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

2015-04-10马全中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人才培养

马全中(韶关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512005)

论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发展共同体的构建
——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

马全中
(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韶关512005)

摘要: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共建发展共同体主要缘于两者具有较大的互补性。目前,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者合作范围狭窄、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二者构建发展共同体未来可行路径包括:拓展二者合作的范围、促进师资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合作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制度平台。

关键词:普通高校;职业学校;发展共同体;人才培养

近年来,普通高等学校所面临的人才培养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存在就业难的现象,大量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待业的窘境;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大量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许多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造成这种困境的主要根源是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滞后,特别是,普通高校作为单一的人才培养主体,在现代社会已经无法独自有效地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普通高校必须与社会其他主体一起组建发展共同体,共同合作进行人才的培养。鉴于此,本文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专业为对象,探讨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路径。

一、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势在必行

普通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普通高校存在着办学场所的缺乏、生源的短缺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普通高等学校需要与其他社会主体结成伙伴关系,共同进行人才的培养。在另一方面,职业学校等其他主体面临着师资短缺、缺乏办学资质、办学力量薄弱等问题,他们亟需引进合作伙伴,以促进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也就是说,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的主要原因是两者具有较大互补性,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彼此合作共同构建发展共同体。具体而言,建设发展共同体起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普通高校硬件设施等教学资源相对短缺。目前普通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学设施的短缺。以韶关学院为例,韶关学院目前在校生规模达28 097人,成人教育在校生达14 441人[1]。现有教学设施和教学场所仅能满足全日制学生和在职函授等成人教育学生的需求,而不能满足成人教育全日制学生学习的需求。也就是说,目前有一部分高考落榜的学生通过成人高考的途径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希望能和考入普通高校的学生一样进行全日制学习。但是,普通高校现有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只能满足普通高考统招学生的全日制学习需求,而无法进一步承担对成人高考招收的全日制学生授课的任务。无论是教室、图书馆、体育场所,还是寝室、食堂等后勤设施,都不能满足成人教育全日制学生学习的需要。而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则可以填补普通高校在硬件设施等方面的空缺。例如,韶关市拥有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有一批实力雄厚的职业学校,例如韶关市第一技师学院、韶关市第二技师学院、韶关市南方技师学院等一批职业学校,这些职业学校的大量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对普通高校硬件设施的短缺和人员的缺乏能够起到一定的弥补作用。

第二,普通高校缺乏实践教学基地。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目前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如何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实践性人才。实践型人才的培养既需要教学目标体系的优化,也需要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需要实习见习基地等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的正常进行以及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实践教学是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短板,而实践教学基地的缺乏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目前,行政管理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主要设在党政机关,还远远不能满足行政管理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因此,普通高校需要在多方面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强化培养质量的目的。同样,韶关市大量的职业学校为我校行政管理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拓展提供了平台,韶关学院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职业学校为实践基地或利用这些学校现有的实践基地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职业学校相关师资短缺。由于职业学校教学硬件设施充足,所以,职业学校能够招收到一部分成人教育的学生,对他们进行全日制的培养。但是,职业学校在师资方面存在短板。以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韶关市大多数职业学校缺乏行政管理专业的高层次人才,韶关市职业学校师资学历层级相对较低,行政管理专业的硕士比较少,博士更是缺乏;这些职业学校更是缺乏行政管理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职称的师资。显然,从韶关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角度看,它们也需要与普通高校合作构建发展共同体,共同进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从而实现自身办学能力的提升。

第四,职业学校缺乏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资质。职业学校在缺乏师资的同时,其培养行政管理等专业的人才还有一个瓶颈,即这些学校缺乏招收相关专业学生的资质。也就是说,对于这些职业学校来说,他们仍然缺乏培养大专生的资格。这种情况也导致职业学校亟须与普通高等学校联手组成发展共同体以实现共同发展。以韶关市的职业学校为例,这些职业学校虽然具有较为悠久的办学历史以及较齐全的办学设施,却缺乏培养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人才的资质。所以,职业学校也必须与普通高等学校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

二、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的现状

由于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在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存在着互补性,所以,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与合作办学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总的来说,二者合作的层次还很低,远没有达到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层次,二者之间的共同办学行为仅仅停留在一种松散协作的层面。

第一,合作范围较为狭窄。就目前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二者合作范围来说,其合作的领域主要局限于成人教育领域,即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大专层次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职业学校利用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资质进行招生,而普通高校则利用职业学校的场地、教学设施等硬件设施来培养具有专科学历的成人教育学生。这种合作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松散的联合,它并不能起到构建发展共同体的作用。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韶关学院与韶关市第一技师学院、韶关市粤北技校等职业学校的合作仅限于在行政管理教育等少数专业联合培养成人教育全日制学生,而这种合作之外的其他合作相对较少。

第二,合作缺乏广度和深度。如前所述,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合作范围和合作领域有限,但在另一方面,两者的合作也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既有的办学合作来说,合作也只是一种浅层次的协作。例如,韶关学院与职业学校的合作范围仅限于联合培养成人教育学生。在这种合作模式中,职业学校利用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招生资格来进行招生,职业学校从中拓展生源,同时也为学校创造收入。对于普通高校而言,也有同样的好处。但这种合作仅仅限于普通高校提供师资、职业学校提供学习场地这样低层次的合作,彼此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例如,普通高校的师资与职业学校的师资资源并没有得到深层次的提升,在师资资源上并没有实现有效的整合与合作。也就是说,二者的合作既缺乏制度性的保障,也缺乏长远的规划;既缺乏深度,也缺乏广度。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二者合作层次相对较低,未来拓展的空间还较大。

第三,人才培养质量有限。由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有限,导致二者合作培养人才的质量受到影响。例如,由于学生是在职业学校里学习,与普通高校老师缺乏应有的互动,老师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得不到保证,从而影响培养的质量。另一方面,普通高校的其他优质教学资源也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由于职业学校所在的校区与普通高校往往并不在一个区域,导致学生无法有效使用普通高校的各种教学设施,这也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的路径

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促进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双赢,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因此,目前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当务之急是从多方面对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予以完善。

第一,拓展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合作范围。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目前的合作领域仅局限于部分成人教育学生的共同培养,二者合作的范围比较狭窄。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构建发展共同体必须拓展二者合作的范围。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分析,普通高等学校未来发展方向是朝向应用型和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其人才培养的方向必须是面向市场和面向社会的。而在这方面,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和实用性方面具有其领先优势。因此,普通高等学校必须要放下身架,与职业学校展开全方位的合作。以韶关学院与韶关市相关职业学校的合作为例,其合作的范围要突破原来仅仅联合培养部分专业的成人教育学生,还要进一步加大合作的范围。二者合作的性质要从原来的一种松散利益联合体转变为一种战略合作,通过二者的战略合作,实现二者办学层次、办学实力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和飞跃。

具体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合作范围还可以拓展到以下的领域:(1)实习见习基地的共建和共享。对于韶关市的职业技术学校而言,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们的实习见习基地建设比较完善和成熟,而且,他们的实习见习基地大多与第一线的企业有密切的联系。因此,普通高校可以与各个职业学校签订实习见习基地共同建设协议,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的优势。(2)学校教学设施的共享。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二者在教学设施上各有其优势。例如普通高校在图书馆资源和实验室设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这方面两者加强合作,显然有利于办学质量的提升。(3)学生管理模式的交流与合作。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各有其特点,普通高校较为注重学生的独立性,而职业学校对学生多进行严格的封闭性管理。两者的管理方式各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因此二者应该在学生管理方面加强合作,使管理方式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能保证学生学习的安全。

第二,采取多种措施实现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师资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正如前述,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合作缺乏一定的深度,二者只是浅层次的合作。这种浅层次的合作体现在师资的使用上。目前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仅限于职业学校的某些课程由普通高校的老师承担,在此之外,老师之间缺乏交流。显然,这种简单的互动不利于师资水平的提高。构建发展共同体需要二者彼此之间取长补短,需要普通高校的师资与职业学校的师资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对于普通高等学校来说,其师资具有理论水平强、科研能力强的优点,如果充分发挥普通高校这些优势,也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职业学校师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而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其师资资源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正在转型的普通高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深层次的合作关键在于建构一个二者教师合作互动的平台。构建发展共同体不但要促使二者师资之间的共享,而且要创造一个机制促使二者师资的交流和学习。也就是说,构建发展共同体必须构建一个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师资之间互动学习的机制和平台,以实现优质师资的传帮带作用。

在促使普通高校老师和职业学校教师相互学习的过程中,二者可以借鉴“交互式个性培训”的方式[2]。也就是说,在交互性个性培训中,教师由传统的那种“立法者”转变为“阐释者”,互动双方之间不再是“给予”和“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解释性话语”,即教者和学习者通过各种个性化的手段实现教与学的互动[3]。实际上,这种交互性个性培训在构建共同体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的师资合作中,教师可以通过这种个性化的交互培训实现师资力量的整体提升和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改善。二者在师资方面的合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普通高校的老师和职业学校的老师可以结成教学帮扶团队,定期进行教学研讨,共同实现教学技能的提升;(2)师资的换岗交流。也就是说,两者可以把各自的优秀教师进行换岗交流,实现优质师资资源的共享;(3)实行互认学分制。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课程,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可以实行互认学分制,鼓励学生选修对方学校的特色课程。

第三,共同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构建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关键环节是二者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对于二者合作培养的领域,普通高校需要与职业学校合作进行人才方案的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需要突破以往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要把实践环节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上。普通高校在制定成人高等教育大专生和本科生的培养计划以及普通高等教育的培养计划中,需要多听取职业学校的意见,吸取他们以往有益的经验,促使自身培养计划更加科学合理。以韶关学院行政管理教育专业为例,目前现有普通全日制统一招收的学生培养计划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缺乏应有的重视,学生的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距离。相对而言,职业学校由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其适应市场和社会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完善的过程中,普通高校需要与职业学校密切合作,共同研究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具体而言,二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促进培养计划的完善:(1)共同举办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研讨会。通过举办类似的学术会议,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能够充分学习和借鉴对方在培养方式方面的经验;(2)对于共同举办的专业,共同合作制定教学标准和培养计划。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对于共同举办的专业,在制定相关培养目标时,一定要共同研究和讨论相关的人才培养标准体系,使培养目标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3)培养计划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动态完善。培养计划一定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实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完善。

第四,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制度平台。构建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发展共同体还需要加强相关制度体系的建设。制度体系的构建是促进发展共同体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构建发展共同体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组成部分:教师合作与共享机制、教学设施共享机制、实习见习基地共享机制、学生培养考核机制等。教师合作共享机制就是一种促使普通高校的老师与职业学校的老师互动合作的制度性安排,避免师资交流的形式化和不可持续性。教师合作与交流的制度要力求细化,制度设计要尽量将交流的形式、渠道、方式等给予具体性的规定。教学设施共享机制主要是为了充分发挥二者教学设施资源的潜力,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教学设施共享机制的制定必须针对二者教学设施的优势和特点以及使用情况来进行,力求做到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率。例如,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制订实习基地共同使用的机制以及相关的协调机制、图书馆图书互借与共享机制、教学场地的共享与协调机制等。这些协调机制在共同体实际运行中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学生培养考核机制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通过学生培养考核机制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发展共同体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学生培养考核机制的制定需要着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考核机制对学生培养质量起到一种引导作用。

在构建制度平台的时候,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要本着平等协商、充分沟通、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一定要避免在制定各种制度的过程中产生形式化、简单化等问题。具体来说,普通高校与职业学校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相关制度的制定:(1)成立相关制度修订委员会。挑选委员会成员时学校应该注意委员的代表性,尽量涵盖各个相关部门以及一线教师;挑选委员会成员时学校要尽量选择那些责任心强和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委员会成员。(2)制定草案,同时征求意见。由修订委员会负责制定各种制度的草稿,在全校范围内征求意见。(3)共同体制度体系的公布。(4)制度的实施与反馈。总的来说,制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制度运行的过程中,如果有的制度出现问题,修订委员会要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及时予以重新修订。

参考文献:

[1]韶关学院简介[EB/EL].[2015-04-30].httP://www.sgu.edu.cn/xxgk/jianjie.htm.

[2]曲中林.关于集成性——回应式教师培训的构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4):82-86.

[3]陈菊.构建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之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4):89-93.

(责任编辑:薄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O7-5348(2O15)11-O129-O5

[收稿日期]2015-07-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韶关学院第十四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营造高校与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共同体——以行政管理教育专业学科建设为例”(SYJY20131483);2014年度韶关学院第十五批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基层行政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YJY20141515)

[作者简介]马全中(1974-),男,河南信阳人,韶关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服务型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研究。

Discussions on Constru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between General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A Case Study of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Majors in Shaoguan University

MA Quan-zhong
(Co11ege of Po1itics and Pub1ic Affairs Management,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23,Guangdong,China)

Abstract:The main reason of construction of deve1oPment of community co11ege and vocationa1 schoo1s is that they are comP1ementary to each other. Constructing the deve1oPment community between Ordinary co11eges and vocationa1 schoo1s may have some Prob1ems such as that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is narrow,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cooPeration is not Perfect,and the qua1ity of Personne1 training is not high. The deve1oPment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c1udes some future Path such as exPanding the scoP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m,Promoting the dePth of cooPeration and exchanges of teachers,Promoting cooPeration to draw uP training P1an of aPP1ied ta1ents,drawing uP system P1atform of deve1oPment community.

Key words:genera1 co11eges;vocationa1 schoo1s;deve1oPment of community;ta1ent education

猜你喜欢

职业学校普通高校人才培养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