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履带式挖掘机支重轮布置方法

2015-04-10甄建军尹彬

机械工程师 2015年8期
关键词:节距驱动轮链轮

甄建军, 尹彬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24)

一种履带式挖掘机支重轮布置方法

甄建军, 尹彬

(山重建机有限公司,山东 临沂 276024)

介绍了一种链轨节距非整数倍法布置履带式支重轮方法,有效避免传统布置方法引起相关联件的共振问题,从而提高了四轮一带的使用寿命。

支重轮;链轨节距;接近角;离去角;共振

0 引言

四轮一带(支重轮、拖链轮、引导轮、驱动轮、履带)是履带式挖掘机行走装置的核心部件,其中支重轮承载着整机的重量,行走时经常受到冲击,工作环境恶劣,时常处于泥土或浸入水中,而支重轮布置是影响底盘件的可靠性及其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常规的支重轮布置不考虑链轨节距倍数,只是简单的排列,挖掘机在行驶过程中履带架、履带销等底盘件会产生共振因而发出间断性的刺耳噪声,导致履带销及销套早期失效。

本文介绍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支重轮布置方法,即任意支重轮之间的间距为链轨节距非整数倍法,应用此方法布置支重轮,能彻底解决因共振而引起的履带销及销套早期失效问题。

1 支重轮布置示意图

图1中已知条件为:L为轮距;Lt为履带链轨节距;L1为销轴中心至链轨节相切面距离;L2为驱动轮中心至托链轮中心水平距离;L3为驱动轮中心至托链轮中心竖直距离;Di为引导轮与链轨节相切圆直径;Dt为支重轮与链轨节相切圆直径;Ds为托链轮与链轨节相切圆直径;Dk为驱动轮分度圆直径;Dy为履带销中心沿引导轮运动轨迹直径;Dn为履带销中心沿托链轮运动轨迹直径;Dz为履带销中心沿支重轮运动轨迹直径。

图1 支重轮布置简图

非链轨节距整数倍支重轮的布置方法:首先确定两侧支重轮具体安装位置,随后利用任意支重轮间距为非链轨节距整数倍法进行中间几个支重轮的布置,并尽可能使相邻支重轮间距均匀。

具体布置步骤如下:

1)首先确定靠近引导轮侧支重轮的安装位置,使其间距S1尽可能小,且确保接近角β2=1°~3°,并保证当引导轮缓冲装置向车体后侧达到最大变形时不发生干涉;其次确定靠近驱动轮侧支重轮的安装位置,使其间距S6尽可能小,且确保离去角β1=2°~5°,并保证支重轮轮缘外径与驱动轮齿顶圆之间应保留不小于20 mm间隙,从而有效地增加履带接地长度,减小整机接地比压,提高履带式挖掘机的通过性。

2) 确定 2 个相邻支重轮间距 S2、S3、S4、S5,各间距为(1.4~1.7)Lt;随后分别计算相邻3个支重轮间距即S2+S3、S3+S4、S4+S5,使得各计算值为Lt的非整数倍;在分别计算相邻4个支重轮间距即S2+S3+S4,S3+S4+S5,使得计算值为Lt的非整数倍。根据此种方法可进行不同数量支重轮的布置。

2 结论

在开发JCM916D、JCM945D、JCM950D机型的过程中,布置支重轮时应用了任意支重轮间距为链轨节距的非整数倍法,目前这几款产品已批量生产且投放市场,经过2年多的市场验证,用户反映底盘件质量稳定,整机性价比高,没有发生因履带架、履带销的共振,而导致履带销早期失效问题。

[1]郁录平.工程机械底盘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编辑 浩 然)

TU621

B

1002-2333(2015)08-0192-01

甄建军(1977—),男,工程师,从事工程机械方面工作。

2015-05-13

猜你喜欢

节距驱动轮链轮
基于正交试验的整车驱动轮滚动阻力因素分析
电驱动轮轮毂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节距对刚度与应力的影响研究*
轮胎花纹节距噪声研究及其应用
一种新型掘进机行走驱动轮设计方案
FSC赛车链轮传动系统设计分析
渐开线齿廓链轮梳齿刀的设计
移动平台及包含移动平台的行李箱
基于Autolisp的轮胎花纹节距自动排列
基于焊点形态分析的小节距BGA焊盘尺寸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