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发展的相关策略

2015-04-10张宇

视听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等师范高师舞蹈

□ 张宇

高等师范舞蹈教育基本指的是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类院校对舞蹈表演及舞蹈学的教育与招收的现象,是一种新型的舞蹈教育方式,主要的培养目标及任务就是培养一系列优秀人才给社会群体的舞蹈教育,同时提供强有力的基础保障给舞蹈教育事业。现阶段我国在舞蹈的舞技程度上还是差于西方发达国家,所以要使高等师范院校的舞蹈教育的差距不断缩小就需要大力加强培养的力度。

一、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师的重要作用就是育人。而针对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来说,教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舞蹈事业发展非常快,同时也有较高的专业技能水平,不过我国目前在舞蹈教育的普及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为我国在舞蹈教育的方向上太过狭隘,而如何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是每一个舞蹈教学工作者都需要深思的问题。而一名优秀的舞蹈工作者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及机构,现阶段在社会中对教育的专注越来越高,而在高等师范类院校的舞蹈教育是目前舞蹈教育事业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在高等师范类院校对舞蹈的教学最大的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舞蹈人才给我国的舞蹈教育事业,所以它的重要意义自然也不断增强。

二、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舞蹈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而舞蹈的出现实际对比其他国家来说要更早,不过我国开始较为正式的舞蹈教育发展时间比较晚,尤其在建国之后,就开始有了相关教育的教材。但是,高师类舞蹈教育同时也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形成的,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时间。针对高师舞蹈教育的不断发展,现阶段还未有对应的教育模式及措施,使现阶段很多高师院校都缺少统一的建设目标,基本都是依照自身的经验来进行办学,而这些也是高师教育中较为重要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目标培养以及课程设置上的问题。现阶段在高师院校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如下:

(一)教材使用性不强

高等师范类院校的教育目的及模式不同于专业院校以及其它院校,因为它有自己的针对性及特点,还有自己特有的培养方向及相关任务,还应有自身的使用教材以及教育特色。而现阶段我国在高等师范院校中还未出现有针对性的应用教材,并且目前所应用的教材都较为古板,严重缺乏创新性,缺乏与时俱进等特点。而教师在教育方式及能力上的差距,造成在教材的使用上不够统一,致使各大院校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

(二)知识结构不够平衡

高师院校需要输送教育人才给社会而并非表演人才,在其培养过程当中也许注意在应用“一专多能”等教育模式,学生不仅要熟练的掌握各个舞蹈领域中的相关理论知识,针对音乐及表演等理论也需有相应的接触。在专业教育上也需要不断扩展,让学生不单单能掌握专业知识,更多的是成为一个多能型、全面型的人才。作为一个合格的舞蹈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掌握高水平的表演能力及教导,在其相关知识上也需有相应的了解,现阶段高师教育在教育模式上较为单一,而且还缺乏相对平衡的教育结构,造成很多学生都处在中间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所以在教育方向上也很难胜任。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

针对高师类的舞蹈教育,必须要将其最终目的定位培养全面型人才,在课程设施中也需确保其综合化与多样化。在现阶段的教育模式当中,文化及专业课程的分配严重失调。而对文化课程的设置也非常少,即使有,也有一大部分是因为未达到一定的理论知识教育目的,而学生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常常会有所疑问,无法做到全部的消化以及吸收。而在专业课程的设置当中又存在很多繁琐问题,所以无法将需要掌握的专业角度及程度有效把握好。也极少有院校会愿意针对高师院校的教育特点以及学生特色来开设相应的课程。基本上很多院校都是将传统教学模式照搬,即使稍加改变,变动也不大。

三、高师院校舞蹈教育发展的对策分析

如果要改革办学结构,就会与各个项目的实行与改革有一系列的联系,而在改革中必须要注意几点要求,这里可概括为“加与减”的相关原则。

(一)“加”是措施中的重点

在这里,“加”的意义就是指建立一个有针对性及适应性的教育措施,将其作为方针,创立一个新型的管理模式及教育体系。依照实际的情况整理出一套能使教育规模及成果扩大,同时提高舞蹈教育面积的策略方针来对全国的高师舞蹈教育进行指导。不仅如此,各大高师院校都需要依照自身的情况,积极的进行创业,尤其要多应用现有的资源优势以及教育优势,来创造出一个新型的教育结构,使舞蹈教育的成果能显著提升。现阶段在我国很多高师院校中,其教师多来源于专业舞蹈院校,所以在教学经验上不太丰富,因此教师所理解的教育模式与目前高师院校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因为高师院校的很多学生并非是从小就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对比专业舞蹈学生,他们在文化与知识上会更高一筹,但是论其舞蹈专业技能还是有所差距。不过很多年轻的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在教学方式上还是沿袭将所学知识强硬的传授给学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针对一个教师来说,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因此高师院校舞蹈教育教师需要将自身的教学态度摆正,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不然今后我国高师院校舞蹈毕业生不仅在专业上比不上艺校生,在文化上也不如其它专业的学生。

在“加”的重要意义中,重点在于“创新”。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探讨如何创新,如果在舞蹈教育上来应用,就必须要在设置理论课程以及投入教育上不断加强,其最终目的就是要将学生的文化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有效极强,同时还能深入的了解到知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因为艺术原本就在文化范畴中,而舞蹈界一直被认为头脑简单,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学生的文化基础较弱。而在舞蹈教育中,文化又是作为最为基础的保障,所以只有将文化修养加强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二)“减”的必要性

这里所提到的“减”也就是将一些复杂且过时的教育方法以及课程的设置予以摒弃。因为新的时代要重新赋予舞蹈新的作用,在近几年来,舞蹈在快速的发展中其教育方式上也有了较多的改善,而针对一些老旧的,与现阶段时代发展不相符的教育方式,我们需要进行合理的删减。针对高师舞蹈教育中的“减”,基本就是说在一些课程中的设置不够合理。有一些课程不仅不能让学生学习到新的知识,还因为设置较多而增加了自身的负担,并且还造成一些重要学科的学习时间造成影响。

针对高师院校的舞蹈教育来说,学生参与演出活动及比赛的机会应该不多。第一,因为高师院校在舞蹈水平上还是无法与专业舞蹈院校相比,如果与专业院校学生同场竞技,不占优势。第二,高师院校的教学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去参加活动,因为太过积极的参与活动会对学业造成一定的影响。不过也并非完全不鼓励高师舞蹈院校参与这些活动,有些时候鼓励他们参加。不但能让学生积累一定的经验,还能使其舞蹈的实际能力有效增强。所以,适当的参与活动对学生来说很有益处,必须要把握好“度”,避免频繁参加,影响学业进度。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对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行下,一些较大年纪的高师舞蹈教师必须要跟随现代社会的发展将教育方式进行改革。而且在改革前,还需深入地分析它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以此才能制定一个有效的改革策略。近几年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快,而高师舞蹈教育需要迎着这个大好形势,不断完善舞蹈教育方式,以此促进高校舞蹈事业的持续发展。

1.程晓洁.浅谈高等师范专科院校舞蹈教育现状与发展路径[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5)

2.陈东云.高校舞蹈教育理论的探究与实践[J].大舞台,2012(03)

3.吴丽萍.高校舞蹈教育发展的策略与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1(06)

4.杜鹏.审视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2)

猜你喜欢

高等师范高师舞蹈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高等师范数学课堂中的践行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高等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影像中的教育学——高等师范院校影视教育与职前教师培养探究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现代数字技术在高师钢琴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