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政治伦理与伦理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5-04-11邱忠善
邱 忠 善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2014年全国政治伦理与伦理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邱 忠 善
(上饶师范学院,江西 上饶 334001)
信水河畔究天人,鹅湖峰下论古今。2014年11月8日,“全国政治伦理与伦理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上饶师范学院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伦理学会主办,上饶师范学院承办,来自全国高校的2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开幕式由上饶师范学院副校长詹世友教授主持,中国伦理学会会长万俊人教授、上饶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李友鸿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与会学者围绕大会主题,就公共性、中国视野中的政治伦理研究、改革难题及其对策、权力的政治学思考、构建政治生态伦理、伦理学科建设中的问题意识及其建设的有效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刻而热烈的讨论。
一、基础论题之再探
每一门学科皆有其基础性论题和原理,它们是历久而弥新、常谈而不衰的。对它们的持久关注,令学科的根系更为深茂,使学科发展的动力更为强劲。与会学者对一些基础论题予以深入研讨,并试图以此接驳中国语境,切入中国问题。
万俊人教授从现代社会基本特征入手,阐释了当代政治哲学所应遵守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公共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而公共领域的基础,是交往和互动的公共规则系统。按照制度经济学的刻画,社会规范主要通过制度确立,公共性的基本问题是如何构造科学、合理和正当的制度体系。西方学者对此每有激烈论争。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须通过商谈制定公共规则,从而实现公共结构转型。罗尔斯则坚持,先于制度的基本原则不应是简单民主的产物。罗尔斯立场坚持了自由主义的重要信念,即任何规则皆需确保在公共领域和私人行动之间有明确界限,此界限之划定依据是,一切要以保护和增进个人基本权利为出发点。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基本人权优先于公共政治权力,此为政府建立之基础。政治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关系问题,私权利必须优先于公权力,政府应是社会治理的服务性机构而非支配统治型机构。万俊人教授指出,政治依赖人民、服务人民和受人民监督,此为以人为本之真义所在,以人为本即以人民为本。西方政治历程充分表明,三权分立是有效的,但并非充分有效,因为各种权力可能形成合谋。三权分立之外,还应添公民社会以制约权力,由此才有真正彻底的民主。权力制约权力是以恶制恶,以社会制约权力是以善制恶,公民社会代表天然的善,人民的诉求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最高价值。万俊人教授认为,双重制约才能使公权力服服帖帖,此为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之基本原理,于此不辨,或失歧途。
詹世友教授则从另一角度,循国家必要性和政治合法性两条线索,论及政治哲学所应遵循的基本理念。历史上不乏无政府主义者,然而人类交往的复杂性和政治本身的刚性,表明了国家存在的必要性和强制性。然其存在的理论基础何在?詹世友教授认为,国家存在之证成端赖假设最少、条件最弱之理据,或者说“最平凡的理由”。他从三种假设情境出发寻此证成。第一种是柏拉图式的知识统治。知识统治似无强制性,但即便是哲学王,亦须武士阶层为其护翼;共同生活之利,须有权力为其后盾。第二种情境是人人皆有平等自由权利之社会状态。无国家情形下,若人人能保证其权利之行使,政治权力就无存在必要。但冲突乃人性之必然,自然法一旦被弃,政治状态旋成必须。此为霍布斯和洛克等近代西方大哲之共识。第三种假设情境下,人人皆有善意和互相理解之愿望,但其生活志趣、价值理想以及哲学和宗教观念不可通约。在此情形下,人们要获得合作的好处,无公共权力也不可行。公共权力机构须分离出独立的政治原则作为重叠核心,令交往共识达成,保证合作畅通。综此,无政府主义是站不住脚的。集权主义或绝对主义的国家又如何?詹教授认为,在现代社会背景下,我们应当选择以维护个人权利为基本前提和目标,具备非常正规规则的有限政府。
詹世友教授认为,政治的正当性源自以下方面:以人的基本权利为根基;国家法律一视同仁;容纳所有公民理性和公开的讨论;在基本规则的前提下,给予公民足够多的自己选择自己好生活的自由。政治并不追求普遍知识,而应当扩展由对话形成共识的可能。从此观之,互利性和相互性两种政治正当性模式须代之以公道原则,它容纳并超越了前者,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从制度上赋予最弱者以否定的权利。
晏辉教授则从对权力的现象学考察,触及到了政治的正当性问题。他把权力划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知识权力和社会权力四种类型,政治权力具有非对等性即单方面实施的特征。政治权力有专制和民主两种方式:前者排除各种抗拒,不问正当性基础而贯彻其意志;后者排除各种抗拒,但必问其正当性基础以贯彻其意志。权力的实施分为独断论、怀疑论和辨证论三种。而政治伦理学的讨论亦有三个层次,即描述和感受的政治伦理学;规范和批判的政治伦理学;反思和建构的政治伦理学。辨证论属于第三层次。晏辉教授认为,今天的政治正朝向辨证论方向发展,它扬弃前两者,并拥有康德式的本体论承诺。该承诺就是目的王国理论,它是政策安排和讨论问题的根基。晏辉教授认为,若不从本体论上着手,中国政治的腐败问题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具体而言,我们须循由外到内的契约主义方式解决中国政治问题,它虽有其弊端和危险,但在当今显得特别重要。契约主义是本体论承诺前提下的解决方式。此外,他还认为,民众、思想家和精英构成了解决中国政治问题的三种力量,而精英者的自觉极为重要,它综合和超越了民众立场的个人性和思想家立场的理想性。
政治伦理的核心,是权利和权力的关系问题,以上学者在从不同视角和方法铺陈演绎该问题时表达了一个共同信念,即公民(人民)权利具有优先性。同样是从这个理念出发,王小锡教授谈到了政治家的伦理性问题。他认为,政治家代表人民,其责任是“不断地把人民的世界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还给人民自己”。不过,王小锡教授对于“人民”概念的界定颇为特别:人民是自由的、有独创精神的、个性充分发展的,是完善而完整的“真正的人民”。他总是从应然角度谈论问题:政治民主是应然意义上的“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我们所追求的政治自由,应是帕累托最优式的自由;要建设政治伦理生态,政治家必须明确其角色,要明确政治主体之应然,要符合政治生活之应然要求。此外,他还认为,从宏观意义上言,法是伦理,良法源于对当代伦理的正确把握;法治是德治,法治建设应以德治建设为前提和基础。
二、学科发展之反思
在当代中国,伦理学获得了较为长足的进展,有论者认为,伦理学已成显学。不过,与会学者认为,对于伦理学发展趋势和立足点之把握、学科性质之厘定、社会功能之担负,甚至一些基本概念之梳理,仍然需要研究者特别属意与深察。
李建华教授认为,在其研究方式上,当代政治伦理学需要一场深刻转变。传统政治伦理研究主要有两条路径:一是聚焦于政治和道德的关系;二是以自由、平等和正义为其核心价值理念。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政治学论争中诸多伦理问题的凸显,促成了政治伦理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它在人文科学中的主导地位。作为应用伦理学的分支,政治伦理学之构建不能囿于传统路径,而更应强调以问题为导向。他认为,政治伦理的研究应当包括三大问题:社会生活中产生的政治伦理问题;政治生活本身的伦理问题;政治伦理本身的难题。问题意识薄弱,是中国政治伦理学研究的弊端,大量研究限于重复或解读西方政治学的概念和理念。他说,若不能为中国的社会生活或政治规则乃至法制体系提供合道德性的说明,中国的政治伦理学即失其职。
汪荣有教授也认为,伦理学须面向现实,勇于担当,发挥影响。此外,对于学科建设,他指出有两个重要问题应当引起足够注意。一是伦理学发展的立足点问题。国内伦理学将强调集体利益至上的集体主义视为最基本的原则的主流做法,与现实生活相冲突,和强调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相冲突。他认为,从马克思主义来看,将个人视为立足点更为合理,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根本目的,是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学界对此有思考,但还远远不够。其二是伦理学学科的性质问题。在西方的历史上,产生了具有价值规范性质的德性主义的伦理学、具有科学性质的描述伦理学、具有逻辑性质的元伦理学、具有实践性质的应用伦理学,以及主体间性伦理学。受此影响,在当下的中国语境中,伦理学的发展既是一元的又是多样的,即意识形态意义上的指导思想的一元,以及对于伦理学学科的性质、类型、根源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多元。如何协调两者关系,乃一大难题。
顺其“应然”视角,王小锡教授讨论了政治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他认为,政治主体和政治关系的应然问题是政治伦理所应考虑的问题。马克思主义者所研究和确认的政治伦理应是力求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体现客观应然的政治伦理。我们所研究的是应然的善,是政治生活中天然的善和天然的规则。
吴瑾菁教授特别关注到了伦理学研究中道德概念定义方面的混乱。她认为,“什么是道德”这一发问隐含了对内容和概念本身两方面的思考。从内容而言,我们对于道德无法获得统一定义;但对于概念本身,我们需达成共识。澄清道德概念之含义,须从其以下方面着手:传统思想中的定义;日常意义;伦理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细致梳理,她给出了尝试性的定义:道德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当它成为社会化的和系统的观念体系时,就成为作为意识形态的道德;其次,它是调节我们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规则意义;再次,它是我们精神境界中的品质内容。吴教授认为,对于伦理学学科而言,道德概念定义之统一是必要的,伦理学要获得充足的发展动力,离不开建立在此共识基础上的有效对话。
三、现实问题之关切
伦理学不应是纯然抽象的理论知识,不应只是大而无当的高头讲章,不应是圈中人“躲进小楼成一统”的自说自话。与会学者们秉承实践科学的真精神,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付与了高度关切,给予了细致的研讨。
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面临许多难题。江畅教授提出,若不理清难题之本质,中国改革就会陷入盲目,从而直接影响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利益。他认为,当前改革难题之症结,在于旧有体制和市场经济之间存有深刻矛盾。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利益最大化,市场主体追求利益;经济资本化、市场化和科技化;社会生活自由化和享乐化;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法治化。由于以下原因,中国对这些基本要求产生了严重不适应: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国家至上;经济领域尚未充分市场化;政府对公民生活干预过多;法律未成为最高权威。在市场经济前提下,我们的体制和思想观念需作出及时和必要的调整。中央近来的系列新政,表明高层已明确该问题的重要性。江畅教授认为,我们要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充分厘清国家和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深入反思家国同构的传统,构建并制度化完整而自洽的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系。
改革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曾建平教授从国家治理的角度,讨论了我们应当如何改进当下的政治生态。他认为,中国国家治理既由中国实际决定其路径,亦由当前制度安排决定其模式。正如习总书记指出,中国道路的选择,由我们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和基本国情共同决定。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当前的制度安排。国家治理既要借鉴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优点,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基因。坚持党的领导、依靠全体人民和继承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政治可以超越西方的条件。此外,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它虽存在诸多问题,但具备很多优势,符合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和伦理生活习性,因而有根有缘有生命力。健全党内民主制度,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善官员选拔制度,这些是政治生态走向清明,社会变得更为和谐的重要途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扶贫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党和政府付出诸多努力,成绩有目共睹。程肇基教授认为,目前的扶贫工作仍存有重大弱点,那就是过于注重物质层面的救助,而轻忽精神层面的解困。实际上,贫困人群在教育机会、发展能力、人际交往、观念目标以及价值理想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应受到特别关注。这是扶贫工作摆脱碎片化、零星化和浅表化,从而迈向整体化和更高层次之必然要求。
精神的贫困不一定局限于社会的某个阶层,它可能以非常隐蔽的方式表现在我们共享的生活方式中。通过考察时空压缩现象,吴洪涛博士关注了物质丰盛的人类现代生活所面临的精神困局。时空背后隐藏着深刻的伦理维度,时空观念的转变反映了伦理感觉和伦理准则的转变。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时间不断缩短,空间不断压缩,时间消灭了空间,空间的绝对距离渐渐消解。在某种程度上,时空压缩代表着进步,从而应和了时代的需求,但同时带来消极影响。一旦被时空压缩现象包围,人类世界就会全面卷入对于新鲜、新奇和短暂刺激的追求。坚固性和永恒性消失了,一切都在加速,有用成为时代偶像。被时空压缩主宰时,财富和快感可能增加了,但幸福感将会远离我们。沉思和冥想被抛弃,我们将走向享乐主义,满怀厌倦、惆怅和空虚,焦虑无根,缺乏远见,对于事物的认识变得过于简单化。伦理学是生活的艺术,其最终目的是引导人如何过一种好生活。吴洪涛博士认为,反思和批判时空伦理,是要警惕用时空压缩诱惑人类非理性的欲望的行为,让人们回归到更为真切和本真的生活感觉,提高我们过上好生活的能力和可能。
此次研讨,历时虽短,然议程紧凑,内容充实。参与者准备充足,眼界开阔,用心专注,讨论深入,机锋往来,智慧纷呈,实质性地推进了许多相关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对本次会议的形式、组织以及效果皆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责任编辑 许婴 校对 张一兵]
2015-01-17
邱忠善(1974-),男,江西玉山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哲学。
B82
A
1004-2237(2015)01-0115-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