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柳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

2015-04-10宋楠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柳琴弹奏乐曲

宋楠

论柳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

宋楠

柳琴演奏作为一种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不仅要求演奏者有扎实的弹奏技术,还要求演奏者在内心情感和外在表现中形成有机的统一。在柳琴演奏过程中,情感的积极参与,才能获得更高艺术表现,达到清耳悦心的意境。当前,音乐教育全面完善的情况下,柳琴弹奏技巧纯熟,但是不能达到情感上完美的境界。真正的柳琴弹奏者应该将弹奏技巧融入到情感体现中,两者结合来表现精神内涵,给人美的享受,达到柳琴弹奏的极致境界。本文主要通过乐曲情感表现的各种要素和情感表现在不同乐曲中的差异两方面来加以研究。

柳琴演奏 情感 表现

柳琴这一传统的弹拨乐器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柳琴是最具有表现力的民族乐器之一,在柳琴的音乐作品中要有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的统一,除了要熟练地演奏柳琴技巧外,还要完善和再现音乐中的情感内涵,要把作品的情感通过演奏技巧发掘出来,赋予艺术表现。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二度创作”,只有琴音与情感统一,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音乐作品的意境,打动人心。

情感表现的要素

1.熟练的演奏技巧

柳琴演奏是一种高技能的演奏艺术,熟练地演奏技巧是表现乐曲情感内涵的基础。当我们的弹奏不能达到应有的发音效果的要求时,就不能奏出乐曲应有的情感与神韵,深刻情感的表现正是依靠熟练的演奏技巧来体现的。柳琴的演奏技巧复杂多样,常见的技法就有六七十种。

(1)“弹”“挑”是属于柳琴右手技法中的单音技法。“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在诗句“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中,用其弹点的变化与速度的快慢来诉说柳琴女凄惨的身世和行中的哀怨。

(2)“扫”“拂”扫拂是柳琴演奏中极具表现力的重要技法。“扫”食指用力从左往右急弹四根弦如出一声,“拂”是食指从右往左及挑四根弦如出一声,在诗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形象地运用“扫”“拂”比喻了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使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一下子变成了视觉形象。

(3)“揉弦”所谓揉弦,是装饰作用的手段,由左小臂带动手腕,将力量传递给手指,手指放松兼有柔韧感,最终落到琴弦上做上下摆动的动作。揉弦的技巧主要是频率的控制,是来源于对乐曲的理解,用快而急的揉弦表达音乐的紧张感,用大幅度揉弦表达音乐的乐句,用小幅度揉弦表达音乐的细腻之感。

(4)“轮指”是中国柳琴右手技巧中最完美的经典性动作,是艺术的技巧。基本轮指动作要求,小臂要自然抬起,掌心朝向面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大指按顺序依次弹出。诗句“大珠小珠落玉盘”,就是将柳琴那叮咚有韵、如珠般高雅的乐音给人以美得感觉。

2.丰富的音乐素养

(1)培养自身的音乐素养

在培养音乐素养的过程中,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阅读与具体音乐形式相关的其他艺术作品、理论、历史都有助于更深刻的理解乐曲表达出的情感独特性。著名指挥家阿巴多曾说:“我认为了解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各个方面是很重要的。举例来说,要真正理解马勒的作品就必须阅读德国和奥地利文学,你必须了解卡夫卡和克莱斯的作品、席勒的诗……”音乐表演者们必须积累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音乐表演中更好地理解、表现作品,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各方面的知识,从而服务音乐,丰富音乐。

(2)从相关的艺术中吸取文化知识

以柳琴古曲《十面埋伏》为例,《十面埋伏》听上去气势磅礴,充满自信,很显然是武曲风格,描写的是战争场面,公元前202年楚汉两方在垓下征战,汉军刘邦以30万的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了项羽的10万之众。项羽率八百骑兵连夜突围外逃,最后在乌江边展开一场决斗,项羽因寡不敌众而拔剑自刎。柳琴曲《十面埋伏》出色地运用音乐手段表现了这场古代战争的激烈战况,在乐曲中你能听到战鼓、楚歌、排阵、大战,追击等激烈的场面。这就是在演奏乐曲前要了解的时代背景,我们在演奏时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乐曲中的辉煌与自信。

3.恰当的表演动作

柳琴演奏是演奏者将内心的情感加以集中、提炼,通过手部及形体的运动,用音响的形式诉诸于观众的艺术。演奏中的弦外动作能表现乐曲中丰富的情感内容。

(1)上提法下落法

上提法在柳琴表演中是运用最多的一种表演方法,它是弹后随势提腕向上,是凭借弹后的惯性而形成腕冲与臂冲的动作。常用于较慢速度的弹指法与较抒情的曲调处。下落法是右手食指向下击弦,随后顺势下落的动作。下落法常用于需强调的特殊情绪的特殊音,都为慢速的弹作铺垫。因此,悲愤、激越的情绪或是哀怨流畅的情绪都运用此法。下落后,右手虽休息,但左手往往还有其他比如揉弦、吟弦、打带等动作。

(2)上转法下转法

上转法是右手大指挑弦后,随即与食指同时收屈,手腕也随之顺势上转。上转法含指冲、腕冲及部分臂冲的动作。常用于各种轮指接挑的手法。因此,运用也是比较广泛的。在慢速抒情的曲调时使用,常结合其他比如揉弦、吟弦、打带等动作。吸气、展肘等动作。在快速流畅的曲调处使用时,常结合头部点法动作。

下转法与上转法相反,下转法是由弹前预备势右手臂掌往下转动,手指同时随势击弦。它含有指冲、腕冲与臂冲等各种因素,所以能增强惯性,减少噪音。常用于半轮、长轮及满轮的前面,以起过渡、增力或缓冲等作用。

(3)腕提法

腕提法是利用击弦后的惯性或反射作用,右手手腕随势弓起,并向右斜前方拉出,动作犹如京胡拉弓时的形状。它不仅含有指、腕、臂的缓冲因素,而且还有反射因素。运用此法时,可配合含胸法,并且头部需有前倾的感觉。腕提法常用于遮与分的指法以及轻柔的连弹时。

情感表现在不同曲风中的差异

柳琴曲根据乐曲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可以分为文曲、武曲、文武曲。文曲,是以优美、抒情、动人的旋律来表达乐曲的思想,展示乐曲意境。例如《春江花月夜》《月儿高》《诉》《汉宫秋月》《塞上曲》《飞花点翠》等。武曲,是通过鲜明的、气势宏伟的音乐来表达音乐的意境。例如《十面埋伏》《狼牙山五壮士》《霸王卸甲》等。文武曲,是兼具文曲和武曲的特色,少了文曲武曲的约束,风格新颖、形式活泼。例如《阳春古曲》《水龙吟》《灯月交辉》《闹场》等。下面我们就分别介绍一下情感表现在不同曲风中的差异。

1.柳琴文曲的情感表现

柳琴文曲在音乐风格上的特点是中国传统的抒情、写意。所谓的抒情,是专注于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的表达;在传统中国的写意,是擅长使用概括的手法,展现深邃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融入音乐的艺术境界中。例如,《塞上曲》,很多人的演奏意境表达的是王昭君在不同阶段的哀怨不满之情,然而,整首曲子除了被悲伤的情绪深深地感动外,还应表现或抑郁,或心情开朗,或悲伤,或愤怒,以及思念故乡的情感,表达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体现出一种风格更高的情感。

2.柳琴武曲的情感表现

柳琴在武曲中一般的格调是突出叙事和写实。武曲惯用分幕分场的叙述表现股市的连续情节。写实是指武曲善用有始有终、绘声绘影的手法来演绎完整的内容。柳琴武曲要求演奏者扎实的功底,常用的演奏技法是扫弦、快夹扫、煞音、绞弦、推并双弦、拍、提、满轮等。所以我们在演奏中要把柳琴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的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乐曲整体的音乐效果。

3.柳琴文武曲的情感表现

柳琴文武曲,指的是综合运用柳琴文曲、武曲的表现手法,既具有文曲的抒情性、写意性特点,又具有武曲的叙事性、写实性特色,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例如在《阳春古曲》的演奏中,弹、挑、半轮、扫轮的综合运用,使旋律活泼清新流畅,再加上力度上的强弱变化,使乐曲中锣鼓效果的表现更为生动。全曲呈现出一种明亮的色调,活泼、乐观,听来使人感觉耳目一新,成为一首雅俗共赏的优秀传统乐曲。

结语

在演奏中要表达出不失本身的真实和自然,而且能根据作品的内容融入自己的想象并能辅之以符合作品意图的肢体表演,以真实、生动、自然、协调的表演将观众带入到作品的情境中。所以这就要求情感的表现要有扎实的弹奏技术,这种扎实的弹奏技术是情感表现的基础,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从身心去体会乐曲,体会作品。

[1]顾凤宾.柳琴教学与演奏[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1998.10.

[2]修海林.音乐审美中的情感、情绪问题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3.

[3]李景侠.柳琴演奏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8.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 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柳琴弹奏乐曲
弹 奏
始乱
一曲柳琴戏,最美拉魂腔
柳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弹奏四步曲,抒写真感受——怎样写好读后感
如何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中的赋格
柳琴改革发展轨迹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非物质文化遗产“柳琴戏”进校园的意义
悲伤的乐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