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广西县级数字影院建设与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2015-04-10黄家湛

视听 2015年12期
关键词:广西数字建设

□黄家湛

关于广西县级数字影院建设与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

□黄家湛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指导意见》对电影产业的发展目标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县级影院建设的目标是:“电影数字化发行放映网络日益完善。电影院规模迅速扩大,基本实现全国地级、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覆盖。2009年至2012年基本完成地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完成部分县级市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县级市和有条件县城的数字影院建设改造任务。”我区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如何?我们经过调研,了解到如下情况。

一、整体发展历程

2002年,以广西实验电影院、南宁市中华电影院、南宁市星湖电影院及桂林电影院的成立为标志,拉开了广西电影产业化改革的序幕。但时至2008年,南宁市宾阳县宾阳时代电影院的出现,才让广西有了第一家县级现代化数字影院。后来得益于1.3K电影放映机的推行,2010年至2011年,钦州市灵山县森禾电影院、桂林市临桂县福旺城影院、南宁市横县的横县电影院、百色市靖西县靖西幸福影院陆续成立。而在当时,全区只有30家数字影院,县级影院就有5家。

进入2012年后,随着电影院线制改革的深入及电影技术的变革,2K以上数字电影片源及2K数字电影放映机在城市主流市场全面铺开,此前国家在二级电影市场推行的1.3K放映机面临着无片可放的困境。和全国绝大多数装备1.3K放映机的县级影院一样,前面成立的5家县级数字影院经营情况一落千丈。“成也1.3K,败也1.3K”的戏言在业界广泛流传。

直到2012年12月,才有梧州市苍梧县锦泰影院和北海市浦北县浦北动力影院两家数字影院注册成立。此时,全区已有48家数字影院,而县级影院仅有7家。

2013年,是我区县级影院发展的一个转折点。《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县城数字影院建设补贴资金申报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广西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扶持办法》两个文件的出台,切实地从资金方面给县城数字影院的建设予以扶持。前者要求“不低于3个放映厅,合计达到200个座位,或者少于3个放映厅,但中、东部地区年度票房达到100万(含100万)以上,西部地区年度票房达到50万(含50万)以上;所有放映厅安装使用2K数字电影设备”,“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每厅补贴标准为40万元,最多3个厅。不到3个放映厅,但符合补贴条件的,按实际放映厅个数补贴”,最多得到补贴120万元。后者则对自2011年起建成“不低于3个放映厅、合计达到200个座位以上”的首家县级2K以上数字放映影院,“自治区财政补助符合条件的每家影院200万元”。这意味着2011年后首家建成的3厅2K以上放映设备的数字影院,至少可以拿到320万的政策补贴。

这两个扶持文件的出台,极大地刺激了我区县级影院的建设与改造,大量资本特别是业外资本向行业内涌入,兴起了电影产业的投资热潮。因此,在2013年新建成的25家数字影院中,就有13家县级影院;而在2014年新建成的31家数字影院中,县级影院就占了17家。

2015年截至9月,全区新建成的14家数字影院中,有6家是县级影院。至此,广西建成数字影院118家,其中县级影院43家。

二、发展不平衡的特点鲜明突出

和全国的电影市场情况类似,我区目前的电影市场是由城市主流院线市场、二级(县级及县级以上)电影市场以及农村电影市场这三个不同层次级别的电影市场共同构建而成。但是由于我区经济区域化整体发展不平衡,电影体制改革不完善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这三个级别的电影市场发展并不平衡。

“主流电影市场一枝独秀,农村电影市场百花齐放,中小城市市场遭遇冷落”,这是目前形容三个梯次的中国电影市场格局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话。这个特点在我们广西电影市场突显得更为鲜明。以2014年为例,广西101家数字影院总票房4.66亿元,首府南宁作为广西主流电影市场的代表,共有21家数字影院电影票房总计2.35亿元,占广西总票房的50%;农村电影市场方面,广西八桂同映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完成订购量15.6万场次,在全国农村数字院线排名第10位;前两者都算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二级电影市场方面,全区37家县级影院票房总计2487万元,仅占广西总票房的5.3%。这种巨大的比重差别,往好的看说明了我区电影市场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却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区电影市场发展不平衡的事实。

前面提到,截至2015年,全区共建成数字影院118家,其中县级影院43家。虽然近几年县级影院建设和改造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就全区而言,仍有40个左右的县级城市没有建成数字影院。

回顾我区县级影院的发展历程,首先建成县级数字影院的宾阳、灵山及横县等地有着一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人口经济大县。影院投资者无一例外的都是首先瞄准这些GDP、人均收入及城镇化程度较高的人口大县,经济条件稍差的地区便无人问津。像北流市这样一个县级市,从2013年6月至2014年初,仅半年时间,就有3家分别有5厅、3厅和4厅的数字影院注册成立。另外横县和德保县也是分别拥有两家数字影院。广西整体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许多县区像河池的东兰、巴马、凤山,百色的西林、隆林等,由于经济落后、人口少、人均收入低、城镇化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电影市场的发展。未建成数字影院的县区均在此列。

三、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一)资金

县级数字影院建设和改造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资金。2013年《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县城数字影院建设补贴资金申报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推进广西城镇数字影院建设扶持办法》两个文件出台,提供了不少于320万元的政策补贴资金,但前提都是“先建后补”。一家3厅二星级现代化数字影院的投入,不算土建工程投入,仅装饰工程和影院设备的投资,都不会少于300万元。区内一些县级旧影院,他们有场地、有条件,有着迫切的改造需求与愿望,但面对“巨额”的投资,往往无可奈何。

(二)县级电影市场需要培育期

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全区37家县级影院票房总计2487万元,平均票房收入不到70万元。这样票房收入是不足以让任何一家影院维系经营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补贴,只能在短期内让影院降低投资风险、减轻投资回收的压力。影院的持续性发展,还是要依靠上座率的提高乃至票房收入的增加,但这在县级影院市场来说,是需要培育期的。

以我区最早成立也是目前票房最好的宾阳时代影院为例,它从百万元以下票房到百万元以上,经历了三年时间;又再过了两年,才实现200万元票房的突破;到2014年实现400万元票房突破时,它已经成立了6个年头。上座率和票房收入低,市场培育期过长,投资回收期过长,是影响业外资本投入的主要因素。进而,县级影院自身无力投资改造,业外资本望而却步,县级影院建设与改造的进程步入恶性循环。

(三)电影市场人才缺失

过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老一辈的电影院从业者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但进入数字化电影时代后,大多数县级影院从业人员结构成分复杂,年龄偏大,文化素养偏低,技术基础薄弱,技术人才专业知识僵化,技能单一等问题也是县级影院建设与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障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够灵活,则无法充分地整合资源资金去对影院改造建设;新的影院建成后,没有新的管理思路去排片、宣传、服务观众,上座率难以提升,票房培育期无法有效缩短。

(四)需正确引导避免盲目投资

为实现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指导意见》提出的县级影院建设的目标,2015年初国家财政部对县城数字影院建设补贴资金申报和管理进行了补充,提出对贫困地区可以申请80万元“先补后建”的县级影院建设补贴。80万元至少可以实现一个影厅的数字化改造,意味着对于某些经济条件实在比较落后的县级地区提供了完成数字影院建设改造的便捷途径。但哪些县区有条件建设多厅影院,哪些县区需利用好政策首先建成一个数字化影厅,需要判断准确,正确引导。

如仅为了实现数字化影院全覆盖,将未建成县级影院的县区一刀切,全建成单厅数字影院的办法未必可取。众所周知,河北省就是通过一台设备补贴50万元的办法,在全国率先完成全省数字影院全覆盖的。但河北省电影市场并没有因此发展起来,这些一台设备一个影厅的影院,要么是根本就没有进入正常化经营的,要么就陆续被市场淘汰。有了前车之鉴,我们广西不能重蹈覆辙。

四、县级影院市场前途光明

(一)依托土地优势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缺乏是不争的现实,但如能充分利用信贷、合作投资经营等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却也是解决资金瓶颈的有效途径。区内不少有着强烈的改造愿望的县级影院,往往忽视了本身就拥有了场地、土地这样的硬条件。所谓“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也只有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发挥积极的主观能动作用,结合政府的有利政策,才能把握市场机会,“等靠要”绝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二)借鉴先进理念培育县级市场

要提高上座率,首先是做好宣传。长期以来,县级影院设施陈旧、消费环境差、片源落后等印象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后来出现录像厅的低谷消费也让普通大众对县级影院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因此,必须为新建或改造的影院做好宣传,让普通大众对现今影院文化有一个新认识。再者就是要服务好观众。当前人们对文化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打造舒适的消费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吸引观众不断地走进影院。另外,影院从业人员特别是管理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跟过去不同,当今的影院管理,排片也是一门艺术,直接影响当天的上座率。

只有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做好宣传、提供高级的视听享受,树立民众时尚文化消费的新观念,才能为培育好县级影院市场提供必备的客观条件。

(三)利用学习交流加快人才培养

针对县级电影市场上人才的缺失的问题,我们除了寄托于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行业学习管理、不定期组织县级影院管理者学习培训外,更鼓励各县影院从业人员主动“走出去”——每年全国性的电影技术和影院经理培训交流会都不少,建议多学习、多交流。

另一方面,只有县级影院市场的逐步发展,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一辈投身这项事业中来,为其注入新鲜活力。

(四)科学市场定位激发影院活力

单厅影院排片困难,不具备市场竞争的事实早已被市场证明。针对我区的老少边穷地区,率先建起单厅影院以满足城镇居民看电影的需要倒也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看到,过去不少县级影院都处于县城中心地带,甚至影院、办公区、职工宿舍区都连在一起。随着岁月的变迁,日渐破旧,与周边的新兴建筑格格不入,但它们却拥有着难能可贵的珍稀资源——土地。类似这样的情况,我们更建议对影院的改造要整体规划、综合利用,真正令国有资源得到有效的价值延伸。不是简单地为了建影院而建影院,而是考虑建什么样的影院。

唯有坚持把城镇数字化影院的建设,纳入整体城镇化建设规划中,规划文化建设布局,对城镇数字化影院建设定位清晰,坚持以市场为主体,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盘活资产,进而才能真正唤醒县级影院的活力。

城市主流电影市场日趋饱和,从影院投资市场的结构上看,部分资本量开始向二级电影市场靠拢,县级影院市场正在迎来发展的春天。而截至2015年6月,全区电影票房逾3.6亿元,其中40家县级影院票房总计逾2400万元,几乎相当于上一年全年的总和,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我区的县级影院市场正在正确的道路上稳步向前发展,前途一片光明!

(作者单位:广西电影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广西数字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答数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广西尼的呀
数字看G20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成双成对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