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
2015-04-10郭秀琴顾昭明郭新刚武丽丽
郭秀琴 顾昭明 郭新刚 武丽丽
中国.山西医科大学大学(山西太原) 030001 E-mail:804373800@qq.com △通讯作者
攻击性是指个体表现出对人或事物有意侵犯和破坏等行为的内在心理特征,当个体的这种心理无法通过合理渠道宣泄时,就会转化为外在的攻击行为[1]。攻击性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自伤、他伤等恶性攻击性事件不断发生,例如复旦大学的饮水机投毒事件等。大学是青少年摆脱对成人的依赖,逐渐地成为独立个体的时期[2]。在这个时期,大学生自身及所处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他们应对挫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却不成熟,这使他们内心压力与矛盾冲突增加,遇到困难时常采取不适当的行为,导致无法挽回的局面。这些高校恶性伤害的发生表明了攻击行为已经成为校园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也表明了攻击性研究的迫切性。
本世纪以来,心理学家从不同方面对攻击性进行了理论探讨与实践研究,促进了人们对个体攻击性及其相关问题的认识,同时为控制与矫正个体攻击性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攻击性受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其中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为子女创造的家庭环境是影响子女心理与行为发展的核心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行为表现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关系到子女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但综观以往文献可以发现,父母教养方式与攻击性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相对一致的结论。基于此,本研究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关系,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攻击性行为的预防与干预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从太原师范学院大学生中随机选取200人发放问卷进行调查,经过筛选和统计整理,保留有效问卷186 份(93%)。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表 主要用来考察被试的性别、年龄、专业、家庭情况等基本信息。
1.2.2 攻击性问卷AQ-CV 此问卷是经过中文版AQ 修订的,包括5 个分量表,分别为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性,问卷共30 个条目,采用5 点记分,得分越高表明攻击性越高。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位于0.60~0.89 之间,在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良好[4]。
1.2.3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此量表是瑞典C Perris 等人编制,后由我国学者岳冬梅[5]等翻译并修订后引进国内。量表共有66 个具体的题目,包括父亲与母亲两个分量表。其中父亲教养方式有6 个因子,分别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F1),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偏爱被试(F4),父亲拒绝、否认(F5),父亲过度保护(F6);母亲教养方式有5 个因子,分别是母亲教养母亲情感温暖、理解(M1),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被试(M5)。经过测试证实,修订后的EMBU 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各分量表的同质性系数在0.46~0.88 之间,分半信度系数在0.50~0.91 之间[6]。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
对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的攻击性各因子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见表1。在身体攻击性因子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在言语攻击性、愤怒、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因子上,男女大学生得分差异不显著。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分析
见表2。
表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s)
表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性别差异(±s)
注:* P <0.05,**P <0.01,***P <0.001,下同
项 目 男生(n=60) 女生(n=126)t身体攻击性 16.90±5.637 13.88±5.061 2.310*言语攻击性 11.55±2.892 11.22±3.038 0.436愤 怒 14.10±5.241 14.79±4.684 -0.573敌 意 16.35±4.209 15.81±4.105 0.520指向自我的攻击性11.35±4.082 10.21±3.375 1.283
表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r)
从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身体攻击性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言语攻击性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愤怒与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的敌意与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大学生指向自我的攻击性与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惩罚、严厉,父亲过分干涉,父亲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母亲拒绝、否认,母亲偏爱被试呈显著正相关。
2.3 以性格、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性别、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之间的关系,以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分别以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敌意和指向自我的攻击性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性别、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回归
从表3可以看出,以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以身体攻击性、敌意为因变量进入回归分析中,母亲拒绝、否认分别进入回归方程,方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101 和0.186。
以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以言语攻击性和愤怒为因变量进入回归分析中,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分别进入回归方程,方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0.127 和0.125。
以性别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为自变量,以指向自我的攻击性为因变量进入回归分析中,父亲拒绝、否认和父亲过度保护进入回归方程,方程调整后的确定系数0.184。
3 讨 论
3.1 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结果表明,在身体攻击性上,男大学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其可能的原因是男性身体与力量的生理优势,使他们更习惯通过直接的攻击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男性是刚强有力的,他们的攻击性可以表现出男性的强大和社会地位,人们在主观上似乎也是可以接受男性以直接身体攻击形式解决问题,并且如果男性的攻击行为是对同伴或家人的保护,人们甚至会对其行为产生认同;而女性在社会角色期待中是温柔贤惠的,如果她们在解决问题时采取身体攻击,人们在主观上是难以接受的,甚至会对其产生厌恶之情,所以女性的攻击性更多表现以言语攻击这样间接的方式。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相关分析
父母教养方式中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攻击性中敌意、指向自我的攻击呈负相关,其他各因子与攻击性有相关关系时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与陈玉焕、赵倩的研究结果一致[7]。父母对子女情感温暖、理解与接纳为子女提供了良好的感情支持[8],使子女增加了正性情感,减少了不安和敌意,可以有效地降低应激事件对他们的危害性,对攻击性起到了缓冲作用,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与此相反,父母消极的教养方式均可能造成子女的高攻击性。父母的惩罚、严厉等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损害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关系,加剧他们对外部环境的不安全感,而惩罚方式也为子女提供了攻击性榜样[9],他们可能会模仿父母的惩罚方式,以拒绝、回避或攻击行为的方式应对外部应激事件;父母的拒绝否认会挫伤子女的归属感和关怀需要,使其防御性增强,情绪波动,自尊降低,从而将攻击内化成保护自己的方法[10],通过攻击达到自己的目的,获得安全感。此外,父母过度保护与偏爱子女也会出现过于关注子女的要求,容忍子女的不恰当行为,默许子女使用攻击性行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导致父母缺乏管教与监控子女行为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子女的攻击行为,从而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就很容易采取过激行为。
因此,父母应该理解与尊重子女,给予其情感上的温暖与支持,为子女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使子女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3 以性格、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攻击性各因子的回归分析
结果表明,母亲拒绝、否认对大学生的身体攻击性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解释了身体攻击性10.1%的变异量,对大学生的敌意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解释了敌意18.6%的变异量;母亲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对大学生的言语攻击性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解释了言语攻击性12.7%的变异量,对大学生的愤怒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解释了愤怒12.5%的变异量;父亲拒绝、否认和父亲过度保护对大学生指向自我的攻击性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共同解释了指向自我攻击性18.4%的变异量。父母的拒绝、否认会使子女产生一种挫败感,伤害子女的自尊和自信,降低他们的适应性;而过度干涉与保护会使子女产生逆反心理,都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长,会导致子女攻击行为的产生。所以父母作为子女的启蒙者与教育者,应该了解子女心身发展的规律,更多从情感上去呵护子女,少一些拒绝与过分保护,这样才能有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总之,大学校园恶性暴力犯罪事件的发生逐年增加[11],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攻击性与其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密切。因此,父母应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防止其攻击性行为乃至极端犯罪行为的发生。同时,有关大学生攻击性行为的预防与干预应当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媒体等多方面系统进行,以期收到良好效果。
[1]刘晓秋,陈亚萍.大学生攻击性与社会支持、安全感的相关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28-630
[2]雷雳,张雷.青少年健康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81-203
[3]李海燕.父母教养方式、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攻击性的影响[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5(5):190-192
[4]李献云,费云鹏,张亚利,等.Buss 和Perry 攻击问卷中文版的修订和信效度[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10):607-613
[5]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 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7(3):23-26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9-326
[7]陈玉焕,赵倩.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攻击性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4):595-598
[8]段鑫星,程婧.大学生危机干预[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34-36,71-73
[9]罗贵明.父母教养方式组合对大学生攻击行为的影响[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30-32
[10]陈欣,杜建.父母教养方式与内隐攻击性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4):798-801
[11]姚玉华,陈道湧,周峰,等.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9):1091-1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