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若干思考

2015-04-10王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助学贫困生困难

王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处河南·郑州450045)

关于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若干思考

王乐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生处河南·郑州450045)

本研究主要对当前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然后阐述了当前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最后着重阐述了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具体策略,旨在为高校资助育人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依据。

困难大学生 以人为本 资助育人管理 管理策略

自2007年国家资助政策颁布并实施以来,国家财政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投入逐年增加,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年)》颁布并实施之后,国家相继又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困难大学生资助的相关措施与政策、法规,从制度上更深层次地确保了学生因家庭经济较差而失学或者辍学的情况。据统计,全国2012年资助贫困大学生人数超过8000万人次,资助金额也超过了1.2亿元,然而,解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问题并非为最终的目的之所在,最终目的主要表现在:在当前高校教育氛围之中,让每位身处贫穷环境中的莘莘学子均可以同其他人一样上大学,并成为社会建设的栋梁之才。

1 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党和政府对每位大学生的承诺就是: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或者辍学,这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是其应尽的基本义务。加强对各大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管理,促进大学生全面的发展,是当前时期下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与职责。与此同时,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一定额度的资助,能够促进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利于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以及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然而,如何对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平台的合理、科学化运营,使得每位困难大学生能够安心地在大学学习并顺利地完成大学的学业,切实发挥工作平台资助育人的作用,让家庭经济困难以及品学兼优的学生将来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均应该进行思考的重要问题。不仅如此,形成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便捷条件,更是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高校资助育人管理也能够很好地促进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实施,从而为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上述内容,均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2 当前时期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现状分析

虽然自2007年国家就制定并颁布了各项相关政策,但是当前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之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其基本现状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 各大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制度不够完善

国家教育部门为了能够让更多的贫困学生享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特别设立了大学生助学贷款制度,然而在实际的资助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贫困生在校期间所申请的助学贷款是无息的,该政策的一大弊端就是很多非贫困生也去争取,对此,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量明显增大,而且在鉴定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其次,高校贫困生申请的助学贷款根本无任何担保性,这就导致很多申请助学贷款的大学生在毕业之后无法及时地将贷款还清。再次,贫困生助学贷款的主体方不够确切,未给出学校以及政府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2.2 各种助学方式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目前的助学方式有多种,包括助学贷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其资金投入非常可观。相比而言,国家每年给予优秀大学生的奖励是微不足道的。社会人士的慈善资助在时间和金额上不确定。这种奖励不能制度化和政策化,使得奖励和助学严重失衡,不能形成助学奖优的良好氛围。

2.3 资助结构不完善

完善、科学的资助结构应该是以高校和政府为主体,其它社会团体为辅的结构。随着社会发展需要,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慈善协会,其结集一些企业家、社会名流和其他有一定实力的资助群体来减轻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负担。这些只是个体行为,没能和高校、政府形成正式的合作关系,也没用一定的制度和程序来约束。

2.4 强化资助的育人效果

国家资助贫困地区大学生的真正目的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公平。但是,实施上的失误导致“资助为主、忽略育人”的状况,特别是忽略了对受资助大学生的感恩、诚信、自强不息等方面的教育。

2.5 单向性无偿资助滋长学生的依赖心理

近年来,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受益面不断增多,大部分学生都能正视面临的困难,对大学生活充满信心,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而另一方面,媒体的积极宣传与社会舆论对资助工作的充分肯定,却使得部分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人一个误区:没钱上大学生,就等国家、靠政府、求学校。而国家助学金、学费减免、困难补助等单向性无偿资助,申请条件不高,助长了他们“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争当困难学生、有助学金就申请等负面现象,在学生中产生的影响较为恶劣。

2.6 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不足,使得学生的能力无法得到很好地培养

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帮扶学生解决生活困难方面的问题,还应该积极地鼓励高校贫困生申请勤工助学的岗位,培养他们直面困难、自强不息以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全面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以及工作能力。然而,由于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社会待岗人员众多,存在各种安全隐患以及全责不分明等方面的问题,高校与社会联动拓展勤工助学岗位的难度十分大,学校一般是在校内设立相关助学岗位,开展勤工助学活动。校内岗位劳动服务型工作占主体地位,仅仅限制于办公室助理、图书管理、校园保洁、食堂以及文明督察等方面的岗位,学生在其所申请的岗位中的积极性以及工作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地调动与发挥,其所学的专业知识无法得到充分地应用与发挥,其素质以及基本能力也无法得到很好地提升。此外,另外,困难学生均来自于农村地区,文化教育资源较差,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又由于自身条件差、因生计而奔波、学业压力等方面的原因,实践锻炼机会非常少,因此,其创新意识以及协调组织等方面的能力也无法得到锻炼,在就业竞争之在一般处于劣势地位。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对此问题引起高度地重视。

3 当前时期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具体策略分析

基于上述关于当前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与阐述,当前时期下应该加强高校资助育人管理,具体策略如下:

3.1 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管理社团化,重在对其进行感恩教育

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在受到资助之后的感恩回馈教育一直是高校资助教育工作者工作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美德。资助育人强调的是感恩回馈,希望学生能够饮水思源以及用其所学习的知识回报社会,学会感恩,养成奉献的精神,然后将这个理念内化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别人的自觉行动。而受助学生管理社团化,就要求学校应该按照学生的学习喜好,或者根据资助项目,或者根据院系、专业、年龄成立受助学生爱心社团,依托青年志愿者服务平台,组织参加公益活动、义务献血、参加敬老院的各项活动等,让受资助的学生在社团活动之中,其自身的素养与能力得以提升,这是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搭建的感恩回报社会的平台,也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

3.2 助学贷款工作全程化,强调诚信教育

诚信缺失是影响助学贷款顺利开展及实施的一大障碍与症结之所在。为了保证贷款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与实施,学校应该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进行诚信教育,要将诚信教育应用于学生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之中,纳入至常规的教育管理之中。以两课教学为依托,将诚信教育引入课堂,引导学生知法守法、明礼诚信做人;以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组织为主阵地,将政策宣传、感恩、自立自强、社会责任和金融信贷、法律知识的教育渗透到贷款工作的各个阶段;以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为平台,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报纸、板报等媒体宣传征信知识,组织观看《贷款助学信用助人》资料片、诚信承诺暨国家助学贷款合同签约仪式等主题教育活动,营造“人人讲诚信”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以制度建设为手段,建立约束机制,把学生的诚信状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和学生激励体系中,积极构建诚信教育体系,倡导诚信做人、诚信贷款、诚信还贷、诚信缴费、诚信考试等,让诚实守信成为学生自觉的行为。

3.3 积极提升贫困学生的心理素质

若要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除了加强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外,构建多元化以及立体化的心理健康援助体系,也显得尤为重要。对此,学校应该着力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的建立,主要可以采取如下几点措施:(1)构建申请助学贷款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对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庭情况以及心理状况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掌握;(2)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试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认知能力;(3)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团体辅导和训练,开展素质拓展、心理情景剧、主题训练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活动,帮助他们解决因经济困难而带来的烦恼,增强抗挫折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4 结论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当前时期下高校资助育人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高校资助育人管理的实施与开展。只有采取强有效的措施,才能够解决这些突出的问题,才能不仅能够实现贫困大学生的人生理想,而且还能为社会输入大量的高素质、感恩心强的人才。

[1]李瑞清.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取舍[J].高教探索,2009,(4):120.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3]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46.

[4]张耀仙,陈成文,罗洪铁,等.成才不是梦:高校贫困生的今天与未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79.

[5]黄建美,邹树粱.高校资助育人创新视角:构建多维资助模式的路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4):81—85.

[6]赵明吉,赵敏龙,希利,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134.

[7]浦玉忠,韩晓庆.“跟进式教育”理念的实践模式浅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

[8]周红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l:20-22.

[9]裴巧玲,姜德红.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分折及对策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6):59-61.

G647

A

1009-8534(2015)02-0111-02

2014-11-25

王乐(1986—),女,助教,本科,主要从事学生德育工作。

猜你喜欢

助学贫困生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选择困难症
关爱·帮扶·助学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为助学一诺千金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有困难,找警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