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礼仪之邦”之礼仪思想的辩证肯定与传承*——兼论习近平“注重家风”的现实意义

2015-04-10王福山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礼节家风礼仪

“礼仪之邦”之礼仪思想的辩证肯定与传承*
——兼论习近平“注重家风”的现实意义

王福山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广东中山528402)

[摘要]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仪思想非常丰富。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研究并阐述我国礼仪思想产生及发展的客观性、辩证性、历史性及现实性,继承积极的礼仪文化,克服消极的礼仪文化。通过扬弃,把礼仪文化的精粹注入家风建设,提升民众的文明素质与道德品质,进而普遍树立良好的家风。

[关键词]礼仪;礼节;家风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8.011

[中图分类号]C91;B2;K892.26[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3-16

[作者简介]牛变秀(1963-),女,山西榆次人,北京农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作为“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礼仪在我国儒家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占有突出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在网络等媒体中不时出现的国人“无礼”的报道,时下常有“无礼之邦”“道德伦丧”之喟叹。故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对我国礼仪思想发展给予深入的研究,以求全面、辩证、科学地认识礼仪文明的发展历程,肯定并传承我国礼仪的优秀文化成果和价值。这对于“注重家风”家德建设,富有成效地开展全民公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同样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礼仪思想产生发展的客观性

礼仪思想的产生发展具有客观性。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等密切联系,并以其为基础产生和发展起来。从礼仪涵义、产生发展、性质与特点、影响和作用等诸方面,可以诠释其客观性、物质性。

“礼仪”一词,早在《诗经》和《周礼》中已有使用。如:“为豆孔庶,为宾为客。献酬交错,礼仪卒度。”(《诗经·小雅·楚辞》)“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周礼》)应该说,由于当时的历史及政治因素,“礼仪”一词的内涵,在《诗经》和《周礼》中主要是指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

礼仪的产生发展是客观的。首先,礼仪的产生最初与人们的生存是密切联系的。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比较低,对自然界怀有恐惧心理,又希冀神灵给予保佑,因而产生了敬神的礼仪。故此,礼仪的最初形式是用“豐”来“敬神”。“豐”字上面像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祭物之器)。由“豊”字证明“丰”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豊,行礼之器也。” (《说文》)人们在敬神时,顶礼膜拜,乞求神灵降福、保佑。其次,礼仪的产生发展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人们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产生了作为礼仪仪式的活动形式、方式以及仪表、仪态、容貌等方面的规范,形成了彼此密切联系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故此,礼仪又作为礼物,在赠送或接收的物品中,传递友好信息,进而密切彼此的关系。再次,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之间交往的增多,礼仪的内涵有了质的飞跃,这就是由最初的自尊,发展到尊敬他人。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衰,言费行也,则去之。”在孟子看来,礼貌就是恭敬辞让之心,其表现在人的神态体态上,是情感的自然表露,和颜悦色地与人相处。复次,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形成,统治阶级为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将礼仪作为典章制度、规范及人们的交际礼俗加以推广,如“三代之礼一也,民共由之”。“三代”“一也”,表明了历代礼仪的一致、相同、继承关系。最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思想发展愈发深入。具体表现在对礼仪礼节的深化上,即把握好礼节分寸。“遇友则修礼节辞让之义。”“三揖至于阶,三让以宾升,拜至献酬辞让之节繁……”也就是说,在见到友人时,应掌握应酬、辞让的礼节。会见友人时,要在较远的地方就抱拳作揖,亦步亦趋,直至堂殿。对人们交往行为的详尽的规定,表现了礼仪规范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了礼貌作为道德品质的提升。

总之,礼仪思想的产生发展是根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制度等社会存在。礼仪的发展表现了礼仪思想的丰富。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美誉,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赞语,在我国的古代社会,就已经形成被西方人称之为“中国人的圣经”的礼仪训条。在非常丰富的我国古代礼仪之典籍中,“三礼”最具有代表性。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是专门论述和记载古代礼仪的儒家经典。同样,礼仪的发展表现了礼仪思想的深化。此时,礼仪思想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阐述,而是给礼仪以具体化规定,使其更具有操作性、实践性。这对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精神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但有必要指出,在私有制社会中,尤其是我国封建等级制度下礼仪甚为繁多,这与统治阶级为维护其阶级利益具有直接联系。可以说,礼仪思想产生发展之客观性与其阶级性同样是密不可分的,故有其消极的方面。但不能简单用一句“繁文褥节”来否定之。还应看到,礼仪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行为、稳定社会关系等方面所具有的积极作用。这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二、礼仪思想产生发展的辩证性

礼仪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还具有辩证性。这种辩证性集中表现为礼仪与道德、法律、社会等要素所构成的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辩证地分析礼仪与道德、礼仪与法制、礼仪与治国等思想,保留积极的礼仪文化,克服消极的礼仪文化,有助于家风建设及中华民族文明精神的传承。

1.礼仪与道德的辩证关系。首先,表现为两者的统一性。从根源而言,礼仪与道德统一于社会存在,源自社会存在的人们共同的血缘和亲族关系。礼仪与道德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古代思想家特别重视礼仪中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意思是人如果不具备“仁”的观念和品质,就不能正确对待礼仪制度。孔子还告诫人们:“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尧曰》)说明不学礼,就不可能做人。其次,表现为两者的对立方面。这种对立是彼此差异的对立,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而道德是礼仪的本质内容。孟子重视礼仪中的道德规范,并把仁、义、礼、智作为基本道德规范。孟子认为,“辞让之心”和“恭敬之心”是礼的发端和核心。荀子说:“礼者,节之准也。”“人无礼则不生。”在荀子看来,礼是人的言行标准,在社会交往中,没有“礼”,很难生存下去。

纵观礼仪思想发展的历史,礼仪与道德产生与发展既有对立的差异的一面,又具有统一的同一的一面,两者的辩证统一关系使其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完美的结合,这种结合会使礼仪内容在历史的演变中更富有价值意义。

2.礼制与法制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礼制与法制是对立、区别的。古代思想家从礼、法产生的渊源上道出了两者的区别。如“法出于礼,礼出于俗”,诠释了 “俗”产生了礼、礼又产生了法的历史与逻辑演变。不仅如此,古代思想家还阐述了礼、法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关系。荀子说:“礼义者,治之始也”,“起礼义”“制法度”。在荀子看来,礼与法内容及作用是等同的,礼制就是法制。古代思想家在强调礼制与法制等同作用的意义上表述了其统一关系的思想。

总之,在上述古代思想家的礼制与法制的关系论述中,已从礼仪与法两者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中加以阐述。客观地讲,其阐述的内容是较为简单和朴素的,带有历史的局限性。需要强调的是,应具体地历史地看待古代思想家的礼制与法制的关系的思想。古代思想家把作为法制的意义的礼制赋予了必须履行的内涵,这对社会全体公民起到了“强制”规范的作用。这种礼制与法制关系是在理论哲学、实践哲学意义上的阐发,在当时乃至近代思想史上都是难能可贵的。

3.礼仪与治国的辩证关系。二者的辩证关系表现为礼仪与治国两者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及转化的。首先,礼仪与治国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表现为礼仪作为治国的基本手段。孔子说:“上好礼则民易使”,“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宪问》)。制定好礼,就会使民遵守,国家就稳定。因此,孔子主张“为政先礼”。他认为,礼是治国安邦的基础,礼让是治国之策。他认为,“治国以礼” “约之以礼”是立国作人之道。其次,礼仪与治国相互转化表现为两者有限度的否定。荀子认为:“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荀子·礼记》)在荀子看来,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如果这种欲望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相互争夺,争夺就会变乱,社会无秩序就会变穷,统治者为了制止无序的纷争,故制定礼仪加以规范。“礼者……强国之本。”(《荀子·议兵》)“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在荀子看来,礼是国家强盛的根本;做事无礼,很难把事情办好,国家不重视礼治,社会秩序就会混乱。

总之,礼仪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表现为礼仪与道德、礼制与法制、礼仪与治国,两者的内容既是不同的,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又具有内在的同一性,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把礼同道德、法、治国等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礼仪所具有重要意义,又突出了礼仪在社会历史与现实发展中的地位。毋庸置疑,法治、德治、礼治三者并重,而礼治更具有广泛性、社会性、大众性、时代性和可操作性。

三、礼仪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性

礼仪思想具有社会历史性。礼仪思想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它与时代相联系,与社会制度相联系,与统治阶级思想相联系,形成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礼仪思想。礼仪思想作为一般性的认识范畴,礼仪思想在不同的时期其内容的变化发展具有同一性及差异性。

1.封建社会的礼仪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封建社会的礼仪,适合封建统治者维护其政治统治及经济利益的需要,其礼仪制度的内容在尊君基础上加以神化。由一般的尊卑礼仪演化为道德礼仪标准,由泛指人际之间的礼仪规范发展到特定群体的礼教。封建社会的礼仪制度,不仅沿袭了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而将礼仪变为政治统治工具的做法,而且通过一系列的推行举措及教化手段,让人们接受封建社会的礼仪,并成为规范人们言行的准则。“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是这一时期的礼仪、道德规范、政治制度之社会化、世俗化、政治化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礼仪规范,从人们的思想、观念、内心、灵魂、信仰、习惯上加以灌输和培养,在维护统治阶级统治,维护社会秩序,调整各种社会关系中起到法律、道德的规范作用。

2.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礼仪思想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性。“礼崩乐坏”与中西礼仪融合,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礼仪思想社会历史性的显著特征。由于受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道德、礼仪的冲击和影响,原来的一直为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的礼仪规范失去了政治根基,传统的为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礼制出现两种情形。一方面,中国封建礼制陷入“礼崩乐坏”的境地;另一方面是中西方礼仪的大融合。在中西礼仪规范的融合中,西方的自由、民主、尊重、和谐的礼仪规范,改造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君权神授”、君尊臣卑、男尊女卑、“三纲五常” “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规范及礼仪制度。新的礼仪规范符合人类精神文明、礼仪文明发展的方向,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同。同时,用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礼仪的繁文缛节予以简化,更有助于礼仪的实施。

3.社会主义社会的礼仪思想的显著特征。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重视礼仪,学习礼仪,讲用礼仪,得到社会的认可,传承礼仪之邦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得到了广泛而又规范的开展。其显著特征表现为:一是同国际礼仪接轨,具有较大的通用性;二是同人们之间的双向沟通相联系,具有较强的交互性、交流性;三是同竞争相联系,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四是同商业相联系,具有较强的利益驱动性。

总之,礼仪思想的历史性,凸显了礼仪思想的变化性。而礼仪思想的演化过程,是从重礼节到重敬意,从重形式到重内容,从重物质到重精神的文明礼仪历程。

四、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结合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

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结合是时代提出的呼唤,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礼仪思想传承的必要性、紧迫性。一则我国十年文革中的“破四旧”将礼仪中文明的行止规范一同破除掉了。二则随着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婚姻家庭出现了新的危机。重婚、婚外情、包养“二奶”、“情人”成为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三则我国现阶段极个别 “官二代” “富二代”骄奢淫逸,无所作为,成为现代版“纨绔子弟”和“恶少”类人物。虽是少数,但起着极坏的作用。四则还有些人,我行我素,长幼无序,没规没矩,无情无义,损人利己,不尊敬别人,也不尊敬父母。上述现象向国人昭示了注重家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礼仪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非常强调“注重家风”建设。他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故此,他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何谓家风?如何注重家风?家风,简言之,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表现为讲诚、讲孝、讲善、讲勤。家风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家风是我们立身作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注重家风,就是以传统文化治理家庭,传承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注重家风”,其目的是“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重视家庭建设,对于反腐和防腐就多了一道防火墙;注重家风,强化了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重要地位。

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礼仪与立身处世、礼仪与治家、礼仪行为举止与作人等规范。与注重家风结合起来,使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的建设会更有影响力。第二,学好礼仪,用好礼仪,关系到一个人的处世、事业,使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的建设更具有驱动力。第三,明确而具体的礼仪行止与家风规范,使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结合更具有可操作性。如对行为举止明确要求:“立必平视”“正身垂手,双足齐整” “长者立,幼勿坐”(《弟子规》)等。第四,礼仪思想传承与“注重家风”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注重家风建设,为礼仪思想传承的现实性提供了有效的实现途径,而礼仪思想的传承又进一步促进了家风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第五,注重家风,不仅对每个人成长、每个家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且事关党风和社会风气。家风好坏会影响党的风气、社会风气的好坏。家风是关乎时代的大事、国家的大事。家庭是礼仪思想传承的重要路径,通过家庭可以加强礼仪的传承;同样,通过优秀礼仪文化的传承,可以提升家风的正能量,提升家风的层次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同忆.语言大词典.海口:三环出版社1990:2118.

[2]杨允祚.国际交际礼仪手册.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1.

[3]让·塞尔.西方礼节与习俗.高凌瀚,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8.

[4]伊·谢·康.伦理学词典.王荫庭,译.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45.

[5]约翰·洛克.教育漫画.傅任敢,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25.

[6]阿瑟·亨德森·史秘斯.中国人的性格.吴湘州,王清淮,译.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1:18.

[7]王福山.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当代婚姻家庭“危”与“机”.理论观察,2014(2):10-11.

[8]蔡慎坤.习主席春节谈家庭建设有何新意?[EB/OL].http://www.dacankao.com/thread-44420-1-1.html,2015.

[9]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EB/OL].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218/c172467-26581264.html.

The Dialectical Affirmation and Inheritance of

the Etiquette of "State of Ceremonies"

——AlsoonthepracticalsignificanceofXiJinping′sremarkof"attachingimportancetofamilytradition"

Wang Fushan

(ZhongshanCollege,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Zhongshan528402,China)

Abstract[]China has been entitled the "state of ceremonies" because of her rich ideas of etiquette and the complete etiquette system.To study and expound the origin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tiquette thoughts in our country by way of Marxist materialism in terms of objectivity,and its dialectical,historical and realistic nature,and to keep its positive culture and overcome the negative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nherit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State of Ceremonies",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building of family tradition and enhance the spiritual and civilized quality as well as the moral quality of our nation.

[Key words]ceremonies;etiquette;family tradition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资本论的剥削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10YJA710047);北京农学院专项——2014教学质量提高经费——教改立项“都市型农林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张存刚(1966-),男,山西应县人,北京农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王致知(1990-),女,山西阳泉人,北京农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礼节家风礼仪
勤劳节俭传家风
家风伴我成长
A well-respecte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别样家风,别样精彩——教你轻轻松松写“家风”
家风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探病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