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卷烟厂行为规范推行现状调研及OPL方法运用
2015-04-10杜媛媛郝维维
杜媛媛 郝维维
(合肥学院计算机信息系安徽·合肥230000)
H卷烟厂行为规范推行现状调研及OPL方法运用
杜媛媛 郝维维
(合肥学院计算机信息系安徽·合肥230000)
烟草行业行为规范是烟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践行“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的体现。本文在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涵义后,分析了烟草行业推行员工行为规范的必要性,并以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探明H卷烟厂行为规范推广情况。在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以OPL(单点课)推进员工行为规范的方法论。
行为规范 现状调研 OPL方法运用
一、引言
行为规范即行为的标准、准则或规则。在人类社会生活中,行为规范是由一定的社会组织,根据一定社会生活方式提出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要求。从现代企业柔性管理的角度看,员工行为规范就是在企业价值观的指导下,对员工的仪表言行、工作作风提出的具体要求。与标准化、系统化制定的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员工行为规范更注重于将企业内在的各种价值理念融汇到员工的意识认知中,并且使企业价值观外化为员工日常工作中的自觉行为。
从企业文化层面上讲,在CIS[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战略中,员工行为规范是BI(企业行为识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BI[2](企业行为识别)的核心意义在于将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与员工的行为视为一种理念传播的符号,通过这些动态的因素传达企业的理念、塑造企业的形象。我国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开始引入CIS管理理念,许多企业通过推行BIS及其配套的员工行为规范,对内提高员工的凝聚力、节约人力管理成本,对外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联系、塑造严谨高效的企业形象,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美誉度,促进了产品的销售,赢得了竞争优势与利润。
二、烟草行业推行行业行为规范的必要性
烟草行业近年以来大力推行员工行为规范,其作为中国烟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一项英明和及时的举措。
首先,推行行业行为规范是全面提高中国烟草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竞争形势和日益严峻的舆论环境,烟草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自身的力量,吸收国内外先进管理经验,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不断增强烟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企业的竞争力最终取决于员工的努力程度及其人力资本作用的发挥程度。说到底,企业的目标最终是以员工具体行为为载体得到体现。同样的,一个行业所属员工的言行举止、工作作风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鲜明特点,而且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精神、文化、风格以及管理水准。因此,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教、训、练、考”,使员工的工作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岗位要求,不仅有利于工作需要的完成,而且有利于中国烟草行业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卷烟上水平”基本方针和战略任务的实现。
其次,推行行业行为规范是实现行业文化发展目标的重要支撑。自2005年《中国烟草企业文化建设纲要》颁布实施以来,行业始终坚持以“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为行业文化的理念精髓和灵魂所在。在行业文化的整体构架中,“两个至上”共同价值观和烟草行业行为规范是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相互连体。共同价值观是员工行为规范的精神指引,员工行为规范反过来促进着员工对行业共同价值观的认同。烟草行业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发展模式、人文地理千差万别,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业价值取向、系统完善的行业行为规范对员工的行为进行指导,势必形成一盘散沙的局面,甚至出现与“两个至上”价值观背道而驰的行为。只有当员工将行业行为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员工个人的价值和行业共同价值观才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再次,推行行业行为规范有利于培养一批高素质、强技能、德才兼备的职业化员工队伍。行为规范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公共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规范、窗口岗位行为规范和礼仪行为规范,这样的体系,是为了从思想意识、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三个层面,将德、礼、能、技四大内容串联起来进行宣贯、教育、培训、演练,将其内化为行业成员共同的行为,“入心、入脑、入行”,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高质量员工队伍的培育,除了要求员工做到自我约束与管理,还要求将有关行为规范具体化、规范化,其具体实现的方法便是制定本行业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三、H卷烟厂行为规范调研情况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随机抽取H卷烟厂机关员工和一线操作员工,共计50人。
2、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H卷烟厂烟草行业行为规范调查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3、调查对象组成分析:
根据所在岗位以及年龄分布进行了统计,其中,操作类占40%,管理类占36%,技术类占16%,服务类占8%;30岁以下占27%,30~40(含30岁)占53%,40~50(含40岁)占17%,50岁以上(含50岁)占3%。
(二)结果与分析
1、企业员工对烟草行业员工行为规范熟悉程度情况:
在员工规范行为形成过程中,知识的宣贯、认识的提高是最基本最初级的环节。行为学派研究理论成果显示:企业必须明确地告知对员工的期望和要求,而只有员工明确了企业的要求并按要求去做,才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组织的目标。这表明员工遵循并认同行为规范的前提是对行为规范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认知。只有使员工理解行为规范实施的目的和意义,认同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才能做到自觉遵循,最后习惯成自然,从自发走向自为。就上表来看,企业职工对行业行为规范认识状况还是比较理想的。如对于烟草行业公共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的宣贯效果较好,50人中有20人非常熟悉,比较熟悉的为25人、26人,知道一些的分别为5人、4人,不了解的为零。如果上述数据能够如实反映企业职业行为宣贯情况的话,可以看出职工对于职业规范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公共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规范上,也就是和工作实际结合的部分比较熟悉;相比较而言,员工对于烟草行业礼仪行为规范还没有到深入人心的地步,企业宣贯力度有待加强。
2、企业员工行为规范认知方面存在的问题
企业目前主要采取的宣贯方式主要是讲授、研讨、自学等培训方式,但是在被调查人员中,3人认为行为规范是领导要求的,22人认为按照行为规范去做是制度规定决定的,24人认为按照行为规范做是自觉行为,这说明部分企业员工对于行为规范的认知不清,更有相当数量的员工将员工行为规范视为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而实际上,作为软性约束的载体和企业文化的具化,员工行为规范和制度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员工行为规范介于制度层和行为层之间,一方面它折射了企业文化精神的光芒;另一方面,它作为一种行动指南,需要从员工有内心的认同由此产生行为的支持。这说明企业在行业行为规范细化推广中,由于采取了传统的宣贯方式:如讲授、培训、研讨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薄弱环节:①对于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针对性偏弱;②培训成本较大但收效不明显;③员工的主动性、参与性不够;④培训结果难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考评。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员工行为规范在员工内心得到认同[3],进而难以激发员工将企业的价值观作为自身价值观的标尺。
3、企业行为规范进一步深化需求状况
图3中,认为行为规范培训非常重要的有24人,比较重要的有18人,一般重要的有6人,不重要的有2人。行为规范培训的需求率为96%,企业内部对于行为规范培训还是有很大的需求。
四、利用OPL进一步在企业全面推进行为规范的建议
(一)OPL理念:OPL(One Point Lesson),即单点课,又称“我来讲一课”,就是针对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由员工自己编写的专门教材。通过编写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简单明了的OPL教材,将行为、经验、技能标准化,以便使好的行为习惯、管理经验、技术技能固化下来,将个人知识组织化,隐性知识显性化,零散知识系统化。
(二)以OPL推进行为规范的可行性分析:
OPL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在较短的时间内用简洁的语言、清晰的图片将一个问题解释清楚,尤其是这种培训方式强调由员工自己编写教材,可以大大提高宣贯的主动性、参与性、积极性。员工通过编写行为规范方面OPL教材,不仅自身增强了对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更加可以使自身的工作技能和专业能力得到发挥;同时受众在接受培训的过程中能以最快捷、最轻松的方式获得最真实、最有效的知识和技能。这也符合国家局近年来提出的员工培养思想:让企业员工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逐步实现向有效解决问题的深化。
1、提素质、训队伍。行为规范的最终落实关键在于人,而人的素质对于行为规范由理念贯彻到行为又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开展OPL活动,员工参与编写OPL教材、讲授教材,促进员工主动思考、敢于表达,大幅提升员工的业务技能水平、沟通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让新员工能尽快掌握工作规范、业务技能,让老员工将其经验等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同时还可以发挥企业内训师的宣传作用,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培训型人才,进而共同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能力,对企业行为规范的宣贯大有裨益。
2、易制作、易实现。OPL是通过制作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的教材,解决一个问题,不必长篇大论,更不必系统成套,只要把意思表示明白,仅仅写在一张A4纸上即可。企业可以将礼仪行为规范要求、职业行为规范、岗位行为规范等方面要求通过图片、图示、短句简单明了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受教人员一看即懂,节约培训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从而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3、有实效、易接受。一些公司将OPL理念发展为5A培训,5A就是Any Time,Any Problem,Any body,Any way,Any where,意思是在任何时间,对任何问题,有任何人、采取任何方式、在任何地点都可以培训。企业利用这种培训理念,通过OPL把规范方面要求讲清楚,用实例、实物来进行教育,并可以结合现场,对行为进行规范化演示,让受教人员更容易理解、接收并仿效执行,解决一般培训成本较大且收效不明显的问题。
4、系统化、标准化。通过OPL活动,将各部门、各班组形成的行为规范以模块形式进行提炼、整合、固化、归档。如,员工礼仪行为规范部分,可组织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提炼;对于职业行为规范可通过分岗位、分班组等形式进行提炼;最终汇总、出版、推广,形成企业特色的行为规范体系,使企业行为规范系统化、标准化,更加便于宣传教育以及员工的后续执行。
(三)OPL推进员工规范的方法建议
借助OPL(单点课程)方法,将行为规范进一步细化,结合企业道德行为规范、礼仪行为规范以及职业行为规范几个层面,开展OPL活动,要注意三个方面的方法。
一是要“小”,一个课题只解决一个问题。员工行为规范不仅仅是一种约束,更是促进员工面向未来主动发展的一种保证。以OPL推进员工行为规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束缚员工的观念和手脚,不同岗位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客观上不可能做到行为规范的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在应用OPL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部门的职能特点,尽量使切入点精准有效,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岗位的实际需求,在推行过程中才能获得广大员工的理解、认同和积极参与。
二是要“多”,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将开展OPL活动与行为规范宣贯相结合。通过开展OPL活动与行业要求的“教、训、练、考”(即教材学习、培训宣贯、比武演练、考评提升)四种方法结合起来,使教的内容更加切合实际、细致入微;训的过程更加简便、易于讲解;练的方式更加生动、便于执行;考的标准更加明确、可衡量化。让行为规范宣贯真正实现“以德立身,培养职业素养;以礼塑形,强化职业礼仪;以能工专,突显专业技能;以技促用,提高职业技能”。
三是要“实”,实效原则是重中之重。一个OPL,它的创意再高,版面再精美,如果内容不准确、不实用,则仍是一个无用的OPL,不能被采纳。切实可行的课题题材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①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②由基层管理者、班组长提出的班组文化建设课题;③领导在管理层面发现的新思路、新方法。可以通过看板等形式展示OPL样本,并到现场指导员工发掘课题。员工在渐渐接受OPL这一新鲜事物后,也慢慢掌握了发掘OPL课题的思路。
[1]冯忠良.关于行为规范及其接受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J],1992(1),48-53.
[2]冯忠良.关于行为规范的接受阶段.教育研究[J],1992(6), 1-7.
[3]张明田.员工行为规范管理的内容及方法.农业发展与金融[J],2005(5),7-8.
[4]孙伶俐,阚文婷,张珊.规范员工行为提高企业效率.中国商界[J],2009(4),93-9.
C931.2
A
1009-8534(2015)02-0171-03
2014-12-16
杜媛媛(1981.-),女,江苏常州,政工师本科;郝维维(1984.-)女,安徽合肥,中级经济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