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混业变局

2015-04-10王豫刚高敏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6期
关键词:分业混业经营

王豫刚+高敏

所谓“混”久必分,分久必“混”,中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似已不可逆转。随着金融创新发展和监管制度的更新,新的时代即将开启,有机构称之为混业常态下的“金融4.0”。

上世纪80年代,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开办证券、信托等业务。因当时一部分银行通过其全资或参股的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将信贷资金和同业拆借资金挪用,投放到证券、房地产市场,“混业经营”沦为“混乱经营”。在这背景下,国务院提出分业经营思路,并于1995年将这一思路上升为国家法律。自此,分业经营、分业监管制度沿用至今。

而当前,中国金融业在经历了混业经营混乱、分业经营获得稳健增长阶段后,已进入混业经营爆发式增长的前夕。

首先,国家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做大做强资本市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政策支持和金融创新及科技发展下,新的金融混业产品层出不穷,分业边界日渐模糊。其次,利率市场化加速发展,银行业面临由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的现实,利差收窄令银行不得不在主业之外下功夫,积极谋求资产管理等其他业务。再次,居民财富配置需求日益强烈,居民资产将银行存款转化为其他投资理财产品的需求呼唤各类金融业务创新供给,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成迫切需求。

监管格局渐变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监管体系的不断加强,整体上金融业的监管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仍存在协调不畅、监管范围狭窄、监管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

资料显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93年以前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实施的金融监管体制以及1993年以后,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陆续成立之后,实行的“一行三会”分工金融监管体制,从实际运行取得的成效来看,这种监管体制不仅完善了监管框架,加强了监管专业化,提高了监管效率,还有利于中央银行有效地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

但近几年随着自金融、微金融的迅猛发展,我国金融业综合经营不断发展,金融监管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分业监管体制已出现明显的不适应,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趋势开始显露,各种形式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相继出现,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等,同时,以市场、产品、服务等方式的银证合作、银保合作和证保合作都在广泛开展,形成了多家监管机构同时监管一家金融机构的局面,这就产生了监管重复或监管缺位、监管成本过高或监管资源浪费等问题。

除此之外,为弥补地方金融产业发展滞后而造成的经济“短板”,地方政府也纷纷成立了政府辖下的金融管理和服务部门(金融办或金融服务局),用以协助中央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服务,并推进地方金融业加快发展。

然而,随着金融办的不断发展以及职能的逐步扩大,其先天不足也逐渐显现,由于金融办是地方政府自发创立的,成立的目的及发展过程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差异性,客观上也造成了各地的金融发展难平衡,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同时也不便于金融办在全国范围内加强横向合作或建立相应的联动机制。

对此,华宝证券认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在“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格局下表现出一定的发展差异,近些年,随着泛资产管理时代不断深化,以及新《证券投资基金法》、《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等重要法律规范的推出,各监管层在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推动市场前行的举措中体现出明显的趋同性,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放开前端,管住后端”的监管趋势凸显;二是公私募有别的金融产品体系建成;三是非标资产监管继续收紧;四是鼓励创新渐行渐佳;五是组织优化为新纪元护航。

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

随着客户对金融业务综合化要求的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监管层对业务创新和牌照的放开,金融混业经营将是金融机构对现有客户需求、技术环境、监管环境、行业走向集中趋势相适应的结果。

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加快背景下,金融产品创新导致金融业务上的互相替代也加速发生。首先,非银行投融资业务对银行传统存贷业务的冲击;其次,银行体系利用规模和实体渠道优势来进行业务创新;最后,非银行金融机构间的业务替代也在快速发生,券商牌照、资产管理牌照的放开对传统的交易中介、投行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格局产生了冲击。

混业创新不仅发生交叉显著的资产管理业务上,同时也发生在投资与投行等领域。例如在资本市场方面证监会已允许保险业进入股票市场进行直接投资,并由保监会制定并调整保险资金的入市比例;特别是未来中国融资结构亟需改善,直接融资比例提升空间大,未来债券、股权再融资、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均有十万亿元以上规模,这将吸引券商、银行、信托等机构参与具体业务并促进相关机构游说监管部门放开金融牌照。

在此背景下,一些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团应运而生,也将形成四大模式:一是以保险为核心的平安、安邦模式。自保监会放宽险企权益类投资上限到30%之后,保资正成为金融市场上最活跃的资金之一,其投资业务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债券市场。

安邦在二级市场上大举收购金融地产类上市公司股权,并频频跨境并购;而手握全牌照的中国平安,胃口更大,其旗下平安信托、平安资管参与了从京沪高铁到上海家化等多个领域的投资,平安所覆盖的服务领域,无论从地域、行业和产品而言,都为完善的客户服务和稳定的股东回报提供了保证,借助金控平台的优势,推进业务发展战略、后援集中建设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平安在过去几年实现了客户数量和资产规模的快速增长,据透露,在未来十年里平安一方面将持续深化综合金融,推动交叉销售;另一方面继续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探索互联网+综合金融的模式。第二种是以银行为核心的招商系模式;三是以绕道香港曲线混业的四大国有银行模式;最后一种即是以证券为核心的中信、光大模式。

国泰君安预测金融控股集团未来将有三大层次:一是金融机构内部混业交叉,即主体机构争取其他金融牌照;二是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即“集团管理、分业经营”,母公司旗下各金融子公司处于平行关系;三是互联网金融平台,互联网巨头通过并购手段参与金融业务,设立平台进而争夺流量变现入口。

金融4.0:加法、减法、跨界

金融改革显然已经成为最时髦的词语之一,而现代金融的发展大致又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早期现代金融的金融1.0时代,第二是改革开放之后金融压抑时期的金融2.0时代,三是放松管制,加快改革步伐的金融市场化的3.0时代,而第四种金融4.0则是指2006-2007年引入P2P之后,自金融开始借货币紧缩之机,获得大发展的时代。

利率市场化伴随着金融脱媒,大型企业客户不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则是借助金融市场融资。相应地,银行也不再单一依赖存贷业务,而是向理财客户发行产品募集资金,然后投向金融工具,从而实现投融资对接。所以,理财业务转变为真正意义的资产管理业务不是孤立的政策,而是对利率市场化的配合。

欧美国家的混业经营历程表明,混业经营是与金融自由化一脉相传的。海外混业模式可分为三种,一是美日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子公司在控股公司协调下独立运作;二是英国为代表的银行母公司,银行作为母公司对非银业务子公司控股;三是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银行内部设置各非银业务部门,而这些模式的选择主要侧重风险与效率的权衡。

中国的混业经营同样经历“混”久必分、分久必“混”的过程。伴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资本项目逐步放开,金融自由化推进加快,中国的金融混业应是水到渠成。

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混业经营的三种模式,一是混业经营加法,改革东风下银行将进行混业试点;二是混业经营减法,转型控股公司,预计2015年将会出现银行、金融公司在部门单独分拆独立成立控股子公司的创新模式;第三是混业经营跨界,一方面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在金融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另一方面银行主动构建平台与互联网金融融合,成为构建银行与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平台。

对此,平安证券在其投资策略中认为,伴随央行进一步放松,理财、票据收益率均将出现下降;混业经营、员工持股以及MSCI指数调整等催化因子在年中时候落地的概率较大;而银行季报风险过后,叠加银行分红,高股息率相对实际利率的吸引力将会放大。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业混业经营
产业经济学视角下的金融业金融分业和混业的思考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对我国金融保险混业经营问题的思考
混业经营背景下的金融服务法治——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16年年会综述
区域音乐视野下的“混业创作模式”创作研究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金融业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制度比较
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