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及当代价值

2015-04-11施锋矫

山东工会论坛 2015年3期
关键词:梁漱溟理论农业

施锋矫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20世纪20年代末以来,帝国主义的殖民掠夺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造成了广大农民的破产和农村经济的崩溃。许多仁人志士立志寻求一条民族独立、富国安民的救国之路。梁漱溟先生即是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梁漱溟一生著作颇多,学术影响蜚声海内外,其乡村建设理论是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在乡村建设理论中,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现代农村的蓝图。在农业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他强调乡农学校、乡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这对当今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天灾不断,帝国主义不断向农村倾销商品,再加上兵祸、匪患、苛捐、杂税等,农村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农民收入不断减少,生活日益贫困化。

帝国主义将农村视为其商品原料产地,又不断向农村倾销商品。小农经济的中国农业本身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非常微弱,表现为在帝国主义的打击下,很多农产品滞销;即使粮食丰收,也卖不出去。据统计,中国进口货值1928年为18.63亿元,1929年为19.72亿元,1930年为20.04亿元,1931年为22.33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出口货值则因农产品出口的缩减等原因而明显地减少了:1929年为15.82亿元,1930年为13.94亿元,1931年为14.16亿元。这一增一减,明显扩大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额[1]。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我国农村地区,实物地租仍然是地租的主要形态,尽管有的发达地区实现了货币地租,但无论何种形式的地租租金都非常高,有的甚至高达产量的70%以上。农民入不敷出,只能借贷。借贷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多,地主就趁机不断抬高利率。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优势地位,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停滞不前。

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时时受到饥饿、疾病的困扰,军阀的连年混战更使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1932年,山东军阀韩复榘与刘珍年大战,“民间一切金钱、粮食、牲畜、农具……凡民众所有,尽数被搜去,虽一草一木,亦无存留……沿城五里内豆禾均无收获;赤地数百里,除残瓦破垣外无别物。其他人口、牲畜,死伤狼籍,大车牛马,征集一空,所有一切,损失净尽”。[2]

梁漱溟认为乡村建设顶紧要的是农民自觉和乡村组织,所谓乡村组织就是许多人合起来,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有秩序地向前进。在梁漱溟眼中,中国文化的根就在农村,但由于我国的乡村遭到了极大的破坏,中国的文化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动摇,尤其是中西文化的相遇导致的碰撞与冲击,这与以往改朝换代造成的文化破坏有本质性的区别。他在《乡村建设大意》中写道:“中国人与西洋人见面之后,中国文化便发生了变化。自变法维新一直到现在,其中有好几次的变化,有好些地方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更一天一天地在那里加深加速地变。这样也变,那样也变,三年一变,二年一变。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中国人变的也和他差不多了。……旧的玩艺儿几乎通统被变的没有了!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3]

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核心的理论基础就是文化重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家,其文化是以乡村为本的文化,其社会是以乡村为本的社会,农业是中国的主要产业,是中国的国命所寄,其状况好坏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和从事其他建设的根本前提。而当时中国社会的根源性问题就是“文化失调”问题,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就得从文化入手。“中国问题并不是什么旁的问题,就是文化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其表现出来的就是社会构造的崩溃,政治上的无办法。[4]因此,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并不是单纯的一种经济重建,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广义上的文化建设。他认为,必须从文化上着手,进行文化重构以谋求中国社会的出路。

因此,他在谈到乡村建设的意义时再三强调:“救济乡村便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至于创造新文化,那便是乡村建设的真意义所在。乡村建设除了消极地救济乡村之外,更要紧的还是在积极地创造新文化。所谓乡村建设,就是要从中国旧文化里转变出一个新文化来。”[5]这就是“文化重构”。在梁漱溟看来,解决中国问题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发挥自身的优势,谋取乡村的发达,完成一种“乡村文明”。梁漱溟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就是通过乡村建设来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从而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在解决乡村问题上,梁漱溟不看重外因,主张从内在自身着手,试图寻找事物何以然的内在原因,即从中国社会本身入手。

二、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基本主张

梁漱溟认为,社会秩序赖以维持的要点有三:教化、礼俗和自力。因此,在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乡农学校、乡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三个关键性问题。

梁漱溟讲到:中国此刻不是一个平常的时期,乃是一个文化转变、社会改造的时期,我们此刻的社会,须要赶快进步,并且须要是一个有方向的进步,尤其是内地乡村。[6]这种有方向的进步途径就是兴办乡农学校,乡农学校是梁漱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实现文化重构的物质和组织依托。梁漱溟认为,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的传承者,是“代表理性、主持教化、维持秩序”者。所以,梁漱溟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法便是主张知识分子到乡间去,自下而上地建立新的组织结构,即实现知识分子与乡村居民的结合,组织乡农学校。在梁漱溟看来,乡农学校的功能不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也是乡村的自治机关,甚至主张把中国几十年来的变法维新革命等所有没有作好、没有作的工作都放进乡农学校里来。[7]同时,乡农学校在经济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引用和推广,但乡农学校在经济领域的作用,梁漱溟的观点就带有明显的“伦理本位、职业分途”的特征。

乡村建设中的所谓建设,不是建设旁的,是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组织构造;——即建设新的礼俗。[8]新礼俗就是中国固有精神与西洋文化的长处,二者为具体事务的沟通调和,不只是理论上的沟通,而要紧的是从根本上调和沟通成一个事实。[9]这个社会组织“以伦理情谊为本源,以人生向上为目的”。梁漱溟想通过这个乡村组织解决中国农村的三大问题:乡村经济破坏问题、乡村腐坏问题和乡村自力问题。

解决农村自力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促兴农业发展。梁漱溟看到,我国被西洋强迫通商前期,在农业方面发生的变化主要是手工业破坏、农业变质。后期,农业也遭到了破坏。在强烈的竞争下,就需要一个新的方针路线,就是散漫的农民,经由知识分子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给自足,建立社会化的新经济改造。[10]梁漱溟认为使农业进步的积极办法有三个要点:流通金融、引入科学技术和促进合作组织。

三、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与借鉴意义

在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中,经济增长从来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他也不认同于当时既存的现代化模式。他认为解决乡村问题的立足点在于中国的国情和中华民族的特点。尽管他的理论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战略任务存在严重冲突,不适当地夸大儒家思想对于促进农村建设的作用,因而存在鲜明的误区和严重局限性,这是导致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实践完全失败的根本原因;但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的一些主张、一些观点,对于我国今天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依然具有宝贵的价值。

从一般意义上说,乡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就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在梁漱溟看来,乡村建设的任务绝不是解决经济问题这么简单。他认为,乡村建设唯一正确的道路是谋取乡村的发达,完成一种“乡村文明”。乡村建设也就是民众教育,民众教育不归到乡村建设就要落空;乡村建设不取道于民众教育将无办法可行。[11]这种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对于当前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显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首先,只有通过教育,农民的素质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提高;其次,现代农业也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农民。所以,在农村推行各类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对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关重要。

乡村组织的建设在当前的农村同样具有重要地位。这种组织仅仅依靠知识分子是不行的,必须把社会资本引入农村。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农民致富,同时也肩负着弘扬传统文化、培养现代农民的使命。尽管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数量,但不可否认,我国的农业在经济上依然占有战略性地位,农村发展、农民幸福依然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乡村组织的建设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桥梁作用:乡村组织不仅是社会资本在农村的依托,也是整个国家培养公民社会的基础。

尽管梁漱溟主张的兴农办法年代较早,但对于我国今天的农业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积极的借鉴意义。经济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农业现代化。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尽管不是占据份额最多的,但却是制约经济发展速度的关键。现代农业离不开资金的流通,也离不开人才的引进,更离不开合作组织的依托。现代农业必然是科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农业。只有实行农村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才可能有利于实现农村的区域化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只有不断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新技术,才能解决农村土地产出率低、商品率低、利用率低等问题。也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才会取得长足持续的发展,农产品才会具有国际竞争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中,乡农学校、乡村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问题是三个关键性问题。乡农学校是梁漱溟“沟通调和”中西文化、实现文化重构的组织依托;社会组织“以伦理情谊为本源,以人生向上为目的”;乡村组织解决中国农村的三大问题,即乡村经济破坏问题、乡村腐坏问题和乡村自力问题;农村经济建设解决农村自力问题,其关键是发展农村经济,不断促进农业发展。

梁漱溟先生企图通过建立乡村基层组织,创办乡农学校、组织农民、教育农民,重建乡村文化等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文化的复兴与中华民族的自救问题。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与爱国热忱。笔者认为其乡村建设理论最大的光辉就在于他认识到了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照搬西方和苏联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他看到了中国文化中的精华,认为只有从农村入手,解决文化问题,才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尽管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并没有成功,但他认识到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家,农村问题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问题的关键问题。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对农村教育、自治组织和经济建设等的剖析,对于当今的农村改革与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转型,依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借鉴意义。

[1]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7.

[2]马乘风.最近中国农村经济诸实相之暴露[J].中国经济,1933,(1).

[3][5]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一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607,661.

[4][6][7][8][9][10]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二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164,363,365,276,278,495.

[11]梁漱溟.梁漱溟全集(第六卷)[C].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969.

猜你喜欢

梁漱溟理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坚持理论创新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神秘的混沌理论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