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与评价的策略

2015-04-11阳东广雅中学汪万东

师道(教研) 2015年3期
关键词:高考卷试卷考试

文/阳东广雅中学汪万东

高中语文教学与评价的策略

文/阳东广雅中学汪万东

很多教师都知道,非常多的高中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普遍都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语文课平时学不学,问题都不大,反正上课老师教的内容考试是不会考的,试卷考的内容又都是没有学过的,与其花费时间学语文,还不如多花点功夫在其他的科目上。

这样的认识从高一年级就开始慢慢得到强化。高一学生经多次考试以后,看看自己和周围的同学获得的分数(评价的唯一标准),很快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努力了的同学考得不好,不努力的同学考得也不好(高二也基本如是),有时甚至不努力的同学考得比努力的同学还要好。基于这种事实不断重复,学生心理上的内归因被完全摒除,外归因就占了主导地位,从而普遍形成这样一种认识。当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内驱力,课堂上,学生就厌学了,当学生厌学时,如果教师不能用正确的策略引导课堂,教师也会运用外归因理论推卸自己的责任:“我已经尽力了。”因为看不到成效,教师也失去了成就感,也就慢慢地厌教了。

以上情况,历经过去多年循环,就形成了目前的恶果:语文学科被边缘化,语文教师被歧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面对“今天”如此困境,如何赢得“未来”?

所谓“以学定教”,其实就是通常说的“备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生处于什么样的学习水平,然后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的内容,在上课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不同认知心理特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关注个体。只有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教学活动才是“目中有人”的教学,才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才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无视学生所处水平、无视学生个体差异的课堂教学,学生无法接受,当然不可能喜欢,也就注定不会有好效果。

应该说,2013年广东省普通高考语文试卷就非常好地体现了“以教定考”这一点。比如高考卷第5题实词考察C选项:“不痛绳之”的“绳”,释义为“捆绑”,是不对的,在此应取引申义“惩罚”;在必修二《兰亭集序》里有一个小句子:“未尝不临文嗟悼”,其中的“临”字,本义是“面对”,在此引申为“阅读”,而这两个实词,用的都是引申义,所用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高考卷第9题翻译里有一个分句:“苟不以盐自活”,这个分句包含了以下三个语言点:一是承前省略了主语;二是“苟”的释义;三是特殊句式中的“否定句中宾语前置”。在必修二《赤壁赋》中有这样一个句子:“苟非吾之所有”,这里面就包含了前两个语言点:承前省略主语和“苟”的“如果”的意思;在必修二《阿房宫赋》中有这样一个分句:“秦人不暇自哀”,这个分句中就有“否定句中宾语前置”现象,甚至前置的宾语都是同一个字“自”;在必修五《鸿门宴》里,有这样一句:“项伯杀人,臣活之”。这两个分句里的“活”字,就是同一个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而高考题翻译里对判断句“傅先生天下贤士”的考察,在必修二《项脊轩志》“妪,先大母婢也”也曾经遇见。以上几例,就是变式考察,这样的高考题就出得非常好,真正体现了“以教定考”,笔者对出题者激赏不已——这才是高考命题的方向,理所当然也应该是日常教学评价学生的命题方向。

因工作需要,笔者今年所带班级为高一年级一普通班。第一次诊断性测试,在笔者未知情的情况下,备课组采用了2013年广东省高考卷,结果可想而知,将之称之为对学生的一次屠杀一点也不为过。第五次测试,笔者花了一整天时间,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按“以教定考”的原则命制了一套测试题,考试内容紧扣基础知识,暗含高考考点。考试结果,基础分90分,本班最低分16分,最高分72分,平均分46.1分,在整个年级处中等,低于36分的同学全部参加补考,经过两次补考,第一次考了16分的冯同学,最后考了76分,实现了异步达标。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笔者明显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很大提升。在第六次测试中,小夏老师秉承“以教定考”的思路命题,考试结果,本班最低分45分,最高分71分,平均分57分,上升到年级同类班级第二名,冯同学则考了54分,看着他憨憨的笑容,笔者也有了巨大的成就感。为了迎接联考,第七次测试又采用了高考模式,考试结果,最低分25分,最高分57分,班级平均分40.7分,冯同学32分,表面上看学生的分数是下降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冯同学从当初仅能取得基础题的16分,到了现在能够取得综合题的32分,表明学生的水平和能力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有鉴于此,本学期期末,经学校批准,本年级的期末考试,将继续依照“以教定考”的思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A、B卷的形式进行考察。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命制两套试卷,批阅两套试卷,另外编排考场,客观上增加了“今天”的工作量,但相对于学生“未来”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养成,作为教师,今天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高考卷试卷考试
关于一次分式型递推数列的若干解法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例谈2016年全国高考卷数列题型体现的数学思想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