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实践体验是德育的重要维度
2015-04-10王勤霞李景山
王勤霞 李景山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德育实践体验是德育的重要维度
王勤霞 李景山
(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德育实践体验是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引导,促使受教育者感悟道理、激发情感及提升能力,把德育内容要求内化为自身素质的教育活动。德育实践体验活动不仅是德育认知的源泉,也是品德内化的基础。德育实践体验凸显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只有把德育实践体验纳入德育过程之中,才能进一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
德育;实践体验;内化
一、实践是认知的源泉也是品德内化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德育实践体验的哲学依据。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方式,是人类实现自我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不仅为人类的发展创造物质前提,而且具有客观的教育效应,聚含着特殊的教育功效。[1]实践性是体验教育的重要特征,体验是在实践中的体验,这一根本原则突出体现了实践在德育体中的基础地位。
德育实践体验从认知主义单纯强调道德判断力的误区中走出来,承认体验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关注德育内化问题的真正解决,强调在把人看成完整生命存在的基础上,实现认知和情感的协调、融合。德育实践体验是有目的的和自觉的教育活动,它通过实践把德育目标或教育者的主观目的等不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东西转变成现实性的东西,使受教育者在现实的情境中获得自然真实的亲身感受,使德育目标教和育者的主观目的与受教育者的需要发生联系,为实现德育目的奠定了基础。
二、重视德育实践体验凸显受教育者主体性
传统德育中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更忽视了其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尤其是在实际的德育操作过程中,教育者往往按照自身以往的经验,过分依赖教育者本人的权威,缺乏对受教育者个体品德、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德育工作严重脱离受教育者的生活和心理实际,使得受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没有判断选择的余地,只是作为一个被作用的客体,只有被动服从,以至于德育工作无法深入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压抑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冲动、剥夺了体验性权利,更激起了受教育者的逆反心理。“主体性具有二重性,兼具建设性和破坏性,任何夸大或抹煞、过度张扬或压抑主体性都是有害无益的。”[2]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而德育实践体验活动正是促进自我教育的过程。
实践体验活动是受教育者情感培养的基础。人的情感是在实践体验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体验。实践体验活动是情感产生、发育、发展和变化的基础和根源,没有实践便没有人与外界的接触,也不可能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要想使人具有某种情感,必须使他参加到能够引发这种情感的情景和实践体验活动中去。
实践体验活动是受教育者意志培养的关键。意志是人自觉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产生的,也是在实践体验过程中发展的。没有实践体验,便不会形成坚强的意志。它可以内化为指导行为的品质和心理定势,也是经过反复实践体验的结果。
德育实践体验活动与传统的灌输方法相比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是突出受教育者主体性,使教育更具体、更形象。只有确认实践体验活动的主体地位,才能够引发受教育者更多的启发思考。二是与教育者和其他受教育者处于平等地位,使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体验更强烈、深刻。灌输和说教也能够激发受教育者的感情,但这种刺激是外在的,因而是软弱的,不能有效地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柯尔伯格指出:“灌输既不是一种传授道德的方法,也不是一种道德的传授方法,这是因为真正的道德包括对那些可能处于冲突的价值做出审慎的决定,说它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是因为合乎道德的教学意味着尊重个体正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内容的评价能力。”[3](P148)只有在平等对话的情况下,利用德育实践体验活动特设的情境,让受教育者主动参与,促使他们积极地反思,这样德育实效性才能凸显出来。
三、德育实践体验是德育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传统德育中教育者以思想道德先行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扮演权威角色,来进行思想道德宣讲和理论灌输,不考虑受教育者的情感体验,没有真正接近受教育者,没有打开受教育者的心扉。教育者在这个过程中被视为思想道德知识、思想道德规范的化身,往往喜欢从自身的思想道德发展水平出发,而不是从受教育者个体的角度出发,忽视受教育者个体体验。费尼克斯曾说:“富有人性的生活就是把每一时刻都体验为一种新的创造,并且认识到,这一时刻尽管与过去是连续的,然而却是一种有区别的新生。这种新生将会进一步达到创新性的实现。”[4]仅靠德育灌输可能会起到让受教育者有简单的理论认识的作用,真正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身的素质,还是要靠实践体验来完成。影响受教育者一生的品质,诸如诚信、乐观、坚强、宽容、合作、爱心、责任以及爱劳动等,单凭说教是做不到的,一千句话的力量也抵不过实践中一次真诚的体验。只有让受教育者在与社会、大自然、家庭和学校等多角度、多向交流中,通过自身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促进他们品质的内在变化,从而使德育取得实效。
德育过程,也就是德育基本矛盾运动转化过程,大体可分为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在受教育头脑中形成感性认识。这个阶段教育环境起主要作用。“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在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下进行的,教育全体对受教育者的自发影响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自觉影响同时并存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之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其诸要素。而且,经过优化的环境本身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因素,它对人们的熏陶感染起着‘春风化雨、点滴入土’的作用。”[5]教育环境是对德育发生作用的宣传思想氛围和物质条件的统一体,是对受教育者渗透德育目的、内容而设立的情境集合体。教育环境对受教育者形成基本的思想品德认识起了重要的导向和陶冶作用。
第二阶段,是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在受教育者头脑中形成理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看作是一次质的飞跃,而产生这样质的飞跃是一个艰难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吸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做法。“当代西方思想政治工作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围绕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即围绕如何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目标。为了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而实现其培养目标,他们所采取的某些合乎当代的先进、科学的方式(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6]
第三阶段,受教育者将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品德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实践。这个阶段主要是实践体验活动发生作用。德育所满足的需求既有来自社会的,也有来自自身的,两者应该是统一的,但德育的自身价值更具有基础性。[18]德育过程是教育者从外部对受教育者施加的影响过程,它受诸多条件的制约,受教育者的认识是在实践中验证和加深的,受教育者的情感是在实践中体验形成的,受教育者的信念是通过实践形成和巩固的,受教育者的意志是在实践中锻炼的,受教育者的行为为习惯也是在实践中养成的。
总的来说,德育实践体验是认识回归实践的过程、情感升华的过程。这种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教室,不为空间、时间所限,它需要受教育者亲自参加、亲身体验,以此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通过自身的主动参与转化为内在品质。
[1]李小玲.论高校体验德育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6.
[2]张艳新,郑永廷.和谐社会视野下主体性德育的价值反思与范式转换[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7(12).
[3]杨超.现代德育人本论[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4]Philip H.Phenix.Transcendence and the.Curriculum[J].in Teachers college Record,1971(2).
[5]张耀灿,刘伟.论教育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J].江汉论坛,2006(5).
[6]郑艳.在继承借鉴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创新[J].求实,2001(9).
[责任编辑 刘金荣]
G410
A
2095-0438(2015)09-0118-02
2015-05-28
王勤霞(1993-),黑龙江鹤岗人,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李景山(1969-),男,内蒙古根河人,黑龙江科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JGXM-HLJ-201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