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容貌评价差异及自尊的影响

2015-04-10殷竹鸣郝树伟徐震雷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容貌面孔吸引力

马 彦 殷竹鸣 陆 阳 郝树伟 徐震雷△

①中国.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医学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191 E-mail:yanma@bjmu.edu.cn ②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北京) △通讯作者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容貌,容貌与外表的吸引力对于每个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证实,对容貌的刻板印象确实存在,即认为“漂亮的人有更多优秀的特质”[1],同时很多人的容貌也影响了对自己的评价。那么,每个人对自我容貌的评价是否客观?容貌评价受哪些因素影响?

Patzer 在1985年提出了面孔吸引力的概念。基于外表吸引力-外表赏心悦目的程度[2],面孔吸引力指人们对他人面孔产生的一种愉悦体验。研究发现,在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容貌吸引力受到了整体容貌特征、面孔器官特征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对面孔吸引力的评价最具影响的是面孔的平均化(Averageness)、对称性(Symmetry)以及性别特性(Sexual dimorphic feature)。近10年,国外对影响容貌吸引力的因素研究较为深入且广泛,正面照片吸引力的评定相关最强的依次是嘴、眼睛、头发、鼻子,其他影响较大的还包括皮肤、面孔的结构等各个面孔器官[3],但是头发的变化较大,在面孔评价中稳定性较低,针对面孔的研究常常控制头发的影响。面部表情也会影响容貌的评价,如微笑会增加面孔的吸引力[4-5]。而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有较好容貌的个体相对具有较高的社会吸引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社会和职业胜任力,同时容貌吸引力高的人也会受到他人更积极的对待[6]。正如研究结果所示,人们在生活中会在不自觉中通过他人的容貌对个体的能力、性格进行评价。但是我们并不了解,在“以貌取人”的过程中,被评价的个体对自我的评价高低,自我与他人的评价是否一致。

目前针对容貌吸引力的研究比较有限,没有专门用于评价个体吸引力的系统,相关领域应用较广的是DAS 量表(The Derriford appearance scale)[7],分为DAS59 和DAS24 两个版本,用于躯体或面部容貌存在缺陷的个体,用于自我外貌评价以及心理状态。1997年周正猷编制了美容心理状态自评量表(Cosmetic Mental States Self-Scale,CMCC)[8],用于个体对自我外表尤其是体象的评价,可用于整形医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评估。但是,这些量表适用于容貌存在缺陷的个体,不适于一般群体的面孔评价。而在很多自我描述和自我评价的问卷中,容貌评价作为一个维度而呈现,如1984年Marsh 编制的自我描述问卷(Self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SDQ),与我国学者丛中、高文凤围绕自我(Ideal self)概念编制的自我接纳问卷(The Self 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可以看出,容貌在个体自我评价系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容貌与自我评价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国外一些研究均显示[9-10],在成年以后,外貌评价对自尊(Self- esteem)的评价存在一定的预测作用,尤其是身体的吸引力与自尊具有高度相关。而针对人格与外表吸引力的关系研究并没有统一的结论。仅在史新广[11]对于女性容貌吸引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在评价影响容貌吸引力因素的同时,测量了被试人格特质与容貌特征(面部对称性、平均化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面部对称性与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因素呈负相关,与宜人性和责任性呈正相关。然而,相关研究非常缺乏,我国的文化与价值观与欧美地区存在差异,我们尚不明确容貌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容貌评价与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

为进一步探索容貌评价的相关影响因素,本研究从自我评价以及他人评价两方面对容貌进行评估,探索个人自我容貌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关系以及心理因素在容貌评价中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为进行容貌自我评价的研究对象,第二组为评价他人容貌的评价者。

采用随机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北京市高校在读女生为容貌自我评价的研究对象。入组标准:①年龄在18~34岁之间;②北京市高校全日制在读女大学生。排除标准:①有面部整形经历;②面部存在明显缺陷,如唇腭裂、面部烧伤等。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发放调查问卷60 份,回收并拍摄面部容貌照片共55 份,回收率91.67%,排除无效问卷1 份,有效率98.18%。有效被试中,被调查者均为女生,年龄在18~25岁之间,平均21岁。

采用方便随机取样的方法,选择30 名与容貌自我评价者在同一所大学,但彼此不认识的高校在读学生作为容貌评价者,平均年龄23岁,最大28岁,最小19岁,女性16人(53.33%),男性14人(46.67%)。

1.2 方法

1.2.1 自编容貌评分表 用于个体对容貌吸引力的评价,包括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两个版本用于评价面部器官以及整体容貌水平,分别从整体容貌、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下巴、脸型等7 个方面对面孔好看程度进行评价,共7 个条目,评分范围为0~10分,0 分表示“非常不好看”,10 分表示“非常好看”,分数越高,面孔美貌程度越高。由2 名整形医学专家以及3 名心理学家对评分表内容进行审核修改,在预调查中,对317 名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82。

1.2.2 Rosenberg 自尊量表(Rosenberg self-esteem scale,SES)[12]自尊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整体评价,是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是对自身价值实现的动力,体现了一个人对自己的接纳、自我欣赏的程度[13]。Rosenberg 4 点式自尊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共10 项,得分越高自尊越高,得分越低自尊越低,两边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且在中国文化下应用广泛。

1.2.3 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14]该量表由Schwarzer 等人在1981年编制,在国际上广泛使用,张建新等修订,在香港的研究中,内部一致性达到0.91。2001年由王才康等人应用于中国文化,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GSES 为4 点量表,共10 个项目。

1.2.4 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 Short Scale,EPQ-RSC)[15]采用钱铭怡等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量表共4 个分量表,各12 个项目,要求被试根据个人的情况对每个项目选择“是”或“否”。艾森克人格问卷在国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令人满意的信效度。4 个分量表分别表示精神质(EPQ-P)、外向性(EPQ-E)、神经质(EPQ-N)以及掩饰(EPQ-L)。P 量表得分高表现为孤独、冷酷等人格特征,E 量表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分数低表示个性内向,N 量表得分高体现为情绪性,焦虑、抑郁情绪,L 量表测定个体的掩饰程度。

1.2.5 容貌照片 参考以往研究[11],本研究以标准化的容貌照片为材料进行容貌评价。采用对个体面部照片评价的方式,照片用数码相机拍摄面部容貌正面照片,用发卡等整理遮挡头面部的头发,露出发际线以下完整面孔,中性表情。将收集的照片进行整理编号,用Photoshop 处理照片,将照片处理为仅包含面孔(发际线以下,下颌以上面孔轮廓,左右不含双耳及头发),呈现在灰色背景的照片(15cm*20cm),在电脑中呈现,用于面孔客观评价。

1.3 研究过程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校园中随机方便取样,选择北京市4 所高校的在读女生填写问卷,在知情同意的条件下拍摄面部容貌照片。将照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在相同的学校中共随机选取30 名学生,使用容貌评分表对标准化的照片进行评价。

1.4 统计处理

采用SPSS 20.0 进行数据录入并分析。

2 结 果

2.1 容貌他人评价得分一致性

采用随机方便取样,选取30 名评价者对面孔进行评价。对不同评价者间进行一致性检验,Cronbach's α 为0.904。每位评价者对54 张容貌的整体以及眉毛、眼睛、鼻子、嘴唇、下巴、脸颊等进行评价,共378 项,评价者间评分Pearson 相关在0.182~0.531,且相关均显著(P <0.001)。不同评价者在女性面孔评价具有一致性。

表1 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差异(±s)

表1 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差异(±s)

项 目 自我评价 他人评价 x自评-x他评t P整体容貌 7.076±1.372 4.450±0.568 2.626 13.946 0.000眉 毛 6.641±1.661 4.394±0.573 2.247 10.756 0.000眼 睛 7.225±1.525 4.634±0.747 2.591 13.610 0.000鼻 子 5.890±1.900 4.469±0.663 1.422 5.915 0.000嘴 唇 6.572±1.499 4.374±0.576 2.198 10.223 0.000下 巴 6.380±1.640 4.590±0.522 1.789 7.939 0.000脸 型 6.453±1.733 4.293±0.496 2.160 9.543 0.000容貌均分 6.621±1.141 4.448±0.486 2.173 14.020 0.000

表2 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相关

2.2 容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的关系

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分数配对t 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t=14.020,P <0.001,容貌自我评价显著高于他人评价,具体评分差异结果,见表1。面孔各部分评价结果均显示,容貌自我评价高于他人评价。在眉毛、眼睛、鼻子的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间存在显著相关,其他部分及容貌均分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统计学相关不显著,见表2。

2.3 容貌评价与自尊等因素的相关分析

容貌自我评价与自尊、人格因素中内外倾、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正相关;容貌的他人评价与精神质成负相关;自我-他人容貌评价差异与自尊、外向性、精神质、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见表3。

2.4 容貌评价与自尊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索各因素与自我容貌评价的关系,分别以容貌自我评价和自我-他人容貌评价差异为因变量,以自尊、外向性、精神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为预测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尊对容貌自我评价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外向性、精神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对容貌自我评价预测作用不显著。自尊对自我-他人容貌评价差异具有显著预测作用,其他各因素对容貌评价差异的预测不显著,见表4。

表3 容貌评价与自尊等因素相关(r)

表4 自尊对容貌评价的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关系

容貌作为每个人进行辨识的基本特征,在社会交往中具有重要影响,许多人为了获得更美貌的面孔采取各种美容、整容方式。然而个体对自我的容貌评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个体对自我的感知受到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包含内在自我的原因,以及外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容貌评价中,除了容貌本身的客观美貌程度,个体自我内在核心自我评价,作为对自我能力和价值的最基本的评价和估计,影响着各个具体方面的自我评价[16],其中包含了对自我容貌的评价。

根据本研究结果,个体对自我容貌评价评分,普遍高于他人的评价,即女大学生个体对自我的容貌感知评价高于其群体的容貌评价标准,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17]。容貌自我评价高于他人评价,与研究中以照片作为媒介进行评价有一定关系-二维以及静态面孔的吸引力低于现实动态、立体的面孔[4-5]。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整体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不存在相关关系,而局部器官,包括眉毛、眼睛、鼻子等,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关。根据面孔认知的整体加工理论,人们大脑对面孔的处理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工的,即根据面孔的整体结构进行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面孔的容貌特征包含两层信息,首先是面孔中各个器官的相对位置形成的一阶信息(First-order information),其次是面孔各个器官的形状、大小等的二阶信息(Second- order information)[18]。本研究中对容貌的整体评价,自我评价与他评不存在相关,但是在局部器官评价中具有的一定的相关性。结合本研究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容貌细节-眉毛、眼睛、鼻子的大小形状判断时,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或所属群体的一般价值观是一致的,即二阶信息加工具有一致性。而整体加工,以及涉及位置比例等一阶信息等整体的容貌评价,个体与他人评价间不具有相关性,这可能受到更多个人因素影响。

3.2 自尊是影响容貌自我评价的重要因素

根据以往研究,个体对自己容貌的评价与很多心理因素相关,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情绪状态等,自我效能对自尊具有预测作用[19]。本研究中整体容貌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间不存在相关关系,而他人评价在一定程度体现了所属群体的评价标准。也就是说,社会评价在自我容貌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并不明确。个体对容貌的审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对青少年体相障碍的研究显示,个体自我觉知受到性别、群体观念、负面情绪、自尊等因素的共同影响[20],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即青年女性对自我容貌的评价会受到社会环境和心理因素两方面的影响。相比于大众审美标准的社会环境,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评价更多受到核心自我评价的心理因素的影响。

自尊作为个人自我评价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对容貌评价产生的重要影响,已有研究显示,当个人观察自己面孔的时候,与自尊相关的脑区会被激活[21]。那么,在个体进行容貌自我评价的同时,自尊会直接影响其对自我容貌的觉知。自尊与容貌的自我评价存在正相关,对自我容貌的评价与觉知具有预测作用。在临床整形医学中存在很多个体对自我的容貌感到不满意,通过整形等途径希望对自我容貌进行改善,不具有容貌缺陷的整容个体的自尊、自信低于一般人群,而且有更多心理问题[22]。而且,通过整形等方式提高容貌吸引力可以缓解个体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自尊和改善体像障碍[23]。低自尊等问题是很多青年女性反复选择整形的重要原因。自尊是个体对自身评价的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内容,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了个体的人生发展。在个体对自我容貌进行评价的过程中,自尊作为人格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对自我评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而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影响了个人对自我容貌的评价,而核心自我评价越高,生活满意度越高[24],自尊较高者也对自己的容貌具有较高满意度。

然而,自尊只是影响自我容貌评价的一个方面,人格与容貌评价的研究显示,人格中外向性与容貌评价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即个性相对开朗、爱社交的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评价会略高于个性保守、内敛的女性,在与他人的社交中,个人能够更多获得他人对自己的积极评价。在整容患者的研究中存在相似的结果,热情、关心他人,喜欢与他人交往的人在对自我体像评估中对自我的身体、相貌更满意[25],即乐于交往的个性在自我容貌觉知中具有正向、积极的作用。

3.3 容貌评价差异对自尊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进一步探究容貌评价的心理因素,并研究比较了自我容貌评价与他人评价的评分差异,差异体现了自我容貌评价与群体客观容貌评价的偏离程度,差异越大表示容貌自我感知越高于群体审美的客观水平。个人对自我容貌研究数据显示,自尊、一般自我效能和人格因素中的外向性均与容貌评价的差异成正相关,即当个人容貌不变的情况下,高自尊,自我效能感强,个性外向的人对自我容貌的评价越高。乐观、控制感强的个体能够更好控制情绪[26]。自尊越高,个人对自我的评价越高于他人评价的基础水平,众多研究显示,自尊与个人对自我容貌的评价成正相关,自尊对自我容貌评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由此可见,自尊在容貌自我评价中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容貌相关心理学研究仍比较局限,根据本研究的结果,个体对自己容貌的评价并不与大众审美相一致。而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觉察是自我评价的一部分,我们并不了解青少年早期个体对自我容貌的觉察对其之后自我容貌的评价具有的影响,以及青少年和儿童早期重要他人(如父母)对个体的评价也会持续影响个体的自我评价,容貌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外在体现,也随之受到影响。希望本文可以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基础,为容貌相关研究提供新思路。

[1]华春.道德判断过程中面孔刻板效应[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2]Patzer G L.The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phenomena[M].New York:Plenum Press,1985

[3]Pallett P M,Stephen L,Kang L.New "golden" ratios for facial beauty[J].Vision Research,2010,50:149-154

[4]廖艳.微笑影响面孔吸引力的ERP 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5]周青霞.面部表情对面孔吸引力的影响[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2

[6]Langlois J H,Kalakanis L,Rubenstein A J,et al.Maxims or myths of beauty?A meta- 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0,126(3):390-398

[7]Carr T,Harris D,James C.The Derriford Appearance Scale(DAS ‐59):A new scale to measure individual responses to living with problems of appearance[J].British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00,5(2):201-215

[8]周正猷,顾筱君,鲁开化,等.整形美容求术者体象心理状态自评量表的设计及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0,91(5):388-390

[9]Mares S H,R N de Leeuw,R H Scholte,et al.Facial attractiveness and self- esteem in adolescence[J].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ology,2010,39(5):627-37

[10]Wade T J.Evolutionary theory and self-perception:Sex differences in body esteem predictors of self-perceived physical and sexual attractiveness and self-este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0,35(1):36-45

[11]史新广.女性容貌吸引力及其与人格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7

[12]杨烨,王登峰.Rosenberg 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9):603-605

[13]Harter S.Causes,correlates,and the functional role of global self-worth:A life-span perspective.In:Sternberg R J,Kolligan J(eds)[J].Competence Considered,Yale University Press:New Haven,1990,67-97

[14]王才康,胡中锋,刘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7(1):37-40

[15]钱铭怡,武国城,朱荣春,等.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的修订[J].心理学报,2000,32(3):317-323

[16]黎建斌,聂衍刚.核心自我评价研究的反思和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2):1848-1857

[17]Springer I N,J Wiltfang,J T Kowalski,et al.Mirror,mirror on the wall...:Self-perception of facial beauty[J].Journal of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2012,40:773-776

[18]汪海玲,傅世敏.面孔倒置效应的研究与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1):1588-1594

[19]李妲,王亮,张素英,等.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03-405

[20]刘丹,傅茂笋,吴国兰.青少年容貌、体质量自我评价与心理因素的关系[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742-743

[21]Oikawa H,M Sugiura,A Sekiguchi,et al.Self-face evaluation and self-esteem in young females:An fMRI study using contrast effect[J].Neuro Image,2012,59:3668-3679

[22]庞宏菊.美容受术者的体像与自尊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3]刘晨,栾杰,丛中,等.121 例整形美容受术者心理状态初步分析[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5,11(3):174-176

[24]何丹,易芳.青少年核心自我评价、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91-892

[25]马如梦,郭树忠,苗丹明,等.美容受术者自我体像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2):205-207

[26]王滔.大学生人格特征与情绪应对策略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1736-1740

猜你喜欢

容貌面孔吸引力
本期面孔
画与理
多变的面孔
自然面孔
吸引力1
吸引力2
Perfect is Boring
跟踪导练(三)4
感恩节
我们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