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碎碎平安”到“岁岁平安”——从民间俗语看河南人的处世之道和精神内蕴

2015-04-10魏松根董亚辉王敏

关键词:河南人乡民俗语

魏松根 董亚辉 王敏

河南地处中原,流传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俗语,千百年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这些散落在民间的“文明的碎片”,是沧海遗珠。透过这些“文明的碎片”,我们可以寻找到河南民众的处世之道和民众精神,对于传播中原文明,丰富中原文化底蕴有积极的意义。

一、从民间俗语看河南民众的衣食住行

“豫居四方之中,其风土之刚柔,习俗之淳漓,服食器用之俭奢,较之邻省,差得其中。近其地者,率染其俗,势使其然也。”作为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河南民间俗语呈现出乡土社会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民以食为天。历史上屡受兵燹和饥荒的威胁,一段时期以来河南民众对饥饿有着深刻的警醒和敏感意识:“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日常生活中对于“吃”的问题显得格外关切。“吃了吗?”这是乡民日常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这句简单直白俗气的问候语里,其实饱含无限的关怀:“有粮食吃没?”“日子还好过吧?”“会不会上顿不接下顿啊?”“如果没吃我哪里还有,到我家吃一点吧?”“日子不好,大家凑合着过吧!”……

物质匮乏的时代,各家日子都不是好过,因此异常注重节俭,精打细算:“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该吃一升,不吃一斗”,“吃不穷,穿不穷,打算不到一世穷。”不浪费每一粒粮食,还要以乐观的姿态战天斗地:“吃米带点康,老少都健康。”有些节俭甚至到了吝啬鬼的程度:“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虽然食物有限,乡民们也讲究最基本的饮食搭配,没有肉也可,没有菜也可,甚者没有馒头也可,但至少要有一碗粥,哪怕这碗粥是一碗“稀饭”,也不能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一样的生活,“吃馍喝水,瘦成干鬼!”这是乡民对此鲜活的反对。稀饭馍馍只能充饥,要想长得壮实有力还需补充盐分,面条就是乡民们的最爱,不但喜欢吃热面条,还喜欢把面条剩下一些晚上热热再吃:“面条热三遍,拿肉都不换。”因为物质条件匮乏,所以特别注重规矩的生成,乡民们最忌那些“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人。

吃不讲究,穿不讲究,行不讲究,相对讲究一点的就是住。乡民们安土重迁,“金窝银窝不如自家草窝”,但是,为了家庭的整体稳固,这个“窝”还是要努力营造好。“一代好媳妇,三代好子孙。”乡民们深知内当家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所以重视住房,住房要宽敞气派,其次才是舒适。招来“金凤凰”后,更讲究家庭的和谐稳定,和谐稳定的目标就是“齐家”:“同室不同心,家庭势必分”,“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语言只能在一个社群所有的相同经验的一层发生。群体愈大,包括的人所有的经验愈繁杂,发生语言的一层共同基础也必然有限,于是语言也愈趋于简单化。这在语言史上是看得很清楚的。”河南民间俗语大多简单鲜明,这是乡民日常生活经验的总结,也反映出乡民最朴素的愿望。元代《地理志》说河南民众:“习俗淳厚,喜勤尙质。”意思说河南民风淳朴忠厚,喜欢勤劳节俭,重视品德修养。这是河南民众基本面。

二、从民间俗语看河南民众处世之道

“人怕饿,地怕荒。”“人懒地生草,人勤地生宝。”“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稀麦稠豆哄死人。”“地在人种,事在人为。”“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

从这些俗语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乡民三种意识:其一,提倡勤奋,反对懒惰;其二,提倡学习观摩,反对主观臆断;其三,崇尚积极有为,反对无所事事。

正是这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作为“中国粮仓“的河南,河南民众躬耕中原,克服诸多困难,连续多年获得粮食大丰收,为中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河南民众还总结出许多谚语,反映出老百姓的生产经验智慧:“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半夜下雨不到明。”“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蜻蜓点水鱼露头,明日有雨不用愁。”“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天上鱼鳞斑,晒场不用翻。”“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三、从民间俗语看河南民众的处世之道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一段时期内,河南人总是被冠于“老土帽”,因为贫穷,老实,没有见过世面,总被国人以各种方式嘲笑着。其实,所谓的“土”,是对传统的一种“固守”,是乡土社会对信用的体现,“发生于对一种行为的规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时的可靠性。”

“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这是乡民处事的基本准则。这种准则是孔子所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翻版,符合中国的礼仪之道。《礼记·坊记》中说:“礼者,因人情而为之节文,以为民坊。”这句话的意思说:“什么是礼,对人的性情加以节制,从而为民间做出示范。”礼的这种“因人之情,缘义之理”根本性,乡民则体现为“心的置换”:“人心换人心,五两换半斤”,“浇花浇根,交人交心。”这种“置换反映”的要件就是自身做事追求光明磊落:“明人不做暗事”,做事绝不藏着掖着;“打开天窗说亮话”,批评纯属对事不对人;“丑话说在前头”,即使翻脸也毫不隐晦。“有理不在年高,有话说在面前”,大有“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古风。这种“置换反映“的特点在于体凉人情,善于从对方角度设想。

乡民们重“情”更“认理”。“人各有心,物各有主”,乡民总是把事情来龙去脉分析得细致入微,做事力求“发乎情,止乎礼”。比如借东西讲究“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做事讲究“有多大脚穿多大鞋”,量力而行;央求别人帮忙深知“强扭的瓜不甜”,从不强人所难;面对他人不愿合作决不强求,选择“大路朝天,各走一边”;面对集体事务懂得“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努力做到“以理服人心”;面对自己的错误,更是懂得“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躲得初一躲不过十五”,选择主动担当。“一理通,百理融”,“有理走遍天下”,并且打破人之常情提出“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处世理念。

可变位移泵是液压元件,能够通过液压或电动改变泵的位移输出量[8].液压操纵器的泵是轴向活塞式,通过调整垫板的角度来控制输出流量,由压力调节的液压控制活塞作用于弹簧负载.

乡民重“情”尚“礼”的风尚,来自对传统的继承。这种“古风”是“乡土社会”的产物。“乡土社会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这种近似“自动”的行为习惯,一方面是熏陶渐染的结果,“社会里充满了传来的风俗习惯的空气,各人都是降生在那个空气之中,受那空气的影响,没有人可以逃出或避开。”一方面则是教育的结果。

虽然勤于劳作,但乡民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他们对子女玩劣总是严加惩治,“三天不打,上房子揭瓦。”就是这种“狼爸”式教育的最好说教。对于学校教育,他们无师自通地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师傅领进门,学艺在个人”;对于读书不求上进之人,更讥讽说“读书不用功,等于白搭功。”他们赞赏务实上进,反对夸夸其谈,“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就是对这两类人的形象描绘。对于勤奋的读书人,时常激励他们“少白头,住高楼”;对稳重的读书人,说他们“慢悠悠,吃肉肉”,乡民的这种人才观,符合“水深而流缓,语迟则人贵”的识才标准。

当然,河南民众也有一些中国人常有的“劣根性”。其一,好面子。对外人厚道,对自家人刻薄。比如在“物质匮乏年代”,宝贵的食品总是招待客人,自己则吃糠咽菜,这种近乎打肿脸充胖子的行为习惯广为存在;其二,热情的背后又有几分虚伪。其三,“窝里斗”。表现为欺软怕硬或者“宰熟”甚至打架斗殴。其四爱占小便宜。

河南人的这些劣根性不是固有的,大多是“物资匮乏”时代的产物,是文革的遗风。这种劣根性不独河南民众存在,而是国人所共有。

四、从民间俗语看河南民众当下的文化属性

风俗习惯的形成,一方面是无意识的产物,来自人们在认识自然,抵御自然灾害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群体生存和发展方式,另一方面是长官意志的作用,历史上许多“主治者”崇尚“移风易俗”,渴求“其化大行”的境界。“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风俗的好恶代表着政令的得失,这也是古代重视风气的原因。

历史上,河南是各种文明的碰撞和交融之地,历经几次大迁徙大融合,中原文明遍布各地,有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程。但是近现代一百年间,随着海洋文化的崛起,几经兵燹,地处内陆,河南失去了曾经的优势,变得贫穷落后。从民间俗语中,我们可以清晰看出河南民众的文化属性:

其一,厚重河南的道义情怀。“豫省居土之中,受气之正,其性朴茂,殆所谓难动以非,易感以义者乎?然古大师陈诗以观民风,而十五国风,豫居其半。《汉书.地理志》,周、魏、韩、赵、宋、卫、楚之地,豫皆有焉。”历史上的河南民众,因为地处中土,“受气之正”“其性朴茂”,因而“易动以义”“难动以非”。河南民众“重理儿”,理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义不从。河南人信奉“天上无云不下雨,世间无理事不成”,“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原则;坚持“理不辩不明”的“众议”的方针,“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吃饭吃米,说话说理”,“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甚至有些“死认理”:“不看人亲不亲,要看理顺不顺”,“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认理的背后是公平意识,是担当意识,是责任意识。为了保证公平,先民们常常以“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自警,警惕自己和教育子女不贪不占。河南人凭借着勤劳勇敢,勇于担当、无私奉献、舍己救人、爱岗敬业的精神,一次次感动中国。

其二,农耕文明下的小农意识。“中国传统处境的特性之一是“匮乏经济”,正和工业处境的“丰裕经济”相对照。”“匮乏经济的循环:劳力愈多,技术愈不发达;技术愈不发达,劳力愈多。”河南长期以来,乡民们就处在这种“匮乏经济”的“恶性循环”之中,“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从模仿到盲从,从盲从到“乐夫天命”,在相对封闭的时代,乡民们维持着传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存方式。“久住坡,不嫌陡”,“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金家银家,不如自己穷家”,在自得其乐的满足中了此一生。

其三,浪潮涌动下的投机心理。改革开放以来,乡民们从封闭的乡村中走出,眼界开阔了,心眼灵活了,心态也失落了。一部分人选择了坚守,一部分人选择了改变。“现代的文化却是浮士德式的,他们把冲突看成存在的基础,生命是阻碍地克服;没有阻碍,生命也就失去了意义。他们把前途看成无尽的创造过程,不断地变。”一部分改变了的乡民努力适应城市生活,当生存困境凸显的时候,这部分急于改变现状的乡民的劣根性被暴露无遗:“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于是有了豆腐渣工程;“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于是有了打架斗殴;“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不吃白不吃,不拿白不拿”,于是有了顺手牵羊偷窨井盖;……这种投机心理的作祟,对河南人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讲,河南主流意识与全国各省毫不逊色,特别是“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以及舍己救人的奉献精神,永远是全国的道德标杆;从一定意义上说,河南人的形象体现着中国人的基本形象,河南人的素质代表着中国人的基本素质。至于这些年河南人的负面形象却屡屡被放大,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五、“河南人惹谁了”现象再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流动性加大,河南很快成了劳务输出大省。因为缺少有序的组织,长期处于“盲流”状态,极少数的人逐渐从“盲流”蜕变成“流氓”,于是有了“山东响马山西贼,河南尽出流光锤”的说法,“流光锤”多是对混吃混喝小偷小摸坑蒙拐骗之类的称谓,还有人形容河南人:“一个萝卜刻个章,拿上印盒骗阎王”,还有人总结说:“河南人兼具农民的狡黠、无赖的泼皮、奸商的毒辣,传统官僚的厚黑和流氓无产者的无所不为。”在负面形象逐渐被放大的环境中,一些地方少数单位门口竟然出现了“不招河南人”“河南人免进”的牌子。

推究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其一,从乡土社会到城市化进程,必然经历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有序的螺旋发展。乡土社会是稳定而有序的社会,“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指接受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应。”因为了解,因为“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重复博弈,所以形成了“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信誉机制。这种乡土社会的信誉机制是“靠亲密和长期的共同生活来配合各个人的相互行为,社会的联系是长成的,是熟习的,到某种程度使人感觉到是自动的。”即使是个人“欲望”,“在乡土社会中欲望经历了文化的陶冶可以作为行为的指导,结果是印合于生存的条件。但是这种印合并不是自觉的,并不是计划的,乡土社会微妙的搭配可以说是天工,而非人为,虽则文化是人为的。”因此,乡土社会是千百年来在传统文化熏陶渐染下形成的稳定的社会框架。

而当乡民到了他乡到了城市,失去稳定的乡土社会定框架的束缚。对于渴望改变处境而又缺乏广泛的社会联系而孤立无援的乡民来说,渴望成功而又机遇不多,就会涌出更多的冒险意识、投机心理和赌徒思想,“成者为王败者寇,”,“胆大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正是这份野心和投机,所以他们大多不愿遵守曾经的社会规范,为了达到目的而选择不择手段。

当经历一段无序的阵痛之后,乡民们会逐渐找回自己的角色,再度渴望有序。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渴望自己厮杀的结果得到保障,于是融入新的社区脱胎换骨;另一部分乡民在处处碰壁之后会变得乐天安命,“命里有终须有,命里没有莫强求”,于是社会将趋于有序。这几年河南类似案件的减少就是明证。因此,河南人的形象体现着近代国人的形象,河南人的素质代表着中国人基本素质。

其二,河南民众投机心理赌徒思想的成因是“主治者”“恶风恶习”种下的“恶果”。河南民众自古“高节义,尚廉耻”,“重礼义,其风不变于古”,之所以蜕变成今日的不守“古道”,是经历近代历史多次兵燹和灾荒的结果。这里虽有天灾因素,更多的是“人祸”激变而来。有人不明就里,在网上发文讥讽河南人“不明大义”。“视百姓为蝼蚁,百姓视之为仇雠。”自古皆然。这是中国的古训,河南人只不过遵循古训而已。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每个种族每个地域的民众甚至每个人,如何面对未来这个充满竞争的、动荡的、充满风险的世界,建立共有的或者自己独特的精神家园,既适应共同社区的行为规范又让个体自由发展,需要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也将诞生新的话语方式。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2]陶孟和.社会和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4]胡朴安.中国风俗[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

[5]钱伟.浅析俗语中的中国人价值观[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2010,(2).

[6]褚红.河南方言影视文化现象浅析[J].声屏世界,2011,11(上半月).

[7](荷兰)斯宾诺莎.李建编译.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8]金开诚.古代家训[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

[9]兰台.1942年河南大饥荒始末[EB/OL].凤凰网历史,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special/1942jihuang/detail,2012 -12 -03.

猜你喜欢

河南人乡民俗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路遇乡亲
Hemingway—The Spokesman of“Lost Generation”
《诗经》为河南人正名
论旅游视角下河南人形象的重建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