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5-04-10刘冬冬
刘冬冬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践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若干思考
刘冬冬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一句口号,更是需要付诸行动的国家教育意志。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口号付诸于行动既是政治家的诉求,亦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基于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口号进行的语义分析,阐述口号的基本内涵与实指,更强调“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办”是关键,它包括政府举办、社会协办、学校承办。
人民;满意;教育;政府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党和政府教育工作的奋斗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关注与期望。党的十八大又一次提出“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及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更反映了对人民越来越高的教育期盼或要求的负责任的应答。
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相比,从字面来说,增加“努力”二字,使得“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加务实,即强调真心实意,努力而为。这实际上在强调行动。
要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口号付诸行动,释义是前提,行动是关键。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口号的语义分析
教育口号是谢弗勒教育语言三分法中的一种,教育口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教育口号是指人类口头呼喊,具有教育纲领性和鼓励性作用的简短句子;而狭义的教育口号指为教育运动提供主要观念和态度的一种具有鼓励性作用的符号。它以人们的理性分析、判断为基础,以一种情绪化的形式表现出来,能够唤醒人们在情感、情绪上产生相应的反映,因此可以说教育口号是一种“主情式”的教育表达[1]。
教育口号以简约性、情绪化、导向性、价值倾向性为独有的特征和以非系统化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立足于教育语言之林。尤其在教育实践方面,教育口号能引起人们对教育活动的关注,同时也对开展教育活动具有强烈的鼓舞推动作用。基于此,笔者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属于教育口号的广义范畴,表现出鲜明的统摄和纲领性特征。
人们研究教育口号有重于形式者,也有重于意义者,它们均具有启示意义。只是因为研究者的思维方式存在不同,所以对教育口号研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基于此,对口号的分析就是对口号进行语义分析,阐释口号的基本内涵及口号之下的实指。
(一)关于人民
一般而言,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研究视阈对人民的界定各不相同,但它们均具有共同的特征,如群体性(表现为各类人群的集合)、时代性(受之于特定的历史条件)等。以中国社会为例,人民指的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和爱国者。
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人民未曾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群体,孔子曾倡导“有教无类”,就试图要把受教育者的范围泛化到极致,足见其“人民”的胸怀极大,只可惜他的想法仅是远景而已。所以,厘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人民”的内涵,就成为践行这一教育口号的基本前提。
和学新教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人民”理解为根据教育的服务对象确定并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具体化的两个实体:一是代表社会价值和利益的国家;二是代表个人价值和利益的受教育者[2]。而陈金芳、刘巧利、刘一鸣等人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人民”理解为广大劳动群众、老百姓。笔者认为“人民”应当是与代表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受教育者有关的学生和家长。
(二)关于满意
满意是主体对客体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心意的一种体验。满意具有客观性、实践性、社会历史性等特点。人民的满意程度的高低是由人的主观感受决定的,以人的主观需要为形式表现出来。满意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本身的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人大脑中所产生的反映,呈现出一种客观性。客体满足主体的需要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实践是媒介。主体的需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满意的三大特征可以看出,满意是一种满足主体的需要。
不同的学者对“满意”有不同的看法,和学新教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满意”理解为是一种人民对教育实际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这种满意的程度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他从质量的角度,谈了人民对教育的需求的满意程度体现在“有学上”到“上好学”的思想转变。而刘巧利、刘一鸣等人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满意”理解为教育实绩对人民需求的满足。
笔者认为,“满意”的教育是一种能够满足人对教育的需求,并且能够实现其教育自身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尤其是满足受教育者个体和家长需求的教育,即家长满意、学生满意。
(三)关于教育
自古以来,人民对教育就有不同的认知,如我国《学记》就曾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阐述,西方柏拉图希望通过教育建立理想国家。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的教育存在,本身昭示了教育自身发展其内涵与外延的不断更迭,同样“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搞清楚教育的实指。
和学新教授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教育”理解为现代教育。现代教育主要指的是素质教育,它是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在内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而刘一鸣、陈金芳等人对“教育”的解读是提倡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倡导终身教育思想,把教育当成一种教化人的思想工具[3]。
笔者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教育”应该是关注受教育者个体有关的阶段性的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
学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家长是教育的利益攸关者,“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教育;家长对教育是否满意直接反映就是对学校是否满意,满意的学校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体现。而教育的实施主要是由学校来落实完成,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综上所述,“办人满满意的教育”就是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具有阶段性的学校教育。
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口号到行动
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口号的释义是前提,释义之下的行动是关键,释义规约、引导行动。所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办”是关键,“办”是一种行动。笔者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中的“办”应该由三个相互独立又密切相关的主体来实现,即政府举办、社会协办和学校承办。
(一)政府举办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由政府举办,即由政府扮演举办者的角色。为了充分发挥这种角色,政府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与制度;重视对基础教育投入;实施相关的教育管理与评估。
1.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与制度
政府是基础教育制度与政策的制定者,为基础教育提供相关的制度与政策的服务[4]。在教育服务领域方面,政府建立教育财政资助制度、学校办学自主权制度、教育政策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等。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安排,政府对教育规模、结构、布局以及运行发展等方面进行宏观调控、决策、指导与管理,使得教育体系中的各个子系统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权利和义务,使得职能得以正常发挥,促进教育体系高效运转和全面发展。这是政府举办的质的规定性。
2.政府确保相应的基础教育投入
政府向基础教育提供公共产品,各级政府将财政拨款投入到基础教育的办学当中。教育经费是兴办学校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教育经费的多少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校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目标,最根本的保障是增加教育投入。因此政府要建立政府投资体制,即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辅之政府建立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设置教育税、吸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费等措施来筹集教育经费。通过增加教育经费投资比重和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来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拓展公共教育服务总量,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这是政府举办的关键所在。
3.政府实施教育管理与评估
政府对教育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各级各类教育的管理。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对各级各类的教育进行间接管理、宏观管理,来加强政府对教育控制与监管,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政事分开,避免政府在管理教育方式上出现“错位”“越位”“缺位”的现象。另外,政府还应建立教育督导评估机制,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方针、政策的督导,保证国家相关教育政策、方针的贯彻执行和教育目的实现;另一方面是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督导,推动本行政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
(二)社会协办
人民满意教育应该由社会协办。社会协办教育是对政府办学、学校承办的补充,弥补政府办学、学校承办的不足,这种不足表现在教育资源方面。具体包括:弥补政府教育资源的缺口;充实学校教育资源的空缺;盘活社会自身的教育资源。
1.弥补政府教育资源的不足
基于公立学校数量、质量、体制的不足,以及维持学校发展与运转的资源不足、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不足现状,因此需要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局面,鼓励、支持社会团体、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发展各种民办学校和私立学校,提倡社会人士、企业投资、捐资助学。一方面,减轻教育上的财政负担,缓解和补充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弥补公立学校硬件资源的不足,满足社会一部分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也增加教育内部竞争机制,改善公立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
2.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
社会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学校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努力挖掘,将社会中的“潜在教育资源”变成“现实教育资源”,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第一,学校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中的人文资源,对学生进行广泛的人文教育,开展文化活动,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第二,社会有充足的硬件资源向学生提供学习、娱乐设施以及各种文化活动设施,丰富了学生学校以外的生活体验,解决了学校资金不足、场地不足和活动设备不足的状况;第三,社会中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可以解决学校教学中各专业人才的缺失,弥补了学校教师队伍中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不足。
3.盘活社会自身的教育资源
社会协办教育在弥补政府、学校教育资源不足的过程中,同时也在盘活社会自身的教育资源。第一,市区里的图书馆、博物馆向学生和社会人士开放,有利于促进社会人才资源的交流,同时也有利于社会中文化资源得到传递;第二,在我国协办教育有成功的经验,比如民办教育、社会力量办学等,可以借用成功办学经验来实行多种形式的办学,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第三,私人投资、政府补助、企业赞助的形式来投资办学,办学目的是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样不仅有利于缓解办学资金不足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周转,促进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又稳定的发展。
(三)学校承办
人民满意的教育应该由学校承办。学校是教育生产的场所,同时学校是教育政策的实施主体,是落实政府举办教育的最具有基础性的力量。这就需要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充分发挥学校独有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优势;学校承办,关键是育人成才。
1.贯彻国家教育政策,承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党十八大提出“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方针,各级各类学校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来制定学校的培养目标[5]。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以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为行动指南,承担起为子孙后代提供教育服务的责任和义务,充分发挥好学校是教育政策执行者的角色,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教育。
2.充分发挥学校独有的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优势
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比,具有独特的办学优势。首先,学校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教学环境和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有专业性较强、素质较高、责任心强的师资队伍,他们根据社会需要来培养人才,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社会、改变社会;最后,学校有严格的现代化的学校管理机制和评估机制,来保障学校的教育质量和稳定学校的秩序。
3.学校承办,关键是育人成才
学校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一切都着眼于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性的原则,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校也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社会所需要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人才。
[1]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5.
[2]和学新.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评估指标研究[J].教育研究,2009(1):5-12.
[3]陈金芳,刘巧利,杨一鸣.解读“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基本内涵[J].当代教育科学,2006(3):14-17.
[4]袁振国.教育政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96.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
【责任编辑赵颖】
G40-01
A
1674-5450(2015)01-0148-03
2014-10-25
刘冬冬,男,江苏泰州人,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