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5-04-11何相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何相材(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师范生劳动意识现状调查与分析
何相材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成都610068)
对四川省三所师范院校的300名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和不同年级的师范生进行劳动意识现状调查。其结果表明: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整体状况较好,但也存在薄弱的地方;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存在性别差异,师范女生的劳动意识总体上好于师范男生;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存在生源地差异,农村户口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总体上好于城镇户口师范生;师范生的劳动意识不存在年级差异。针对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现状,需要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增加社会支持和舆论引导,提高自我劳动认知。
师范生;劳动意识;劳动认知;差异分析;培养策略
劳动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主要指劳动主体对劳动主体和劳动客体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主观反映,它不仅是劳动主体对进入其活动范围的客观对象自身存在的认识和把握,同时还体现劳动主体对自身属性、身心结构的反映[1]。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向受教育者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场所,高等院校不仅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还应该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劳动素质。但由于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重视智育和德育、轻视劳育的现象,同时受到社会、家庭、个人等因素的长期影响,导致当前大学生劳动意识普遍淡薄,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及其社会价值的实现。
师范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劳动意识薄弱问题。在国家对师范教育越来越重视的今天,提高师范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成为高等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社会也对师范生提出了更严格的素质要求。作为未来教师的预备者,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祖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关于劳动意识的研究多集中在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劳动观教育上[3][4],大多数都是理论性研究[5][6],定量研究比较少;同时,研究对象多为大学生整个群体,尚未见有专门针对师范生劳动意识现状的研究。鉴于此,本文选择师范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结合调查结果对当前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师范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四川省三所高等师范院校(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绵阳师范学院)的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有效回收率为92%。其中男生107人(38.77%),女生169人(61.23%);农村户口130人(47.1%),城镇户口146人(52.9%);大一58人(21.01%),大二 71人(25.72%),大三 71人(25.72%),大四76人(27.54%)。
1.2研究工具
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等方法编制《大学生劳动意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研究。该问卷在间隔三周之后的重测信度r=0.83,同质性信度科隆巴赫α系数为0.75,符合测验要求。
1.3施测过程与数据统计
问卷调查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被试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所有被试均自愿参与问卷调查。对回收的问卷进行统一审核,全部数据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师范生劳动意识的总体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师范生对劳动的认识集中在打扫卫生和做家务上,在关于劳动定义的题项中,分别有82.9%和77.17%的人选择了该两个选项。然而题项中的所有选项都属于劳动的范畴,由此可见,师范生对劳动定义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对于大学生劳动意识的整体评价情况,认为好、较好或一般的学生占到了59.42%,认为差或较差的学生有40.58%。在家务劳动情况上,总在做和经常做的学生占到了55.79%,偶尔做的学生占38.41%,而从不做的学生占5.8%,虽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经常做家务,但和社会对大学生的期望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在教室里产生的垃圾是否会主动带走上,有21.38%的人一定会带走,39.86%的人经常带走,而偶尔带走和不带走的人占到了38.76%,说明大多数人的劳动责任意识还是比较强。在寝室卫生打扫的频率上,有87.69%的人一周之内至少打扫一次,其中每天都打扫的占33.7%,2-3天打扫一次的占32.97%,大部分人还是经常打扫寝室。在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上,69.56%的人评分在6分以上,而在对寝室整体卫生评价中,只有57.61%的人评分在6分以上,寝室卫生评分和个人领地卫生评分相差了近12个百分点,由此说明大多数人对个人领地卫生情况还是比较满意,但寝室公共卫生不够好,公共劳动意识相对薄弱。在对造成目前某些大学生的寝室卫生状况不佳的原因方面,有79.35%的人选择了懒惰,其次是卫生观念差和推卸责任,分别有40.94%和36.96%的人选择。总的来说,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现状还是比较乐观的,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么糟糕。但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师的强大后备军,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状况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因此,目前师范生的劳动意识还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还需要不断提高。
收稿日期:2015-05-25
作者简介:何相材(1990-),男,四川宜宾人,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理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高等教育。
2.2师范生对劳动意识培养重要性的认识
在劳动意识的重要性方面,有92.39%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加强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有86.59%的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构建良好的劳动文化氛围。对于加强师范生劳动意识培养的原因,大家说法不一,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师范生作为未来的老师,必须能够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而劳动素养是每个师范生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其次,现代社会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意识强的人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个人的社会价值也更容易实现;最后,劳动本来就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它不仅有利于个人身心健康,同时也能为他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师范生或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提高他们的劳动意识可以促进整个社会劳动文化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但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加强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培养没必要或无所谓,一方面,他们认为劳动意识的培养是从小开始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现在才开始加强培养没什么效果;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和其它个人基本素质相比,劳动意识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因此没必要浪费时间在劳动意识的培养上。
2.3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差异分析
2.3.1师范生劳动意识的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状况进行分析,在对劳动的定义(χ2=2.957,p=0.966>0.05)、劳动意识的整体评价(χ2=7.206,p=0.125>0.05)、家务劳动情况(χ2=2.207,p=0.518>0.05)上,师范男生和师范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对教室的垃圾是否会主动带走(χ2=10.439,p=0.015<0.05)、寝室卫生打扫频率(χ2=17.149,p=0.002<0.05)、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χ2=9.711,p=0. 046<0.05)、寝室整体卫生评价(χ2=12.667,p=0. 013<0.05)上,师范男生和师范女生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教室里产生的垃圾,师范女生比师范男生更多的会主动带走;同时,师范女生的寝室卫生打扫频率也要高于师范男生;另外,不管是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还是寝室整体卫生评价,师范女生都比师范男生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师范女生比师范男生做的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劳动的责任意识和寝室卫生上,这可能是因为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女生从小就被提出了更多的劳动卫生要求,女生受到的社会评价压力也更大,如果劳动意识不强,女生会受到更多的指责。因此,师范女生的劳动意识状况总体上好于师范男生。
2.3.2师范生劳动意识的生源地差异
对不同生源地的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状况进行分析,在对劳动的定义(χ2=4.385,p=0.884>0.05)、劳动意识的整体评价(χ2=8.673,p=0. 070>0.05)、教室的垃圾是否会主动带走(χ2=3.829,p=0.281>0.05)、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χ2=5.971,p=0.201>0.05)上,农村户口师范生和城镇户口师范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在家务劳动情况(χ2=21.760,p=0.000<0.05)、寝室卫生打扫频率(χ2=18.405,p=0.001<0.05)、寝室整体卫生评价(χ2=14.314,p=0.006<0.05)上,农村户口师范生和城镇户口师范生存在显著差异。农村户口师范生在家务劳动情况上好于城镇户口师范生,同时农村户口师范生的寝室卫生打扫频率以及对寝室整体卫生评价也高于城镇户口师范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农村经济条件比较差,农村学生从小就要承担更多的劳动任务,从而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相反,来自城镇的学生由于从小养尊处优,家务多是父母或保姆做,造成不少城镇学生劳动习惯较差,劳动意识比农村户口学生薄弱。
2.3.3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师范生的劳动意识状况进行分析,在对劳动的定义(χ2=15.397,p=0.963>0.05)、劳动意识的整体评价(χ2=10.806,p=0.546>0.05)、家务劳动情况(χ2=9.722,p=0.373>0.05)、教室的垃圾是否会主动带走(χ2=12.718,p=0.176>0.05)、寝室卫生打扫频率(χ2=14.681.149,p=0. 259>0.05)、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χ2=20.382,p=0.060>0.05)、寝室整体卫生评价(χ2=15.573,p=0.212>0.05)上,不同年级的师范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从大一到大四,师范生的年龄跨度比较小,这就造成各个年级学生在生理成熟水平上差别不大;同时,大学师范生作为一个统一的群体,其受到的教育影响和文化熏陶比较类似,他们之间还可能相互影响,其价值观出现趋同,因此,不同年级师范生之间的劳动意识没有显著差异。其结果一方面说明,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培养或劳动观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教育在师范生劳动意识培养方面还做的不够,经过四年的学习,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上述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首先,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并没有像舆论所描述的那么糟糕,但也有部分学生的劳动观念存在偏差,劳动素养相对来说还不够高,与时代要求还存在着明显差距,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和加强。其次,在性别差异上,男女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差异主要体现在教室的垃圾是否会主动带走、寝室卫生打扫频率、寝室个人领地卫生评价以及寝室整体卫生评价上,师范女生的劳动意识总体状况相对好于师范男生。再者,在生源地差异上,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差异主要体现在家务劳动情况、寝室卫生打扫频率以及寝室整体卫生评价上,农村户口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总体状况相对好于城镇户口师范生。最后,师范生的劳动意识不存在年级差异,不同年级师范生的劳动意识在各个方面都无显著差异。
4.2建议
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劳动意识状况将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师范生的劳动意识水平,促进师范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
4.2.1家庭教育是劳动意识培养的基础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劳动意识的培养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一方面,父母从小就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从语言、行为和思想上进行引导,适当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兴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另一方面,身为父母,自己本身应该有良好的劳动意识和正确的劳动观念,这样才能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同时也能促进良好的家庭劳动氛围的形成,这种积极的劳动文化氛围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劳动认知,并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体现出来。
4.4.2学校教育是劳动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主要阵地,在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培养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需要认识到劳动意识培养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以往大学劳动教育存在的课程化、片面性、口号化等不足,重新构建一个新型的、良性的校园劳动文化。学校通过邀请劳动模范作报告、校内劳动模范评比、劳动体会讲评会、寝室文化节等活动,宣传劳动的意义,营造积极向上的劳动氛围,促进师范生良好劳动意识的形成[7]。其次,学校可以把大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列入教学计划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把劳动教育渗透在思想政治教育或心理健康教育课之中。最后,学校可以利用学生空闲时间,开展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兴趣。
4.2.3社会支持和舆论引导是劳动意识培养的重要保障
师范生劳动意识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和家庭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舆论的正确引导。一方面,师范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基本成员,他们的劳动意识培养理应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认同,但由于师范生思想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因此,社会需要动员各种力量,营造一种热爱劳动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对于当前大学生中所存在的劳动意识薄弱现象,社会舆论不能一味地指责,说大学生懒惰,道德素质不高,而更多的是要通过利用电视、广播等舆论工具及时宣传报导好典型、好作法,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劳动实践,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2.4提高自我劳动认知是劳动意识培养的内在要求
劳动意识的培养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自我劳动认知,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只有学生自己认识到了培养劳动意识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付诸实践,劳动意识的提高才能成为可能。首先,学生自身要重视劳动意识的培养,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及社会组织的劳动实践活动,培养自身的劳动能力和意识。其次,师范生要端正自己的劳动态度,树立科学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针对自己在劳动中所欠缺的能力,有意识的加以培养。最后,学生要认识到,劳动意识的培养不是为了学校和社会,而是为了促进自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
[1]孙剑.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意识培养研究[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6.
[2]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赵方.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10,(22):66-67.
[4]常艳.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探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3.3.
[5]房丰森.浅析高中生劳动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4,24(2):159-160.
[6]钟玮.关于大学生劳动意识淡薄现象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6):128-131.
[7]陈自龙.试论当代大学生劳动意识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27-28.
责任编辑:邓荣华
G 651
A
1672-2094(2015)04-00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