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信苗族传统技艺
——芦笙制作的调查研究

2015-04-10秦明华郑方星闵小冰

昭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芦笙威信苗族

秦明华, 郑方星, 闵小冰

(1.昭通学院 a.艺术学院;b. 图书馆, 云南 昭通 657000, 2.威信县文化馆, 云南 威信 657900)



●乌蒙论坛

威信苗族传统技艺
——芦笙制作的调查研究

秦明华1a, 郑方星2, 闵小冰1b

(1.昭通学院 a.艺术学院;b. 图书馆, 云南 昭通 657000, 2.威信县文化馆, 云南 威信 657900)

对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白苗)芦笙制作技艺进行调查、了解,从芦笙的历史源流、传说、文化价值及制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归纳与分析,针对威信苗族芦笙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现状,提出了相关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的措施。

威信苗族; 芦笙制作; 调查研究

苗族芦笙具有悠久的历史源流,以鲜明的民族特征世代相传,是弘扬、传承和发展苗族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文化资源。管理部门及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保护、开发与传承苗族芦笙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笔者通过走访昭通威信水田湾子、三桃斑竹、双河熊孔、双河易朵寨、旧城松林、高田大湾等地的苗族聚居区,对威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威信县基本情况

威信县处于云、贵、川三省结合处,属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抬升地带。交通便利,县城扎西镇距省会昆明市约680km,距昭通市约286km,是滇东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商贸枢纽。威信境内山川雄伟,河谷纵横,最低海拔480m,最高海拔1 902m,年平均温度13.3℃,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秋暖和,光照充足等气候特点。据2000年末的统计,威信县苗族总户数8 187户,总人口38 798人,占全县人口10.82%,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94.3%,居住地遍及全县。

二、芦笙的历史源流与传说

芦笙起源于古代苗族先民,由于历史上苗族不断迁徙而形成的芦笙文化,在苗族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威信苗族(白苗)的芦笙在传统制作上都是六管式的簧管乐器,吹奏时音调沉稳、音色动听、回味悠长,主要用于丧葬祭祀、婚庆和踩花山时吹奏,通过对芦笙的演奏还能传达出历史的沧桑和巨变。

(一)芦笙的历史源流

芦笙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古代神话传说时期的“女娲时代”。我国古代的一些史籍中就有“伏羲作瑟,女娲作簧”、“竽笙起源于女娲”等记载。“芦笙——早在西汉初已出现……”[1]。唐宋时,史籍上记载的“葫芦笙”或“瓠笙”,所指的就是苗族的芦笙。“芦笙”之名始见于明代文献,钱古训《百夷传》载:“村甸间击大鼓,吹芦笙,舞干为宴”。《南诏野史》中载有滇中苗族“每岁孟春跳月,男吹芦笙,女振铃唱和,并肩舞蹈,终日不倦”。清代,文人陆次云撰写到:“(男)执芦笙。笙六管,长二尺……”可见芦笙历史之悠久。

(二)芦笙的传说

通过对当地苗族长者的走访咨询及归纳整理,有两种说法广泛流传。

传说之一,相传苗族的芦笙起源于立箫,当时主要是用于人死后停丧期间吹奏,用以吓跑野兽。远古时候,苗族始祖蚩尤家共有六个兄弟,每家都有一管立箫,用于死人时吹奏吓跑野兽,但需6个法师每人各持一管协调吹奏才能奏响。有一次蚩尤嫁女,途中送亲队伍走错路线,女儿死于远路荒漠之中,蚩尤的大臣们建议将其女儿的尸体运回作道场,以超度其亡魂,蚩尤没有接受大臣们的请求。几天后,蚩尤觉得自己的女儿死得很惨,无论如何也要派人到女儿死的地点去做道场(即祭祀),但又担心派去6个法师无法回还,于是就请乐师用葫芦将6支箫管串在一起,派一名法师去吹奏,为死去的女儿做道场,六管芦笙就这样产生了。

传说之二,相传在远古部落时代,苗族首领蚩尤与汉族首领炎帝和黄帝发生争执,各不相让,双方进行了激烈的战争,蚩尤战败,苗族部落四处流亡。为了让四分五裂的苗族人团聚起来,心急如焚的蚩尤派人砍来竹子做成立箫到山上去吹奏,同时还在山顶竖起花杆,用以召唤失散的族人。流落四方的苗族同胞听到他们熟悉的箫声,就顺着声音寻来,汇聚于花杆周围。终于,苗族又团聚了,大家高兴得又唱又跳,庆祝这重建家园的喜庆日子。此后,每年这段时间苗族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苗族“花山节”的由来。为了让族人紧密团结,永不分离,蚩尤请乐师用一个葫芦把6支立箫捆串在一起吹奏,用来随时召唤族人,后来发展成了现在威信县的传统芦笙制作。

三、芦笙的文化价值

威信县苗族芦笙制作工具简单,原材料方便且价格不高,只要充分利用当地竹丛越砍越发的特点,就可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且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芦笙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每逢过节或举办重大活动,苗族人民都要吹起芦笙跳起舞举行庆祝活动。如威信县苗族一年一度的五月端午的花山节,青年男女吹着芦笙、跳着舞,纵情欢唱,寓美于娱乐之中,既陶冶了大家的情操,又增加了同族的友情,继承了传统,更为促进社会文明繁荣进步及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发挥了极大作用。所以说,芦笙是苗族历史的见证,是苗族文化传承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载体,它伴随着苗家人度过了世世代代,有苗族“身份证”之说。

调查发现,威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主要由熊永钟师徒传承,并在传统的六管式芦笙的基础上改良了制作技术,制作出八至十六管各种型号的新型芦笙,不但扩宽了音域,演奏更加科学完整,而且芦笙的制作工艺精湛,造型美观,既可以作为乐器演奏,又可以作为工艺品收藏,在威信当地和周边县、市有较高的知名度,有的还被苗族同胞们卖到国外,昭通市博物馆也收藏有熊老师制作的芦笙。

四、芦笙的制作流程

受历史渊源和苗族迁移环境等的影响,“各地的苗族芦笙的外形器色,型号大小及其制作工艺、芦笙匠人技艺的差异又有所不同,芦笙器色因制作材料的不同而不同,芦笙长短和吹管数量也不一样”[2]。威信白苗的芦笙一直都是传统的六管式,结构极为简单,只需用一个与吹管连成一体的木质笙斗(相当于传说中的葫芦)装上六根竹管,竹管内嵌有铜制舌簧(相当于传说中的立箫)。制作的师傅采用锤子、锯子、凿子、钻子等工具来制作精美的芦笙。笙斗用十年左右树龄杉木制作,一般在冬季砍伐,按所需长短下料后烘干,可与吹管连成一体,也可把二者分开制作后再组合;音管用干透的茨竹、苦竹或水竹制作;音管内安装的舌簧用熟铜经冶炼后多次锻打制成。音管发音根据威信白苗支系的不同可分为“简谱的5、6、1、2、3、5”和“简谱的6、1、2、3、5、6”两种传统音阶型,没有“4”和“7”。

威信白苗芦笙虽然构造简单,但工艺流程却极为复杂繁琐,大体程序如下:

1、每年夏至后伐竹,冬天伐木和剥取樱桃树皮,晒干,如急需也可用火烘至干透,樱桃树皮用于绑扎、加固、美化装饰芦笙。

2、竹、木干透后,根据调试需要的长短下料。用刀刮去竹管表皮竹青,打磨至光滑为止,将木段劈、削成葫芦状的笙斗和吹管。

3、沿着笙斗和吹管的纵向一破两开,将两片笙斗挖空似葫芦类型,把吹管挖成内空型,类似竹管状。再用强力粘合剂(一般用牛皮胶、白乳胶等)将两片同样的空心笙斗粘合还原,并用绳索捆紧固定3至5小时后即可粘牢待用。

4、把已粘合牢固的笙斗按六根音管的直径大小,凿出左右各三孔并列的六个孔。

5、制作舌簧。首先把熟铜用火炼制,炼好后把铜块锤打成比现代口琴簧片还要薄的柔软铜片,然后依据芦笙音管的长短、内径大小以及音调高低,裁制成长约2—3cm,宽约1—1.2cm的长方形小铜片,再用薄刀片在铜片中央刮割出形如口琴舌簧的可颤动的发音舌片。接下来把形状大小不一的舌簧安装在长短不一的六根音管上,最后把六根音管按排序插入笙斗内。这样,一把芦笙就算初步完成。

6、最后把六支音管按“5、6、1、2、3、5”(前二位属小字组,后四位属小字一组)或“6、1、2、3、5、6”(前一位属小字组,后五位属小字一组)的标准音律,用刮刀在簧片上进行刮削,刮去多余簧片,最后把音校准,芦笙就可以吹奏了。

通过熊永钟等师徒几人的辛勤努力,刻苦钻研,借鉴外地制作技术,在威信白苗传统六管芦笙的基础上,利用同样的结构,把音管加密、增多,并加上半音,可制作改良型的可吹奏超过8度音的八至十六管各种型号的新型芦笙,扩宽了芦笙的音域。新型芦笙除了可以吹奏苗族传统的丧葬曲和花山曲外,经过扩充的音管还可以辅助吹奏现代音乐。

五、芦笙制作技艺的现状

在威信苗族中,除少数掌坛师以及个别芦笙爱好者会吹芦笙外,绝大多数的人都不会吹芦笙。一旦家中有人亡故,都要到很远的地方去请掌坛师来吹芦笙超度亡魂,有的甚至要跨乡、跨县才能请到。到目前为止,30岁以下的青年人只有少数几个会吹一两曲,多数都不会吹芦笙,很多苗族家中都没有芦笙。

目前威信苗族芦笙面临的最大危机是严重缺少芦笙制作艺人,芦笙制作工艺即将失传。威信过去有名的制作芦笙的老艺人去世了几位,剩下的一两个老艺人由于年事已高已不能继续制作了,目前威信县内仅存的技艺最好的芦笙制作艺人只有熊永钟,他虽然带了一个徒弟,但也是接近50岁的人。

威信苗族芦笙制作艺人极少,生产质量好的芦笙只能由单人按照程序手工作业,费时费力,熊永钟师徒制作一把传统的六管芦笙要花费2—3天/人的时间。芦笙卖价不高,产销量也不大,现在的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学习芦笙的吹奏和制作工艺,威信苗族芦笙制作工艺有失传的危险。

六、芦笙文化保护

威信县现在只有熊永钟师徒和极少数几个人在勉强维系着苗族芦笙制作这一传统技艺,此项技艺面临失传甚至消亡的危险,目前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抢救和保护苗族芦笙非物质文化遗产迫在眉睫,保护威信苗族芦笙文化必须采取有效的保护与开发措施。

(一)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进行苗族芦笙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精通专业理论且又有实践经验的专家的指导。政府在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同时,重视传承人认定与保护,挖掘参加苗族芦笙文化保护工作的人力资源,将传承人纳入重点保护范围,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加强对芦笙文化遗产开发利用的管理。重视开展传承和培训活动,加强芦笙文化保护工作专业人员队伍、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才能保证这项工作有效而持续地向前推进。

(二)加大投入,开展生产性保护

对苗族芦笙文化进行保护应是多方面的,既包括普查、整理、鉴定和研究,又包括继承、传播、利用和发展。[3]长期以来,由于缺少足够的经费支持,威信苗族芦笙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不到及时的抢救和必要的保护,而处于濒临消亡的境地。地方政府要考虑筹集足够的资金来对这项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提供支持,多方面为苗族芦笙保护提供管理、技术、资金等支持。

组织专家对芦笙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深刻研究,提升芦笙作品的文化、经济价值,帮助芦笙制作艺人继续改良作品,同时在制作精度以及包装设计等工艺上多思考。将芦笙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同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将其作为威信县旅游业代言品牌推向市场,不仅利于芦笙文化保护和技艺的传承,同时也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教育引导

在青少年中加强传统芦笙文化的教育,增强他们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乡土文化知识。鼓励年轻的苗族同胞学习芦笙制作工艺,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适当的资金扶持,建立威信苗族传统文化传习馆,常年招收有志从事芦笙制作、演奏的青年进行学习,由熊永钟老师负责授课,县文体局派专人进行管理,形成当地文化经济发展产业,促进这一传统文化能更好的得到传承和弘扬。

(四)引入数字化保护

对芦笙文化资源包括制作材料、技艺、使用方法、影像、声音、文字等资料信息采用数字化技术进行保存和使用,这样既能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和效率,也能扩大影响和使用范围,同时还可推动对芦笙文化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动态保护与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总之,对威信县苗族芦笙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工作,管理者要加强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管理的力度。加强对芦笙艺人及其作品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通过新闻媒体,加强舆论宣传,激发苗族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保护苗族芦笙文化的良好舆论氛围。

注释:

熊永钟:男,苗族,现年54岁,威信县民族民间传统工艺芦笙制作传承人,家住威信县三桃乡斑竹村湾头社。

掌坛师:为死者做祭祀活动的人。

[1]秦序. 芦笙起源初探[J]. 乐器,1981,(4):25—26.

[2]李文哲. 苗族芦笙的起源及其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34(1):36—38.

[3]苏晓红. 苗族芦笙文化内涵与制作技艺传承路径探析[J]. 贵州民族研究,2009,(2):74—77.

An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Making Lusheng——The Traditional Skill of Miao People in Weixin

QIN Min-hua1a, ZHENG Fang-xing2, MIN Xiao-bing1b

(1a.School of Arts, 1b. The Library, Zhaotong University, Zhaotong 657000 China; 2. Culture Center Of Weixin County, Weixin 657900, China)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Miao people( Bai Miao)’s skills of making Lusheng-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Weixin county of Zhaotong, Yunnan, and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legend, cultural value and making process of Lusheng, aiming at the situation that Miao’s Lusheng culture in Weixin is in danger of being lost,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it.

Miao people in Weixin; making Lusheng;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2015-03-09

云南省2012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地方民族民间美术元素在高师美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秦明华(1963— ),男,云南昭通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画、美术教育教学研究。

TS953.22

A

2095-7408(2015)03-0015-04

(序号:80)。

猜你喜欢

芦笙威信苗族
岜沙芦笙节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你好,芦笙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苗族民歌
芦笙恋歌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
自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