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私问题的国际研究分析
2015-04-11许晓东
李 雪 许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研究生园地·
网络隐私问题的国际研究分析
李雪许晓东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随着信息社会化不断深入,网络隐私的侵犯与保护问题成为人们探讨的焦点。本文以SSCI收录的网络隐私问题研究型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来源情况、被引情况、关键词等角度分析了目前网络隐私问题国际研究特点;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该领域的4个热点研究主题:隐私概念争议与发展、隐私关注量表体系、网络隐私观形成前因和社交平台中的隐私问题。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注意,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网络隐私问题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隐私;隐私关注;文献计量;社交平台
随着信息时代的深入发展,通过互联网进行对个人数据的搜集、利用、传播、出售等等行为层出不穷,网络隐私的侵犯与保护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信息化给人类带来的主要困扰:如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非自愿曝光问题;电子商务过程中消费者信息盗用问题;国家情报机构通过网络对公民个人信息进行监视监听[1]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曝光使得隐私重新成为社会关注热点。有学者从公民对个人信息关注程度出发,研究网络隐私关注模型的设计,以及对传播工具和信息接收方的影响[2];Miyazaki A.D.和Fernandez A.分析了电子商务过程中隐私风险认知层次不同的消费者不同的线上行为[3];Awad N.F和Krishnan M.S研究信息技术特点、个人信息透明度和网民提供个人信息意愿以及享用线上个性化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个性化隐私悖论:那些对信息透明度要求很高的网民恰恰并不愿意提供个人信息[4]。
互联网的发展的确加深了信息交流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冲突,但同时也增强了人们对个人隐私价值的认识(刘德良,2003)[5]。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网络隐私问题的国际研究文献进行分析,进而描绘出网络隐私问题的研究现状,揭示潜在的研究热点,为我国学者深入研究网络隐私问题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数据来源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以下简称SSCI)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社科类期刊索引。截至2013年6月,SSCI已收录了3 131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类期刊。为了更好地反映网络隐私问题的研究特征和发展趋势,笔者对SSCI收录的众多文献进行了筛选,在“ISI Web of Knowledge”信息检索平台中以“Online Privacy”、“Cyber Privacy”和“Internet Privacy”为检索词,以“主题”为检索项进行检索,排除医学、软件工程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地质学、生命科学等与本文研究主题相关度明显较低的文献,精炼出516篇研究型文献作为本研究的源数据。
1.2研究方法
利用“Web of Knowledge”检索分析功能、Excel软件和Bibexcel计量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处理,以文献来源情况、被引情况为变量,对网络隐私问题国际研究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同时利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研究热点进行探索,对整个网络隐私的研究发展历程和研究热点方向进行梳理。
2 网络隐私问题研究的基本特征
2.1文献来源情况
对文献来源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不同地区的学者和机构对网络隐私问题关注程度,进而推知研究网络隐私问题的权威学者和机构。笔者按通讯作者的情况来考量文献来源情况,选择发文量前十的国家和地区展示如图1:
图1 国家(地区)文献产出分布
美国以292篇的文献产出量独占鳌头,占文献总量的56.59%。本次检索结果中有17篇通讯信息为中国(P.R.China)的文章,其中香港城市大学为贡献最多的研究机构,有3篇文献产出;影响力最高的文献(被引用21次)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的学者Xie,E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Teo,H.H.合著,该文针对消费者在网购时不愿意提供真实个人信息这一现象,建立了一个多维模型来解释声誉、隐私声明和奖励手段对消费者网购隐私保护行为的影响[6],其他文献被引次数极少,说明目前我国在网络隐私问题这一领域的研究质量尚待加强。
2.2影响力分析
一般而言,文献的被引次数越多,说明文献的价值和质量越高,对网络隐私问题有关文献进行被引情况分析,可以从客观上反映著者的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力。本次所获取的这516篇文献被引频次共计5 158次,平均年引用次数为468.91次,篇均被引频次为9.996次。说明网络隐私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较为广泛的讨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图2直观展现近十一年引文数量的增长态势:2004-2005年被引次数很少,2006年起引文数量呈现井喷性增长态势,同比增长近3倍;2013年的引文量突破了1 000篇,随着时间的推延,网络隐私问题引起了更广泛的学术关注。
图2年被引次数(基于SSCI数据)
Bornmann对J.E.Hirsch提出H指数进行改进,认为存在能够反映核心作品集的质量和影响力的两种基本指数[7]。据此,这516篇学术论文的H指数为33,这意味着这些论文中有33篇论文至少被引用33次,这33篇论文就是网络隐私问题领域的核心文献。由于篇幅所限,表1仅展示了被引次数最多的前10篇文献的基本情况,其中有2篇文献专门设计并探讨了适用于网络环境的信任和隐私保护模型,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定量分析方法在有关网络隐私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表1 2004-2014年网络隐私问题文献被引频次(基于SSCI数据)
表1(续)
2.3高频关键词分析
利用Bibexcel计量软件按出现频次对所有关键词进行排序,清洗出频次大于等于5的前24个关键词,结果如表2所示:除了“隐私权”和“互联网”,出现次数最多的是“信任”和“社交媒体”,表明网络受众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近年来社交网络中显现出的隐私相关问题是网络隐私问题国际研究的重要方向。
表2 关键词排序(基于SSCI数据)
根据关键词含义可把以上关键词大致划归为个体特征、信息技术、心理感知、政策行为、商业行为等五个维度,分别包含:个体特征(身份、隐私关注、自我披露、信息披露),信息技术(互联网、脸书、社交媒体、社交网络、数据保护),心理感知(信任、满足感、在线信任、伦理道德),政策行为(信息管控、监督),商业行为(电子商务、隐私条约、服务质量、广告)。
3 网络隐私的国际研究主题
3.1隐私概念的争议与发展
西方哲学领域内的隐私探讨可以追溯到18世纪自由主义思想奠基人Constant关于现代人自由的论断“现代人的自由是个体生活的自由”[8],这一判断开创性的强调了个体范围的感知和权利。1890年美国著名的法学家Warren和Brandeis在《隐私权》(The Right to Privacy)一文中提出了普通法中的隐私观点,认为“隐私就是公民所拥有的独处的权利(right to be left alone)”,这种与近代自由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似的表述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后续隐私问题研究(Sevignani S,2013)[9]。除此之外,Westin从隐私主体权限出发,称“信息隐私就是个人、团体以及机构控制他们自己的信息在何时以何种条件被他人知悉的权利”[10]。亦有学者反对这种“隐私权即控制权”的定义,认为这种定义无法界定出隐私涉及的内容,无助于划分隐私的界限,如在2010年版的牛津词典里,隐私是“不被他人窥探和打扰的状态”[11]。由于隐私所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可以衡量的客观因素,还包括文化、社会、思维惯性等等抽象理念,因此想要找出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隐私定义并非易事(刘静怡,2001)[12]。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以上不同的隐私概念中发现,至少有两点内容得到了学界的普遍认同:一是隐私是围绕人产生的概念,对人的研究应该是研究隐私问题的核心;二是隐私逐渐从一个纯粹的法学问题变成哲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紧密结合的跨学科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隐私的外延又有了进一步延伸,以Lessig(2005)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互联网时代的隐私就是人们能够知晓并掌控他人在何时掌握自己的哪种信息。这类定义改变传统对隐私被动消极保有的概念,加入了主动控制的意味。Nissenbaum,H[13]提出了在“语境完整性”的前提下思考隐私内涵的设想,认为隐私范围的划定应该考虑内容所处的客观环境。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Fin,R.L(2013)把线下生活和线上生活结合起来,对隐私进行了综合全面的概述(见表3)[14]。
综上所述,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运用,有关隐私权的研究也在不断创新和持续,隐私保护的边界范围也变得愈加模糊(Straut,Nentwich,2013)[15],呼唤学术界继续对其进行深入探索。
表3 Fin,R.L隐私内涵定义
3.2互联网时代个人隐私关注研究
所谓隐私关注,即个人在互联网环境中对隐私信息是否得到公平对待的主观感受(Campbell,1997)[16],由管理学领域的学者在考量消费者在线购物倾向时引入,其主要作用是测量在线消费者对隐私的关注程度及影响因素(蒋骁、仲秋雁、季绍波,2010)[17]。对于隐私关注的研究,学界主要集中在其度量方面,早在1996年,Smith、Milberg和Burke回顾了隐私关注的各类文献,把所有隐私关注的影响因素归为收集、未经授权的二次使用、非恰当访问和错误防止4个维度,建立了适用于传统环境的二阶的CFIP隐私关注量表,改变了从前单一维度的测量方式,成为研究适用于互联网环境的隐私关注量表的理论基石[18]。2004年Malhotra等人基于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一个衡量线上消费者隐私态度的理论框架IUIPC,认为一段长期平等交流关系是存在于彼此了解合同条款和有自我控制力的条件下的,因此把收集(是否是基于合同的平等信息交换)、控制(发表意见和退出的自由度)和认知(对业已形成的条款框架和数据使用的了解程度)三方面作为IUIPC量表的测量维度[8]。目前,我国已有学者对多个隐私关注量表的优劣比较以及隐私关注量表在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适用情况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电子商务领域,IUIPC量表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收敛效度,相对更适合在中国使用(杨姝等,2008)[10]。但目前国内外对隐私关注量表的研究大部分依然停留在电子商务领域,而新兴的社交媒体、电子政务网站等等环境下的隐私量表研究尚未发展,在公众对个人隐私关注度日益提升的今天,这些领域也应该成为日后网络环境下隐私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3.3网络隐私观形成的前因分析
除了对隐私关注影响个人网络活动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外,国际学术界亦对个人隐私观念形成的前因进行了一些探讨。隐私从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个人观念,有学者利用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了个人性别、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质对个体隐私观观的影响。Zukowski和Brown(2007)[19]通过对199名网民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年龄、受教育程度对网民的隐私观念有显著影响(年长者对网络隐私问题更加敏感,拥有较高学历的网民对隐私问题敏感程度不如较低学历者),与传统研究结果不同的是,该研究发现性别因素对个人网络隐私观的影响并不显著,并认为是社会性别角色的发展变化造成这种现象。
近年来,作为独立变量的文化因素是否对隐私观念的形成产生影响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有学者借鉴Hofstede的文化四维度、社会网络理论和相互依存理论,对中国信息共享现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关系”、集体主义等文化因素对群体内部个人信息公开的正向影响较大,而儒家思想在中国年青一代的个人信息公开行为中的作用已被稀释(Shin,Ishman等,2007)[20]。也有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Chen(2012)[21]通过对华语地区(主要是台湾地区)隐私法律法规的文本研究和台湾地区隐私保护现状的初步“素描”,认为儒家思想对当地隐私观念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还有研究表明,政府对个人隐私保护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政府监管情况的好坏与互联网消费者隐私关注成负相关(Milberg等,1995)[22]。制度因素主要涉及政府和第三方组织两个层面:政府层面的如各种隐私保护法律法规和互联网安全使用条例等,第三方组织层面包括企业联合自律公约等等(Martinsons,2008)[23]。由于各国的隐私安全法律不同,允许条款和隐私范围也有差异,Bajaj(2012)[24]通过对印度数据安全理事会进行案例分析,提出通过把工业协会作为第三方自律组织来促进企业对个人隐私数据的保护,来降低用户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对文献梳理可知,国外学者主要从个人特质、文化以及社会制度3个角度对隐私观念形成前因进行了探讨,近年来对隐私观形成的文化及制度原因进行探讨成为国外比较热门的研究视角。
3.4社交网站中的隐私问题
社交网站的兴起,人们的隐私观念发生变化,曾经人们希望自己的个人偏好等隐私信息只被关系亲密的亲友们知晓,而现在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的部分私人信息“晒”给陌生人(Gross和Acquisti,2005)[25];但Livingstone[26]认为新媒体时代的青少年并非不在乎个人隐私,相反他们对发布个人信息的尺度有自己的衡量并自己确定何时何地发布。
除了对隐私曝光现象进行描述分析外,还有部分学者借助心理学、传播学、经济学等理论对隐私曝光行为进行研究:Debatin等人[27]在“使用与满足”理论、“第三人效果”方法和“仪式性使用”理论的指导下对网络社交平台用户隐私泄露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认为社交平台的隐私分为可见和不可见两部分,常规的对可见隐私(诸如身份信息)等的保护方法其实作用并不显著;而对不可见隐私(庞大的用户使用习惯、用户偏好数据等等资料)的保护几乎为零。Park[28]从经济学角度对社交平台不可见隐私进行了探索,描述了诸如用户偏好等信息的商品化过程,认为隐私和个人信息的商品化助长了剥削的社会关系。
从本次研究选取的样本来看,互联网社交平台上的隐私问题研究于2009年前后在国外学者中成为热点话题,发展时间表亦与社交平台兴盛轨迹相吻合。而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检索,仅搜到43篇相关主题的文献,其中还有不少是从技术角度进行剖析,表明从该方面的国内研究相对滞后,需引起重视。
4 结论及展望
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词频分析、内容分析法对SSCI收录的网络隐私问题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发现11年来国际网络隐私问题研究呈现以下特点:
(1)发达国家的高校和学者是研究网络隐私问题的主力军。欧美机构的产出文献数占文献总数的87.27%。
(2)网络隐私问题研究具有跨学科综合特性。通过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高频关键词涵盖了信息技术、政策法规、个体特征、心理感知和商业行为等类别,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网络隐私问题研究呈现出跨学科交流合作的大趋势,同时这种趋势也有利于网络隐私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3)根据关键词词频统计结果和文献内容分析,窥知国际网络隐私问题研究的重点主题及其发展历程:2004-2006年研究重点集中在电子商务和新兴的电子政务改革中用户隐私保护和用户隐私倾向研究,构建各种隐私关注模型如IUIPC模型等来解释消费者面对网络隐私威胁时的反映。2007年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共享和隐私保护的悖论、网络社交活动中个人隐私行为、网络隐私观念成因等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方向。
如今,互联网俨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相对于目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应用爆炸式发展的现状而言,我国目前网络隐私的管理滞后、有关网络隐私伦理规范尚未形成、网络活动参与者的隐私道德意识淡薄,网络隐私伦理问题时有发生。因此,把网络隐私问题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综观国际相关文献,对未来我国网络隐私问题研究提出见解如下:
(1)研究主题与新生事物联系将愈加紧密。国外研究的出现多与现实中新生事物的诞生时间相吻合,如随着社交平台的兴起,出现了对个人自我披露传统意义上的隐私信息这种现象的研究,随着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子政务、社交平台、大数据技术的进一步普及,未来针对新技术带来的隐私问题的理论研究亟待补充完善。
(2)隐私概念重构会引发新讨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诞生于上世纪初的隐私权这个概念也必须融入新的变化,除了文中列举的法理的、控制权的和控制范围、“完整语境”前提的四种概念定义之外,隐私权的概念是否还需要进行新的补充以及如何完善隐私权的概念并使其适应目前社会发展阶段也是未来值得学界钻研的方向之一。
(3)更加关注群体隐私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早期网络隐私关注和隐私观念形成因素多探讨年龄、性别、学历等等个体特征对个人隐私观念形成的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把目光投向了文化、制度、宗教哲学等因素对群体隐私观念形成的影响,已有成果对研究我国传统文化对中华民族隐私观念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使“隐私”概念“本土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汤 昊.从“棱镜门”事件看美国的情报监督机制[J].情报杂志,2013,(9):6-10.
[2]Hong Weiyin,Thong James Y L.Internet Privacy Concerns:An Integranted Conceptualization and Four Empirical Studies[J].MIS Quarterly,2013,37(1):275-302.
[3]Miyazaki A D,Fernandez A.Consumer perceptions of privacy and security risks for online shopping[J].Journal of Consumer Affairs,2001,35(1):27-44.
[4]Awad N F,Krishnan M S.The personalization privacy paradox: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and the willingness to be profiled online for personalization[J].MIS Quarterly,2006,30(1):13-28.
[5]刘德良.隐私与隐私权问题研究[J].社会科学,2003,(8):51-58.
[6]Xie E,Teo H.H,Wan W.Volunteer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Effects of reputation,privacy notices,and rewards on online consumer behavior[J].Marketing Letters,2006,17(1):61-74.
[7]Bornmann L, Mutz R,Daniel H D.Are there better indices for evaluation purposes than the h index?A comparison of nine different variants of the h index using data from biomedicin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9(5):830-837.
[8]Malhotra N K,Kim S S,Agarwal J.Internet users’ information privacy concerns(IUIPC):the construct,the scale,and a causal model[J].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2004,15(4):336-355.
[9]Sevignani S.The commodification of privacy on the Internet[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013,40(6):733-739.
[10]杨姝,王渊,王刊良.互联网环境中适合中国消费者的隐私关注量表研究[J].情报杂志,2008,(10):3-7.
[11]Wacks,R.2010 Privacy.Oxford,UK:OUP.
[12]刘静怡.网络社会的资讯隐私权保护[J],台、港、澳及海外法学,2001,(7).
[13]Nissenbaum,H.Privacy as contextual integrity[J].Washington Law Review,79,(1):119-157.
[14]Finn R.L.,Wright D.,Friedewald M.Seven Types of Privacy[A].Serge Gutwirth et.al.European Data Protection:Coming of Age[C].Germany:Springer,2012:3-32.
[15]Straut,Nentwich.Social network sites.privacy and the blurring boundary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s[J].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13,(10):724-732.
[16]Campbell A J.Relationship Marketing in Consumer Markets:A Comparison of Managerial and Consumer Attitudes About Information Privacy[J].Journal of Direct Marketing,1997,11(3):44-57.
[17]蒋骁,仲秋雁,季绍波.网络隐私的概念、研究进展及趋势[J].情报科学,2010,28(2):305-310.
[18]Smith,H.J,Milberg,S.J,and Burke,S.Information privacy:Measuring individuals’ concerns about organizational practices[J].MIS Quarterly,1996,20(2):167-196.
[19]Zukowski T,Brown I.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factors on internet users’ information privacy concerns[C].Proceedings of SAICSIT.Port Elizabeth:ACM New York,2007:197-204.
[20]Shin S K,Ishman M,Sanders G L.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socio-cultural factors of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hina[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7,44(2):165-174.
[21]Chen C.S..Privacy and the New Legal Paradigm:Tradition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2012,29(1):119-130.
[22]Milberg S J,Burke S J,et al.Values personal information privacy,and regulatory approach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1995,38(12):65-74.
[23]Martinsons M.G..Relationship-based e-commerce: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J].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2008,18(4):331-356.
[24]Bajaj K.Promoting Data Protection Standards through Contracts:The Case of the Data Security Council of India[J].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2012,29(1):131-139.
[25]Gross R.& Acquisti A.Information revelation and privacy in Online Social Networks(The Facebook case):Proceedings of WPES[C].Alexandria,Virginia,USA,Nov.7,2005:71-80.
[26]Livingstone S.Taking risky opportunities in youthful content creation:teenager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intimacy,privacy and self-expression[J].New Media & Society,2008,10(3):393-411.
[27]Debatin B,Lovejoy,J.P et al.Facebook and Online Privacy:Attitudes,Behaviors,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J].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2009,(15):83-108.
[28]Park Y.J..Digital Literacy and Privacy Behavior Online[J].Communication Reasearch,2013,40(2):215-236.
(本文责任编辑:郭沫含)
Analysis i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Online Privacy field
Li XueXu Xiaodong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sociality,infringement and protection of online privacy has become a talking point.Using the bibliometric measurement analysis method,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cademic articles included in SSCI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ource of literature,citations and key words.Then the paper used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sum up the four popular research topics:the concept of privacy,privacy concern scale,the formation of the privacy concepts and the privacy problem in the social network site.The paper clarified the complexity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ity of online privacy to cause the attention of domestic scholars and to provide a convenie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online privacy.
〔Key words〕online privacy;privacy concern;bibliometric;social network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5)06-0166-06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06.032
作者简介:李雪(1991-),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子政务。
收稿日期: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