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吟诵古典诗歌,陶冶审美情操

2015-04-11海丰县彭湃中学李镜汉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仄仄平仄古典

文/海丰县彭湃中学 李镜汉

吟诵古典诗歌,陶冶审美情操

文/海丰县彭湃中学 李镜汉

高中语文新课程中文化底蕴与文学内涵的分量加大,新课标对古典诗歌教学的目标作了明确的界定,要求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领悟古典诗歌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一、音韵之美,抑扬顿挫

吟诵古诗词得讲究声音的抑扬艺术。任何出色的、成功的吟诵,其音调的抑扬总是得当而动听的。吟诵时凡抑扬得当的,节奏就鲜明,旋律就优美动听;反之,吟诵时凡抑扬失当的,声音就或杂乱,或平板单调,形不成鲜明的节奏和优美动听的旋律。吟诵时声音的抑扬抗坠、高下起伏显示了古诗词文特有的音乐美。在课堂上,笔者教授学生基本的诗词格律规则,引导学生把握古诗词中各节奏点上字的平仄安排。从我们的吟诵实践来看,平声字一般读得低一点、长一点,仄声字一般读得高一点、短一点,这样,学生通过反复练习,在吟诵时能自然地发出抑扬抗坠、高下起伏的声音来。

例如笔者执教杜甫的《登高》。这首诗被称为七律压卷之作,仄起入韵式,律法森严,凡八句,四联皆对。其平仄为: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学生根据所学的诗词格律知识,吟诵时根据各节奏点上字的平仄安排,把握好诗歌的音高与音长,自然形成了抑扬顿挫的鲜明节奏,在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的吟诵声中,沉醉于这首七律扣人心弦的音韵美。

二、情感之美,深沉真挚

古典诗词中涵咏的情感,或状其羁旅行役的游子之苦,或寄其怀才不遇的秋士之悲,或抒其民生家国的仁人之忧,或发其报国无门的志士之愤,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既有温馨的亲情,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有纯真的友情,如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既有忠贞不渝的爱情,如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更有九死未悔的爱国之情,如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种深沉真挚、独具特色的情感美,可以荡涤心胸,完善品格,给学生以强烈的精神震撼和审美教育。

以笔者执教秦观的《鹊桥仙》为例。此词上片开头三句写织女和牛郎带着长时间相思而不得相见的离愁别恨,于天帝限定的七夕之夜在银河之畔一会,可以想见,两人当时的心情是低沉的;接下“金风”两句来个转折,词人并不认为这一年仅一次的相会没多大意思,反而觉得要胜过人间普通夫妇的无数次相会;下片开头三句又一转,写两人这次甜蜜而短暂的相会,想到很快就要长久的离别,于是陷入极度的痛苦;最后两句写两人心绪忽然振起,互相勉励:爱情的幸福并不在于朝夕相会,而在于是否久长。一首小词,情感波澜如此起伏变化;与此相应,吟诵时的声音宜由低--高--低--高,否则就不能很好地做到“以声传情”。

三、意境之美,蕴藉深远

所谓意境,就是心与物、情与景的统一,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古诗的意境美,是诗人在创作中的追求。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所呈现出来的美异彩纷呈,既有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典雅含蓄,又有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凄清萧索;有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冲淡平和,也有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明秀丽;有王之涣“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雄浑劲健,还有杜甫的“天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苍凉悲慨。

吟诵作为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手段,其主要目的之一在于使学生从有声语言中获得充分的意境美的享受。学生想要进入诗人所创造的意境,需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诵,随着吟诵时声音的抑扬顿挫、语速的疾徐变化和腔调的婉转曲折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从而获得极大的美感享受。

例如笔者执教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片开头两句,时空交错落笔,将滚滚东流的长江与千古风流人物一起托出,词人的豪情壮怀见于言外;学生吟诵时发调自宜高亢。接下“故垒”两句交代一下此地是人们传说的三国时著名的古战场,学生吟诵时音调宜稍降。下面“乱石”三句用凌云健笔描绘了足令读者惊心动魄又逸气满怀的奇险而壮丽的境界,学生吟诵时极宜大声激昂高唱入云。歇拍两句赞叹江山之美和三国英雄之多,学生吟诵时宜音凋稍降,且语气舒徐。下片开头五句,由叙写周瑜当年的勃勃英姿,转到集中描绘他指挥赤壁大战的非凡气概和取得的辉煌胜利;学生吟诵时的音调前三句宜稍低,后两句激越高亢,以壮声势。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仄仄平仄古典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怎样读古典诗词?
偶感
学诗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春天的马蹄声
滇风诗说
深研句式 探寻诗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