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

2015-04-10李雅倩山东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26610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回归缺失大学语文

李雅倩(山东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6)



浅析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

李雅倩(山东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青岛266106)

【摘要】现阶段学术界就大学语文课程性质进行了深度探讨,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体现于学科功能、教学实践等方面。本文认为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主要集中在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等方面。大学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化的,必须将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原理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本文试对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应具备的实践精神进行解读。

【关键词】大学语文;教学实践;缺失;回归

0.前言

自1904年语文被正式设立为独立学科,现代语文教育就因为其独特的地位而广受关注。尽管近百年来人们都在赞颂语文教育所产生的成绩和贡献,但是对于语文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等方面也存在较多的忧虑,可以说当代大学语文是在一片驳诘问难声中成长起来的。社会、高校、学生均不重视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是导致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出现各类问题的根本原因。本文认为实践精神是大学语文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彻底消除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暴露的诸多弊端,避免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被有意无意的误解、扭曲。

1.大学语文实践精神的内涵

“大学语文实践精神”在本质上是指大学语文课程自身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核心所在,而语文能力的培养与语文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就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来说要高度重视其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

1.1培养语文能力是大学语文教育最终目的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并非是简单的“语文知识教学”,大学语文教学任务是多元化的,必须将语言学、文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原理进行有选择的整合,并利用整合成的教学内容来进行大学语文教学实践,其教学任务并非是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而是将大学语文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能力型”课程。

1.2语文实践是培养语文能力的有力途径

部分学者在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研究过程中将语文知识作为语文能力的基础,认为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让大学生充分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再加上适当的训练,即可以稳定提升大学生语文能力,这种观点中的语文知识泛指大学语文中关于语言学、文学等学科知识。然而,大学语文学科与高数、物理、化学以及政治等学科存在很大区别,具体表现在上述学科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专业知识后,可以运用这些学科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语文能力是指大学生完成听、说、读、写的能力,凭借上述能力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是大学生个体具备语文能力的外在表现形式。因此,语言学、写作学以及文学等学科理论知识并不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基础。即便大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学、写作学知识也不代表其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本文认为语文能力是大学生个体完成语文活动过程中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只有通过大学生的亲身经历实践才能形成和发展语文能力。例如,大学生在大学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只有真正的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才能使其更好的掌握听、说、读、写的要点,对于大学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说,教师所采用的“满堂灌式”教学方法无法帮助大学生真正的掌握上述多种能力,“熟读千赋能善赋”便是对大学生语文能力培养最好的概括。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吕叔湘曾说过:“语文作为一种技能,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实践才能养成语文能力”。因此,结合上述言论可以明确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个体的语文实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只有重视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实践精神,才能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语文能力。

1.3实践精神是大学语文的本质内涵

大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个体的语文能力,而语文能力的培养与大学生语文实践有着紧密联系。因此,大学语文在本质上是一门以引导大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的学科,发挥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是语文课程组织的中心。大学语文课程目标在设置过程中需要突出“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目标,而这样才能确保大学语文目标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将培养大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在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方面也要注重语文实践,真正的让语文实践成为大学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大学生语言实践来进行教学设计,使大学生在科学有序的大学语文实践中不断的获取语文经验,对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增长知识才干发挥重要作用。大学语文教育改革以来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大学语文具备很强实践性”,大学语文对于大学生来说并非是在教师指导下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科,而是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过程。

2.实践精神回归大学语文本体的途径

我国高等院校大学语文教育的成绩和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语文教学质量存在较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21世纪关于大学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学术界的专家和学者就大学语文教育问题产生了很多争议,这说明当代高校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大学语文的实践经验已经被严重扭曲。因此,本文提出通过以下途径来推动实践精神回归大学语文本体。

2.1正确认识大学语文的“经验”本性

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语文实践精神被种种漠视和淡化,例如,大学语文教师将大学语文课作为知识课来进行讲授,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以教师的讲析作为主要形式等,这种将大学语文作为知识课程的行为严重遮蔽了大学语文的实践精神。大学语文学科在建设过程中不应该成为纯粹的学科课程,而是要将经验课程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从“经验”角度对大学语文学科进行重塑。这便要求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要将大学生作为课程主体,只有让大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真正的去经历、理解以及接受语文知识,才能真正的实现实践精神对大学语文本体的回归。因此,要将大学生作为大学语文的主体。

2.2辨证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

本文认为实践精神在回归大学语文本体过程中需要坚持其自身的“工具性”本质属性,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要将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帮助大学生掌握大学语文工具作为根本教育目标,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均不能利用其他教育目标来取代,否则势必会导致大学语文教育中出现较多问题,没有发挥出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培养大学生语文能力的积极作用,进而会不断降低大学语文学科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当然,大学语文课程坚持自身的“工具性”并不是完全否认其人文性,这是因为从语言学角度来说语言与人的思想、精神以及情感等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具备人文性是当代大学语文的重要表现。因此,就当前大学语文教育来说必须要辩证处理好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只有在坚持语文能力培养这一核心目标基础上来兼顾人文性教育目标,才能确保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不断的提升当代大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对实现实践精神回归大学语文本体有着重要意义。

3.推动教学范式从“接受”到“导练”

早在1962年叶圣陶便指出了大学语文教育中“接受范式”存在弊端,即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教师并非讲的少,而是讲的太多了,这并不利于当代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转化。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实践中架空分析多、概念术语多、盲目谈话多等,是限制大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原因。并且钱梦龙在研究中也明确指出大学语文教学范式的核心并非是教师“讲深讲透”,而是要注重大学生在语文练习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指导。因此,推动大学语文教学范式由“接受”向“导练”进行过渡已成为必然趋势。即“导练”教学范式所强调的坚持语文能力培养的核心目标,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实现“文道统一”,教师要认识到大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根本在于语文实践,彻底打破大学语文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中的“满堂讲、满堂问”的模式,教师要想方设法的去引导、指导学生在大学语文教学中主动学习,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教师的组织、示范以及引导等作用,将“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真正的落实到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去。教师在推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向“导练”范式进行过渡过程中,需要以“练”作为大学生语文实践的主线,即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听、说、读、写等训练,并且在此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中“导”的作用,即激发大学生参与大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兴趣,并且要对大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恰当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语文教育教育必须要重视实践精神,这并非是大学语文学科发展至今才有的命题。只有教师充分认识到实践精神对于大学语文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才能在众多先进理论的指导下来不断提高当代大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望东.大学语文教学的瓶颈与破解途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3).

[2]张小明.基于地域文学的大学语文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12).

[3]汪大勇.大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与实践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2014(1).

[4]杨国红.大学语文教学与精神家园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5]张璇.论大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7).

Li Ya-qian
(Shandong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Qindao College Shandong Qingdao 266106)

On the practical spirit of College Chinese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arried on the deep discussion to the nature of the Chinese curriculum in universities. The practical spirit of the University Chinese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unction of discipline, teaching practice and so on.In this paper, the practical spirit of University Chinese is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so on.The task of Chines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 is diversified,and it is necess a ry to integrate linguistics,literature,writing,etc..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practical spirit in Contemporary College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College Chinese;Teaching practice;Absence;Regression

文章编号:2095-7327(2015)-07-0028-02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H139

猜你喜欢

回归缺失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当前中国公民意识缺失研究——以社会监督为例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缺失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