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分析*

2015-04-11刘养卉田发允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甘肃省少数民族民族

刘养卉,田发允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甘肃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现状分析*

刘养卉,田发允

(甘肃农业大学 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为了提升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促进甘肃省各民族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社会秩序与政治的统一。该文课题组以甘肃省五个少数民族220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总体上是积极正向的,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层次性。据此,文章提出了提高甘肃省少数民族各阶层国家意识的培养力;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让其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大力进行政治生态建设,净化政治环境的对策。

甘肃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国家意识

一、问题的提出与文献回顾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在国内外错综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民族认同不断加强,多民族国家引发了国家认同危机。因此,如何使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和谐共生,实现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的转向,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安全、稳定、和谐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国家认同是所有主权国家,尤其是多民族国家致力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学者们从政治学、民族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角度研究了国家认同的问题,但关于国家认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美国政治学家派伊和S·维尔伯认为,国家认同是处于国家决策范围内的人们的态度取向[1]。贺金瑞、燕继荣等从政治学的视角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主权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2]。郑富兴、高潇怡从民族文化的视角研究,认为国家认同感就是个人对所在国家的民族文化特性和政治主张特性(包括其合法性和合理性)的承认和接受,并进而产生的归属感[3]。郭艳从国际关系的视角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在有他国存在的语境下,人们构建出归属于某个“国家”的“身份感”[4]。台湾学者江宜桦从心理角度认为,国家认同就是“一个人确认自己属于哪个国家,以及对这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国家”的心灵活动[5]。周平从公民身份的角度认为,国家认同就是“人们对某个或某些政治组织或政治单位的归属感,就是政治认同,政治认同的最高形式是国家认同”[6]。可见,国家认同是具有多层次、多维度的概念。本文认为,国家认同就是国民对国家的认可感、归属感和依赖感,具体体现在:对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对中国政治制度及政策的认同四个方面。笔者对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目的在于为提高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促进甘肃各民族的和谐、稳定,以及国家的社会秩序与政治统一提供一个案例。

二、样本人群的基本特征及国家认同的基本情况

为了对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课题组于2014年5—7月及2015年1月份,分别在临夏的广河、积石山,武威的天祝,甘南的舟曲,张掖的肃南县等少数民族聚集区进行了田野调查。调查地点涵盖农牧区、商业区、学校、寺院、政府部门等,调查对象包括公务员、大学生、宗教人士、教师、农牧民、商人等阶层,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进行实证调查。随机发放问卷共230份(在受访甘肃省少数民族的选择上,兼顾了民族、性别、年龄、职业、学历层次、城乡等因素),实际回收问卷220份,有效问卷220份,回收率为95.65%。主要是从语言、民族交往、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和评价、宗教信仰、法律意识、国家认同等方面进行调查。个人访谈80多人次,访谈比较灵活,对问题的定性分析也更深入,针对不同群体,课题组访谈的问题各有侧重。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了解了目前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的真实状况。

(一)样本人群的基本特征

经统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1)民族:满族占调查总数的38.64%;藏族占35.91%;东乡族占12.73%;土族占10.90%;保安族占1.82%。(2)性别:男性占63.64%;女性占36.36%。(3)年龄: 25岁以下占33.18%;25—45岁占45.45%;45岁以上占21.37%。(4)文化程度:不识字或初识字的占5.4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0%;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占23.19%;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5%;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26.36%。(5)职业状况:农牧民占29.55%;医生、教师和政府公务员占18.18%;商人、企业老板、个体户占12.27%;学生占22.72%;工人占4.55%;退休人员占0.46%;其他工作者占12.27%。(6)宗教信仰:信仰伊斯兰教的占54.09%;信仰佛教的占42.73%;无信仰者占3.18%。

(二)样本人群国家认同的基本情况

1.对祖国的认同状况。对祖国的认同,就是指人们对自己国家有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7]。祖国认同可包括对祖国荣誉感、祖国疆域,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关系的认同。

第一,对祖国荣誉感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对祖国自豪感和荣誉感的考察,主要通过甘肃省少数民族对国家象征符号,即国旗、国徽、国歌等的认知程度,国家象征符号激发的情感程度以及民族自信心的考察来体现。甘肃省少数民族的祖国荣誉感非常强烈,100%的人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和100%的人以“作为中国人而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96.82%的人表示“热爱中国”;90%的人在“观看国庆阅兵时心里会感到无比的激动和自豪”;82.72%的人表达了“在升国旗和奏国歌的时候,会肃然起敬”。

第二,对祖国疆域的认同。在调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这一问题时,93.65%的人非常赞同和赞同,这说明甘肃省少数民族对祖国疆域、大好河山的认同度较高。

第三,对于国籍的认同。甘肃省少数民族绝大多数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愿意居住和生活在中国,充分表达了甘肃省少数民族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有77.27%的人表示,即使 “有机会,也不会加入外国国籍”;有68.18%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也不会搬到周边国家去居住”。

第四,对民族与国家关系的认知度较高。当民族和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国家维护边疆稳定,打击和处理民族极端分子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并且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69.09%的人赞同“对国家的爱和对自己民族的爱”是“相互依存”的;73.64%的人认为“中国的发展与自己是非常密切和比较密切的”;82.72%的人认为“在国家民族利益与自己所属民族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本民族利益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主,兼顾本民族利益”;“对近年来新疆事件发生后中央打击和处理极少数民族分裂分子的态度”,有70.09%的人“非常赞成”“比较赞成”和“一般赞成”;98.64%的人“愿意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说明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作为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国家法律的了解是非常清楚的。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就是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甘肃省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甘肃省少数民族离不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也不能没有甘肃省少数民族。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知和了解程度,对中华民族与本民族关系的判断,以及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态度与情感,都与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程度有密切的关系。调查显示,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非常高,充分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有92.72%的人赞同“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有89.09%的人认为 “作为一位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86.82% 的人赞同“只有国家强大了,各个民族的日子才会更好”;83.18%的人认为 “昆明事件是对民族关系、民族感情的一种伤害”;64.09%的人认为 “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是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的”;89.09%的人表示“当中华民族受到外族入侵时,每一位中国人,不管是哪个族,都应奋起反抗”。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7]。笔者认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主要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同。

第一,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同。甘肃省少数民族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度较高。87.27%的人了解国家的历史;88.64%的人了解“为国家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97.73% 的人了解国家的传统节日;80.63%的人同意“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点。为了调查的全面性,我们对少数民族对自己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情况也作了相应的调查,结果显示,89.09%的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75.45%的人了解“为本民族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英雄人物”。

第二,对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认知。宗教是人类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生活习俗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少数民族对宗教文化和现代文化关系的认知,宗教文化是否与现代文化和谐共生,都将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状况。调查显示,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认识是清楚的。51.37%的人认为“宗教信仰和学习现代文化知识” 二者之间“有冲突,但可以调和”;45.45%的人认为 “没有冲突”;仅有3.18%的人认为“有冲突,而且不可调和”。为了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的了解, 我们又设计了“当宗教信仰和文化知识出现冲突时,您会怎么办?”的选项,选择“坚定地保持自己的信仰”占33.18%;选择“尽管二者有所冲突,但我还是努力既保持信仰,又学习文化知识”的占57.73%;选择“完全接受文化知识”的占9.09%。这一问题说明尽管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度较高,但涉及民族利益时,民族意识表现得相当明显。在对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关系的认知调查中,认为二者之间的差异很大,但能正确对待。89.54%的人认为本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差异是“非常大”“比较大”;10.45%的人认为“比较小”和“非常小”。在选择“您认为学习汉族文化与保持少数民族文化,哪一个更重要?”时,选择“学习汉族文化更重要”的占6.82%;选择“保持少数民族文化更重要”的占39.09%;选择“二者一样重要”的占54.09%。在选择“面对汉文化的冲击,您应该如何应对”时,81.82%的人选择 “学习汉族文化,同时不断发展本族文化”。

4.对政治的认同。政治认同包括对中国政治制度和政策的认知,政治认知是国家认同的最基本要素,是构建和塑造国家认同的基础。笔者认为,政治认同主要包括对党的政策的评价、对政策执行状况的认知、对政治关注和参与的态度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第一,对党的政策的评价。民族政策是国家为了解决民族问题、调整民族关系设立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措施的总称。民族政策通过构建和谐的族际关系,塑造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因此,少数民族如何看待和评价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都是影响其对国家认同的重要因素[8]。甘肃省少数民族对我国的民族政策的认同度非常高。有98.18%的人认为“国家的民族政策 ”是“非常好”“比较好”的;有84.54% 的人认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帮助”是“非常大”和“比较大”的; 64.09%的人认为“中国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影响”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37.73%的人认为是促进了“政治改革,公民权利的提升,民主的实践”;8.64%的人认为是促进了“国际影响力和军事实力的增强”; 66.82%的人“满意”和“基本满意”“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

第二,对政策执行状况的认知。对政策执行状况的认同度相对不高。有39.09%的人认为“国家的民族政策宣传与实际做法”是“大部分一致”;有42.27%的人认为“有的不一致”;15.91%的人认为“很多不一致”;只有 2.73% 的人认为“完全一致”。64.09%的人“对家乡所在地的干部”选择“满意”和“基本满意”;35.46%的人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0.45%的人选择“不知道”。对“目前中国社会中少数民族是否被忽视”,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占30.45%; 选择“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占69.55%。对“您是否感受到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占87.72%;选择“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占12.28%。

第三,对政治关注和参与的态度。甘肃省少数民族的政治关注度和参与度均不高。当问及“您经常关注国家大事吗?”选择“经常关注”和“关注”的占75%;选择“很少关注”和“从不关注”的占25%。当问及“您对政治参与的态度”,选择“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的占32.27%; 选择“偶尔参与且很少参与”的占44.55%; 选择“和自己利益有关时参与”的占10.91%; 选择“不关心不参与”的占12.27%。

第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是一种国家政治体制认同,公民( 国民) 对国家的归属感,来源之一就是对国家组织结构及政治/意识形态的认同[9]。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就是要深刻认识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各族人民的必然选择[7]。甘肃省少数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较高。有89.55%的人“非常赞同”和“赞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必由之路”;有69.55%的人了解 “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内容”;有60.91%的人了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少数民族对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政治制度的运作情况、对主流价值体系有较好的认知。

三、结论及对策建议

(一)结论

1.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总体上是积极正向的认同。从总体上来看,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度较高,不论是对祖国的认同、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文化的认同以及中国政治制度的认同,都表现出了积极肯定的态度,尤其体现在对国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的认同上,100%的人知道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作为中国人感到无比的自豪;90%以上的人认可“中华人民共和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共同愿望和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以及“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80%以上的少数民族对自己的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双重认同,并表达了对国家强烈的归宿感和使命感,表达愿意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保卫国家的坚强决心。

2.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具有层次性。甘肃省少数民族对政府的政治评价中包含积极的评价和消极的评价,即对党的政策的评价较高,认为党的民族政策是好的,但对政策的落实、对当地干部的评价相对要低一些。只有2.73%的人认为“国家的民族政策宣传与实际做法是一致的;35.46% 的人“对家乡所在地的干部 ”是“不满意”和“很不满意”;有30.45%的少数民族认为被国家忽视;关注政治和参与度均不高,只有32.27%的人是“非常关心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这说明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面临着一定的风险,当政治制度不能有效地保证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时,公民就会产生对政治的冷漠心理,进而就会淡化对国家的感情。这种情况既不利于国家政治文化的传播,也不利于构建国民的国家认同[10]。

(二)提升甘肃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的建议

目前,甘肃省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度是非常高的,但国家认同具有相对稳定性和一定的可变性。因此,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和民族意识不断膨胀的情况下,由于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国家认同会受到威胁,面临一定的风险,影响国家的团结和稳定,为此应采取如下措施。

1.提高甘肃省少数民族各阶层国家意识的培养力。国家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责任感,要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一是必须重视学校在国家认同教育培养上的重要性。因为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培养民族的凝聚力和人们的集体意识是教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11]。调查显示,有43.64%的人认为对国家的爱来自于学校教育,25.45%的人认为来自于历史记载,35%的人认为来自于国家的政策宣传。为此,必须加大对各类学校的投入力度,提高学校在国家认同培养上的系统性、稳定性和延续性,从而提高公民对国家的认同。二是政府要加大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各种大众传媒的建设,增强对主流文化、国家方针政策的大力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国家意识培养、国家意识构建中的作用[12]。

2.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让其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经济因素是影响甘肃省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水平的重要因素。调查显示,12.27%的人对“本民族目前的发展”感到“非常满意”,48.64%的人“比较满意”,26.36%的人“一般”,而有12.73%的人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有51.36%的人认为“就业问题”会“影响国家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要继续加大对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缩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完善共享实现机制,让少数民族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从心底里感到“社会主义好和祖国好”。同时要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的培训,增强其就业和创业的能力,提高其生活水平,从而增强其国家认同感。

3.大力进行政治生态建设,净化政治环境。政治腐败会败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导致政治信仰危机,从而失去人们对国家的信任,对政治体系、政治制度以及政府的认同[1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14]。调查显示,甘肃省少数民族中有61.36%的人认为政治腐败会影响“国家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因此,要获取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就要严肃整治腐败,净化政治环境,从而坚定公民对政治体系的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向世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从严治党,敢于自我净化[15],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无疑增强了人们对国家和政府的归宿感和信任感。为此,今后应加快反腐立法进程,健全反腐的法律制度,用制度遏制腐败;同时要完善干部的选拔、任用、考核、监督机制,从根子上杜绝腐败。

[1] Lucian W,Pye.Politics,Personality,and Nation Building:Burma′s Search for Identity [M].Yale University Press,1962:15.

[2] 贺金瑞,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7.

[3] 郑富兴,高潇怡.经济全球化与国家认同感的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3):32.

[4] 郭 艳.全球化时代的后发展国家:国家认同遭遇“去中心化”[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9):39.

[5] 江宜桦.自由主义、民族主义与国家认同[M].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5.

[6] 周 平.论中国的国家认同建设[J]. 学术探索,2009(6):35.

[7] 董立人.践行“四个认同”促进民族和谐团结[J].民族与宗教,2010(6):66-67.

[8] 黄 沙.纳西族国家认同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140.

[9] 李晓峰.当前中国认同问题的新思考[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15(6):579.

[10] 袁 娥.民族与国家何以和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204-205.

[11] 滕 星,张俊豪.试论民族学校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7(4):107.

[12] 闫 苗.云南藏区藏族的国家认同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42.

[13] 丁忠甫,郑 林.论影响我国政治认同的因素及对策[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8.

[14] 党内如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N].兰州晚报,2015-03-07(A02).

[15] “任性”反腐 让“老虎”“苍蝇”无处藏身[N].兰州晚报,2015-03-03(A03).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Minorities in Gansu Province

Liu Yanghui,Tian Fayun

(CollegeofHumanities,GansuAgricultureUniversity,Lanzhou730070,China)

With the aim of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minorities in Gansu province,and improving the nation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re as well as the social order and political unity of the state,this paper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minorities in Gansu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 gained in an investigation about 220 people from minorities. It shows that the national identity of the minorities there is at different degrees but on the whole positive and active. According to this,som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that th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of the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um should be promoted,the economy in the minority areas be greatly developed so as to let the people there enjoy the fruit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and the political and ecological building be vastly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urify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re.

Gansu Province;minorities; national identity;national consciousness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研究”(13YD123);甘肃农业大学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项目“大学生国家认同实证研究”(201506)的阶段性成果。

2015-07-06

刘养卉(1963-),女,陕西富平人,甘肃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农村社会学。

10.16396/j.cnki.sxgxskxb.2015.10.006

D633;C915

A

1008-6285(2015)10-0026-05

猜你喜欢

甘肃省少数民族民族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我们的民族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多元民族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