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观的现代性维度
2015-04-10董玉莲
董玉莲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沈阳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马克思资本观的现代性维度
董玉莲
(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6;沈阳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治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马克思资本观是一个具有辩证性的理论,它不仅包含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还包含马克思对资本的肯定和赞扬。在马克思对资本的肯定中,我们看到了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资本观中蕴含了资本的现代性维度。
马克思;资本观;资本逻辑;现代性
马克思资本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全面表达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态度。马克思立足于市民社会,站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找到了解决资本主义阶级剥削的根源——资本。但是,正如马克思把《资本论》看作是大写的辩证法一样,马克思的资本观也是辩证性的。在马克思资本观的辩证表达中,我们以往过多地关注了马克思对资本的批判,而忽视了马克思对资本的肯定,对资本的肯定是扬弃资本的前提,在历史的辩证运动中,资本的存在是其中一个环节。在马克思资本观中,马克思明确赞扬了资本的文明作用,资本在按照它的内在逻辑运动中,造就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性。从资本、资本逻辑到现代性,是马克思资本观辩证法中的现代性维度。理解这一维度,对我们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中,得出了“只有资本才创造出资产阶级社会”的观点。这是马克思资本观的理论核心,资本是资本主义的本质属性,没有资本,就没有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逻辑起点,资本开启了人类历史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资本观蕴含了资本是对前一社会(封建社会)的否定的内涵。资本是马克思资本观的核心概念,马克思就是从这一概念出发,展开了对资本的辩证理解。
“资本在历史上起初到处是以货币形式,作为货币财产,作为商人资本和高利贷资本,与地产相对立。”[1]商品流通是货币的起点,是资本产生的历史前提。在流通领域,当货币以买开始,以卖结束,货币就不再只是货币,而是作为资本存在。资本成为生产要素的重要部分,只有作为资本的货币购买了劳动资料和劳动力,才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进行下去。
当货币转化为资本,当资本家的钱袋成为资本的出发点和复归点,资本就像一部永动机,开始了不停息地运转。资本在它的不断增值的运动中,也把它的本质暴露无遗。资本体现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这是马克思资本观最重要的资本概念。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像资产阶级学者所说的是“进行新生产手段的积累起来的劳动”,而是一种生产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强调,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社会历史形态的生产关系。资本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成为资本,否则只能是物。这个一定的关系是什么呢?就是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的交换关系,换句话说,就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劳动力所有者之间的交换关系的总和。资本在这种社会关系中,表现出一种动态的变化过程,它有一种不断超出自己的量的界限的欲望,资本在通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交替变换过程中,实现了价值增值。这个价值增值来自哪里?是物化劳动还是活劳动,马克思明确指出,来自活劳动,这是资本家剥削的真正奥秘。就是在这种隐秘的剥削中,资本体现出了“对无酬劳动的支配权”,这已经揭示了资本的生产关系性质,资本是财产所有权的象征,只有掌握了这个财产所有权,才能具有支配和控制活劳动的权力,才能占有劳动剩余。
表现为一定生产关系的资本,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表现出具有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这是资本按照它的本质属性展开的,这样资本就成为了社会生产结构和经济权力结构的核心,必然表现出一种经济制度,资本就是这个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本质。
二、资本逻辑:资本运动的内在规律
马克思的过程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都有自身的动力。在马克思的资本观中,资本作为逻辑起点,必然在其内部动力作用下运动。这个内部动力就是资本按照自身的属性运转,具有必然如此的内在联系和运动轨迹,即资本逻辑。从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的逻辑起点可以看出,资本一出现,就显示出了它的二重性。资本逻辑也具有二重性:一是追求价值增值的逻辑;二是创造现代文明的逻辑。资本的双重逻辑是包含在资本的规定和本性之中的。可见,资本逻辑是资本的内在动力,只要有资本,资本逻辑就必然存在。
价值增值是资本逻辑的生命之泉,是资本存在的必然本性。资本主义的生产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而剩余价值实现之后,又继续转化为资本,资本主义的生产是持续反复的,生产只是为资本而生产。资本家进行生产的主观目的是价值增值,他决不会把使用价值看作自己的目的,所以资本家不会让货币在自己手中静止下来,资本家不是为了取得一次利润,他的目的是谋取利润的无休止的运动。资本就是在这种主体欲望支配下,开始无休止的运动,使价值增值持续进行。资本的价值增值,一方面显示出了资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性。资本家总是千方百计使自己投入最少,收获最大。资本的利润最大化,就要使剩余价值最大化,资本家就要千方百计压榨工人的劳动,于是就尽可能降低工人的工资。同时,资本家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还要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和管理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显示出了资本扩张的本性。资本就像发酵剂,它从某个点开始,使这个点不断扩大,形成巨大的面。资本的运动促进了生产的全球化,“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2]275
资本在反复的运动中,使资本量的积累越来越大。这种量的积累是资本主义发达的根本。而且,资本的积累刚开始是在纯粹的经济学领域中。但渐渐地它就会超越这一领域,而扩展到关涉到人的一切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资本就像一个磁场,带动周围的一切随着它旋转。资本的这种运动,也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理性是资本逻辑的现代文明之光,也是现代社会产生的前提。资本逻辑,一方面必然使价值增值;另一方面,也促进现代文明的发展。价值增值使资本从经济生活跃迁到各个领域。在这些领域,人们也遵循着价值增值的原则,使得物质的积累、生产、劳动、投资以及利润神圣化。马克斯·韦伯把它称为资本主义精神。人们把在经济上对剩余价值的追逐,逐渐推广为政治、文化和社会关系上对剩余价值的追逐。而这种追逐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资本逻辑,就是理性原则。
资本逻辑的理性最根本体现是在等价交换上。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需要资本家将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在流通领域转换成货币。购买商品的人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资本家将获得的货币拿来继续购买生产资料,为下一步的剩余价值生产做好准备。这些在流通领域进行的交换,都要遵守一个原则,即等价交换。“每一个商品占有者都只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另一个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他想把他的商品作为价值来实现,也就是通过他所中意的任何另一个具有同等价值的商品来实现。”[3]105看似是一种经济活动,但在这样的活动中,人们都遵守着一种天然的约定,“这种具有契约形式的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3]103这种等价关系从经济领域扩展到人的基本关系领域,使得物质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要遵守等价原则,即在所谓合理性前提下进行交换。
三、现代性:资本逻辑的必然
资本在资本逻辑的内在推动下,必然表现出其积极上升的趋势,马克思称之为资本的文明。马克思明确指出,“在资本的简单概念中必然自在地包含着资本的文明化趋势,等等”[4]。资本的文明是资本逻辑的必然结果。资本文明的历史作用,在马克思看来,就是它创造出了一个现代社会,简言之,就是资本逻辑和现代性是相伴而生的。资本在资本逻辑作用下,创造出了一个新世界——现代社会,一个破坏了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的社会。这个现代社会在资本逻辑的推动下,表现出了其文明程度。
资本文明使现代社会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普遍占有,为未来社会的自然支配力提供了物质基础。资本在资本逻辑作用下,要实现价值增值,就必然要扩大生产,因此表现出了全面发展生产力的积极趋势。价值增值原则使得资本积聚,资本积聚产生了社会分工协作的生产方式,这样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所以,资本积聚形成的大工业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很明显,机器和发达的机器体系这种大工业特有的劳动资料,在价值上比手工业生产和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劳动资料增大得无可比拟。”[3]444与此同时,资本促进社会成员“对自然界和社会联系本身的普遍占有”,资本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社会财富大大增加,“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2]277。总之,资本的文明作用体现在,资本创造出了一个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其丰富的文明成果为超越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未来社会做了积极的物质和精神准备。
资本的本性使流通范围扩大,创造出更多的交换地点,创造出一个跨越民族差别和国家界限的“世界市场”。“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的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2]276可以看出,市场交换的规模的扩大和地点的多元化使社会成员之间的联系更加广泛和普遍,只有人们在社会关系方面的全面占有,才会提高人的发展的完整性。资本逻辑使“文明化”进程在世界范围推进。生产的日益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地连接成一个整体,这就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文明向落后国家和地区逐步“传动”,也就逐步实现了落后国家和地区的“脱野蛮化”。这一过程也是以西方现代文明为中心的磁场效应。
资本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使大工业生产引起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所以,资本必然促进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使资本转变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方式,资本家不再靠单纯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和增加劳动强度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而是逐渐过渡到运用科学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虽然没有改变资本增殖的本性,但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相比,其实现方式更加文明。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更有可能使大量人力解放出来。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资本起到了调节社会生产关系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劳动时间就等于增加工人的自由支配时间,也就增加使个人得到充分发展的时间。因此,资本不仅创造了人的新的需要,而且资本主义又生产出具有广泛需要的人,符合社会发展的人,能够主动创造、主动享受、高度文明的人。同时资本逻辑推动了社会的全面理性化,促使人类历史从自然羁绊和宗教压制中挣脱出来,并使社会生活祛魅化、世俗化和科学化,并创造了人类社会稳定的交往体系和价值体系,而且随着市场制度、社会福利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的不断完善,这种文明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从而使得人类自身在物质和精神领域极大发展。
结语
在马克思的辩证资本观中,我们知道,马克思站在人的发展角度深刻批判了资本,“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3]871。人要实现全面自由和发展,最终必须最终扬弃资本。因此,大多数人据此判定,马克思对资本是深恶痛绝的,对资本的态度是否定的。但是,当我们站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时,我们就会发现马克思资本观的辩证性,就会看到马克思资本观中表达的现代性维度,即资本对社会历史文明的促进作用。这是马克思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肯定了资本的历史作用。我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只要谈到资本,就会站在意识形态的立场对资本予以否定、批判,而回避了资本的文明作用。马克思资本观的所表达的资本现代性维度对我国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只有深刻理解资本的这一维度的历史作用,才能充分利用资本、发展资本,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只有深刻理解马克思资本观的理论,才能认清我国当前的社会所面对的社会情势,才能厘清我们的工作重点和要点,抓住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解决改革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7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5.
【责任编辑赵伟】
A811
A
1674-5450(2015)01-0023-03
2014-08-25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3YJC720023)
董玉莲,女,辽宁盖州人,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博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