖掘出来的。要做一名出色的新闻记者,一定要带着真情实感,让自己的新闻作品贴着地面写,这才是新闻鲜活的来源。本文分别从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三个角度阐述了好新闻在基层这一论点。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好新闻

过去,在记者队伍中存在着脱离群众的现象,记者联系群众不够广泛,不够深入。有的记者对到群众中去还缺乏自觉性,他们的采访习惯于“眼睛向上看,向会议记录上看,向文件报告上看”。

新中国成立后,从农村办报进入城市办报,从战争年代办报进入和平时期办报,党的新闻工作者面临着新的任务。记者不仅不应浮在上面,相反应更加深入地了解新情况、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党又特别强调记者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发扬战争年代的优良传统。50年代,在老记者的带动下,许多新记者贯彻执行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这条采访路线,发扬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写了许多出色的有影响的报道。他们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成长起来,逐渐成为了新闻界的领导骨干。

走基层,接地气,这样的新闻才会有底气,这样鲜活的稿件才会有人气。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活动自推出以来,得到各地媒体新闻工作者的积极响应,如同强心剂一般,扎进每个人的心中。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一次难得的深入思考、提升业务的机会。很多新闻工作者通过参加“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经受了锻炼,得出这样的感受:只有走到最基层去,用心感受,用情报道,才能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撰写出真正的好新闻。

一、走基层:要下定决心长期坚持下去

从新闻采访实践来看,走基层首先要有一个端正的态度,要下决心长期无条件地深入到群众中去,深入到实际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摒弃把深入看做是短期行为的态度,如一个报道战役来了就下去,战役一过就不下去;领导抓得紧就深入,抓不紧就不深入;深入是有条件的,愿去近的地方,不愿去远的地方;愿去条件好的地方,不愿去条件差的地方;愿去城市,不愿去农村;下去不是全心全意地工作,而是有种种个人打算。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坚持长期深入的问题。立志做有出息的记者,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要求自己。

2012年《邢台日报》刊登了一篇通讯《太行新愚公》,通讯的内容是沙河市蝉房乡“四代”护林的故事。到达采访地点“玉志山庄”后,记者跟随主人公沿着他曾经开荒治山的小径一路走去,深刻地体会到他挖山过程的艰辛。他用自己养的毛驴、自制的排子车往山上运树苗,自己挖坑,自己栽树,每天天不亮就上山,一直干到半夜才回家,将一座座贫瘠的荒山治理成“绿色的海洋”。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记者通过跟采访对象深入的交流,撰写了这篇生动深入的稿件。如果没有深入的采访,仅凭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写不出这样鲜活的新闻作品。

新闻的富矿永远在基层。要想探明基层这座新闻富矿,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地深入下去。要带着感情挖掘新闻,与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和血肉联系。正如一位著名战地摄影记者所说:“如果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要想新闻写得更实,基层就一定要走得更深些、更久些,离人民群众的心才能更近些。

二、转作风:和群众交朋友

新闻记者走到哪里,就应该主动去接近那里的群众,和他们打成一片,同呼吸、共命运,不自恃特殊,不自恃清高,要甘当小学生,不能高高在上。在农村、工厂及有条件的地方,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要和群众交朋友,认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只有这样,群众才愿接近你,有什么心里话才愿对你讲。也只有这样,你才能采访到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记者宋大可就是一个代表。宋大可平易近人,熟悉他的同志都知道他毫无记者的架子。他到连队采访总以普通战士的身份出现,从不特殊,碰到什么,只要他能做好,就不辞劳苦去做。在有些人看来,与群众同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做琐碎的事有失记者的身份。在宋大可看来,做为一名记者,最重要的是把群众的利益看成自己的利益,在与群众一同生活的过程中,自然就会获得丰富的报道材料。

在采访邢台县太行山区农家旅馆兴盛现象的时候,有的记者看到了这其中的新闻点,于是去主动联系了当地开家庭旅馆的典范,认识了这家旅馆只有初中文化且不善言辞的女主人。女主人在与记者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渐渐消除了芥蒂,这位采访对象终于打开了话匣子,讲述了她开设家庭旅馆的初衷,经营过程中的艰辛,直到成为全村家庭旅馆的典范,各家各户纷纷找她“取经”。记者与采访对象同流泪、同思考,将思绪深入到这位女性的情感中去,最终完成了采访任务,也与采访对象成了朋友。此次采访后撰写的人物通讯《石榴花开红胜火》也获得很多读者的好评。

有过基层采访经历的新闻工作者都有这样的体会,真诚平等地与采访对象沟通,感同身受地体验生活,才能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才能从中捕捉到生动可读、言之有物的新闻报道。

三、改文风:要“身入”,更要“心入”

“走、转、改”活动从来不应是被动的,而应当是积极主动的,应该成为每位新闻工作者一种自觉的行为,应当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的积极创造性。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主观与客观上的高度统一,将“走、转、改”坚持下去,深入地、真心地去采访,而不是蜻蜓点水、虚情假意。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深海采到珍珠,才能占有大量生动的材料,写出鲜活感人、有声有色、有棱有角、震撼人心的报道,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很多从事时政报道的记者在写作中都曾遇到过这样的瓶颈:面对时政报道时,总是一味地去学习其他媒体“八股”式的报道,再加上时政报道本身就有很多条条框框,自身在时政新闻报道中也开始有空话、套话的现象,对报道的新闻意识变得不敏感。

自从参与到“走、转、改”活动以来,经过多次新闻实践活动,很多记者才渐渐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新闻,什么才是新闻意识,“改文风”也变得迫在眉睫。记者们不再沉溺于会议材料中,而是转变了心态,用新闻的眼光去对待每一篇新闻稿件,深入到基层去提炼和挖掘更多的新闻线索与素材。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百姓中间,带着新闻眼光寻找书面材料以外的鲜活事例,或是百姓家的点滴小事,或是建设的如火如荼的工业园区……用心去聆听更多采访对象的心声,用双眼去见证众多人间冷暖,用笔去记录来自群众的真实语音。

在邢台市内丘县南赛乡有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通过互联网学习舞蹈,并自发成立舞蹈队自编自演广场舞。通常我们认为互联网是年轻人的“专利”,而作为农村的这样一群老年人,他们不仅仅上网,还通过网络认识新鲜事物,这本身就是一条新闻。于是就有新闻记者带着新闻眼光,深入到南赛乡一探究竟,通过从老年人跳广场舞的视角折射出整个南赛乡生活质量的提升,最终撰写了稿件《喜看南赛新气象》。

“走、转、改”活动,“走”得好不好,“转”得到不到位,“改”都彻不彻底,说到底要看新闻作品,一篇优秀的基层作品势必离不开朴实的语言与真情实感。将“走、转、改”与优良学风、作风、文风相结合,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辅相成,多与基层群众打交道,那么所撰写的文字一定不会空泛,也只有这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称职的新闻工作者。

1.赵子轩.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J].青年文学家,2010(7)

2.周云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有哪些[J].电视研究, 2001(5)

3.郭少平.新闻出基层[J].中国地市报人,2013(4)

4.郑和清.媒体的责任意识[J].中国记者,2004(5)

(作者单位:邢台日报社)

猜你喜欢

文风工作者群众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多让群众咧嘴笑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普枞公路的文风和文脉
对电视新闻节目“改文风”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