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2015-04-11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社科办刊刊物

钟 晓 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西 南昌 330046)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与对策探讨

钟 晓 红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 学报编辑部,江西 南昌 330046)

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数量及刊载文章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但长期以来关门办刊、自我封闭,质量及影响力与之不成正比,形成“全、散、小、弱"的局面。需采取积极措施破解,可试在期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加强队伍建设,让编辑做学术的带头人与引领者;紧跟时代,努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强化规范,端正编风;加强特色化、专业化建设;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优质的文章,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等方面进行。

人文社科期刊; 双向匿名审稿制; 期刊特色化; 期刊数字化; 内涵式发展

我国社科期刊创办已经历一个多世纪。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也是必然的趋势。而社科期刊对于我国的文化交流、学术互动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可以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走向世界,是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期刊人的理想和追求,并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扶助。但近年来,人文社科期刊与社会转型一样经历着变革的阵痛,面临许多困境。从期刊的主管者、主办者、编辑人员到期刊服务的对象都在关注、思考并试图破解这些问题。

一、 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现状

人文社科期刊是一种与典型商品甚至大众、普通教育文化产品相区别的公益性文化产品,其职责是展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交流学术思想、传播学术动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1]2013年的报刊年检数据显示,我国期刊总数已达9877种,其中学术期刊约有5000种,社科期刊和科技期刊各占一半。[2]在现有的社科学术期刊中,综合性期刊占了一半以上。在推动社会发展,创建精神文明进程中,综合性期刊所起的作用众所周知。但目前而言,种类众多的综合性期刊,从形式到内容却同构化严重。当同构的期刊达到一定的数量,不仅浪费资源,也无法满足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更无法满足对社会服务的美好初衷。[3]

二、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困境

目前的现状是,社科期刊数量多达几千种,每年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百万余篇,居世界前列,但有价值的甚微,社会影响力不高,被引用率也低于世界平均值。究其原因,每年刊发百万余篇论文的庞大数字后面掩盖的是其中大都是课题论文、职称论文等应景之作,透过这一现象看本质,虚假的学术繁荣后面徘徊着功利的幽灵。[4]不难理解,这些年刊物的订数与影响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长期的自我封闭、关门办刊造成刊物影响力逐步下降。高校学报在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中占很大比例。教育部早在1998年4月1日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5]这一规定也被人称为“窗口说",但其衍生出来的事实是,有人将学报看成本单位科研人员发表学术成果的园地,在民间本单位学报甚至被戏称为“培养教授、副教授的摇篮"。高校学报如此,科研院所等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同样存在这些问题。这种自我封闭的办刊理念和模式显然不能吸引一流的稿源。不仅国内外一流的稿源难以吸引,甚至本单位的有影响力的学者都不愿投稿,或作者不愿将好稿子交付。这无疑是封闭办刊的恶性循环。

(二)众多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的特征是“全、散、小、弱"。“全"指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所涵盖的学科门类众多,简直是小而全;“散"指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分散经营、各自为政,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小"指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行量小,经济效益低(甚至无经济效益,刊物以赠阅、交流为主);“弱"指期刊质量差强人意,影响力及综合实力弱。[6]这种现状与人文社科学术期刊试图加强内涵建设,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创精品期刊的美好梦想,以及办刊人与编辑的初衷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三)许多刊物编校质量尚可,但学术质量亟待提高。学术性是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首要特色和要求。学术期刊的目的是研究学术问题、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发展、传播学术思想、交流学术成果、引领学术导向、规范学术研究,对研究成果的传播及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7]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一直强调要重视刊物的质量,其中包括编校质量及学术水平。在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文件《学术理论类期刊质量标准》中,将判定学术期刊质量的标准分为四项: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和出版标准。各项标准中,都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其中,内文差错率标准为万分之二以内。在每年的期刊质量评比中,这是一项很具有操作性的评价指标,故各期刊社都非常注重,编校工作都会投入相对充足的人力和物力,保证质量。但相对而言,学术水平则难以衡量,不具备现实操作性。因此,在工作量满负荷的情况下,以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支配下,有的期刊社就会尽量挑选一些“不会出错、相对稳妥"的选题及文章来刊发,而不是为了保证学术质量投入大的精力加强栏目策划,关注一些前沿思想、观点和看法,刊发高水平的有创新性的优质论文。

三、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困境破解途径

在学术浮躁的当下,如何坚守学术理想、怎样提升刊物品质,如何应对全球化和数字化时代的各种潮流的冲击?

(一) 期刊应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最近几年,社科期刊界与国际接轨的呼声日益强烈,这其中实行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是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之一。双向匿名评审制度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毋需多言的。但国内大部分的学术期刊没有真正做到。有的或许只是部分执行,即编辑没有把握的文章请专家把一下关。许多人文社科学术期刊依然是实行主编为核心的主审制,而非以同行为核心的专家匿名评审制。这其实为学术寻租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即使编辑正派,也难保证其具有一流的学术鉴赏力,尤其在当下学术已高度专业化,编辑难以洞察各学科的最新趋向,作出明智的取舍。因此,要保证期刊的质量,需编辑学者专家共同努力协同作战。即编辑初审,把认为有质量有新意的文章及时交给专家审稿,专家从专业的眼光和视角给出意见:文章能否采用还是修改后采用,或者选题无价值,退稿。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编辑其实对一个刊物质量的影响力也是有限的。龙协涛教授将编辑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收获型编辑,即来什么稿件编什么稿;二是耕耘型编辑,对来稿要再加工,再创造;三是播种型编辑,出题目、出点子约请作者写论文。这三种类型的编辑,分别体现了编辑的三个层次、三种境界:第一个境界是职业境界;第二个层次是敬业境界;第三个层次是事业境界,是编辑家、出版家的境界。[8]

学术有专攻。编辑通常只熟悉一个二级学科(其实做到这点都很难,通常只了解或熟悉某个二级学科的某个研究方向),在这种现实情况下,他如何洞察来自人文社科的其他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的论文的质量呢?目前,编辑学者化已成共识,但编辑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每个学科门类都精通和熟悉。所以,双向匿名审稿制度对于保证刊物质量起着重要的把门人的作用。

(二)期刊要努力提升数字化水平。在新的数字化时代,观念的更新也许比技术的革新更为紧迫和重要。学术期刊的本质是为了学术交流,传播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最新研究方向,故首发权和时效性非常重要。学术期刊的数字化为这一传播提供了手段和条件,且为期刊展示了一个更大的舞台,能更及时完整地展现学术成果。目前,高校人文社科期刊基本都加入了电子杂志社出版的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大学的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等目前国内最权威、涵盖学科范围最广的大型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的创建和存在为学术期刊的交流提供了平台,为人文社科期刊的整体升级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期刊纸质化时期,通常学术期刊的出版周期较长。据统计,人文学术期刊通常大都是双月刊或季刊,以往的出版周期普遍是6-10个月,长的甚至1-2年。也就是说,作者付出心血得出来的科研成果要经过数个月甚至数年才能得到展现。待成果展现时,当时的新观点新视角可能已是明日黄花,不再有新意了。出版时间上的滞后,将严重影响科研成果的首创价值、可利用价值及学术影响力。这一直是学者苦恼和头疼的问题。自期刊数字化后,许多人文社科期刊与电子杂志社签署了数字优先发表协议。作者文章一经审稿决定录用,在严格的三审三校环节后,编辑即可将作者的全文展示在电子平台上,技术手段的进步,使作者的智力成果在第一时间得到展示和呈现,这是对劳动的尊重,更是对学者的尊重。

(三)强化规范,端正编风。现在业界对社科学术期刊的批评不绝于耳。比如学术研究领域的不当引用、数据造假、伪注、重复、内容平庸、学术泡沫等,这些学术失范现象存在良久。但这些学术上的“假冒伪劣"产品,无一不是学术期刊生产制造出来的。某些学术期刊的失职与失范,对研究者的不端行为和学界的浮躁混乱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批评者甚至称人文科学是“伪科学"。

刊物不仅要重视编校质量,更要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刊物学术水平。我们知道,对于社科类学术期刊而言,编辑质量的重要毋需多言,但学术质量的提高更为迫切。有学者就曾经打过一个比方,编校质量不高之于学术期刊,犹如一个人肢体有残疾,而学术水平平庸之于学术期刊,则犹如一个大脑停止活动的植物人。都不完美,但孰轻孰重,应该是一目了然的事。[3]编辑工作与其说是学问,不如说是一门技术或艺术。因此,学术质量的把控完全靠编辑是不太现实的。现在许多期刊社将优秀学者引入到期刊中,是一个好的尝试。学者更知晓学术热点和前沿,对于选题的把控更精确更及时,他们的学术背景和学术眼光对刊物的学术质量保证是有积极意义的。可以说,刊物的质量提高既离不开职业化的编辑的默默付出,也需要非职业化的专家学者的鼎力相助,如此珠联璧合,刊物才可能保证质量,从而在社科期刊界有一席之地。

(四)期刊要加强特色化、专业化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更不能成为本单位或部门的“后花园"或“自留地"。矛盾时时存在,矛盾处处存在。办刊亦如此。刊物的质量提高,必须走“特色化"“专业化"之路。辛世俊教授曾指出,编辑要树立哲学思维方法,处理好编辑工作中理想与现实、应然与实然的一些矛盾。这些矛盾主要包括:学术与政治的关系;创新与坚守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即编辑须把哲学思维方法与具体的编辑工作结合,从为学与为人两方面提升编辑的素养与水平。[9]

对于综合性学术期刊来说,要走出困境,提升品牌,必须“苦练内功",即确立和完善优秀的独具特色的编辑思想,并以编辑思想的坚守和凸显定位刊物的风格和品位,以编辑思想的延伸以及同学术界的广泛合作壮大刊物,从而营造刊物特色,形成刊物学术影响力,拓展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空间。[10]

有条件的人文社科期刊可以尽量做到整刊出色,树立品牌,起着学术引领的作用。如果难以做到,发展中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可以尽量做到办好特色栏目,通过特色栏目,加强刊物在业界的影响力与竞争力,从而将刊物质量提高。这也正是龙协涛教授提出的“凝练特色、办好重点栏目"。[8]比如,对于地方院校的人文社科期刊而言,可坚持“本土化",即努力挖掘本地历史名人、典故,加强学术研究与探讨,彰显刊物地方特色与影响力。这一方面,江西的几家刊物已取得一些经验。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的《苏区研究》,《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临川文化研究》,《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与中央苏区研究》等都已形成品牌效应,影响因子大。

(五)以开放的姿态吸引优质的文章,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要想创“一流期刊"“权威期刊",必须加强期刊的内涵建设。现有经验也表明,越是对稿件质量要求高的专业化特色期刊,越能吸引优质的稿源与高水平的作者,这是社科期刊的马太效应。所以,对于人文社科期刊而言,不能把“窗口说"挂在嘴边。这里面,不能有两把尺子,即对本校作者与外校作者的文章质量把关应一视同仁,不能有两个标准,否则容易造成本校高质量作者稿源流失(不屑于与低水平作者或低水平文章为伍)的严重后果,也不利于青年作者队伍培养与水平提高。刊物为本单位的学科建设服务不是封闭办刊的理由,闭门造车式的学科建设对本单位的学科建设能起多大作用是值得怀疑的,捧出来的青年作者其学术水平及影响力也是经不起风雨洗礼的。相反,人文社科期刊应具有开放意识,以开放的姿态来吸引高水平的稿件。通常来讲,刊物要增加影响力,都喜欢刊发学界名宿的文章,因为学界名宿是某学科的领头羊,某一方向的引领者,文章一经刊发,引用和转载多,影响力大,能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因子。因此,有的期刊甚至不惜重金约稿。但与此同时,有的学术新人,因为知名度不高,即使有了新的发现,扎实进行了科学研究和探究,但成果却难以在理想中的学术期刊展示。这是一种学术的不公和偏见。因此,如果期刊开门办刊,以创一流的期刊为目标,应去除门第之见,大开刊门,在开放中做出比较,在比较中做出选择,在选择中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作者队伍,促进学术期刊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术进步和人文社科期刊的繁荣。

选择变革是困难的,而拒绝变革的固守现状也令人堪忧。两难相权,选择变革是大势所趋。值得欣慰的是,刊物的困境正在引起各界重视。如教育部启动名刊工程,使高校学报特别是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报的办刊之门徐徐开启。袁贵仁曾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学报是高校办的,但是并不意味着作者只是本校教师,读者只是高校学者,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高校社科学报要为高等教育服务,也要为国内外学者服务,为一切对哲学社会科学感兴趣、有需要的读者服务。定位准确是办刊成功的根本。"[11]因此,刊物要提升质量,开门办刊,争取大量的自然来稿,发现、扶持优稿,以提高刊物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刊物不应成为封闭的系统,而应成为交流的平台。

刊物质量要提高,人文社科期刊要承担起学术担当繁荣学术的重责。为了学术的进步和学术期刊的真正繁荣,编辑、审稿专家、主编都须有铁面、公心、法眼,任重而道远。

[1] 冯向辉.综合类人文社科期刊须解决五大难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08-10(2).

[2] 人文社科期刊之困如何解[EB/OL].http://cpc.people.com.cn/BIG5/n/2014/0911/c83083-25642515.html.

[3] 朱剑.徘徊于十字路口:社科期刊的十个两难选择[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4):70-89.

[4] 修磊、朱磊.论人文社科期刊公信力的重建[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139(4)151-152.

[5]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71/200407/1049.html.

[6] 姚申.高校社会科学学报的发展:挑战与机遇[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3(4):19-22.

[7] 程靖.试论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取向——基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背景[J].中国出版,2012,(7月下):18-20.

[8] 龙协涛.编辑的人文素养、学术眼光及职业境界[Z].2014年人国高校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前沿发展报告会,2014.

[9] 辛世俊.哲学思维方法与编辑工作[Z].2014年人国高校人文社科期刊学术前沿发展报告会,2014.

[10] 李伟,马自力.编辑思想的凸显与综合类学术期刊的发展途径[J].甘肃社会科学,2006,(5):71-74.

[11] 袁贵仁. 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的形势和任务——在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6):5-13.

[责任编辑 许婴 校对 许婴]

Discussion on the Dilemma and Countermeasures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s

ZHONG Xiao-hong

(The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Jiangxi Open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46,China)

The number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and the number of articles published in China are among the largest in the world. However, for a long time, self-enclosedly publishing journals without open communication results in quality and influence out of proportion to the numbers: "Full, Scattered, Small and Weak". All we should do is to take active measures, including trying to implement two-way anonymous referee system, strengthening personnel construction and making editors academic leaders and trendsetters; keeping with the times and enhaning the level of digitization, intensifying norms and correcting edition conduct, strengthening specialization and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attracting high-quality articles with an open attitude, building a high-level team of authors and following the road of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ournals; two-way anonymous referee system; journal characterization; journals digitization;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2014-11-20

钟晓红(1972-),女,江西鄱阳人,编辑,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编辑出版学。

G237.5

A

1004-2237(2015)01-0085-04

10.3969/j.issn.1004-2237.2015.01.018

猜你喜欢

社科办刊刊物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论蒙古语内部期刊办刊难题及解决方法
行业刊物介绍(十七)
人文社科
我最喜欢的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