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差异教学之实践探索

2015-04-11广州市第十中学陈焕琼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分层目标差异

文广州市第十中学 陈焕琼

分层差异教学之实践探索

文广州市第十中学 陈焕琼

一、分层差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内涵

所谓分层差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和潜力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特点,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把分层差异教学理论具体地落实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知识与能力接受的需要,使学生的认识通过教学活动不断向前推进。

分层,以学生个体发展为本,不轻视普通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的奋发目标和成功机会;合作,加强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协助,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辱感。分层合作教学,就是要遵从因材施教原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从真实意义上去实现面对全体学生,提高教学质量。

二、分层差异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

1.分层和分组。

首先分好层,分层要注意其动态性,尤其关注中、差生,让他们逐渐进行良性循环,促进向更高层次进步发展。

其次分好组,分组要注意科学建组,合理分工。坚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可以组内互助,组间竞争,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2.分层差异教学。

(1)教学目标分层。

教师备课要突出层次性,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认知能力,根据各个层次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尽可能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提高。备课时,教师先确定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可能性相协调的分层次教学目标。通过目标分层,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定与之水平相适应的目标,为此,笔者将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C层)为基础层,要求掌握大纲中的基本要求和内容,是全体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第二层(B层)为提高层,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大纲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并对所学的知识具有分析归纳的能力和应用能力;第三层(A层)为发展层,要求学生除达到以上层次外,还要达到有所创造。

(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教学分层主要是针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而言,即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采取“全班导学,小组议学,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针。根据备课要求,授课着眼于B层学生,实施中速推进,课后辅导兼顾A、C两头,努力为差生当堂达标创造条件。

分层施教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合作学习则是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深化,两者相辅相成,并非是机械分离的。

(3)作业分层。

包括课后练习和作业分层,针对不同层次布置不同的作业,可以布置必做题和选做题。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第二层次为简单综合题,以B层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探索性问题。第二、三层次的题目A、C层生要求全做,第三层次为选做题,B、C两层学生可选做。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层和C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因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4)评价分层。

无论在课堂教学的提问、操练还是讨论环节,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评价,无论什么层次的学生,在评价时都应遵循及时性、客观性、激励性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评价和小组加分,对C层学生的点滴进步应采取表扬的评价,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C层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将给予小组2至3倍的加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为组添光彩的集体荣誉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进入良性学习状态。对B层学生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更加奋进。

3.合作学习。

一是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讨论学习的机会,一般在各小组内进行。对于适合小组合作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促进组内的交流借鉴,组长要及时检查各组员的练习、作业完成情况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向教师及时反馈。教师要对各英语学习小组的合作情况及时检查督促和指导,组织协调各组间关系等。

二是教师要提供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

实践证明,“分层差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适合初中小班英语学习中学生差异大的班级,既能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又能有效地控制学生两极分化,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责任编辑 邹韵文

猜你喜欢

分层目标差异
相似与差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找句子差异
雨林的分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有趣的分层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