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庄子生命观探析

2015-04-10马学春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神人真人圣人

马学春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

庄子生命观探析

马学春

(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8 )

庄子生命观存在一个渐进发展的历程:出于初心的生命自然观提倡人应自由自在地活着,以享天年;苦心孤诣的生命齐一观指出人的生和死同归于道,体现了对生命归宿的强力追寻;历久弥新的生命自由观主张人们无法避免躯体的消解,却可以追求生命自由的薪火相传。庄子生命观的理论根源在于道,客观依据源于战国时代生命朝不保夕的社会现实。

庄子;生命观;道

生命观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庄子的灵魂的高贵和尊严,在于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思考,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当我们发现远古的美感正无可挽回地远去时,庄子为我们寻找到了一个最为干净自然、最为自由逍遥的精神家园。

一、出于初心的物随天择——生命自然观

生死是生命过程中最大、最震撼人心的事情,死是可怖的,生是美好的;死是永恒的,生是暂时的[1]。儒家在生死问题上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和“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中庸·达孝》),无论生死,儒家认为都应该慎重和严肃地对待生命的全过程[2]。而庄子却认为人的生命是自然自在的,主张按照自然规律全其性命、养其天年,独树一帜阐释了生命升华的自然之道,折射出朴素辩证法的光华。庄子认为人的生命过程是一种天道,即自然运动变化的结果,因此应该以物随天择、自在自然的态度对待生命和生活。

一是身重于物。庄子认为人的生命徜徉于无待和有待之间,无待是一种不以己悲、不为物喜的天籁,有待是名缰利锁的心囚,过度追名逐利会遭致劳形伤身:“夫富者,苦身疾作,多积财而不得尽用,其为形也亦外矣。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其为形也亦疏矣”(《庄子·至乐》)。庄子对高官尊爵者见利亡身的行为做出了严肃的批评:“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庄子·让王》),并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主张,指出真正尊重生命的人,不应过度追逐名利而伤身劳形:“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庄子·让王》),人们应该追求不为利所役、不为物所累的无待境界。《庄子·让王》用三个事例阐述无待的重要:一是尧以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以养病为借口不接受;二是舜让天下于子州支伯,子州支伯以养病为托词而拒绝;三是韩魏两国发生领土纠纷,韩国的昭僖侯为此烦恼,此时子华子反问昭僖侯,“如果砍去你的两只手换天下,可以吗?”昭僖侯理所当然不情愿,庄子由此得出“身重于物”的结论,名利固然重要,但如果为过度贪图名利而丧失生命那就是舍本逐末。

二是顺其自然。大千世界,生命永恒不息。庄子认为人之生死是物质世界的循环往复,犹如四季运行、昼夜更替那样自然而然,无法人为改变。生命过程犹如气聚气散,源于自然又回归自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庄子·知北游》)庄子由此认为,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人们对生不足以欣喜若狂,对死不足以悲伤恐惧,而应该坦然面对。“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把生命的消逝看得极度悲哀,而庄子却很坦然地面对妻子乃至自己的死。面对妻子之死,庄子起初心如刀割,但他后来认为更应该尊重自然的选择,明知事不可违只好长歌当哭。因为他体察妻子之生死同为自然现象,只是气聚气散而已,犹如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般自然而然。庄子将死,弟子担心乌鸦和老鹰啄食遗体,欲厚葬之。庄子却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赀送,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至此完全将生死置之度外,做出了顺乎自然、善生善死的浪漫主义表态。

三是诗意生息。一方面,物随天择,适者生存。一个人虽然很优秀,但不可盛气凌人和恃才傲物,这样才能更好施展自身的才华,否则就会造成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的弊端。《庄子·徐无鬼》寓言讲述吴王狩猎时,众猴四窜逃散唯独有一只猴子洋洋得意地跳来跳去,不顾危险故意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对危机视而不见企图去接飞箭,结果被射死了。另一方面,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庄子·人间世》描述了神社的一棵栎树,虽一无是处但却能免遭砍伐、作为神社标志而长寿。《庄子·人间世》还记载了一个叫支离疏的残疾人,由于奇丑无比免遭兵役,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而得享天年。其实庄子所说的“无用”只是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角度不得其用,换一个视角观之仍能物有所用,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然而有用常为工具之患,无用时为废物之疾,庄子认为真正超脱生命之策,应该在有用与无用之间掌握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应该掌握规律、诗意生息。

二、达观知命的苦心孤诣——生命齐一观

“在中国思想中,庄子的人生哲学思想最早地和全面地开始了对人的境遇的理性思索。”[3]概括起来,庄子对生命困境的描述主要来自于自然的生命之困、社会的时势之困和个体的情欲之困。有人认为庄子的生命观消极无为,其实不然,其实质是为了寻求人类生命之困的解脱之策。《庄子·知北游》载:“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深觉生命苦短,匆匆易逝如白驹过隙。为消解人们面对死亡的恐惧和悲哀,庄子提出了生命齐一观。

一是一体的追求。生命前后相继、不可分割,犹如昼夜那般替代循环、绵延不绝,这是庄子生命观较高层次的独特悟见,也是庄子对生命永续的强力追求。“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庄子·大宗师》)意思是谁能够把无当成头部,把生当成躯干,把死当作臀部,谁能知道死和生、存和亡是连在一起的,我就和他交朋友。庄子认为生是死的开始,死是生的序幕,两者前后相继、互为表里,生命伴随着生生不息的洪流永续向前。

二是齐一的判断。庄子指出,道既是万物产生的本源,也是万物的归宿,也就是说道既内存于万物,万物也同归于道。因此,万物的存在由道的创生而开始、由道的内存而延续、由道的延展而运作。总之,万物由道而来,终需回归于道。人的生和死是齐一的,是气的不同形态,终究同归于道。庄子生活在战祸连绵、充满杀戮的战国时代,人们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生命可谓朝不保夕,庄子由此认为人之生命不仅永续而且齐一,不论生死都是自然界运行和变化的结果,都是万千变化之气,终究齐一于自然之道。“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庄子·知北游》)

三是自觉的践行。《庄子·大宗师》讲述孟孙才的母亲死了,可是他哭泣时没有一滴眼泪,居丧时也不哀痛。颜回因此质疑孟孙才有哭之名而无悲痛之实。但庄子借孔子之口说唯有孟孙才才是“自觉”的,因为他不去探究什么是先、什么是后,什么是生、什么是死,他只做他应该做的,因为生死是前后永续、齐一于道的。庄子还用“朝三暮四”的故事来阐明生命是齐一的。“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庄子·齐物论》)庄子嘲笑众猴愚蠢,真意在于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其内在实质无差,意即无论生命形态如何变化,但生命齐一于道的实质是岿然不变的。

三、历久弥新的薪火相传——生命自由观

面对“今世殊死者相枕也,刑戮者相望也”的惨状,庄子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生死的超越和生命的自由。“肉体的生活,虽然被现实的环境困死了,精神上的生活,却常常对于环境宣告独立。”[4]庄子创造了超越常人、超越生死的圣人、真人、至人、神人等理想人格,四者虽有细微差别但异名同实,共同创造了超越生死、生命自由的理想境界。

首先是忘死忘生的圣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胠箧篇》),圣人推行的仁义,不仅没有为自然生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反而造成了虚伪和掠夺,造成人性的扭曲和对自然生命的残害[5]。那么圣人如何得道呢?庄子认为圣人唯有坐忘修行方可得道。经过由远及近、由外而内的体道修炼,圣人三日“忘天下”,七日“忘物”,九日“忘我”,最后心境明澈、独悟大道而“忘古今”,最终到达“忘死忘生”的境界。这种境界与孔子所描述的“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的忘我状态是何等神似。然而孔子追求的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不懈奋进的入世,而庄子崇尚的是宁静恬淡、无为忘我、忘生忘死的出世。

其次是不悦生不恶死的真人。庄子所指的真人有四个特点,第一,真人保持自己的真性情而绝不虚伪,体道持守静寂,崇尚纯粹素朴,“能体纯素,谓之真人”(《庄子·刻意》)。第二,真人能够安于时势且顺乎自然,始终不为外界所动,维持自己独立孤洁的品质:“古之真人,知者不得说,美人不得滥,盗人不得劫,伏戏、黄帝不得友。”(《庄子·田子方》)第三,真人虽形畸而德厚。“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真人持守自我本真的天性和内在良好的品质,安于身体的缺陷而积极地悦纳自我。第四,真人不悦生不恶死,无论来去皆特立独行而又悠然自在,“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庄子·大宗师》)

再次是死生无变的至人。至人是能够“得至美而游乎至乐”的人。如果说圣人和真人还具备常人的某些特征,至人却完全超越了常人的局限性,甚至具有某种特异功能。“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人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庄子·齐物论》)至人已到达出神入化的地步,烈火燃烧他不感觉热,寒冰冻结他不感知冷,山崩海啸他不心惊,至人到达外界万物与他毫不相干,“死生无变乎己”的境地。

最后是超越生死的神人。神人更加超越常人,与至人相比已经完全超越生命、超越万物:“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如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庄子·逍遥游》)神人是美人,肌肤如冰雪洁白,姿仪如处子绰约;神人超凡脱俗,飘然尘外,不食人间烟火;神人有神力,乘云气、驾飞龙,天气炽热使金石熔化、土山烧焦,神人却毫发未损,进入到超越生死的境界。

无论圣人、真人还是至人、神人,他们都有一个“不以物伤身、不以物伤神”的共同特点,寄托着庄子薪火相传、追求生命自由的最高理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庄子创造的这些面对利害、爵禄、各种灾难而岿然不动的“不知死不知生”的理想人物,并非佛教所指的长生不老或灵魂转世,亦非鬼怪神灵的神秘主义,实质是抒发生命无欲无求、永恒自由的从容和旷达:“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庄子·养生主》)庄子形象地阐释了薪虽燃尽火种却可留传、形骸有尽而生命却自由永续的理想信念。

四、结语

暴政和无序是庄子所处战国时期的首要特征。《庄子·胠箧》云:“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其次是战祸连绵,普通个体生命时刻经受战争威胁,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与庄子同时代的孟子说各路诸侯“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庄子说:“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庄子·在宥》)与孔子周游列国、终生不事稼穑相比,庄子一生困顿甚至亲自劳作而自立自食。《庄子·让王》云:“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虽短暂任职漆园吏,旋即辞职而终身不仕,终其一生处于穷闾陋巷,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下层劳苦人民,目睹他们极度悲惨的生活和生生死死、朝不保夕的生命状态,从而产生更多有关生死命题的思考及其解脱之道,使庄子成为迄今可考的最早的详尽论述生死问题的中国哲学家[6]。庄子自身生活极度贫困,可谓先秦诸子中最为贫穷的一个。但他认为“贫也,非惫也”(《庄子·山木》),贫穷而非落魄,养神而非养形,所以庄子终生致力于追求生命自由的精神极致。

庄子认为精神和其他万物皆生于道:“道者,万物之由也。”(《庄子·渔父》)精神与物质、生与死都是“道”之运行的一种形态。道既是生命的源泉和化身,又是生命的终极归宿。“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庄子·齐物论》)意思是说,具体的生命形态可变,而生命之本“道”却不变。“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 庄子·大宗师》)使生命消亡的东西是不死的,产生生命的东西是不生的,它就是无不送往无不迎来、无不成全无不毁灭的道。道是独立自存且创生天地万物的最高实体,它无待而万物有待,它超越生死并主宰天地万物的生死[7]。庄子的“道”论为彼时苦难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生命的避风港,乱世无法避免生命易逝的命运,却可以追求“与道为一”的生命永恒,自由自在地神游于天高地迥、浩瀚无际的宇宙大化洪流之中。

[1]李霞.生命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58.

[2]邵汉明.儒家哲学智慧[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89.

[3]崔大华.庄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42.

[4]梁启超.饮冰室合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1.

[5]陈道德.从自然生命到精神生命:庄子生命观初探[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86-90.

[6]唐坤.略论庄子超越生死的旷达境界[J].江汉论坛,2004(12):50-52.

[7]周兵.论庄子生命观的四种境界[J].哲学动态,2012(2):19-24.

(责任编辑:付元红)

Research of Zhuangzi about Life

MA Xuechun

(Su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Suzhou,Jiangsu 215008, China)

There exists a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the course in Zhuangzi's views of life: Original simplicity of naturalism in life advocated human nature should be inactive to comply with nature and enjoy their later years; Higher-level of integration in life thought life h should be in perpetual cycle and attributed to the same channel of " Tao", reflecting the strong pursuit of life existing forever; Idealism of immortality in life believed that people could not avoid the body's death, but they could obtain a happy fugue eternal pursuit of the spirit realm. Zhuangzi's views of life are rooted in the theory of "Tao", objectively originated from the precarious reality of the Warring States era in which human life went by easily.

Zhuangzi;views of life;Tao

2015-10-05

马学春(1969-),男,江苏泰兴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研究。

I206

A

1671-4385(2015)06-0078-04

猜你喜欢

神人真人圣人
James Legge’s Translating Chinese Classics into English:An Examination of 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 and his Multidimensional Adaptive Selection
人间相与神人涵化——尹向东创作论
Imaginations and Reimaginations of National Origin—A Case Study of the Two Times that the Gaxian Cave was Discovered
“战场神人”拼好运
官场圣人范仲淹
传播真相 追求真理 涵育真人——我的高中历史教育之梦
官场圣人范仲淹
COCO×读者 真人亲身拍摄体验
良渚玉器神人兽面像的真相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