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角下微博营销策略分析

2015-04-10张文华邢长远

商业经济 2015年2期
关键词:微博营销营销策略

张文华+邢长远

[摘 要] 目前,微博营销在营销者、传播者、消费者,微博营销信息和符号,微博营销环境,微博营销的模式、方法和效果评价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生态视角下,微博营销的策略是:优化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生态化的服务链;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精心培养营销领域的意见领袖;大力推行企业用户实名制,提升营销传受者的媒介素养;精心设置议程,创新营销信息内容和符号形式;建立微博营销监管体系,构建生态的微博营销环境。

[关键词] 微博营销;媒介生态系统;生态因子;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9.14 [文献标识码] B

微博营销以其特别有的“病毒式营销”[1]的特点,可以快速便捷地提升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而且营销成本低,营销形式多样,营销模式契合了年轻一代的消费心理,极大增强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粘度。目前,微博营销已成为一种颇具影响力的营销方式,出现了“凡客诚品”、“星巴克”、“《新周刊》”等成功的微博营销案例。作为一种新锐的营销方式,微博营销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存有诸多不足和问题。

一、微博营销的含义与微博生态因子分析

所谓微博营销,是指企业、商家、公益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政府部门、公益性组织等),借助微博平台发布信息,来传递产品资讯、推销企业产品、推广企业品牌、传播企业理念和企业文化、诱导用户消费、维护客户关系、监控营销效果,是国内2010年逐渐兴起的一种基于web2.0的自媒体营销方式。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微博可被视为整个媒介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所谓媒介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人、媒介、社会、自然四者之间通过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一个动态平衡的统一整体”[2]。从这个意义上,微博也是由人、媒介、社会、自然构成的一个动态的、平衡的、整体的系统,其包括诸多生态因子:营销者,传播者,消费者,信息、符号,媒介环境、社会环境等。

二、目前微博营销所存在的问题

微博系统诸生态因子是彼此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生态因子的震荡紊乱,都会导致整个微博系统的非生态性的无序波动,从而直接催生了目前微博营销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从微博营销者、传播者、消费者角度看:一是微博注册使用门槛低,微博营销者身份不确定,很有可能出现填写虚假资料等情况,使消费者对微博营销产生了一种怀疑或者是观望的态度;二是营销类微博用户的活跃度较低,“僵尸粉”现象普遍,粉丝数量虽多,但是评论和转发量却很少;三是营销者存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希望微博营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3],尤其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部分微博营销企业开始违背市场规则、行业规范,用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手段,欺骗广大消费者;四是微博营销对传播者、消费者的网络应用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造成了微博营销群体分层化明显,使微博营销的涵盖范围存在一定的受限性;五是微博营销传受者的媒介素养和生态素养有待提高。

其次,从微博营销信息和符号角度看:一是随着微博营销规模的不断壮大,虚假无用信息泛滥[4]、广告信息轰炸式灌输、垃圾信息污染、隐私信息被侵犯等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二是微博营销信息内容的同质化情况较为普遍,内容创新度较低,微博甚至成为了新闻发布机器,如中国移动公司的微博信息多为企业新闻,信息的评论和转发数量很小。

第三,从微博营销环境角度看:一是与微博营销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尚不够完善;二是各微博营销平台相对封闭,各微博平台间的恶性竞争现象时有发生;三是相应专业人才缺乏,导致微博平台技术不完善;四是微博的发布自由性和传播的病毒式特征,给微博监管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微博营销监管机制的不成熟带来了诸多风险。2012年3月,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就因为言论导向原因,被国家相关部门处以“禁言三日”的处罚措施。

第四,从微博营销的模式、方法和效果评价来看:一是营销模式尚不成熟,营销方法单一,国内企业多通过微博平台,多采用互动营销或植入式广告的方式实施营销,常常不顾用户的感受,盲目跟风,进行各种有奖活动,过度促销现象严重;二是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机制尚不成熟,评估方法缺失,如何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三、生态视角下的微博营销策略展望

(一)优化营销服务体系,构建生态化的服务链

微博营销者只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真正地为消费者解决各种问题,才能培养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和粘合度,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微博营销者应完善营销服务体系,积极构建一条生态化的服务链,对目标用户进行情感分析,发掘、调动客户的情感需求,有效聚合目标用户的意见,快速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最终满足消费者诉求,将互动营销策略和情感营销策略落到实处,实现营销目标。如,微博营销者要及时有效地掌握同行竞争对手的营销策略,在与粉丝沟通的基础上,将产品最新动态和优惠活动告知粉丝,保持良好的售后服务态度,以此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培养稳定的微博消费群体。

(二)高度重视专业人才培养,精心培养营销领域的意见领袖

微博营销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要具备良好文字编辑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而且必须懂得网络推广,具备市场感知能力和网络营销策划能力,掌握计算机科学、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消费心理学等方面知识,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营销企业有必要安排专职人员负责微博的管理工作,或者聘请专业的运营团队提供高质量的运营服务。

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的行程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其往往对营销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必须精心培养意见领袖,发挥意见领袖的传播影响力,优化人际传播中的关系营销策略。意见领袖在发布相关营销信息时,要心怀一颗公平公正的平常心,不能凭着个人情绪、偏好给其他传受者带来错误的信息引导。

(三)大力推行企业用户实名制,提升营销传受者的媒介素养endprint

必须大力推行企业用户实名制。所有微博营销企业必须要实行实名制,对其发布的各种产品、提供的服务信息要进行监管,严厉打击各种虚假、诈骗等违法信息,以形成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培养成熟的消费群体,促使其生态、均衡发展,对正确引导营销舆论以及实现良好微博营销效果,都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生态营销需要营销者和消费者都采取环境友好行为方式,加强对相关媒介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摆正消费心态,不迷信、不盲从“权威”。

(四)精心设置议程,创新营销信息内容和符号形式

微博营销者必须设计人性化和亲民性的营销页面,合理选择信息发布时段,精心设置议程,创新营销内容,积极实施事件营销和话题营销策略,发布新颖的、能够抓住受众眼球和满足消费者心理预期的信息,才有可能获得微博营销的成功。此外,微博营销还要高度重视微博网站的运营策略,创新符号形式,采取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微博营销者在发布相关营销信息时,要积极实施精准营销策略,明确产品的自我定位,充分考虑消费者在价值观念、审美品位、收入状况等方面的差异,大力推行产品的多样化,服务的分类化、区域化,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区域民族、风俗习惯、价值素养、生活理念等,打造多样化的微博营销策略。

(五)建立微博营销监管体系,构建生态的微博营销环境

“微博行业生态环境”[5]对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巨大,构建一个生态的营销环境至关重要。在微博快速发展的今天,仅仅依靠意见领袖的导向作用是难以营造良好的微博营销环境的,必须从政府部门监管、微博运营商监管和微博用户自身监管三方面着手,建立立体的微博营销的监管体系。

从政府层面讲,应尽快制定、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规范行业的准入制度”[6]。从微博运营商层面讲,应建立有效的微博信息筛选机制和自滤机制,从信息源头上有效过滤不良信息的发布;优化、整合微博技术平台,在发展好微博已有的发布、转发、关注、评论、收藏、私信等功能的同时,着力加大对微博搜索引擎的优化力度。从微博用户特别是营销者层面讲,应完善微博营销效果的评估机制,重点设立浏览时长、粉丝数量、话题数量、点击率、转发评论量、销售额、售后跟踪等观测点,合理评估销售效果;同时利用微博密切监测可能危害企业品牌的舆论,做好应对品牌危机的预控工作。

总之,微博营销以其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必将对整个营销生态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学术界从生态视角按照“内外生态互动合作”[7]的原则,对其营销策略进行认真梳理、深入分析,通过积极实施互动营销、情感营销、关系营销、事件营销、话题营销、精准营销、整合营销等策略,开创出具备中国特色的微博营销新局面来。

[参 考 文 献]

[1]姚茜.基于影响力研究的微博营销模式探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1(12):119

[2]邵培仁.媒介生态学[M].北京:北京科文图书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08:110

[3]李莹.对于企业微博营销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价值工程,2012(31):132

[4]赵洪芳.浅析微博营销现状及发展对策[J].时代经贸,2012(7):152

[5]田宇.论微博媒介生态环境[J].新闻爱好者,2012(8):7

[6]雷玲.媒介生态视野下的微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44

[7]曹晶晶.媒介生态视角下我国微博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2:30-37

[责任编辑:王凤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微博营销营销策略
微博营销在企业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问题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微博营销
略论微博营销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
杭州费加罗婚礼策划公司的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下微博营销为图书宣传添光彩
我国老年服装消费市场研究
山西省农产品网络营销对策思考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体育图书出版与营销策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