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路径
2015-04-10孔庆庆
孔庆庆
地球是所有生命和文化的物质承担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绝对前提,而今却面临着空前的危机。温室效应问题突出,极端天气频频出现,自然灾害不断发生,森林覆盖率下降,生物多样性锐减,各种能源日益枯竭。在我国,生态危机也同样严重制约和影响着国家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因此党在十七大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宗明义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意义
1.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和“文明”这两个词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含义更加丰富的词——生态文明。“生态”代表房屋、家庭和环境的意思,最初诞生于古罗马。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于1896年首次提出生态学的概念,指出生态是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周围环境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从此赋予了生态以现代科学意义。“文明”一词最早见于“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周易·乾·文言》)。汉语中的文明与野蛮对立,指一种社会进步状态。英文中的“文明”(Civilization)是从拉丁文“Civilis”衍生而来,指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及其发展过程。简单说,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状态,是人类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的总和。
但生态文明并非这两个词的简单相加。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这里的生态文明被定义为一种社会文明形态,一种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更加进步更加合理的社会状态,不仅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也要求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如今正在迈向生态文明。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一心追逐物质财富,以经济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唯一衡量标准,罔顾生态安全,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失衡,造成了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而生态文明则人类深刻反思后的理性选择,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彻底的扬弃。一方面,它继承了工业文明时代人类的智慧结晶,如科学和民主、人权、法律思想等;另一方面,它否定了以往对于人和自然关系的错误定位,这些“人是自然的主人,人凌驾于自然万物之上”腐朽观念被抛弃。
2.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是对以往所有生态理论的传承与超越,是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扬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从理论视角看,生态文明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
第一,生态文明是对中国传统儒家、道家思想中先进生态理念的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一向富有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传统文化基础。儒道等传统学说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都坚持奉行“天人合一”,主张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认为人类要承担自然道德,尊重自然规律。生态文明核心就是要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生态理论的精华。
第二,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理论的继承和创新。恩格斯曾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往后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失了”。可见,马克思恩格斯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在工业文明初期生态危机并未显露端倪的情况下,他们已经先知般地提出了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汲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生态智慧,使之具有了更蓬勃的生命力。
第三,生态文明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我党一向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受历史和国情所限,虽有过“与天斗、与地斗”的偏激做法,但也不乏生态保护思想,如“人类者,自然物之一也,受自然法则之支配,有生必有死,即自然物有成必有毁之法则”;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绿色革命’要坚持一百年,二百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六大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上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组成内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创新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思想,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列入党章,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而确立下来。将生态文明融入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建设理念中,完善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从实践层面看: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无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也无法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由此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6]。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推进既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民福祉所在。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整个人类的命运休戚与共。地球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生存家园,生态问题不是区域性的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局部发生的生态灾难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从日本地震后的核泄露事件可见一斑。由此可见,生态文明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选择,也是世界人民的选择。
二、我国的生态危机现状及原因探析
1.我国生态危机现状。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使得发达国家的科技和经济突飞猛进,先后进入了后现代或后工业时代,而且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逐步踏上现代化之路,人们得以过上以前无法想象的高品质生活。但现代工业文明在带来物质财富涌流的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文明发展史的最大危机和困境——生态危机。温室效应严重威胁着整个人类、空气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急剧减少、土壤荒漠化严重、海洋被过度开发和污染、资源面临枯竭、极端天气和特大自然灾难频繁出现。全球生态环境如此严峻,中国的生态环境也不容乐观。
我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中国总体环境形势仍然是相当严峻的,整个情况仍在恶化,局部地区情况有改善,但恶化速度远超治理速度,生态赤字继续扩大。主要表现为:
第一,水资源方面。首先,水污染严重。我国每年污水排放量600多亿吨,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其中大约80%未经适当处理便直接排放入自然水体,致使全国75%的湖泊受到污染,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其次,地下水被过分开采,湖泊数量减少并且面积缩小。数据显示自建国以来,我国湖泊减少了500多个,面积缩小约1.86万平方公里,湖泊蓄水量减少513亿立方米。
第二,土壤方面。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的面积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37.4%。荒漠化沙漠化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国土总面积的28%呈现荒漠化。草原退化速度加剧,已经达到每年2000万亩以上,全国草原退化面积超过10亿亩。
第三,大气污染严重。我国空气问题突出,大多数城市的空气质量都远远没有达到标准,全国仅4%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公布的报告,世界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城市中,有七个城市属于中国;继欧洲和北美,我国酸雨区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0%,成为世界上第三大酸雨区。
第四,森林生态系统退化。林区的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当代人已经过早过多地消耗了后代人应享用的森林资源,造成了森林赤字这一最典型的生态赤字,并且森林生态系统的退化使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和自我调节能力也急剧下降。
第五,生物多样性锐减。许多珍贵稀少的物种已经或正在灭绝,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破坏了自然的平衡,大大增加了自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也是地球家园所有生命的损失。
第六,极端天气和特大自然灾害频发。2008年发生的汶川大地震至今使国人哀痛不已,地震、雪灾、泥石流、洪涝等灾害事件频频见诸报端,给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都带来巨大影响和伤害。
此外还有垃圾存放量过大,化学和农业污染等问题。
现实说明,我国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接近极限,如果我们再不真正重视生态,再不立刻行动起来建设生态文明,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
2.生态危机产生的原因探析。生态危机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累;不是某一个原因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当前,导致我国生态危机的根源有:
第一,正确生态价值观念的缺失。长期以来,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最高主宰和统治者,将人的利益和需要作为衡量自然界万事万物的价值尺度,把自然的价值仅定义为它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把自然界看做要予以征服和改造的敌人,而绝非保护和关怀的对象,人类对自然万物不存在道德责任,既不需要敬畏也不需要尊重。在这种错误的观念影响下,人们毫无感恩地肆意向自然索取资源,把大自然当做取之不竭的资源仓库,同时毫不节制地向自然排污,只关注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在乎低下的资源利用率和环境质量。这一切行为激化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冲突,导致了生态系统恶化的严重后果,人类亲手破坏了我们生存的共同家园。
第二,传统粗放式发展观和惟GDP的政绩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但正如十七大报告指出的一样: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市场经济本身具有趋利性,资本的内在倾向是追求最大的利益,这导致部分生产者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眼前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这种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势必衍生出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部分领导人为追求政绩,追求高GDP,只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生态保护,对生态投入不够充分,造成巨大的环境欠账。当前我国的生态危机可以说“是传统发展模式积累的环境成本到达临界点的标志”。
第三,人口激增给生态系统造成巨大负担。我国是世界人口数量第一的国家,如此庞大的人口规模及过量的人口增长不仅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造成土地、森林、水等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短缺。人类不仅无休止地向自然界索取物质和能量,还向自然排放各种废物。长此以往,造成生态系统沉重的负担,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出现。
第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转嫁污染。部分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把污染重的企业转向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任务,不仅拥有丰富的资源、低廉的劳动力,而且片面地只看到了引进外资所得的好处,忽视了污染外企落足我国对本国人民健康和生态安全造成的巨大隐患。
第五,生态技术有限。科技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核心作用,现在我们国家的生态科技水平虽然已有了很大进步,但是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生态文明建设对技术的要求。2010年4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公布了一份报告《2010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迈向低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未来》。报告指出中国至少需要掌握60多种技术才可能实现循环经济,低碳社会的愿望。而遗憾的是我们目前只掌握了其中20项,仅为三分之一。
第六,立法不完善执法不严格。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在保证生态环境方面存在一些缺陷。我国有专门为保护环境和资源制定的法律,例如《环境保护法》。但遗憾的是,1989年制定的这部法律显然很难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的要求,特别是大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代社会的需要。而且在执法方面存在施之以软,施之于宽,刚性要求柔性化的问题,现行法律赋予生态环境保护执法部门的权利和强制措施太少,不足以预防和制止破坏生态行为的发生,造成了“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极不合理现象。
第七,国民环保意识淡漠。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已颇显成效,但仍存在不少社会问题。较大的贫富差距导致一部分人的内心世界失去平衡,只一心追求财富,在面临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的对峙中就会选择牺牲环境。人的精神、灵魂、被无限膨胀的物欲所遮蔽与代替,对生态问题的关注轻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
第八,全社会未形成正确的绿色的生活方式。社会在进步,人们生活方式的选择空间也越来越广阔,但并非所有人都选择了科学的生活方式。一些人一味追求住高档房,开高档车,穿皮草吃鱼翅等等这些糜烂的生活方式,消费也脱离了自身需要而是以舆论宣扬的“时尚”为标准。这种种错误的生活方式也直接导致了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恶化。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的生态危机是由种种原因交织在一起造成了。由此可见,要化解生态危机,走出生态困境,绝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可以做到,需要调动起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和力量,需要持续的投入和长期的行动。
三、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
当前中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但生态问题已严重威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又是一项长远性系统性工程,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要求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各要素协同发展。因此我国必须同时担负起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两项历史使命,必须探索出与自身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谋求经济与环境的双赢模式。就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模式。
1.经济方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传统衡量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惊人成就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但是国情决定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物质支撑。为此,我国抛弃传统发展观中以GDP的增长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惟一尺度这种观念,把经济与环境的双赢作为社会发展的衡量标准,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核心环节,调整产业结构,以发展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来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坚持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决抵制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决抵制奢糜的生活方式。另外,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可适当运用经济利益作为鼓励和惩罚措施,以物质利益调动人民保护生态的积极性。
2.观念方面:确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在全社会中树立一种新的生态文明观念,号召人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应注重生态伦理观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生态道德意识,提高全民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生态经济的积极性。培育新型绿色生活方式,树立绿色消费观,以全社会的力量推动生态文明前进的步伐。
3.制度方面: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党作为我国各项事业的领导核心,应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政府应发挥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的主导作用,运用宏观调控政策手段,向生态文明倾斜,制定完善的政策体系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引导人们的注意力和社会的资源流向生态文明建设,以政策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效果。并且由于我国历史上生态欠债太多,物质投入和技术支持都远未满足生态系统良性运作的所需条件,因此必须从现在开始,及时清理和偿还生态欠债,加大在环保方面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支持,重视生态相关人才的培养。
4.法律方面:完善生态法律体系和加强执法力度。如果说道德是软约束的话,那法律就是硬约束。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法律的强制力,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有必要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法律进行充分的修改和补充,完善环境法规和法律体系,确保有法可依,进而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规范和保障其有序推进;另一方面,维护法律的权威,加强环保行政执法力度和惩罚力度,改变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局面。使生态文明建设拥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统一的完善法律体系,得到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5.技术方面:强大的技术支撑是其中的关键一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既是使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源泉,更是建设生态文明,落实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文明的技术支撑是必不可缺的一环。推动生态科技创新,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传统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推广应用生态节能环保新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物质技术基础。
6.国际方面:密切与国际社会的合作 。生态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而世界上任何国家的发展都与其他所有国家有着密切关系,这就决定了应对生态危机是全球每一个国家和全世界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都有责任保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必须尊重他国的生态权益不能进行污染转嫁。中国要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投身于生态文明这一时代潮流中,以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承担起保护本国和全球生态安全的义务。加强各国之间的生态文明理论交流和科学技术合作,以全人类的智慧和努力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点,也是人民利益和福祉所在。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生态环境却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成为我国面前的最大难题,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是我国走出生态困境的必然选择。虽然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错综复杂,拮据的困境的根本思路在于人类要主动从自然的主宰这一角色中退出,把自己看做自然界的普通一员,真正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文明是对以往人类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华民族必须立刻行动起来,积极迎合主动造势,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可以相信,人类实践的发展终将逐步解决生态危机,化危为机,创造出一个更加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文明社会,让地球重新“绿起来”。
[1] Frodin D G.Guide to Standard Floras of the Worl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2]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毛泽东初期文稿[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0.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6]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2005年2月19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7]2009 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http://jcs.mep.gov.cn/hjzl/zkgb/2009hjzkgb/,2010 -05 -03.
[8]李宏伟.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J].求知,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