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手机课堂”现象及微信解决方案*
2015-04-11尹志军徐凤秋
尹志军,邸 静,徐凤秋
(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浅议“手机课堂”现象及微信解决方案*
尹志军,邸 静,徐凤秋
(河北工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天津 300401)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随身携带的基本工具,而浏览手机也成为大学课堂的特色景象,把手机的“弊”转为“利”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大学生手机课堂的现状、原因,以及常见的对策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手机微信辅助教学方案,以期为课堂手机应用提供参考。
大学教学;手机课堂;微信应用
随着科技产品的普及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拥有手机(主要是智能手机)并在教学课堂上使用已成为常见现象。许多大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扮演“低头族”的角色,造成严重的课堂学习效率下降、学习机会浪费以及教师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的后果。本文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利用手机热门软件——微信,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加强师生互动,吸引学生的兴趣从娱乐消遣转到学习上。
一、当今大学“手机课堂”现状及原因探究
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目前已经成为高校课堂教学中的普遍现象。有关数据显示:超过80%的在校大学生会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使用即时通讯工具聊天”和“浏览器新闻资讯”是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其中,40%的学生表示他们这么做是为了“打发无聊的课堂时间”,20%的学生认为借助手机可以“及时查阅资料”,只有7%的学生承认在上课时间段“有和同学交流的需求”[1]。
若想解决这种日益庞大的“低头族”问题,对其原因探究尤为重要。本质上来说,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而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课堂授课形式单一枯燥。目前,在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仍普遍使用“填鸭式”教学。如果教师授课单调呆板,不讲究灵活的方式,只是一味灌输,将知识“念”给学生听,难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起厌烦情绪,学生转而将手机作为消遣工具。
其次,学生自我约束力差。大学生从学业紧张的中学进入到大学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和周围环境的约束,心理上首先会产生懈怠。而如果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的话,会被这种相对安逸的心理吞噬,放纵自己,在课堂上沉溺于智能手机的诱惑中而无法自拔。
再次,师生课堂互动少。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个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玩手机的概率会大大降低。但是不乐观的是,不少高校教师把讲台变成一个自己的展示舞台,与学生互动甚少,教师无法了解学生的意向,从而不能找到学生的关注点,课堂的吸引力也大大下降。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教师与学生进行单向沟通,即教师讲、学生听,效果最差;教师与学生双向沟通,同时允许学生之间的沟通,效果较好;教师成为相互沟通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学生双向沟通,效果最佳[2]。
二、“手机课堂”的常见对策及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课玩手机这种不良现象,国内多所大学纷纷倡导“无手机课堂”,即在上课之前,每位同学将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放到预先指定的区域,将手机与学生强制分离,以达到上课不玩手机,集中注意力的效果。
通过采用“无手机课堂”这种方式,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而并不是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福音”。
然而这种方式存在诸多潜在问题。一方面,强制性行为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离间”课堂上教师与同学关系。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果学生玩手机的根本原因是对授课内容不感兴趣,仍会想出各种应对措施。如有些学生持两部手机,上课时为应付差事,上交一部不常用的机子,留下一部智能机以供上课消遣。另一方面,美国专家曾做过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手机用户与自己的手机分离的情况下会导致用户心率增加、血压升高,同时会伴有焦躁和不愉快的情绪,并且用户在完成思维任务时的表现相较于随身携带手机时会更差[3]。这说明,上课时,强制人机分离会造成学生注意力下降,反而达不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效果。
三、手机微信促进教学效果的可行性分析
当今大学生一代是在互联网思维下成长起来的。对于这部分人来说,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一种长期的生活方式。手机强大的功能也给学习方式提供了多样性的可能。既然大学生很难与手机分离,为何不换个角度来解决问题?我们可以顺应这种大趋势,因势利导,借助手机强大的功能来丰富课堂的内容和形式,让智能手机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学习的辅助工具,在授课过程中将学生在手机上的注意力从娱乐消遣转移到学习上。
微信在课堂中的应用,是给传统课堂注入的一剂强心针,是与时俱进的表现。这种新型授课模式具有可行性。第一,目前智能手机已非常普及,尤其是在大学生这个喜欢新鲜事物的群体中普及率更高。另外,大学生使用微信也非常普遍。调查发现,93.4%的学生知晓微信这种新媒体,有76%的学生是微信用户。在这些使用新媒体的大学生中,68.5%的人基本每天都会登陆微信。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微信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4]。高比例的学生操作微信熟练,再加上大学生掌握新事物快的特点,将给在课堂上操作微信提供了基础。第二,微信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穿插在课堂中,使课堂形式更加丰富,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注意力。心理学实验表明,单调的刺激容易使人产生疲劳情绪,注意力下降,而多种刺激方式相结合则可以使人精神焕发,注意力集中[5]。第三,研究表明,大学生保持注意力集中时间是10分钟左右。课堂穿插的微信小测验,可以作为一种缓解学生注意力疲劳的方式,在稍微放松一下后,再重新投入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检测课堂教学成果,又可以使学生高效地集中注意力,可谓是一举两得。第四,通过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增强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互相了解教学内容和知识需求,便于随时答疑解惑。同时,这种频繁的师生互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了解和喜欢,从而促进学生更加认真地听讲。第五,与目前出现的类似软件相比,使用微信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手机微信操作简便,不需要额外培训。其次,目前的课堂回答软件还不普及,大部分仍需要收费,对于学生族来说无疑是额外的支出,不符合学生的需求。
四、微信在课堂中的应用
1.微信应用方案。整个应用方案将教学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这样把预习、课堂互动、课后作业与反馈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一,首先每个课程班在课代表的组织下建立一个微信群,提供一个师生随时随地交流互动的平台。第二,课前,教师先把预习内容和预习问题写入word文档,加入“我的收藏”,通过在微信群里添加而发送,也可以直接在聊天窗口发送预习内容和问题。同时,同学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信群对预习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大致了解学生的难点,上课重点讲解。第三,在45分钟课堂上可以穿插一次或两次课堂小测验,通过问题调整课堂节奏。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后,教师在课前通过微信功能设置好与本课堂所授内容相关的小问题,在课堂穿插进行小检测,每次小测验都设定时限,定时关闭答题窗口,或者统计结果时,把超过上课规定答题结束时间后的答案剔除。这样,每次课堂检测只需1—2分钟即可完成。课下,由学生通过后台对课上答题情况进行统计记录,每次课堂检测计入平时成绩。第四,课后作业同样可以通过微信来回答。教师可以在微信群里提出一个问题,由学生在下面讨论,给出自己的答案。教师可以根据群内学生的活跃程度,给予一定的平时分奖励。第五,对于课堂中的资源扩展可以使用二维码,学生扫一扫幻灯片上的二维码,可以迅速了解教师提供的课堂资源,这样学生存到手机中,比记到纸上更方便。这也可以通过公众平台来实现。首先通过微信聊天,向学生了解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再结合教师的指导,检索课外资源。然后可以由学生主动报名帮助教师对公众平台进行日常维护,帮助教师发布课外资源,这样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进一步认识。
2.激励机制。把微信作为工具引入教学过程,根本目的还是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为了保证目的的实现,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课程教学中可以利用平时成绩,设计计算规则。下面以48课时课程、平时成绩100分为例。
一是按120次课堂测验计算,每次测验按0.5分计算,共计60分,统计每次课回答结果的小组完成任务给予15分的奖励。二是按在群内的交流活跃度、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由群管理员打分,这一环节总分按25分计。
当然这只是一个建议方案,具体的激励机制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来设计。
3.几个注意事项。一是提高师生互动和教学效果是根本目的,不能为了应用手机而使用微信。二是硬件环境。这种模式需要在一个网络环境优良的教学场所进行,另外,教务监督人员的观念也要改变,对上课使用手机这种情况的查处规定做出相应改变。三是微信方案或其他软件的使用,不会降低对教师的要求。相反,要求教师在对授课内容非常熟悉,在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穿插使用手机微信。四是如果有个别学生由于特殊原因,不习惯使用微信,可以采用提交纸面答案的方式解决。
信息时代的教学不应简单地把手机屏蔽在课堂之外,作为一种工具,完全可能服务于教学,这就需要引导学生把手机作为学习的便捷工具。微信作为手机的常用软件,操作简单,大部分学生对微信的使用相当熟练,为它的推广铺平了道路。本文只是探讨了手机微信的使用,随着手机软硬件的不断更新,更多的软件会被应用到教学中。
[1] 王 敏,张健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价值工程,2015(1):300-301.
[2] 张 震,李 波.论课堂教学的信息沟通与教学效果的提高[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7-68.
[3] 王 俣.美专家建议现代人随身携带手机以免出现不适症状[EB/OL].http:∥news.163.com/15/0113/07/AFQRILFC00014JB6.html.
[4] 李 浩.网络自媒体的使用与满足——基于高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的实证研究[J].浙江学刊,2014(5):127-131.
[5] 陈红香,申书琪.心理学[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Briefly on the Phenomenon of "Use of Cell Phones in Class"and WeChat-related Solution
Yin Zhijun,Di Jing,Xu Fengqiu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ebeiUniversityofTechnology,Tianjin300401,China)
At present,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carry-on tool for university students,while playing the mobile phone has become a typical phenomenon in university classes. It is therefore an important topic of teaching to transform the "demerits" of cell phone to "merits". To deal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at the students use their phones in class,the reasons,the common resolutions,a mobile WeChat-aided teaching program is proposed in order that it may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use of phones in class".
university teaching;use of cellphones in class;application of WeChat
*河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012-57)之成果。
2015-06-18
尹志军( 1977-),男,河北成安人,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项目管理与风险控制。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14
G642.421
A
1008-6285(2015)10-00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