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规划研究——基于职业生涯规划视角

2015-04-11王牡娣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职业大学生体育

王牡娣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体育部,湖南 长沙 410205)

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从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至2012级共四届大学生中选取140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通过查阅湖南师范大学学校图书馆的馆藏的期刊、文献、专著等纸质资料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电子资料并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接下来的调查实践准备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笔者采取随机取样的方式,于2012年3月-2012年12月向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共4个年级的在校大学生作为问卷调查的对象,另选择5名学生工作处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做补充性访谈,共发放问卷调查140份,回收135份,其中2份无效问卷、得到共计133份有效问卷,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符合问卷调查中的统计学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MicrosoftExcel软件输入调查问卷所得结果,通过分析得出相关数据,使原始资料数据化,从而使研究更为客观,得出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专业大学生学生兼职现状分析

从本研究的调查情况来看,在参与调查的133名体育专业大学生学生中的96人有过兼职的经历(占72%).这足以说明兼职在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中已经习以为常,但习以为常的事总会被我们忽视.接下来从学生兼职的目标取向、内容选择、时间分配三个方面来阐述现阶段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社会兼职实践的现状.

2.1.1 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的目标取向研究

从“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主要目的”的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数大学生从事课外兼职时间有多重目的.

有约71%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提高自身能力”,有约6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做个人兼职来减轻其家庭经济负担,解决个人大学期间的生活困难”,这一点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大多数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富裕;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大学生从事兼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结交更多的朋友,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仅有2%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从事兼职的动机是“受周围同学的影响、随大流”;由此可见看出,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体育专业大学生是能够清醒认识到从事兼职的积极意义和目的,仅有极少部分的大学生从事兼职没有明确目的,纯粹出于从众心理、缺乏对兼职工作目的及意义的客观认识.究其原因应该是由于社会变迁、专业的限制,社会资源供需状况的变化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双向选择,对体育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他们不得不将目光早早地投入到未来的职业选择和现实生活问题上.因此,加强对大学生兼职规划意识的引导是非常意义的.

5.影响不大。公职律师在提供法律服务时,很难从行政隶属关系中摆脱出来,律师职业的独立性没有保障。对公职律师没有客观公正的专业评价体系,经济待遇又无法提高,公职律师的劳动价值也缺乏衡量的标准,这使得公职律师在税务系统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2.1.2 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的内容选择分析

为了适合本文区别可以将兼职类型分为专业相关度高和相关度低的两类.湖南省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大学生从事兼职的类型按照比例从高到低分别是:教练、发传单、促销活动、导游、公关、礼仪、餐饮服务、在校勤工俭学、业务代理等.在问卷调查中,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兼职种类除选择了前述兼职种类,还列出了公司文员、酒店服务生、饭店服务生及市场调研等大量兼职种类,大学生兼职种类多样性的特点非常明显.可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为在校大学生提供的兼职岗位种类越来越多.而对于专业性强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在选择兼职工作种类时,教练类工作总比例相对比较大,且主要集中在各种训练营的拓展教练、健身房的健身教练和各级培训学校的体育代课教师或在各级体育赛事中承担记录员或助理裁判的工作等,这方面的兼职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较大,是准备从事体育事业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不错选择.同时也有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选择商品促销、家政服务、景点导游餐饮服务、在校勤工俭学、业务代理等与专业相关性不大的工作兼职,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间接原因是大学生自身的兼职目的.若兼职内容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度很低甚至不相关,从提高专业技能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但广泛的涉猎不同行业,对拓宽个人以后的就业领域还是有一定的帮助.

由表1可以看出体育专业大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于专业相关的行业的人数并不多,主要原因是专业的扩招与市场需求有限所导致的,其次,本专业的大学生中有部分是为了读大学而选择体育专业,其实不是其兴趣所在.调查中就发现了这样一个案例,胡同学考上大学后对本专业兴趣不大,便到处兼职,发现自己很喜欢做销售,毕业后凭借几年的兼职经验成功进入某知名房地产公司.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兼职规划的重要性.

表1 湖南师范大学2011届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2.1.3 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的时间分配分析

在本研究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多是利用寒暑假、黄金周、周末等假期时间进行兼职,不会影响到其正常的上课时间.且绝大部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兼职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类:

(1)健身教练;

(2)体育运动陪练;

(3)体育运动工作人员,如救生员等;

(4)其他:商品促销员、治安维护员.

从以上调查情况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在实践的分配上较为合理且从事的兼职工作多数与其大学所学专业相关.

而我国大学生的兼职时间情况详见表2所示.

表2 湖南师范大学2011届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从表2中可以看出,月兼职时间低于30h的高校大学生人数比例约为85%,这说明我国绝大部分从事兼职实践的学生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时间兼职时间与学习时间,但仍有约15%的高校大学生的兼职时间超过了30h,导致了个人学习时间与兼职实践相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个人的专业学习.

3 职业生涯规划视角下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思考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客观因素进行分析测定后,确定被测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通过个人努力实现奋斗目标的过程.兼职是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从事正式工作前的“演练”,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最为关键的一步.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希望被规划者能够依据自身的职业兴趣和特点进行正确的定位,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而兼职活动能很好的达到这个效果,所以兼职是体育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一个不错的选择.本研究从学生自身、学校机构和政府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大学生如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进行正确定位和找到合适工作.

3.1 自身方面的思考

基于前述大学生的兼职现状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兼职活动缺乏明确目标、兼职态度模糊,对个人的能力、优势和所需缺乏准确的判断,仅是“随波逐流”地跟着别的同学去从事兼职活动,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兼职,就去从事.而对于兼职的具体情况,自己是否适合兼职、自己所擅长的或适合发展的工作等等都没有明确的想法和观念.兼职这个促进大学生能力提升的短期工作并没有充分发挥它在启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认为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点及理想抱负来确定自己的兼职目标,以便大学期间的兼职所获能有助于个人未来就业和未来发展.大学生的兼职目标不应盲目或纯粹为了经济利益,应在综合学校培养目标、个人兴趣方向和个人全面发挥在那原则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地制定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需要的兼职规划,让个人在兼职过程中能够拓展职业视野、培养职业素养、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3.2 学校方面的思考

在本研究的调查中发现,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将大学生的兼职规划列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完善规划内容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实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任务所在,本研究认为我国高校需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3.2.1 提升大学生兼职规划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地位

我国高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大一学生进校起就将提高学生就业质量、就业比例当作就业服务的核心目标,针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开展针对性、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兼职规划教育.本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应成立专业的大学生兼职规划服务机构,保持与社会各大企业、机构进行沟通交流,获得社会所需的兼职信息,定期向在校学生发布兼职需求,并对学生的兼职活动进行指导和实践.这样,如体育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实践过程遇到任何兼职困扰,都可以通过向老师请教、与身边同学交流来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个人的问题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2.2 吸取国外高校优秀经验,统筹课程实践与兼职实习

本研究认为部分国外大学的优秀兼职管理经验值得我国高校学生工作人员学习,如美国哈弗大学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活动与课程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并对获得用人单位高度评价的学生给予奖励,同时将其作为综合测评分数录入学校成绩.学校要做好联系大学生与社会的中间桥梁.积极的与企业合作,定期的举办兼职企业与大学生的见面会,持续地将有效、可靠的企业兼职需求信息提供给有需要的大学生.

总之,本研究认为我国高校应采取措施督促盲目兼职中的体育专业大学生尽快规划个人职业目标、划定个人职业发展领域、准确把握个人职业定位,按明确目标和确定规划,循序渐进地实现个人理想.

3.3 政府和社会方面的思考

基于我国大学生兼职市场混乱和高校学生缺乏法律保护意识的现状下,本研究建议我国政府和社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3.1 建立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机构

本研究建议我国政府应高度重视学生兼职现状,通过成立专业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机构,负责制定专门的大学生兼职权益机构、对兼职大学生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监督和规划大学生兼职市场,并为兼职中的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来充分维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3.3.2 制定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法规

同时,政府管理部门应通过制定严格规范的大学生兼职权益保护法规,在遵循权益保障、发展协调的原则上,加强对大学生兼职企业的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不断促进大学生实践环节相关工作的推进.

3.3.3 加强对兼职企业社会道德的培养

配合高校完成大学生的课程实践活动是社会企业需承担的责任、也是兼职企业必备的社会道德,社会兼职企业应主动、自觉地维护兼职大学生的合法权益,使企业自身效益提高和兼职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协调发展.

总之,本研究认为兼职规划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政府加强了对大学生兼职的重视,社会用人单位凭良心做事,在政府政策法规保障的前提,通过政府管理部门、兼职企业和高校的多重监督和加强校企深入合作来弥补我国高校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和规范部分大学生兼职劳动力市场,有效拓宽就业率偏低的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

4 结语

本文从体育专业大学生兼职切入,阐述了大学生兼职规划对其职业规划的意义,提出相应的对策.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研究的分析和研究让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和高校大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在校期间兼职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从而能够科学、合理地规划职业的职业生涯.

〔1〕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2006年度调查报告结论及建议,http://blog.sina.com.cn/u/4a04bb140100075f[EB/OL].

〔2〕李倩.大学生兼职的动因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3〕龚迎春.大学生兼职市场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0).

〔4〕瞿振元.2000-2002 年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大出版社,2001.34~57.

猜你喜欢

职业大学生体育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