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认知诗学角度赏析罗伯特·佛罗斯特的《丝绸帐篷》

2015-04-10

关键词:丝绸帐篷灵魂

燕 芹

认知诗学明确提出以文学文本的阅读为研究目的,强调对特定语境下的文学文本作信息处理分析,运用图形&背景、脚本图式、文本世界理论、可能世界理论、原型理论、认知语法、心智空间、隐喻、寓指等认知方式探讨如何精确解读文学文本,达到对文本的准确理解,同时获得更高、更全面的审美体验,并且触动读者心灵,激起读者对人生、对世界的深刻哲学思考。

本文借助认知诗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深入解读和剖析罗伯特·佛罗斯特的名篇《丝绸帐篷》,来探讨文学文本的语言形式、语篇意义,来探讨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现实感受及对人生的深入思考的启示。

一、原型与审美态度

认知诗学中的原型理论认为一旦读者确认其所读话语文本为诗学或文学话语,他就会立刻转移到与之相关的阅读模式,并运用与这一特定类型话语相关的阅读惯例和原则。当我们看到标题The Silken Tent时,“Tent”这个词会使我们马上想起日常经验中的“帐篷”,一个关于帐篷的原型就会出现。这时我们的头脑中出现的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通常是帆布帐篷粗糙、坚硬的形象。紧接着我们的头脑中出现了帐篷的内外帐、帐篷撑杆及防风绳,地钉等一系列意象,帐篷正是通过这些东西与地面牢牢连接,形成一个有实用功能的空间。它可以遮风、挡雨,给人以庇护,让人觉得安全。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帐篷在读者读诗的过程中起到了原型的作用,即再认知的参照点。由此可见“原型”既是诗人创作的基础,又是引发读者一系列审美活动的必要条件。接下来我们会摒弃日常心态,把记忆、情感、想象关注于诗行,向阅读诗歌的审美心态转化,出现“日常意识的垂直切断”的审美心理。这时我们会以欣赏分析的态度来阅读这首诗。

The Silken Tent

She is as in a field a silken tent

At midday when a sunny summer breeze

Has dried the dew and all its ropes relent,

So that in guys it gently sways at ease

And its supporting central cedar pole,

That is its pinnacle to heavenward

And signifies the sureness of its soul

Seems to owe naught to any single cord,

But strictly held by none,is loosely bound

By countless silken ties of love and thought

To everything on earth the compass round,

And only by one's going slightly taut

In the capriciousness of summer air,

Is the slightest bondage made aware.

译文:

丝绸帐篷

她宛如玉立田野的丝绸帐篷,/正午,当夏日晴空掠过微风,/吹干了露珠,晒软了牵绳,/她抓着绳索温柔悠闲地摇荡,/支撑她的是帐篷中央的树干,/那是帐篷的顶端,直通天堂,/象征着她灵魂的实在模样。/它似乎不受绳索的牵绊,/无拘无束,却松松地/由无数爱和思想的丝带牵动,/顺着罗盘的方向和世间万物相通。/只有当帐篷的飘拂/在夏日多变的微风中受阻,/才感觉到一丝束缚。

与“原型”帆布帐篷不同的是,这是一顶“silken tent”。“审美态度乃是美的体验的基础”。“丝绸帐篷”引导着我们以审美的态度来欣赏这顶“帐篷”。她不仅可以遮风、挡雨、避光,让人觉得安全、平静、温馨。而且她飘逸、柔软、温婉,宛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子立于夏日正午晴空之下的原野。她那种以柔弱的形象,给人以保护、包容、庇护的博大胸怀和力量,使得诗人把她作为描写对象,在诗中赋予其主体地位,使之成为“一种自身充满活力的有机体。”

二、图形—背景与审美体验

图形—背景理论(Figure-Ground Theory)最早是由丹麦心理学家爱德加·鲁宾(Edgar Rubin)于1915年提出,而后随着跨学科的发展,图形—背景理论逐渐地被引入语言学、文学等各个领域。图形和背景作为同一认知结构里两个相对的事物,图形更具有知觉凸显性,和感觉、意义及美学价值相联系。

诗人一开始把丝绸帐篷置于一个广袤的原野之中,“她宛如玉立田野的丝绸帐篷”。由远及近,在晴朗夏日的中午,和煦的微风中。然后是特写:她抓住绳索,自由自在,轻轻摇荡,支撑她的是帐篷中央的撑杆。读者持续不断的注意力是通过注意力变焦来实现的。在注意焦点被拉近的过程中,诗人把景物由远及近向读者推进,使之前景化,为读者带来独特的审美体验。另一个维度是由上而下,晴空、雪松撑杆、地面。以原野、晴空作为背景,帐篷始终处于中心和焦点位置,衬托和突出了帐篷的主体形象。图形与背景实际上形成了丝绸帐篷与原野、晴空的对照。在夏日晴空下,在中午的微风中,她抓着绳索,温柔悠闲地摇荡。“丝绸帐篷”似乎独占了整个原野、大地,因此,她丝毫不显得渺小和卑微。按照审美对照原理,在量或质方面可以比较的两件事物往往能够给予读者以深刻、强烈的印象,引起读者的审美注意。诗人对“丝绸帐篷”?的刻画是一种科林伍德所称的“恰到好处的夸张以产生情感上正确的逼真”。无疑,丝绸帐篷的夸张形象使她得到了突出。诗中背景与图形的关系很清晰。全诗没有描述过多的对象,除了广阔的背景外,只有帐篷。丝绸帐篷的形象在空旷的天地之间,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刺激,迫使读者专注于她。整个画面背景宏大,而图形却鲜明清晰,清晰具体到帐篷的绳索、中央的雪松撑杆。这就符合审美清晰性原理。

这首诗在整个构图上还有另外一种讲究:先静后动。诗的第一句是静止的画面,丝绸帐篷玉立田野,是一种“静物”。诗人再从局部“她抓着绳索”写起,再及其他。读者也逐步形成对帐篷的完整意象。第二句转为动态,掠过微风,吹干露珠,晒软牵绳,但这些描写都是在突出帐篷这一飘逸形象。“她抓着绳索温柔悠闲地摇荡”。第四行的gently突出了丝绸帐篷的姿态。图形相对背景而言应该是动态的,丝绸帐篷在这里就是动态的,it gently sways at ease中的gently蕴含着很强的力量,如果没有gently一词,丝绸帐篷所象征的女子的飘逸、温婉的美好形象将大为逊色。

为了格律的需要,诗人任意使用拉丁文、单词古体及现在英文里不再使用的词句和古老的倒装句型等,使得诗歌不通俗、难读难懂难学。这就是艺术所要求“陌生化”效应。诗中的倒装句:And only by one's going slightly taut,In the capriciousness of summer air,Is the slightest bondage made aware.“使形式困难化,增加认识的难度和长度,因为认识过程就其自身而言即为一种美学目标,必须被延长。”同时,英语倒装句的焦点凸显功能把交际者想要传达的重要信息置于句末,使之成为信息焦点而得到突出。

三、拟人手法与相似性

隐喻最重要的特征是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的相似性。拟人作为一种特殊的隐喻认知方式,正是基于人类与世界万物之间的常规关系中的某种相似关系,比如外形、性状、特征、品质等触发了人们思维认知官能的连接,触景生情,寄情于物或移情于物,结果物就被人格化了,从而人本身也就与外界事物融为一体了。

标题The Silken Tent让我们大脑中立即浮现出帐篷的原型形象,这时,它只是一件物品。而句首的She却暗示我们,诗人把丝绸帐篷拟人化。本体是丝绸帐篷,喻体是女性。从修辞效果来看,拟人增强文章表达效果,使叙述或描写更加栩栩如生、生动逼真.She拉近了读者与对象的距离,使读者更急于了解后面作者于纷繁芜杂的自然界中寄情于物、托物言志的思想感情。从句法角度看,它符合Langacker指出的句法三原则:具体、突出和视点。另外,She的拟人化使观察者、读者和帐篷等同起来了,三者处于同一世界,有利于移情和情感的激发。

《丝绸帐篷》在格律上具有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特点,韵式为ABAB CDCD EFEF GG,即:tent/breeze/relent/ease;pole/heavenward/soul/cord;bound/thought/round/taut;air/aware.这首诗是典型的抑扬格五音步(iambic pentameter)。在诗中,诗人使用了头韵,例如:sunny summer,sways,supporting central cedar,signifies,sureness,soul,Seems,single,strictly,silken,slightly,slightest。/s/音与字母 s的使用着重突出丝绸帐篷的质地柔软及它所代表的女子飘逸、柔美姿态的美好形象。这种音素重复所产生的节奏感传递出一种声音与意义和谐统一的效果。完整的尾韵:tent/relent;breeze/ease;pole/soul;heavenward/cord;bound/round;thought/taut;air/aware使全诗在节奏和音韵上紧凑、完整。英语中的元音、流音、鼻音比其他的音更优美、悦耳。Tsur称它们为“连续圆周音”。这种音“更易产生一种温柔的情感效果”。所以这首诗中的元音[i]和[ai]和流音[l]、鼻音[m][n]等的选用让读者不仅在听觉上感到舒适悦耳,产生一种感官的共鸣,并且这些音韵的美感和诗歌的主题组合在一起创造了音韵相似性,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s][w][m]这些清辅音与诗人一开始营造的空间、时间的开阔与悠远和宁静与温暖,丝绸帐篷在这个时空下展现出飘逸与柔软,二者是如此的和谐,即暗示读者“她”是平和、温柔的女性。Pole和soul不仅在音韵上押韵而且在意义上产生相似性。唤起了读者对丝绸帐篷/女性在灵魂上更多的关注与期待。这种元音与辅音的交融不仅为整首诗创造了一个紧凑的节奏,而且将女性的柔美和诗人赞美欣赏的语气配合得极为融洽,使读者在这种宁静悠远的氛围和完整、紧凑的节奏中,将女性的柔美和灵魂的不屈与意志的坚定形成对照。这种音义相似性使读者受到灵魂上的强烈震撼。实现了弗罗斯特所说的“我听到我写的所有东西。对我来说,所有的诗歌首先是一种声音。”?体现了诗歌声音所产生的审美功能。

在语篇层面,At midday when a sunny summer breeze/Has dried the dew and all its ropes relent/So that in guys it gently sways at ease.体现了时间顺序的存在。在整个语篇上,诗人对丝绸帐篷的观察由远及近,从外表到灵魂层层递进,这恰好与人类认知事物的顺序相符。顺序相似性不仅使使整个语篇衔接紧凑,语义连贯。而且使读者能够更好地跟随作者的思想去思考丝绸帐篷的外形和功能,而且触及到作为喻体的女性的柔美外表和圣洁的灵魂,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和进一步模仿的榜样作用。

在结构上,这首诗既具有彼特拉克式十四行诗的诗体特点,即前八行表达“她是自由的”,后六行表达“她是受约束的”,同时也具有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特点。诗人将两种类型十四行诗的特点融合在一起。诗的前八行表达“她”是自由的这一主题,其中第一行至第四行婀娜、温柔;第五行至第八行灵魂坚定向上、智慧、端庄。诗的后六行则反映了“她”不受生活环境诱惑、障碍,真诚热爱宇宙万事万物,其中的前三行写专注和恒久不变地对人类,宇宙万事万物倾注真诚的、无私无我的大爱;最后三行则写现实环境中真正阻碍帐篷无私奉献的“牵绊”和“束缚”。这些是意义相似性。

十四行诗在文字上表现了诗人对于有着傲然风骨,娇而不媚,柔弱中自有坚强,坚定的灵魂真诚热爱宇宙万事万物的“她”的赞美,而诗的结构则展示了一个在身处凡世的种种限制与束缚中,受诱惑,受束缚,受阻碍的一个婷婷、婀娜、坚定、智慧、温柔、端庄的“她”形象。

四、可能世界与想象

“可能世界”这一概念由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在其著作《形而上学谈话》中提出来的。他认为一个可能世界就是由无穷多的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事物形成的组合。莱布尼茨还认为,在无穷多的可能世界中,其完美程度不同,但上帝选择其中最完美的可能世界,使其实现,这就是我们的现实世界。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将对艺术审美活动的分析最终归结为创造的想象力及其过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文艺创造活动是知性力、理性力和想象力等诸种心理功能在以情感为联系中介的有机统一的本质规律,从而指出了文艺创造活动中理性与感性、认识与直观及其善美的和谐一致有机统一的特点。康德说:“美的艺术需要想象力,悟性,精神和鉴赏力”。在《丝绸帐篷》中,诗人透过经验材料的表现,利用想象的组合作用,把帐篷与田野、晴空、微风、露珠、牵绳、撑杆等不同的感觉材料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整体,并且动态地勾画出它们的内部联系与关系,引发人们去把握那些不能为人们直接感知的事物的隐蔽涵义,塑造出一个全新的、典型的帐篷的形象。这是一种创造性想象,它把各种知觉心象和记忆心象重新化合,孕育成一个全新的心象即审美意象。这一切只有通过想象和体验这一途径才能实现。诗歌赏析就是读者在作者想象创造的基础上,根据文字描述对对象进行再次想象,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即艺术化了的“帐篷”概念。想象是对具体素材的超越,是对生活经验的超越,是对现实现象的超越。诗中的丝绸帐篷是对具体素材的超越,它已经不是日常经验中的那只帐篷了;诗人对于丝绸帐篷的描述,既能使我们从一个广阔的空间去观察,She is as in a field a silken tent,又能从极近的距离去观察丝绸帐篷的细节,its supporting central cedar pole,这是对生活经验的超越。而且,这首诗不是仅仅为了客观地描绘丝绸帐篷的形象,而是另有深意,这是对现实现象的超越。

时态在文本世界建构中起了重要作用,它是世界构建的要素。这首诗共用了8个动词,其中7个是现在时,只有dried用了完成时,诗人在这里并不是要讲述一个故事,是通过描述一种行为来描述一个形象。全诗是描述性的而不是叙述性的。因此,诗人没有使用叙述时态(完成时是叙述时态)。Dried的使用强化了诗篇的描述性弱化了叙述性,增加了描述的生动性,强调了诗作的真理性,暗寓了某种永恒的意义。

五、移情与情感投射

“移情”(empathy)是美国心理学家Edward Titchnner于1909年提出来的心理学命题,后经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Theodore Lipps(1851-1914)等人倡导,成了20世纪上半期很有影响的美学心理机制剖析。Theodore Lipps的移情说强调了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进积极的能动作用,所以他认为人格化就是以人为主体将自己的主观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中,用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规范审美对象,从而使审美对象成为自己内心情感的一个外在的表现形式。投射是一种无意识过程,将主体的无意识内容转移到对象之中。

从整首诗看,诗人对丝绸帐篷的描述没有否定性内涵,诗中语言对丝绸帐篷的描述是肯定性的,丝绸帐篷的姿态、位置也是正面的,处于中心的。露珠和牵绳是它的陪衬物——露珠被吹干了,牵绳被晒软了,而她抓着绳索温柔悠闲地摇荡,相比之下,露珠、牵绳相形见绌。而且诗人将丝绸帐篷称呼为She,将丝绸帐篷与自己放在同一地位。诗人把丝绸帐篷拟人化,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丝绸帐篷在绳索的陪伴下温柔悠闲地摇荡和它笔直的撑杆。诗人没有暴露自己的情感,却在显现自己的情感。全诗除了一个明喻,再没有一个字眼暗示诗人的情感。他的情感需要读者自己去认知,去体验,这就产生了“认知张力”。随着诗人的笔触和描述,我们看到“支撑帐篷的撑杆直通天堂,那象征着它灵魂实在的模样”。撑杆是丝绸帐篷的脊梁和灵魂。撑杆象征着丝绸帐篷的高贵的灵魂,以及她坚定不移的意志。那外显的脊梁和深藏的灵魂都笔直,坚定地直通天堂。在西方文化中,“天堂”有宗教意义,是人类想象中好人或正直者生活的纯洁、永生不灭、幸福美好的世界。“撑杆”象征着丝绸帐篷的“灵魂实在的模样”,这个“灵魂实在的模样”是直通天堂的纯洁、高贵的灵魂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理智、坚定、为追求人类和万物获得永恒幸福,勇于奉献自己,有纯洁灵魂,在生命中积极释放生命异彩,在社会中展示美好心灵之光的女子。Theodore Lipps认为:“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对象的形式表现出人的生命、思想、情感,一个美的事物形式就是一种精神内容的象征。”在作者看来,女性生命的尊严是最高贵的,女性生命的社会功能是最神圣的。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生命的积极社会意义的美好期待和向往,女性在社会中尽管难逃障碍和诱惑,但理智、不屈的灵魂,执着追求为人类和万物做贡献,树立正直向上的社会精神,才是女性生命价值的真正体现。我们读这首诗产生的移情是肯定性移情。

霍夫曼认为,道德移情的发展使一个人能够去注意引发他人情感状态的各种线索,注意到他人情感的发生和发展,也使一个人能够感受到他人真实的生活状况,感受到个人状况与其情感的种种联系。这些会使个体形成强烈的心理倾向……至此,读者会对丝绸帐篷所代表的她产生由衷的赞叹并模仿她的言语行为并且在人群中推展开来,产生巨大的社会正能量。

六、意象与诗的意蕴

认知诗学的意象定义纳入了语言、认知、作者思想感情、美感因素,全面客观,适用于认知诗学研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在这首诗中,丝绸帐篷已经从一个日常的意象转变为审美意象了。作为审美意象,诗人对它进行了艺术处理,诗人突出了丝绸帐篷的质地柔软(So that in guys it gently sways at ease),它的撑杆笔直,直指天堂(That is its pinnacle to heavenward),是说明丝绸帐篷外表看上去温柔、婀娜,但她意志坚定(撑杆笔直),灵魂高贵、纯洁(直指天堂),这是丝绸帐篷的独特性。诗人如此来描述一件事物的饱满形象和丰富的层次,必然是要抒发自己的情感或看法。

读过这首诗后,我们势必重新理解“丝绸帐篷”的涵义,这实际上就是诗人要借丝绸帐篷所表达的涵义。同样,我们对头脑中原有的田野、露珠、牵绳进行了再认知。以前的那些原型或图式现在成了认知参照点。诗人所描绘的丝绸帐篷超越了原本的原型,变得更丰富,更生动,更深刻。这首诗构建起了一种新的意象图式。她的“无数的爱和思想”,“顺着罗盘的方向和世间万物相通”,爱的基本特征:照顾、责任、尊重、了解。爱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种美德。爱是能够使人超越,使人获得崇高的一种精神或灵性。雨果说过,爱是感情的升华,有如阳光照耀大地,给万物以生长的力量,使其欣欣向荣。“罗盘”的作用是定向,一个女子把无数的爱和思想,毫不动摇地,专注地施予世间万物身上,让自己与世间万事万物息息相通。世间万物指人民,指山,指水,指大地……引申为整个宇宙万事万物。让自己不仅与人民息息相通,与宇宙万事万物息息相通,把宇宙万事万物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专注和恒久不变地对人类,宇宙万事万物倾注真诚的、无私无我的大爱。这是一个胸怀天下、世界、宇宙的温柔、理智、有着崇高理想与智慧的女子。“帐篷似乎不受绳索的牵绊,无拘无束”。丝绸帐篷与绳索合作,融为一体,从而站稳脚跟,支撑自己形成实用的空间,给万事万物以庇护。“绳索”比喻为女子的丈夫,一个具有美好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女子与自己的丈夫相亲相爱,互助合作,互为支撑,才能为天下夫妇做好榜样,才能安定、支撑家天下,安定、支撑国天下,从而也才能安定、支撑世界的天下,才能安定、抚慰人们的灵魂。这才是女子对人类、对万物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所以“绳索”的“牵绊”是无拘无束的。但“在夏日变幻莫测的微风中受阻,才感觉到最轻微的一丝束缚”。使帐篷感觉到“受阻”的是“变幻莫测的微风”。“变幻莫测的微风”指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中的诱惑、羁绊与障碍。“变幻莫测的微风”才是真正阻碍丝绸帐篷无私奉献的“牵绊”和“束缚”。然而,这种束缚,对于与“绳索”(丈夫)融为一体,真正热爱家庭,热爱人类,热爱宇宙万事万物,有高贵灵魂的女子来说,是“最轻微的一丝束缚”。

诗人把“丝绸帐篷”与“女子”两件貌似无关的事物联系了起来。诗人是借“丝绸帐篷”表达对宇宙有大爱,舍己为人,温柔、端庄、坚定、理智、智慧、高贵、圣洁的女子的最高赞美。诗中的“丝绸帐篷”是一个有理想人格、无私奉献、独立自主、热爱万物、意志坚定,不受诱惑的一个高贵的生命体。

借助认知诗学的心理空间理论、图形―背景理论和有关意象的认知概念,我们可以较为客观地分析“丝绸帐篷”中潜藏的脉络,最大限度挖掘文本的思想艺术,在解读过程中身临其境地体验作者的情感,从而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丝绸帐篷”,字字珠玑,立意深邃。作家通过原野上的“丝绸帐篷”,运用优美、韵律的语言,揭示女性生命的真谛及其强大社会功能,意味深长。?尽管受世俗环境的影响,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受阻,受束缚,甚至受诱惑,但却保持着纯洁的灵魂,把爱和思想、智慧给予万事万物,与万事万物息息相通,对万事万物的苦乐感同身受,对万事万物给予保护,这样一个高贵、端庄、坚定、智慧的女子不正是我们人类应该效仿、礼赞的典范。

[1]Shklovsky V.Art as technique.In L.Lemon& M.Reis(eds.). Russian FormalistCriticism.Lincoln:NebraskaUniversityPress.1965.

[2]熊沐清.“从解释到发现”的认知诗学分析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3).

[3]今道友信.关于美[M].鲍显阳等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

[4]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5]瓦伦汀.实验审美心理学[M].潘智彪译.广州:三环出版社,1989.

[6]科林伍德.艺术原理[M].王至元,陈华中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7]Shklovsky V.Art as technique.In L.Lemon& M.Reis(eds.). Russian FormalistCriticism.Lincoln:NebraskaUniversityPress,1965.

[8]张克定.英语倒装句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2001,(5).

[9]时建.相似关系认知视角下的拟人[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09,(2).

[10] Ungerer F & H.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stics.London:Longman 1996.

[11]康德.批判力批判(上卷)[M].宗白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3]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猜你喜欢

丝绸帐篷灵魂
今晚,我要睡在帐篷里
帐篷里的笑声
“帐篷节”开始啦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遥望“丝绸路”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路上丝绸
搭在水上的帐篷
灵魂树 等
丝绸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