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城市圈与皖江城市带的比较分析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
2015-04-10吴萍萍
吴萍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230001)
武汉城市圈与皖江城市带的比较分析
——基于建设两型社会的背景
吴萍萍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230001)
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两大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皖江城市带相互毗邻。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这两大城市群在建设目标和建设成效方面略有不同,具体体现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一体化建设、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对比这两大城市群有利于皖江城市带借鉴武汉城市圈的经验,更好地建设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 皖江城市带 两型社会
武汉城市圈与皖江城市带同处于中部地区,且相互毗邻,规模相当。武汉城市圈共有9座城市(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区域面积5.8万平方公里,人口3040万人。皖江城市带共有9座城市(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滁州、宣城和六安市的金安区、舒城县),土地面积7.6万平方公里,人口3165万。
一、两型社会建设目标比较
武汉城市圈在2007年就被确定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因此在城市群的规划发展里特别重视两型社会建设。《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纲要》对于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制定出了具体的目标。
皖江城市带也很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第八章专门提到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主要内容包括严格执行产业准入标准,转入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资源节约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要求,严禁落后生产能力转入;促进转移产业集约发展,引导企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大力推进节约用地,鼓励企业通过资源共享、废弃物利用等途径发展循环经济;严格岸线开发利用项目审批程序,合理开发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严格执行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和污水排放标准,全面落实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构筑以皖南山区、大别山区、长江干流、巢湖为主要屏障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加快推进皖江城市带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1]
二、两型社会建设成效比较
(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随着武汉城市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根据《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计算,未来15年,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年均10%—13%的速度,城镇化水平将从2005年的45.2%提高到2010年的52%和2020年的64%。而且武汉城市圈大部分重污染行业,如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等大多布局在沿江、环湖地区,一旦发生突发性污染事件,将会波及较大范围。[2]以下是《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公布的武汉城市圈人口、环境、压力预测表。即使面临环境压力比较大的现状,武汉城市圈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1年武汉城市圈GDP总额达1.1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3.6%,比2007年翻一番;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与2007年相比,城市圈二氧化硫排放强度、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分别下降57.3%和58.8%。[3]
2010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后,为了避免落后产能进入皖江城市带,安徽省推行“一票否决制”,即在环境保护、节能降耗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时,要首先让位于环保和节能。近几年来,皖江城市带经济快速发展,2012年全年实现GDP11396.7亿元,比2011年增长了12.9%,份额占到安徽省总额的66.2%。在取得经济发展成就的同时,皖江城市带陆续否决污染严重、环境风险高的项目100多个,涉及投资300多亿元。仅巢湖流域就否决了不符合产业政策或选址不当、污染严重的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余个,包括拟投资5000万元的冷轧钢制造项目、投资8000万元的纺织品印染项目等。[4]
(二)一体化建设
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带来四个方面的效应:规模经济效应、竞争效应、交易成本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即有利于提高提高经济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节约资源。因此建设两型社会需要城市群的各城市之间协调配合,推进一体化发展。武汉城市圈自2007年被国务院批复为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以来,大力推进一体化建设,具体为五个一体化,即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发展与布局一体化、区域市场一体化、统筹城乡建设一体化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一体化。以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为例,在公路方面,连接武汉与城市圈其他城市的8条高速出口路已全部建成通车,武汉城市圈1小时快速交通网形成;在铁路方面,武汉城市圈规划了6条城际铁路,目前已开工建设武汉至孝感、咸宁、黄石、黄冈这4条线路,便捷的交通把武汉与城市圈其他8个城市快速地连接在一起。
相比之下,皖江城市带在一体化建设方面还有滞后,同样对比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省会合肥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城市之间虽然也都通了高速公路,但并不都是全程高速。以合肥到滁州为例,高速只能到全椒县,还要经过一段省道才能到达滁州市。在铁路方面,2013年7月15日,《皖江城际铁路网规划研究报告》正式出炉,这份规划编制的城际铁路网包含14条铁路,涉及到皖江城市带的8个城市以及六安、淮南、蚌埠总共11个城市。依照该规划,皖江城市带之间将可以实现1小时交通圈。
(三)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两型社会要求发展的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这就促使城市群升级与优化产业结构。
武汉城市圈呈现双向产业转移态势。一方面是武汉向圈内其他各市产业转移,武汉的很多优势企业把产业基地转移到其他地市,带动了武汉城市圈内其他地市的经济发展,例如洁丽雅、元田制衣、今麦郎(统一)饮品等转移到咸宁并建成投产;武汉海利科技、武汉华丽环保等产业项目先后落户天门工业园。另一方面是圈内各市利用武汉优越的区位优势,完善的销售市场和丰富的人力资源,纷纷把企业的研发中心和销售中心迁往武汉,助力武汉总部经济的发展,例如咸宁市有100多家企业与武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产品研发中心。经过产业双向转移,武汉城市圈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群。
2010年1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里明确指出皖江城市带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汽车、钢铁、有色、机械设备、化工、建材、家电、农产品加工八大优势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经过三年来的发展,皖江城市带的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12年皖江城市带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41.7%和42.5%,比全省高8.7个和7.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的33.3%下降到30.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3962.4亿元,增长32%,占全省的77.8%。[5]
皖江城市带的优势产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汽车产业方面,位于安徽芜湖的奇瑞汽车累计销量突破400万辆,连续12年蝉联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年度销量第一位,连续10年成为中国最大的乘用车出口企业,奇瑞汽车在国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在家电产业方面,合肥作为国内家电知名品牌最为集中的地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彩电总产量规模过千亿,被中国轻工业协会以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授予“中国家电产业基地”的荣誉称号,跻身中国三大家电基地;在有色金属产业方面,铜陵有色金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继续保持高速发展,进入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此名单中安徽共有13家企业入围,铜陵有色金属以排名64位的成绩位居安徽企业第一名。
(四)循环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面临着城市化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就业压力巨大、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显出来。到2020年,只有实现以GDP衡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年水平的1/4以下,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年水平的4倍以上,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6]
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谐循环,维护自然生态平衡。[7]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武汉城市圈建立了节能减排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青阳鄂循环经济示范园。青山区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园区形成了钢渣利用、磁性材料、粉煤灰利用、水渣利用等四条生态工业链;阳逻累计完成投资115亿元构建了以阳逻电厂为平台的循环经济产业链;鄂州市建设了鄂钢生产工艺循环等项目,实施了鄂钢TRT发电、球团厂烟尘治理等重点工程。[8]
皖江城市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2006年3月成立的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着力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高端智能制造基地和现代物流产业园。截至2013年5月,全园共引进5000万元规模以上项目51个,其中亿元级以上项目24个,协议总投资额达3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512亿元。为从源头上对入园项目进行环保把关,园区对入园项目实行预审制度,对不符合园区要求的项目一律予以婉拒,截至2012年,园区共婉拒项目124个,婉拒投资额近57亿元。[9]
三、结语
整体而言,由于武汉城市圈早在2008年就被国家批准成为两型社会试验区,因此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设定比较具体,取得的建设成就也略高一筹,这就给皖江城市带建设两型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1]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研究,范恒山、吴克明,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M],2010.
[2]低碳经济对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的启示,刘传江、冯碧梅,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J],2009(5).
[3]中国日报,2013年3月13日,“武汉城市圈发展循环经济为湖北GDP添‘绿色正能量’”.
[4]新华网,2011年10月10日,“皖江示范区拒绝数百亿元高污染高能耗投资”.
[5]人民网—安徽频道,2013年2月6日,“2012年皖江示范区GDP过万亿大关”.
[6]民族地区如何创建两型社会,黄兰,当代经济[J], 2009(12).
[7]皖江城市带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耿存壮,中国商界[J],2010(6).
[8]武汉城市圈发展进程研究,于敏、郭虹,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M],2013年.
[9]人民网—安徽频道,2013年7月4日,“安徽省人大执法检查组到循环园检查环保工作”.
F127
A
1009-8534(2015)02-0019-03
2014-11-25
本文系安徽广播电视大学2013-2014年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课题编号:Qn13-22)成果。
吴萍萍(1982—)女,汉族,四川万源人,安徽广播电视大学省直分校教学处,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城市管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