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项基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2015-04-10谭桂娟,张永光
“八项基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
谭桂娟1,2,张永光2
(1.中国人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2.太原科技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部,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不仅体现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全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总结,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八项基本要求”的提出,也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理论生长点。
[关键词]“八项基本要求”;历史唯物主义;当代阐释;建设哲学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8.001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5-05-19
[作者简介]冯凡彦(1968-),女,陕西凤翔人,北京物资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主要内容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8。“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全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历史总结,也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当代形态,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真理力量和思想武器”。
一、“八项基本要求”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刻揭示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和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一是“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二是“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即“剩余价值的发现”601。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就是由以唯物史观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剩余价值理论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建立在这二者基础之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构成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在这个理论体系和学说创立中起了基础性作用。唯物史观,又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是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的则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既体现着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又具有这个历史阶段的特殊运动规律,而这个历史阶段的特殊运动规律,就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的一般原理分析资本主义体系时发现的。马克思运用历史辩证法,通过对资本主义价值形式、商品形式、货币形式、资本形式等的批判性阐释,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暂时性、过渡性、历史性,最终破除了普遍永恒资本非历史性的实证主义“幻想”,论证了由于资本自身的无限增殖而导致的经济危机这一促进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顽疾”。
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一样,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同样受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制约。对于社会主义这一高于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形态,马克思同样是以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展开论述的。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43。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则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592两个结论提示了人类社会演进的一般规律,科学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命运。在此基础上,经典作家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和历史演进的客观规律,科学预测了社会主义的特征和这个历史阶段的任务。《共产党宣言》提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3,“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2。在《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为了实现自身的增殖,不自觉地在资产阶级社会里“孕育着”“新社会因素”,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和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就是经过一系列历史过程,解放“新社会因素”,“把环境和人都加以改造”159。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并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制度紧密结合的经济社会形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理论上的升华,就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的理论形态,揭示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具体体现。只有既探索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够顺利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又是一条前无古人、需要不断“在前进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的实践之路。
“八项基本要求”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探索的继续。党的十二大总结了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六年来历史性伟大转变的主要标志;党的十三大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六项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总结四十年的历史,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结论;党的十四大总结概括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九个方面;党的十五大总结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10]14-19;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一个方面”的历史经验[10]679-693;十六大概括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11];十七大把我们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概括为“十个结合”[1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既是党的历次探索的继续,更是对新的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八项基本要求”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鲜明地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主体、发展途径、发展动力、价值取向、根本原则、社会理念、发展模式与领导核心,既涉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又涉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一步回答了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二、“八项基本要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运用
“八项基本要求”是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阐发。
1.历史主体论与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的中坚,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提出了诸如“群众给历史规定了它的‘任务’和它的‘活动’”[13]285、迄今为止的全部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13]286、“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13]287等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一方面表现为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另一方面也包含着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果的享有者的深刻内涵。因此,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方面要“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则要认识到人民群众是有现实需求的主体,要通过发展人民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民利益,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等途径,“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顺利发展。
2.历史动力论与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无论是人的需要的产生,还是人的需要的满足,必须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而劳动和交往则构成人的基本活动方式。劳动、交往以及作为人类劳动和交往活动自然发展的表现形式的分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机制。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劳动直接表现为生产和消费,交往表现为交换和流通,分工则是借助于分配表现出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正是马克思把对历史的形而上学分析与现实分析结合的基础上提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基于这一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它的根本任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把改革作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在历史唯物主义看来,改革存在于有史以来的各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发展阶段上,是社会主义社会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的“经常”[14]的人的活动,它主要指向以社会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制和结构。因此,“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各个环节”4。
3.社会理想论与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理想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研究人类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础上,提出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描述。恩格斯指出,公平本质上是与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的具体的历史的范畴,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观念化。资本主义公平的基础,是“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436。只有当“生产的物质条件是劳动者自己的集体财产”时,才会“产生一种和现在(现在是指资本主义历史时期——笔者注)不同的消费资料的分配”436。经典作家也把共同富裕看作是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明确指出:未来社会的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它的内在要求,把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作为根本原则,是对历史唯物主义未来社会理想观的继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公平观就是要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受益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体现的是对“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双重否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当然社会主义的富裕也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而是大多数人的富裕,是共同富裕。从社会发展进程看,从实现富裕到实现共同富裕是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跨越,整个过程要经历消除贫穷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阶段。这样,两极分化虽然是社会主义的对立面,但是在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阶段将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就是更加自觉地、有效地“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5。
4.社会形态论与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观用以把握人类社会关系的基本范畴,是考察人类历史演进的基本单位。社会形态论以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尤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主要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分阶段演进的一般趋势和规律及不同民族和国家的独特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看来,社会主义是在发展序列上高于资本主义、继承了资本主义为其准备的发达生产力、扬弃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对抗性的社会形态。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虽然在实践中与资本主义共处于一个时代,并越来越表现出与资本主义若干相似的方面,但是在为“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每个生产者个人最全面的发展”466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的过程中,资本主义是“自发形态”,社会主义则是“自觉形态”[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这样一种“自觉形态”的社会主义。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殊使命。社会和谐不等于无矛盾状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社会和谐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其客观依据正是现阶段我国社会存在的诸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矛盾突出。正是基于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通向社会和谐的观点和思路。诸如:“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14-15。
5.社会交往论与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是不断打破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而使各民族相互依存并走向统一的世界历史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具有民族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在世界交往的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发展是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在对外方面合乎逻辑的展开,就是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包含着三方面相互联系的整体性范畴,那就是开放发展、合作发展、共赢发展。开放发展,就是中国将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开放市场,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合作发展,就是中国将同世界各国广泛开展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制定和实施国际经贸规则,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分歧和问题,努力实现互利共赢[17]。合作发展本身就蕴含着共赢发展的目标和理念。和平发展并不意味着委曲求全,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无底线,并不意味着示弱,也不意味着不要正义的斗争。我们应顺应世界进步潮流,对于一些国家利用我国和平发展的愿望而侵犯我国主权的逆流,则应坚持原则、守住底线、不甘示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18]马克思当年在批判资本主义异化时,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由于开辟了世界市场,使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但是资本主义的全球交往是以“战争(包括商业战争)和交易(不平等交换——笔者注)”[13]521的形式,以另一部分国家的不发展或停滞为代价的。而“中国发展绝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我们绝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治理的参与者”[19]。
6.阶级观点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因而也是随着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必然趋于消失的东西。资产阶级时代,阶级对立越来越简单,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是和它的存在同时开始的。随着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单个工人和单个资产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发展为个人的联合,许多性质相同的地方性的斗争越来越汇合成全国性的斗争,汇合成阶级斗争[20]359。从对待阶级的共同利益的态度来看,阶级可以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集团,正是这种阶级的非单一性,使政党的出现成为必需。政党是阶级的最先进、最有训练和最团结的部分,是阶级的头脑[20]366。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她的最近目的或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44;随后,“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52总的来讲,无产阶级政党的使命,就是推翻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建立一个“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3的联合体。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党既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还必须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因此,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紧紧围绕执政为民这一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核心理念,把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的科学化水平作为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
三、“八项基本要求”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的启示
“八项基本要求”由于它所具有的深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和中国经验基础,可以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提供多种思路。这里主要就“八项基本要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范畴体系构建的意义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自20世纪初就开始了,对这个过程的研究在20世纪末被提升为哲学研究的对象,到21世纪初又进一步发展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哲学运动。针对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必要性、构建原则,哲学界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提出了许许多多的设想。在众多的探索和思路中,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引人注目*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设想,是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首先提出的。这一设想集中体现在《科学发展观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和谐思维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建设哲学》《和谐思维是一种建设哲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构想》等成果中。。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就在于具体地、历史地从社会实践的变化中研究现实。当代中国最大的现实,就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发展一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包括苏联哲学教科书和我国哲学教科书)体系是典型的革命哲学体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例,它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阶级、国家、革命,政党、领袖、群众来安排结构。这一结构主要是为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服务的,论证的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必然性,革命中要正确处理好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发展一种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哲学,实际上回应了今天哲学界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转型的问题,这就是用新的范畴、命题和原理构建一个以建设为主题,以社会主义建设本质和规律为研究对象,揭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就是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线是建设哲学的生成过程。在当代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已是一种客观存在,但仅仅是以文本形态存在的建设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探索和回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蕴含着丰富的建设哲学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自然形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必须实现从文本形态向叙述形态、自然形态向自觉形态的转变,因而这种哲学又是一种需要建构的哲学。任何哲学形态都是一定内容和形式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由一系列哲学范畴、命题、原理通过一定的方式或结构而表现出来的理论形式,其中哲学范畴是理论体系最基本的要素。对于一种哲学理论体系而言,独有的哲学范畴成为与其他哲学体系相区别的标志。李德顺等指出:“哲学范畴是哲学思维成果的高度凝结。哲学的理论体系或叙述体系,就是由一系列哲学范畴按照一定的逻辑建构而成的系统。”[21]可见,能否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基本范畴,对于构建这种哲学最为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的具体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建设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殊形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范畴应当既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又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本质,这是我们确立建设哲学范畴的基本原则。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范畴体系,笔者曾尝试探讨过,提出了包括建设与革命、改革与稳定、发展与公正、民主、和谐、继承与创新、自主与交往、人与自然、政党与群众的范畴体系[22]。今天看来,有些范畴提炼的并不一定准确,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八项基本要求”为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提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范畴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当然,一方面,我们不能说“八项基本要求”的提出就提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基本范畴的完整内容;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将“八项基本要求”的内容直接拿来使用,它需要经过哲学的改造,并用哲学的语言加以叙述。根据以上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基本范畴是否可以表述如下:群众与政党、改革与和谐、发展与公正、自主与交往、人类与自然。群众与政党这对范畴,不论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都具有决定的意义,所不同的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方位已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执政党的任务是探索执政的规律和社会建设的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人民群众绝不仅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且也应该是享受历史发展成果的主体,这应该是社会主义区别于一切剥削制度的特殊之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不竭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其目标是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和谐的理想状态。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首先指的是生产力的发展,当然我们所追求的是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全面发展,其中既包括物质的丰富,也包括自由的增加,民主的扩大,社会的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发展是和平发展,这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界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主张的发展也是公正的发展,这里的公正包含了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内涵,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则。社会主义自产生以来,就与资本主义联系在一起,既对立又同一,既斗争又合作。在全球化时代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交往,今天这种关系越来越表现出合作、共赢的趋势,但是不能放松对“两制”对立和斗争方面的警惕。自人类出现以来,人类和自然的矛盾就出现了,阶级社会则加剧了这一矛盾对立的方面。但是今天看来,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条件下这一矛盾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更取决于我们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对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提出,表明中国人民初步探索到了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平等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新建.“十个结合”:辩证思维方法的当代诠释.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4):108-11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邓小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1085.
[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69-471.
[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
[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15-617.
[9]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12.
[10]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6-8.
[1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8.
[1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3.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0.
[16]叶险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河北学刊,2004(1):38-41.
[17]胡锦涛.在20国集团财政和央行行长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10-16(1).
[18]习近平.更好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人民日报,2013-01-30(1).
[19]习近平. 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49.
[20]尼·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
[21]李德顺,孙伟平,赵剑英,等.马克思主义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前言:2.
[22]张永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哲学的生成与建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12.
"Eight Basic Requirements":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an Guijuan1,2,Zhang Yongguang2
(1.SchoolofMarxism,RenminUniversityofChina,Beijing100872,China;
2.ResearchandTeachingDepartment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ies,
Taiyu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
Abstract[]The "Eight basic requirements", put forward at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with an aim of seizing the new vict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embodies the ruling law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law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y; it also reveals the law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Eight basic requirements", as a whole, is both a summa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practice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made by the Party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basic principl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China. The putting forward of "Eight basic requirements" also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origin for the 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Marx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Key words]"Eight basic requirements";historical materialism;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philosophy of buil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