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旭文学地理学学理探讨
—以《中国文学纪行》为中心
2015-04-10朴南用韩国外国语大学教养学院韩国首尔130791
朴南用(韩国外国语大学 教养学院,韩国 首尔 130791)
许世旭文学地理学学理探讨
—以《中国文学纪行》为中心
朴南用
(韩国外国语大学 教养学院,韩国 首尔 130791)
摘 要:许世旭先生(1934—2010)是韩国十分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也是用韩语、汉语双重语言来创作的诗人、散文家。文章以许世旭先生的主要著作《中国文学纪行》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对中国文学地理概念的定义、含义、范畴、结构、影响等方面观点和对文学与地理互相结合的文学地理学的观念。在阐述几部中国文学史著作时,他非常重视中国文人和作品中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他坚持认为地理与文学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主要研究中国文学中的民族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总而言之,许世旭先生对文学地理学有独到见解,而且为韩国的中国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批评方法。通过对许先生中国文学地理纪行进行文化翻译,可以探讨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地理跨国交流的意义。
关键词:许世旭;《中国文学纪行》;文学地理学;文化翻译;跨国交流
韩国汉学家许世旭先生(1934—2010)是韩国著名的中国文学研究家,也是一位用韩语、汉语双重语言来创作的诗人、散文家。他平生研究中国文学,留下了很多学问成果,为韩国的中国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去世以后,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学研究会于2011年11月5日举办了学术会议,大会发表了关于许世旭先生的研究文章共7篇①发表者是柳晟俊、李浚植、朴宰雨、李永求、池世桦、朴正元、朴南用。。韩国外国语大学中国文学研究家朴宰雨教授说,将来在韩国,对许世旭的研究一定会扩大,比如中国文学史叙述研究、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研究、诗歌作品创作研究、散文作品研究、韩语—汉语双重语言创作研究、华文文学研究、韩中文化交流研究、韩中比较文学研究等多个方面。[1]与此同时,中国的大陆、台湾、香港等地也发表了很多悼念文章,如中国大陆的林非、谢冕、孙玉石、 严家炎等,台湾的洛夫、应凤凰、钟鼎文等,香港的彦火、叶维廉,等等。笔者以许世旭先生的《中国文学纪行》[2]为研究对象,探讨他对中国文学地理的概念定义、含义、范畴、结构、影响等的看法,以及文学与地理互相结合的文学地理学的观点。目前韩国对许世旭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可以扩大对许世旭先生的研究范畴,延及许世旭先生的文学研究和批评方法。而要弄清他的中国文化论和文学地理学观点,就要分析许世旭先生在韩国的中国学研究状况和他对中国文学的研究批评。
一、许世旭先生的生平、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
许世旭先生1934年出生于韩国全罗北道任实,家境比较富有,父辈为地主和朝鲜独立斗士,从小在具有儒家文化背景的严格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和洗礼,将自己视为中国文化和文学的教育家和传道士,一生致力于中国、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对中国文学有极高的热情。从蓝星高中毕业以后,成为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第一期生。 大学期间发表了诗歌《轨道的对话》,在全国大学文艺大会上获得“诗歌奖”。大学毕业以后,进入台湾国立师范大学中文系学习中国文学,1961年在台湾文学杂志《现代文学》上发表了《名字》《原》两篇诗歌作品,在月刊《作品》上发表了散文作品。回国后,担任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韩国中国现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学研究会会长等,一面研究中国文学,同时也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许世旭先生的治学和文学创作成就有如下几方面:
(一)文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
许世旭先生的文学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古典文学研究,一是现代文学研究。许先生撰写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一系列文学史,又从体裁的视角,撰写了《中国随笔小史》《韩中诗话渊源考》《中国现代诗研究》《中国新诗论(汉语)》等著作。许先生的文学史写作随着中国历史分期划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当代等四个时期,叙述各个时期的特征和作家作品。因此,韩国成均馆大学中文系李浚植教授在《许世旭教授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这一论文里,概括了他的文学史著作的最大特点在于丰富的资料搜集、独创的角度和叙述方向、明确的出处提示、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自然性翻译等。依笔者看来,许先生的主要学术成果可见于中国诗歌研究—古典诗研究和现代诗研究,重点研究李白、杜甫、陶渊明,重视中国诗论的价值和“性灵说”,翻译中国古代名诗和现代名诗,探讨中国诗史的抒情传统。通过文学方面的研究和著述,我们可以理解他的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基本态度。他一方面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受到中国古典诗学意象、意境理论的影响,比较喜欢王国维、朱光潜的意境论、境界说和意象论,重视中国诗学的情景融合理论, 强调“文学”和“情”的关系,呈现出一个自然和人之间相互沟通的意象世界;另一方面,他也受到西方现代文学理论的影响,关注东西文学之间的沟通和融合,受到明代公安派“性灵说”和明末小品文的影响,重视现代文学中的“新月派”徐志摩性灵自由的诗歌和非政治性纯粹文学。
(二)许世旭先生的诗歌和散文作品创作
众所周知,许世旭先生是一位中国文学的研究者,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61年留学台湾时,开始用汉语进行诗歌和散文创作,在台湾《现代文学》上发表诗歌作品。进入台湾文坛后,在台湾翻译了大量韩国文学作品,如《韩国诗选》[3]、《春香传》[4]、《徐廷柱诗集》[5]、《可思莫思花》[6]、《过客》[7]、《乡愁》[8]等作品。 台湾诗人、画家楚戈在《八千里路云和月》上发表了对许世旭文学世界的欣赏文章。他说:“六十年代的初期,从韩国浪荡到台北来的老许,很自然的就成为台北浪荡俱乐部的会员了,好像这个人原本就是这一群人中的一分子一般……若是知道《白服》是韩民族象征,那么读者就会感触到,一位异国的浪子手捧着胸膛,怅惘着窗外开放着的‘白云’,是什么滋味了……还有在他的散文《台北是一只云雀》中说到他回国的前夕……黎明公司出版老许的《许世旭自选集》,要我和痖弦写几句话,以纪念我俩友谊一些鸿爪,这就算作跋吧。”[9]
台湾诗人痖弦在《转动着的故乡—许世旭的双语世界》中说:“黎明文化公司的作家自选集, 已经出版一百多种,这一套为当代中国作家所构想的丛书, 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与价值。世旭以一个外国人而得进入此集,是非常不寻常的事……若干年后,当我们的文学史家检视这个年代的文学,世旭将会是研究的对象之一,除了韩国文坛讨论他的作品,记载他的文学业绩(以母语写的)外,中国的文坛,也将肯定他特殊的位置。近年来,世界上已有‘双语人’和‘双语文学’的出现,世旭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很好的典范。”[10]
通过这样的作品翻译活动,许先生为中华文化圈的读者们介绍了韩国的文学作品。回国后,许先生在韩国外国语大学从事教育工作,创作了很多文学作品。他的创作主要分为诗歌、散文、翻译等三个方面。
1.诗歌作品。许世旭先生从1961年初登文坛到2010年创作了很多诗歌作品,有五本韩文诗集《青幕》[11]、《땅밑으로흐르는江(流向地层的河流)》[12]、《바람이멎는곳(风向停止的地方)》[13]、《성냥긋기(打火柴)》[14]、《산이누워버린까닭은(山卧之理由)》[15]等。也有4本中文诗集《藏在衣柜里的诗》[16]、《许世旭自选集》[17]、《雪花赋》[18]、《一盏灯》[19]等,还有一本中文散文集《移动的故乡》[20]。他小时候受古典汉文学的熏陶,也接受过汉字教育,能够自由地创作各种诗文。所以,他所涉猎的范围极为广泛,不仅在中国文学研究方面和韩、汉双语创作方面有着非常卓越的成果,而且在韩国文学方面也创作出很多非常优秀的诗歌和随笔。对后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在他的诗歌创作初期,多以自然、母亲、故乡为母题。从第一本诗集《青幕》到第四诗集《打火柴》的诗歌主题来看,多表现自然、故乡和怀念母亲的回忆和想象。在他的诗歌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的情感和心理就像是面对母亲和故乡一样,是使他生命存在的理由。在《青幕》《怀旧》《木马行》等众多诗歌中,回忆童年时光,对故乡中的一切怀有深情,主要诗语如下:青幕、黄昏、白鹭、风、云、雨、秋空、冬日海滨、绿色沙滩等。到了中后期,出现了取自异国题材的诗歌作品。他比较喜欢旅行、爬山,创作了很多纪行诗歌和旅行诗歌。通过台湾的留学生活、美国交换教授的生活,参加中国的黄山、杭州、桂林、香港等地和新加坡等国的学术研讨会,许先生体验到了异国的自然风景和生活,表现出自我与世界之间的沟通,追求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合一,试图打通传统与现代。
2.华文文学上的贡献。在韩国从事华文文学、华人文学、华文诗歌研究的学者,不过五人内外。根据前面的数据目录,韩国学者主要有许世旭、朴宰雨、金惠俊、池世桦、朴南用等。20世纪90年代,许世旭先生开始介绍华文文学,并亲自创作华文作品。关于华文文学,他发表了3篇学术研究论文,创作了一些诗歌和散文作品,出版了4部诗集、1部中文散文集,共5部中文著作。因此,许世旭先生在韩国文学史和世界华文文学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许世旭先生在华文文学上的地位和意义如下:台湾留学期间,他凭借创作的汉语诗歌作品成为中国文坛的一员,具有非常意义。通过这样的韩、汉双语创作,许世旭先生自然与台湾、香港、中国内地等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国的华文文学作家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在韩国介绍华文文学概念和理论,培养了研究中国文学和华文文学的很多后学,而且积极参与初期世界华文文学组织的建设和东南亚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为世界华文文学理论建设、文化交流和创作作出了很大贡献,取得了卓越成果,影响深远。今后,还需要多角度地对许世旭先生的文学及研究成就进行深入研究。
二、许世旭先生的中国文学地理学观念
文学地理学是最近提出的文学批评观念,这一用语提出的时间不长。文学地理学是文学与地理的相互结合,包括文学作品创作空间和作品胚胎地的意义等。韩国文学研究家张锡周教授在《场所的诞生—韩国诗的文学地理学》一书中说:“文学地理学把特定地域的文学的资产与对自然地理的关心联结,包括其地理的位置、地形、人心、风俗、人物、气候、生态、历史、地域的方言分化、共同体文化体验等, 是它们提供文学的营养, 从美学的观点分析的。”[21]这样看来,文学地理学可以看成是包括自然地理和文化地理在内的,研究与文学相关性的新的文学批评概念。写过《韩国文学通史》的韩国文学研究家赵东一教授在《为文学地理学的出发线上的讨论》中提出文学地理学是与文学史学相对照的一个概念。[22]他提出的文学地理学以文学史为时间、以地理为空间主轴,可分为地方文学(乡下文学、山川文学、寺院楼亭文学等)和旅行文学(国内旅行文学、韩国人外国旅行文学、外国人韩国旅行文学等)两个文学类型。这样的文学地理学以空间的移动程度分为静和动两个类型次元。
目前,中国的文学地理学研究越来越多,成为当下研究者常用的批评概念。在中国,邹建军和周亚芬在《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中第一次提出以批评和研究为方法论,文学地理学是对文学进行地理学批评、研究的一种理论基础。这篇文章提出了与文学地理学批评有关的十个关键词—“文学的地理基础、文学的地理性、文学的地理批评、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意象、文学的地理空间、文学宇宙空间、文学的环境批评、文学的时间性与空间性、文学地理空间的限定域与扩展域、文学地理批评的人类中心与自然中心等”[23]。汪娟的《文化地理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概观》不但从文学地理学观点出发,介绍了中国文化和文学的研究情况,而且从空间学的角度考察了文学研究和文化地理学的结合。[24]通过韩、中两国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情况,我们可以看到最近的新概念和新的研究方向。至此,我们再来探讨许世旭先生的文学地理学观点和他的相关研究。
1999年,许世旭先生写过《中国文学地理学序说》,较早提出了“文学地理学”概念,在韩国有一定的开创意义。他之所以提出文学地理学问题有多种原因:首先,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他开始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一系列文学史的写作;第二,为了写作文学史,他直接寻访了中国文学作品具体的现场空间;第三,他开始强调中国文学和空间问题的相关性。“文学者,虽以自我作为主体,但却以环境作为客体,而环境者,应以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作为主要内容,尤其人文地理者,就以行政、经济、交通、社会、教育、艺术、风俗等诸多原因所形的结果。我所谓‘文学地理学’者,究明文学的背景与盛因于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之间,当然包括文学作品之体裁、风格、思想等。如果得其要谛的话,只拿某代之时间与某点之空间,就会判别当时文坛的中心与文学的风格。譬如:谈到唐代文学的话,立即知道文坛的中心在陕西,河南之京兆、洛阳等地,以京、洛两地均是行政首城,应不外乎强政府之律法文学所领略之伦理、农业文学。”[25]265许世旭先生提出的文学地理学,是由于要了解文学的内容和风格,必须追究文学发生的原因及文学繁荣的条件。所以,他首先“从各种文学史、各地地方志、各种文学家辞典,调查历代文人之地理分布之后……加以整理每地地区文人的人文环境,并以每地区的地形、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探究文人的成长背景与素质。”[25]272他的主张基本上是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和现实主义文学观点衍生出来的,可以看出是文学和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性、总体性、有机的观点。当然这种理论背景是与中国长久的历史和阔大的领土相联系的。他整体地考察了文人活动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环境,以此来分析文学的诞生、环境、体型、风景等原型结构。
许世旭先生《中国文学地理学序说》中提到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是根据谭正璧先生的《中国文学家辞典》和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1995)统计而来。先从王朝的角度来统计文人的人数,再分别统计文人的分布地域,结论为:“名胜古迹,已代表当地的文化积累,汉唐时期,曾是北方在辉煌,而宋明清,却是南方在兴隆。”[25]268“中国文人的分布重心,随着政治、行政之转移,先从中原东渐,等到南宋时,才由北移南,等其工商之扩大,由东扩及西部。”[25]273“上述之政治、经济、交通、文化,是究明文人分布原因之四大人为要素,除此以外,该加一条自然地理,如果五全的话,最充分条件,如果具以两个以上的条件,就适宜于培养文人,或者蕴蓄文学之处。”[25]273
许世旭先生主张文学地理学的根本原因是为地理与文学之关系而强调的。他把先秦时代以来的文学传统分为《诗经》的北方文学和《楚辞》的南方文学,随之发生了每地区的文学体裁和风格。“文学的体裁与风格,也因地而生,如古诗、乐府、律诗、杂剧、笔记、传奇等大多重现实感性,又富侠义而古朴短简的文学,较适于北方;宋词、南戏、散曲、小说、诗话、 民歌(吴声、西曲)等大多重个性重理性,又富幻想而柔美绵长的文学,较适于南方,尤其词、曲、通俗小说等,概由江南才子能所发挥的部门。江浙地区的文人,自从南宋,随着经济之富庶,趋向繁荣,但如明朝之高明、袁宗道、袁中道……均以自我意识,追求文学的个性化、世俗化,一时造成性灵解放的潮流……结果, 南方各地,却以文学体裁的同好与文学风格之共同趋向,自然形成很多流派,如:公安派、竟陵派、常州派、桐城派、南社、春柳社等出现。”[25]274如此,许先生主张文学与地理的密切关系,文学的体裁与风格,也因地而生。许先生的观点十分恰切,重视中国文学史中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尽管如此,他在“结论”中说:“自然环境对文人的气质品性,必有影响,但与自然环境与人才数量,却是无关,人文环境的影响,却比自然环境重要。”[25]275
三、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实际
从20世纪90年代韩中建交以来,韩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益增多,发展迅速,学术方面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中国留学生人数激增,中国学术交流也随之更加自由。自此,韩国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不再满足于纯粹的中国文学理论的研究,而追求中国文学理论与实际文学现场的互相结合。许先生也在这种气氛下直接探访了中国的文学现场,认识了中国文学地理的重要性,其直接产物就是《中国文学纪行》。他认为,文学就是指人的胸襟和头脑中内在的心与意,通过外在事物和外部环境的冲突和结合而表现出来的东西。外在环境不但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教育等,而且还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他在这部著作的“序言”中说:“从小,我喜欢看地图,而且从10岁后半期开始阅读传统汉文,再加上,一生从事中国文学研究。在具有五千年的历史、千山万水的中国大陆,看着中国大陆的角角落落,等待将到来的远行的日子。与不能到的中国的交通开通,十年来,常常踏遍中国山河。到中国去的目的在于演讲和学术会议等,但是,以就地踏勘其地域散在的文学遗迹,开创文学地理学的地坪,是为了充足无填充的放浪。”[2]4-5可见,许先生对文学地理学的观念形成已久,这部著作是一本十分重要的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本书中有九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黄河流域和北京,第二部分为淮河流域,第三部分为扬子江上游地区, 第四部分为扬子江中游地区,第五部分为扬子江下游地区,第六部分为安徽省地域,第七部分为江西省和福建省,第八部分为浙江省地域,第九部分为西南地区等。许先生按照江河流域和省别地域区分了几大地域,这样的区分与中国文学的发生和起源、发展密切相连,而且与旅行者本人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精髓的理解密切相连。因此从许先生的《中国文学纪行》中可以了解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梗概,进行文学踏勘。可以说,他的中国文学地理学观点是通过文学旅行方式,对中国文学和文化的一种翻译。通过对本书的梳理,许先生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实际内容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就地踏勘中国文学的实际背景。比如,从中国文学的源头《诗经》《楚辞》,经过陶渊明、李白、杜甫等人的诗歌,到明清小说和现代小说家鲁迅的《阿Q正传》等。按黄河、淮河、扬子江等江河流域划分,主要探讨了以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为中国文学特点的重要作家和作品。从西部的陕西、四川、云南地区,经过中部的河北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到东部的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等地,遍寻中国文学的重要背景和地点,刻画了中国文学的全景和地图。他在第一部第一章《从〈诗经〉到〈唐诗〉,诗歌的摇篮—陕西省西安市》中,考察了以古代城市为中心的西安地区的文学地理和文学背景。他一方面探讨千年古都西安历史文化地理的特点,探讨西安的自然地理和文学地理,另一方面,分析了有关渭河的《诗经•秦风•渭阳》与王维的《渭城曲》,有关咸阳桥的杜甫的《兵车行》,有关华清宫的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白居易的《长恨歌》,有关沉香亭的李白的《清平调词》,有关香积寺的王维的《过香积寺》等诗歌作品的相关性。通过他对中国文学的自然地理和作品背景的就地踏勘,我们可以理解中国古代诗歌作品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性。
2.中国文学和历史的比较。谈到中国首都北京与历史文化、文学地理的关系时,强调了历史与文学的现场感。他在《中国文学的心脏部—河北省北京》①编者注:本处以原书为据。一文中表现了北京的面貌,文中说:“那个地方(天安门广场)是中国千年社稷的大门,也是现代政治回旋的革命中心地,而且是民众的火把和知识分子的良心热烈喷出来的文学广场。”[2]39元明清以来,北京成为中国近世文化和文学的中心城市,不但成为关汉卿杂剧、曹雪芹《红楼梦》、王国维《人间词话》等作品的文学背景,而且成为近代以来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等历史事件的中心地。因此他在天安门广场前想到以北岛、舒婷、芒克、顾城为代表的朦胧诗派。谈到浙江省绍兴时,也随之描写了中国现代文学代表人物鲁迅和周作人等人的文学世界。他一面探访鲁迅的故居,一面想到鲁迅文学中的百草园、三味书屋、咸亨酒店、阿Q的生活根据地土谷祠等的文学背景,还探访了浙江金华诗人艾青的故居,描写他的诗歌背景中的大堰河之墓。
3.从韩中文学比较角度来探索中国文学地理。许先生一面就地踏勘中国文学的自然地理和作品背景, 一面想到中国文学中韩国文学的面貌。他对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的佩服和感叹,对中国文学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理解韩国的时代现实和文化背景。他很喜欢杜甫的诗歌,探讨了杜甫诗歌《春望》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一诗句,想到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下韩国近代诗人李相和的《被夺取的田野也来到春天吗》这一抗日诗歌作品。他在叙写山东的济南与泰山时,也强调韩国与中国之间的密切关系。由于韩国古代文化广泛地受到在山东曲阜出生的孔子的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山东半岛作为一个中国外交和贸易的前沿阵地,在山东省最西端荣成市还建有新罗时代文化交流人物张保皋的纪念塔。所以,叙写山东省的文学地理时,他主要强调了孔孟思想,宋代曾巩、李清照、辛弃疾以及清代王士祯等人的文学作品,还强调有关泰山的杜甫的《望岳》、元好问的《游泰山》等文学作品。在探讨《扬子江下流流域—江苏省南通》的文化地理的时候,文中说到了韩、中两国的两位诗人,就是日本殖民时期韩国流亡诗人沧江金泽荣和唐代诗人骆宾王。许先生不但谈及两位诗人诗歌作品中的爱国色彩和怀才不遇的人生历程,而且谈到南通市纪念金泽荣的文化节,强调了知识分子和江苏南通的文学地理关系。
综上所述,许世旭先生的《中国文学纪行》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很重要的文学史资料。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了解从古代到现代、从西安到北京和上海、从中国到韩国的历史、文学、文化、地理的丰富知识,视野广阔。许先生渊博的中国文学地理知识、多样的现场体验是相当准确的。根据对中国文学地理的实际事例和文学地理背景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文学地理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他的治学方法非常实事求是。
四、对中国文学地理学的思考
许世旭先生一生献身于中国文学研究,全身心投入了著述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因此留下了称为“中国文学史三部曲”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等著作。他以一个外国人身份进入中国文学研究,贯通中国文学和韩国文学,表达了自己独到的文学史见解。他对中国文学史的撰述目的和基本方向、研究方法与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密切关系有相当的心得。从文学研究和叙述角度来看,他非常强调中国文学与文学地理学的相关性。基本上,他的中国文学地理学观念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以实事求是的方法来进行研究。二是对以前写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进行总体检讨,强调中国文学与文学地理的关系,重写中国文学史。三是从与文学地理学的相关性中研究中国文学,发现中国文学中新的内容和形式。许先生对中国文学史中的文学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国家、国民为中心的角度,从具有韩国国籍的研究者的旁观视角,客观、科学地进行探讨。所以,他对自己的中国文学研究有这样的评价:“韩国对中国文学的研究应该从观望的立场变为参与的立场”,而且,“检讨既存中国文学研究成果”,“一定要对中国文学研究的世界化有所贡献。”[26]
文学地理学思想在文学创作和研究方面非常重视与地理文化的相关性。许先生在研究中国文学的时候,以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他的基本文学思想在叙写《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时候就已经提及。其前提条件如下:一是辨别原始资料的真伪,依据科学的书目整理、版本的考证、正确的注解评论进行研究。二是在作品选读方面选择重要作家和作品。三是一切文学都是对应环境的,一定要考察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社会的关联性。四是究明古代地理的沿革,还有,考虑从地理环境中成长的文学的特殊性。因而,在这种条件下,他的文学史脉络是鲜活的,其进化过程是有机的。因此,许先生是在中国文学研究中了解了文学地理学的重要性,而文学研究首先且必要的就是对作家和作品背景中的地理文化的理解。
对以前的中国文学史著作进行总体检讨,强调中国文学与文学地理的关系,重写中国文学史。这些工作的开始源于对中国文学史基本认识的转变,那就是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方向的反对。前面已提到,中国文学史的基本思想是现实主义精神和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华文化,但是新时期以来,强调对民间文学、少数民族文学、浪漫主义文学、边缘文学和地方文学的关心。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产生了对中国人文自然地理和文学的重视。重写中国文学史的时候,文学地理学的重要性渐渐凸显,他用实事求是的精神直接勘查文学现场,写出了很有现场感、十分丰满的中国文学史。
从与文学地理学的相关性来研究中国文学,再从中发现中国文学的新的内容和形式。他研究中国文学的新观点和新视野,就是从构成中国文学史的主要观点中剥离的,克服儒家文化、现实主义、汉族中心主义等民族文学史观,使用以道家和佛家、浪漫主义、少数民族文化、地理文化为中心的新的批评方法。一言以蔽之,就是脱离政治、摆脱教条的研究观念。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不断的文学纪行,确认中国文学史的虚和实,体验中国文学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之间的关系。
许先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序”中曾说:“所谓文学史历史地考察文学生产的时代、环境、人的条件变化和进展,人类的崇高理智和情绪,在哪个时代、哪个地域、哪个民族的限制也没有,而常常连绵地流着,文学史就在于确认不朽的事实。”[27]在这样的文学史叙述视角下,他的文学思想当然与文学和地理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五、结论
许世旭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韩国的中国文学家,为我们留下了相当多的学术成果。他从中国文学史写作开始,带着对中国文学地理学的关心,搜集中国文学资料,整理各位文人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考察中国文人的个性、流派、体裁和风格等。他的这种文学地理学主张提出较早,却比其他理论家更系统、更科学。许先生的《中国文学纪行》一书不但表达了他对中国文学地理的看法,更通过文学批评的研究方法和对实际事例的分析,使我们看到了许先生丰富的文学史知识和对中国文学和文化严谨认真的学术热情。他实事求是的研究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中国文学地理研究的样板。通过本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许世旭先生在韩国的中国文学学界中的学术成果和巨大的贡献。希望后继者能继续研究许世旭先生的文学史写作、作品创作、作品翻译、文化交流等问题。我们可以以许世旭先生提出的中国文学和地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不断探索、研究和探寻中国文学的原型。该研究不但给韩国的中国学术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总之,许先生通过中国文学地理纪行的文化翻译的方式,推动了中国的文学和文化地理的跨国交流。
参考文献:
[1]朴宰雨.怀念推广韩国文学于海外的许世旭[M]//支撑木.首尔:CHINAHOUSE,2011:158-167.
[2]许世旭.中国文学纪行[M].首尔:学古斋,2000.
[3]韩国诗选[M].许世旭,编译.台北:文星书局,1964.
[4]春香传[M].许世旭,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
[5]徐廷柱.徐廷柱诗集[M].许世旭,译.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78.
[6]许世旭.可思莫思花[M].许世旭,译.台北:白云文化出版公司,1978.
[7]朴木月.过客[M].许世旭,译.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8]郑芝溶.乡愁[M].许世旭,译.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9]楚戈.八千里路云和月[M]//许世旭.许世旭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244-252.
[10]痖弦.转动着的故乡—许世旭的双语世界[M]//许世旭.许世旭自选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253.
[11]许世旭.青幕[M].首尔:一志社,1969.
[12]许世旭.땅밑으로흐르는江(流向地层的河流)[M].首尔:文村,1980.
[13]许世旭.바람이멎는곳(风向停止的地方)[M].首尔:文学世界社,1989.
[14]许世旭.성냥긋기(打火柴)[M].首尔:세손,2003.
[15]许世旭.산이누워버린까닭은(山卧之理由)[M].首尔:诗文学社,2008.
[16]许世旭.藏在衣柜里的诗[M].台北:林白出版社,1971.
[17]许世旭.许世旭自选集[M].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
[18]许世旭.雪花赋[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
[19]许世旭.一盏灯[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20]许世旭.移动的故乡[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
[21]张锡周.场所的诞生—韩国诗的文学地理学[M].首尔:作家精神,2006:28-29.
[22]赵东一.为文学地理学的出发线上的讨论[M]//韩国文学研究:27辑.首尔:东国大学韩国文学研究所,2004:157-161.
[23]邹建军,周亚芬.文学地理学批评的十个关键词[M].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4(2):35-43.
[24]汪娟.文化地理学与中国文学研究概观[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2):101-105.
[25]许世旭.中国文学地理学序说[M]//许世旭的中国文学论.首尔:法文社,1999.
[26]许世旭.中国当代的中国文学研究倾向及问题点[M]//许世旭的中国文学论.首尔:法文社,1999:414.
[27]许世旭.中国古代文学史[M].首尔:法文社,1986:1.
[28]许世旭.两个面容的中国文化[M].首尔:中央M&B,2003.
[29]许世旭.丝绸之路文明纪行[M].首尔:大韩教科书,1996.
(责任编辑:石 娟)
HeoSeuk’s Thought for the Chinese Literature-Geography: Centering on Chinese Literature Travelas
PARK Nam-yong
(Minerva College, Hankuk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Seoul 130791, Korea)
Abstract:HeoSeuk (1934—2010) is not only a distinguished Korean scholar of Chinese literature but also a poet and prose writer who has created so many works by making use of Korean and Chinese. I regarded HeoSeuk’s main wri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ravelas a subject of study. I researched the conception, implication, category, structure and influence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geography which HeoSeuk has. Furthermore, I researched the opin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geography which means it combines the literature with geography. When HeoSeuk wrote the Chinese history of literature book, he put great emphasis on the human geography and physical geography of Chinese writer and literary work. Fundamentally, he insisted the close association between geography and literature. He mainly studied the ethnic style and local cultural features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Consequently, HeoSeuk’s thought for the Chinese literature-geography had an excellent and unusual meaning. In addition, he contributed the new research viewpoint and criticism methodology to the sinology academic world of Korea.We could understand 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between the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al geography through HeoSeuk’s cultural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Geography Travelas.
Key words:HeoSeuk;Chinese Literature Travelas;literature-geography;cultural translation;international exchange
作者简介:朴南用(1968—),男,韩国首尔人,助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基金项目:2015年韩国外国语大学研究基金(学术研究费)(20151261001)
收稿日期:2015-06-12
文章编号:1008-7931(2015)05-0061-07
文献标志码:A
中图分类号:I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