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救亡:基于晚清留学教育主线维度的考察
2015-04-11金文斌
金文斌,邹 斌
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爱国救亡:基于晚清留学教育主线维度的考察
金文斌,邹 斌
安庆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安徽安庆,246133
晚清的留学教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后的留学欧美,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八国侵华战争后的庚款留美。从晚清留学教育倡导者、留学教育归国人员和晚清留学教育学习目的、内容四个维度对留学教育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留学教育倡导者在强烈爱国救亡意识的激发下推行留学教育,目的是救亡图存,学习内容也是围绕爱国救亡展开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救亡图存中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从而厘清了晚清留学教育的主线——爱国救亡。
爱国救亡;晚清留学教育;主线;维度
晚清的留学教育大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鸦片战争后的留学欧美,甲午战争后的留学日本,八国侵华战争后的庚款留美(庚款留美主要发生在清末民初,本文略述)。纵观这三个时期的留学动机、过程和特点,从晚清留学教育倡导人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到留学应急的救亡图存目的,从晚清广大留学生抱着寻求救国良方的爱国热情到留学归国人员“舍我其谁”的爱国救亡气概,无不体现了这些留学生群体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无不体现了当时最为迫切的时代使命——救亡图存。可以说,晚清留学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爱国救亡。
1 从晚清留学教育倡导者维度考察: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
晚清留学教育的主要倡导者中,既有第一位系统接受西方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容闳,也有晚清洋务运动的开拓者、奠基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刘坤一、张之洞等,还有晚清驻外使节郭嵩焘、梁诚等。这些人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时常感叹时局的艰辛、国家的衰败,强烈的爱国救亡意识经常萦绕在他们心间。
容闳是幼童赴美留学这一创举的倡导者,1837—1854年,他在美国一等学府——耶鲁大学留学期间目睹了美国社会的繁荣,痛感“中国之腐败情形,每一念及,辄为之怏怏不乐”[1]85,定下宏志:“予之一身既受此文明之教育,则当使后予之人,亦享此同等之利益,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1]89从耶鲁大学毕业后,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容闳回到自己的祖国,历经18载,遭遇坎坎坷坷,终于促成晚清政府1872年派遣第一批幼童30人到美国留学,实现了自己的报国宿愿。当英法侵略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凭借威力强大的枪炮,占领清朝都城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承德避暑山庄时,正在前线与太平军激战的曾国藩感到惊心动魄,彻夜难眠。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四更成眠,五更复醒……悲泣,不知所以为计”[2],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危亡的忧患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危机感,促使他大举兴办洋务,拜欧美列强为师,欣然赞同、积极支持容闳的留学计划,徐图自强。湘军名将胡林翼见江中洋轮船“速如奔马,疾如飘风”,“变色无语,勒马回营,中途呕血,几乎坠马”[3];1876年,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在检阅了英德各国的军舰的操练后,反思了1840年和1856-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认为失败之主要原因是没有先进的兵舰和优秀的海防人才,故感叹:“是知出洋学习驾驶之举,实为中国海防人才的根本。”[4]
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是留欧教育的主要倡导者,“受幼童留美的启发,福州船政大臣沈葆桢认为就海军目前的规模而言,要想与西方国家抗衡,还需进一步探究造船、驾驶之精奥,才能实现力图自强之意。1873年10月,沈葆祯上奏朝廷,建议向英、法等国派遣海军留学生”[5]。他在创建南洋水师过程中,感到许多船政事务都要倚靠洋员洋匠,为改变这种处处受制于人、本国人才奇缺的局面,沈葆祯意识到必须“用西法图富强”,积极上奏朝廷派遣留学生到欧洲学习,同时沈葆桢严格要求留学生只借用西方先进技术,在学习中要坚持、赏识本国文化。闽浙总督左宗棠率军击败沙俄的入侵,是一位民族英雄。他意识到晚清帝国内忧外患,国力积贫积弱,御辱人才奇缺,主张派出中国学生“赴泰西游历各处,籍资学习,互相考证,精益求精,不致废弃,则彼之聪明有尽,我之神智日开,以防外侮,以利民用,绰有余裕矣”[6]。
湖广总督张之洞是留日教育的积极倡导者,甲午战争,中国惨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在举国震痛时刻,张之洞更是痛心疾首:“自光绪二十年大败于日本,于是惊心动魄于东洋之文明,而谋所以输入之,乃有派东洋留学生之事。”在深刻反思清政府战败和兴办洋务运动的过程中,张之洞已把留学看成救亡图存的最佳途径,认为:“学堂故宜速设矣,然而非多设不足以济用……惟有出外游学一法……成效最确。”[7]14两江总督刘坤一,曾亲自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对战败耻辱有着深切的体会,对救亡图存有清醒的认识,提出“立政首在储材,储材必资游学”[8],不仅建议朝廷尽快要求每个省选派品学兼优的学生到日本学习,并且在自己管辖的江宁学堂中挑选了20名学生,派赴日本成城学堂学习近代军事知识,以提高军队素质,巩固边防。晚清首位驻外公使郭嵩焘在出使英法两国期间,正值日本明治政府大举向欧美派遣留学生之时,郭嵩焘对比中日两国的留学状况,担心日本留学造就的人才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的压力,顾虑重重:“初八日……日本上野景范、西德两郎来见。西郎能汉文,兼通俄、法、英诸国文字。东西洋人才之盛,百倍中国,岂国运然耶?抑使人才各尽其用,而遂勃然以兴也?”[9]后来的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证实了郭嵩焘的警觉意识。
2 从晚清留学教育关注维度考察:应急的救亡图存目的
鸦片战争后,国人被迫“睁眼看世界”。基于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和抵御强敌的迫切需要,1870年10月10日、1871年3月2日、1871年6月26日、1871年8月18日,曾国藩单独或与李鸿章联合将容闳的“留学教育”建议上奏,请准“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使西人擅长之技,中国皆能谙悉,然后可以渐图自强”[10],而终于得到同治皇帝的批准。同时,曾国藩在致李鸿章函中说:“幼童出洋留学,以二十年为期,以百名计之,若学成十之五六,分给总署及南北译馆、机器局应用,转相传习,亦可生生不息。”[11]曾国藩希望通过派遣留学生,一来解决洋务运动所需的近代化人才,二来摆脱对外国技术的依赖。李鸿章在上海办理制炮局的时候就“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2]。在19世纪80年代,电报业兴起,李鸿章令陈兰彬、容闳两位正副监督立即挑选一些留美幼童到美国电报学堂学习。1873年底,福建船政学堂新式人才严重匮乏,沈葆桢上奏朝廷:“当选其学生之天资颖异学有根柢者,仍赴法国深究其造船之方……仍赴英国深究其驶船之方,及其练兵制胜之理。”沈葆桢拟定章程,要求留欧学生遇“别国有便益新样之船身、轮机及一切军火、水陆机器,由监督随时探明,觅取图说,分别绘译,务令在洋生徒考究精确,实能仿效”[13]。可见,留欧学生的派遣有着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现代海军指挥和装备人才,建立新式海军,以救亡图存。
同时,在长期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下,清政府严重缺乏精通“洋务”的人才。因而,在国门被西方列强打开后,为适应时局的发展和变化,培养精通“洋务”的人才成为清政府的迫切需要。1859年,郭嵩焘到天津办理夷务,广求谙通夷语人才,他说:“通市二百余年,交兵议款又二十年,始终无一人通知夷情,熟悉其语言文字者。窃以为今日御夷莫切于是。”[14]188冯桂芬感叹道:“通市二十年来,彼酋之习我语言文字者甚多,而我都护以下之于彼国,则懵然无所知。相形之下,能无愧乎?”因此,他提倡“鉴诸国”[14]188。盛宣怀也深感“本大臣不谙文语,每逢办理交涉备尝艰苦”[15]。林则徐的女婿、江苏巡抚沈葆桢也有同感。诚如接替沈葆桢担任福建船政大臣的吴赞诚所讲,出洋学生“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有为,期于穷求洋人秘奥,冀备国家将来驱策,虽七万里长途,均皆踊跃就道,他日或能蔚成大器,共济时艰”[16]。
丧权辱国的 《马关条约》签订使张之洞等清政府大员意识到在这千年之未有的遽变面前,必须实施新政,树立自强图存、报仇雪耻的发奋精神,才可避免亡国灭种的危险。同时,日本的后来居上又给张之洞深刻反思,树立效法日本以求自强,认识到自强必须进行教育改革,促使他大力提倡教育:“派留学,多译西书,以开民智,增进知识,而挽危局”,认为“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四五年”;“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中国学堂三年”,因此,“明时势、张志气、扩风闻、增才智,非游历外国不为功”[17]。于是派遣大量青年学生到日本留学,寻求摆脱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富强的道路。
3 从晚清留学教育学习内容维度考察:实用的爱国救亡功效
留学生在外学习期间,时刻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始终支撑他们在异国他乡勤奋学习、精业钻研的是“以求学问兴中国”的伟大理想和抱负。这种火热的爱国激情,集中反映在他们留学教育专业选择、课程安排和学习内容上。
1865年曾国藩与李鸿章已讨论派人到国外学习工艺制造一事,当时所议只限于学习偏重于军器,曾国藩、李鸿章接受江苏巡抚丁日昌的建议,“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18],扩大了留学学习范围。在第一批留美幼童课程的安排上,除上午学习英语和下午学习汉语等基础课外,还要广泛学习应用性强的科目,如数学、天文、化学、机械、采矿、土木工程等,主要接受正规而系统的美式教育。
1877年1月,李鸿章和沈葆桢在《奏闽厂学生出洋学习折》中明确了留欧学生学习的目标:“制造者能放手造作新式船机及全船应需之物,驾驶者能管驾铁甲兵船回华,调度、布阵丝毫不借洋人,并有专门洋师考取给予确据者,方为成效。”“赴法者,务令通船新式轮机器具无一不能自制;赴英者务令精通该国水师兵法,能自驾铁甲船于大洋操战”,并强调“所习之艺,均须极新极巧”[19]。于是留欧学生除了学习船政课程外,还要学习炮垒、水雷、军火、电气等相关学科,不仅如此,沈葆祯还规定留欧学生完成理论学习后,注重和实际历练相结合,到制船厂考察,到近海和远洋舰船上实习,到海上大风大浪中训练,以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留欧教育一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批18名制造专业学生和艺徒,包括郑清镰、裘国安、陈可会等,在学习制造专业理论后,又游历法国、比利时、英国船厂、轮机厂、炼钢厂。12名驾驶专业学生,包括刘步蟾、林泰曾、严复、方伯谦、林永升、萨镇冰等,另外学习枪炮、水雷等法,并到军舰上亲自驾船实习,到海上实战演练1年,以应付时局之需。1877年9月、1879年3月,刘步蟾分别登上马那杜号铁甲船、拉里铁甲船往地中海实习。1878年8月,方伯谦登恩延甫号,萨镇冰登莫纳克号,林永升登马那杜号,赴地中海,往马尔他,与英军将士一道研习枪炮水雷、行军布阵之法。沈葆桢又令翻译罗丰禄进入伦敦的士官学校学习蒸汽学、化学等,还派随员马建忠、文案陈季同进入政治学堂,学习交涉法律等。由于李鸿章、沈葆桢根据留欧学生特长和基础,有目的地培养,留欧教育时间虽短但见效明显。
甲午战争后,爱国救亡声浪一浪高过一浪,张之洞从挽救民族危亡的实际出发,要求留日学生广泛涉猎法政、军事、师范、农医、理工、商业、矿产、外交,尤其是法政、军事、师范。他指出:“学生出洋游学,文武两途及农工商专业之学,均须分门学习。”[7]187在学习内容选择上,尽管出现了以社会政治学说为中心的可喜局面,可清政府出于建设新式军队的需要,留学热门专业还是军事。有人统计“光绪二十四年至二十九年湖北官派留日学军事的人就有100人”。法律方面,“至1904年,仅在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学习的湖北籍学生就有43人”[20]。留日学生群体在留学期间积极参与时政,或以改良方式致力推进中国的宪政进程,或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激情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晚清留学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军事留学,偏重于驾驶、制造等军事技能;更多关注的是实用技术科目,偏重于农工格致,忽视对西方军事理论、军事战略的深入研究,忽视对西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消化吸收。因而,无论是洋务时期留学欧美,还是新政时期留学日本,都明显具有爱国救亡的速成实用功效。
4 从晚清留学归国人员表现维度考察: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
尽管晚清留学人员的文化水平、政治态度参差不齐,但一些留学生归国后面对外国列强的欺侮和侵略,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不少人真正成为中国的脊梁和经世之才。
早期留美学生回国后,在铁路、矿务、外交、海军、教育、电报、商业、从医等岗位上有杰出的表现,其中詹天佑、唐绍仪、吴仰民、梁诚等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詹天佑归国后参加了1884年6月的中法马尾海战,担任旗舰“扬武”号枪炮手,他面临大敌毫无畏惧,勇敢力战,当时的《字林西报》报道他在海战中表现最为忠诚、果敢。1888年,詹天佑成为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仅用70多天就完成了从塘沽到天津的铁路铺轨任务。面对外国工程师建造滦河铁桥的失败,他不信邪,迎难而上,勇敢地挑起建造滦河铁桥的重任并出色地完成架桥任务。更值得一提的是他1909年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地修筑了长达200公里的京张铁路,挺起了中国人的脊梁,有力地回击了外国列强对中国的藐视,成为“中国铁路之父”。唐绍仪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1904年担任清政府西藏全权议约大臣,与英国代表谈判。在谈判中,唐绍仪恪守民族权益,维护国家主权,以娴熟的外交手段,利用英国国内矛盾,据理力争,迫使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维护了国家利益。后来,他又主持中日、中俄东北问题的谈判,虽弱国无外交,但他竭尽全力,避免国家权益的过多损失,有力挫败了日俄向东北扩张的阴谋。唐绍仪还是近代第一个收回海关控制权的中国人,他在担任税务处会办大臣时就宣称海关是中国的海关,要求所有聘用的洋员到北京听训并归中国节制。中华民国成立后,唐绍仪担任首届内阁总理,当袁世凯公然违背《临时约法》规定时,他愤而辞职,参加了护法战争,反对袁世凯称帝。吴仰民是中国第一位著名矿业工程师,1900年,他组织“自卫队”粉碎了沙俄掠夺中国开滦煤矿的阴谋,维护了中国的利益。驻美公使梁城1904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遣派留美学生的方式,敦促美国成功退还多出的庚子赔款,用于赴美留学和学校创建的费用,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容闳感慨地说:“所幸者,首批幼童中,有二三子坚韧不拔,勤奋精进,卒成经世之才。因其呼号援引,始得使中国学生复能万里来航研讨西学。中国之强,或在兹乎!”[1]145
留欧学生回国后,在相关行业成为中流砥柱,有不少人为发展海军、机器制造、采矿、思想文化事业,为实现“救亡图存”保家卫国而奋斗,刘步蟾、魏翰、严复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884年,马尾海战几乎所有的海军中层军官都是留欧学生,甲午海战北洋舰队12艘主力舰的管带,一半以上是留欧学生,如“定远”号管带刘步蟾、“经远”号管带林永升、“镇远”号管带林泰曾,他们在甲午海战中,沉着应战,英勇抗敌,以满腔的爱国热忱,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甲午战争,中国虽惨败,但这些留学生以大无畏的壮举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歌。留欧学生魏翰自行设计制造了当时最大的一艘船式精良、钢甲坚密的“开济”号巡洋舰,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驰名的造船专家。在实业建设方面,留欧学生林庆升、林日章等联合发现了福州穆原铁矿。在社会思想领域,留欧学生严复是杰出的翻译家,翻译了《天演论》等著作,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传入中国,所宣传的进化论等观点在当时起了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同时,他引进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提出“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开阔了国民的眼界,促进了国民思想的解放。另外,陈季同翻译《红楼梦》《聊斋志异》,马建中著《马氏文通》,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了中国落后的思想文化面貌的改变。
留日运动的发展,不仅为中国培养了大批近代化人才,为以后中国社会的进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客观上造就了一批资产阶级革命者,如宋教仁、黄兴、陈天华等,积极投身到爱国救亡的反清革命斗争中。他们创办了大量革命刊物,如留日学生陈其美创办的,被毛泽东誉为“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21]——《民立报》,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留日学生邹容的《革命军》出版后,非常畅销,很受新军士兵的欢迎,促使更多的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他们还积极参与和领导反清革命斗争,如1907年留日学生徐锡麟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留日学生秋瑾领导浙江起义,刘道一参与领导了1906年长沙起义,他们先后英勇献身,慷慨就义。武昌起义后,各省群起而响应的主体还是留日学生,蔡锷发动昆明新军响应武昌起义,成立了云南军政府,后又领导了反袁护国运动。留日学生胡汉民广东起义后,被推举为都督。孙中山多次对留日学生在辛亥革命中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武昌既稍能久支,则所欲救武汉而促革命之成功者,不在武汉之一着,而在各省之响应也。”[22]可以这么说,留日学生在组织同盟会、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促进实现中国近代化,立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
综上所述,晚清留学教育倡导者是在强烈爱国救亡意识的激励下推行留学教育的,留学教育的目的是救亡图存,学习内容也是围绕爱国救亡展开的,留学归国人员在救亡图存中均表现出大无畏的爱国救亡气概。因而,纵观晚清留学教育的三个时期,爱国救亡是贯穿于始终的主线。
[1]容宏.西学东渐记[M].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85
[2]曾国藩.曾国藩日记[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23
[3]胡林翼.胡林翼集:奏疏[M].长沙:岳麓书社,1999:67
[4]曾国藩,李鸿章.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筹办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八十二,82
[5]甘少杰.近代海军留学教育发展历程及其影响[J].军事历史研究,2012(3):41-45
[6]沈云龙.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13[M].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41
[7]朱传誉.张之洞传记资料:第4卷[M].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14
[8]驻比杨钦使上学务处论各省留学学费亟应妥筹办法[N].大公报,1905-11-12
[9]钱钟书,朱维铮.郭嵩焘等使西记六种[M].北京:三联书店,1998:801
[10]曾国藩全集:第30卷[M].湖南:岳麓书社,1994:7134
[11]李鸿章,复曾相.中国近现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174
[12]筹备夷务始末[M].同治朝卷二十五.故宫博物院影印本:1930-10
[13]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中国近现代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916-920
[14]钟叔河.面向世界丛书[M].长沙:岳麓书社,1985:188
[15]上海交通大学校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72
[16]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一辑(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405
[17]张之洞.劝学篇[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116
[18]中国史学会.大学士两江总督曾国藩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153
[19]高时良.洋务运动时期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918
[20]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80
[21]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2:101
[22]孙中山选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08
(责任编辑:周博)
10.3969/j.issn.1673-2006.2015.01.002
2014-11-30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形成与发展研究”(AHSK11-12D179);安徽省高校质量工程建设教学研究重点项目“非物质文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2012jyxm352)。
金文斌(1971-),安徽安庆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D432.63
A
1673-2006(2015)01-00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