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因素对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关系的调节*
2015-04-10张洪英郭亚宁
张洪英 郭亚宁 李 瑛
①中国.西北工业大学(陕西西安) 710072 ②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 710062 E-mail:guoyaning@snnu.edu.cn
学习倦怠是继职业倦怠后引起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作为肩负国家未来发展重任的大学生,学习是其在校生活的重心和主要任务,而不少大学生却出现迷恋游戏、逃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等消极的学习现象。学习倦怠是一种主要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与学习、科研或就业相关的、持续的、负面的情感和动机的心理状态[1]。由于学业、科研或就业的压力使学生感到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效能感低落,从而影响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发迟到、早退、旷课、不交作业等一系列回避学习的行为。学习倦怠反映了大学生消极的学习心理,指的是由于学习压力或缺乏学习兴趣而对学习感到厌倦的消极态度和行为,包含3 个维度: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2]。
专业承诺(Professional commitment)的概念来自于组织承诺(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和职业承诺(Career commitment)的研究。专业承诺是学习动力的重要源泉,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质量。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是指大学生认同所学专业并愿意付出相应努力的积极的态度和行为[2],反映了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喜爱、愿意付出的努力和良好的行为表现等积极的学习心理。关于专业承诺的结构,研究者将其划分为4 个维度:规范承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和理想承诺[3]。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是反映大学生积极和消极学习心理的两个重要的综合指标,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2],那么,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可以预测学习倦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招生规模、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加之不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和用人体制依然存在,这些社会因素必然会影响和波及到在校大学生,对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产生影响。而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也让社会这一因素进入大学校园,影响大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选择。社会对于大学生学习状况、所学专业的评价以及当前社会大学生就业压力等都会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心理产生影响。研究发现,乐观人格[4]、核心自我评价[5]、应对方式[6]都可以有效的预测学习倦怠。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时代变迁的烙印必然对其人格、观念和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社会因素介入时,会对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产生怎样的作用和意义?带着这些疑问,本研究拟通过考察社会因素、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为有效诊断及干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整群抽取500 名大学生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429 份(85.8%)。其中,男生325人,女生100人,性别缺失4人;汉族382人,非汉族47人;一年级158人,二年级85人,三年级87人,四年级99人;国防生25人,非国防生404人;文科114人,理工科315人;大城市51人,中小城市71人,县城56人,城镇63人,农村179人,家庭所在地缺失9人。
1.2 方法
1.2.1 学习倦怠量表 采用杨丽娴、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2],共20 题,分为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3 个维度。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 级记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为0.865。
1.2.2 专业承诺量表 采用吴兰花、连榕等编制的《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2-3],共27 题,分为情感承诺,继续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4 个维度。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 级记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 为0.927。
1.2.3 社会因素问卷 社会因素选取陈燕等编制的《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问卷》[7],问卷分为个人及人际关系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4 个维度,共45 题。该量表采用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5 级记分。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15。
2 结 果
2.1 描述性统计结果和各变量间的相关
表1列出了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和相关矩阵。大学生专业承诺的平均值为3.09。这表明,大学生专业承诺呈中上水平。专业承诺4 个因子中,规范承诺(=3.54)和情感承诺(=3.08)均高于平均值,理想承诺(=3.02)和继续承诺(=2.76)均低于平均值。其中,规范承诺得分最高,继续承诺得分最低。可见,大学生的专业承诺有待提高,尤其是继续承诺。
大学生学习倦怠总体平均分为2.92。总体平均分高于3 分的有129 名被试(30.1%),视为学习倦怠者;低于2 分的38人(8.8%),为不存在学习倦怠者;其余平均分在2~3 之间的有262人(61.1%),视为不确定的中间状态。由此可见,一半以上的大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现象,有1/3 的大学生明确存在学习倦怠情况,虽然大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还不是很严重,但结果不容忽视(接近中间值)。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维度上得分最高(=2.81),其次是行为不当(=2.77)和情绪低落(=2.63)。
大学生专业承诺及各个维度(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继续承诺)均与学习倦怠成显著负相关。专业承诺与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r =-0.409,P <0.001),表明大学生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水平就越低。其中,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对学习倦怠预测力强,情感承诺的预测量最大。社会因素与学习倦怠显著正相关,这为后面调节作用的分析提供了必要前提。
2.2 社会因素的调节作用
社会因素主要涉及的是社会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及社会氛围对于学生学习倦怠的影响。研究选取社会因素总分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社会因素在专业承诺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中的调节效应,见表2。对于调节作用的检验,James 和Brett 指出,如果变量Y 与变量X 的关系是变量M的函数,则表明M 是X 与Y 关系的调节变量[8]。为尽可能减少及避免变量间多重共线性的影响,研究采纳Aiken 和West 的建议,回归分析中的自变量和调节变量均做中心化处理,并相乘最终得到交互效应项[9]。统计分析过程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将人口学变量(性别、民族、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是否国防生)作为控制变量,采用强迫法将其纳入回归方程;第二步,采用逐步进入法将自变量(专业承诺)和调节变量(社会因素)纳入回归方程求其主效应;第三步,将自变量和调节变量构成的调节项(专业承诺×社会因素)纳入回归方程。
在控制人口学变量后,专业承诺与社会因素均显著地增加了对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整体解释力。其中,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3.851,P <0.001),而社会因素对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的预测作用(β =2.84,P <0.001),当专业承诺和社会因素的交互作用项进入回归方程后,对大学生学习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β =0.971,P <0.05)。结果表明,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关系受到社会因素的调节。此外,研究还采用VIF 和Tolerance 检验指标来考察多重共线性问题。检验分析显示,容忍度(Tolerance)在0.868~0.919之间(>0.1),方差膨胀因子(VIF)在1.088~1.152之间(<10),均在合理范围之内。
表1 各变量的描述统计与相关(n=429,r)
表2 社会因素对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的分层回归分析
表3 社会因素在各专业承诺维度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
为了理解社会因素作为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研究参考袁立新等的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分别对高社会因素(M +1SD)和低社会因素(M-1SD)的被试做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简单回归,根据回归方程计算高社会因素和低社会因素两种水平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影响趋势。简单斜率检验结果表明,在低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β =-0.438,t=-4.250,P <0.001),即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但在高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 =-0.230,t=-1.622,P=0.111)。这表明,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显著的调节作用。
2.3 社会因素在各专业承诺维度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
按照前述,进一步考察社会因素在各专业承诺维度与学习倦怠的调节作用。从表3可以看出,社会因素在情感承诺和学习倦怠、理想承诺和学习倦怠、规范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都起着调节作用,而在继续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则不起调节作用。
3 讨 论
从总体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习倦怠。大学生在学习倦怠的成就感低维度上得分最高,其次是行为不当和情绪低落,说明大学学习难度较高,竞争激烈,难以获得成就感,因而会出现逃课、玩游戏等行为,表现出厌学、烦闷等情绪。这与连榕等[2]的研究存在差异,其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习倦怠中,行为不当得分最高,其次为情绪低落和成就感低。对大学生专业承诺的调查显示,大学生的规范承诺得分最高,其次为理想承诺,继续承诺得分最低,这与连榕等[10]的研究一致。可见,大学生专业承诺不强,主要来自学科规范的约束,需要加强专业情感的培养和对未来理想的期望。大学生学习倦怠与专业承诺成非常显著的负相关。情感承诺和理想承诺对学习倦怠预测力强,其中情感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量最大。表明大学生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水平就越低,这与已有研究一致[2,10]。
在人口学影响因素上,国防生比非国防生表现出更显著的学习倦怠。这可能源于国防生既要完成大学学业,又要完成规定的军政训练任务,学习的主动性与学习兴趣相较普通学生略有不足,容易感受到学习倦怠。不同年级存在显著差异,大四年级的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年级,说明四年级的学生与一、二年级学生相比,情绪易波动,但是他们会主动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大四学生面临考研、就业、出国、创业等人生抉择,对未来踌躇满志,觉得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但也容易遭遇挫折后心灰意冷。祝婧媛[11]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学习倦怠的程度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而有所加剧。已有研究显示,大二、大三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情绪低落得分高于大一学生[10,12]。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业负担及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可能是学习倦怠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发现,社会因素在大学生专业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的调节作用。在低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即专业承诺越高,学习倦怠的程度就越低。但在高社会因素条件下,大学生专业承诺对学习倦怠的预测作用不显著。在专业承诺的4 个分量表中,社会因素在情感承诺、理想承诺、规范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都起着调节作用,而在继续承诺和学习倦怠之间则不起调节作用。面对社会的消极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前景和前途感到迷茫,也容易急功近利和摇摆不定,难以持久地对学习产生动力和兴趣,这提示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承诺度,引导学生理性看待社会需求与专业发展的关系,正确认识社会环境,降低学习倦怠,提升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整合教育资源,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就业教育和指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对各方面的压力和挑战。
[1]方来坛,时勘,张风华.中文版学习倦怠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1):29-31
[2]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的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关系与量表编制[J].心理学报,2005,37(5):632-636
[3]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4):872-876
[4]张艳宁.高职学生乐观人格专业承诺与学业成就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121-122
[5]司徒巧敏.大学生学业压力对学业倦怠的影响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5):758-760
[6]徐创,隋红.特质应对方式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3):420-422
[7]陈燕.对当前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8]James L R,Brett J M.Mediators moderators and tests for mediation[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2):307-321
[9]Aiken L S,West S G.Multiple regression:Testing and interpreting interactions[J].Newbury Park,CA:Sage,1991
[10]连榕,杨丽娴,吴兰花.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11]祝婧媛.中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影响因素[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12]庞智辉,游志麒,周宗奎,等.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学习倦怠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5):654-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