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越来越“吸金”

2015-04-09高雪梅

瞭望东方周刊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南平茶道绿色

高雪梅

地处闽江源头、森林覆盖率达到74.75%的南平是福建最绿的城市之一。这个在生态城市方面有资源优势的城市,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日前,南平市市长林宝金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专访。

“好山好水好空气”是最大优势

《瞭望东方周刊》:南平是山区、苏区、老区、库区和相对欠发达地区,如何既保护好生态环境,又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

林宝金:良好的绿色生态的确是南平最响亮的品牌、最宝贵的财富,但发展不够也是南平最大的实际和最突出的问题。实践表明,不发展,也保护不了青山绿水,我们不能守着绿水青山却无所作为。问题不在于要不要发展,关键是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

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到南平调研时就多次指出,南平的优势在生态、出路在生态、责任也在生态。优势、出路和责任,用辩证思维审视南平就豁然开朗:“好山好水好空气”正是我们最大的后发优势。

南平提出了绿色发展的思路,主要是以“四绿”为重点,即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城乡、倡导绿色消费、保护绿色生态,通过积极创建全国绿色发展示范区,走出了一条与沿海地区差异化发展、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绿色发展路子。

发展绿色经济,关键要有绿色产业支撑。原来南平有二十几个产业,总量不大,大企业少,企业小而散,我们的工业产值,当年还不到1000亿元。我们立足南平的绿色优势、区位条件和产业基础,从中筛选食品加工、旅游养生、生物医药等作为重点产业,再加上特色现代农业,构建特色鲜明的绿色产业体系。这些都是南平得天独厚、可持续、可做大做强的产业。

打造绿色城乡,就是把绿色生态理念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组团式山水园林城市和具有优美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倡导绿色消费,我们通过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鼓励绿色出行,推广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实行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引导城乡居民转变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护绿色生态,让南平的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瞭望东方周刊》:通过这几年的绿色发展,南平取得哪些成效?

林宝金:以事实来说话吧。拥有光学玻璃多项核心技术的欧浦登公司相中南平顺昌县的重要理由,就是这里“拥有国内最好的水”,是生产光学玻璃的理想之地。顺昌水质清新、空气洁净、周围没有任何污染,几乎直接达到无尘车间的要求。凭着这块生态宝地,欧浦登顺昌公司成立后发展势头很好。

福建金柏夷能源科技公司也看中了南平的好生态,将拥有核心技术的锂离子电池生产线落地南平,因为锂电池生产对空气洁净度要求很高,从企业长远发展考虑,必须选一个水好空气好的地方。

在中国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南平优越的生态环境,也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绿色”越来越“吸金”,大批注重绿色发展、对生态环境要求很高的大企业相继落户南平,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最生动注脚。2014年,南平市引进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合同项目1175项、总投资2573亿元,3年来年均增长超过45%。

做得了减法,顶得住压力

《瞭望东方周刊》:产业转型升级,南平如何做加减法,转型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挑战和压力?

林宝金:针对南平产业发展状况,我们在产业数量上做减法,在产业质量和发展内涵上做加法,主动把原来的二十多个产业调整为重点发展食品加工、旅游、机电制造、竹产业、新型轻纺和生物医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5+3”产业以及现代农业。这样,发展什么不发展什么就很明确了。每个县我们要求大家都只能从这 “5+3”中,选择2~3个产业集中去发展,不要什么产业都去招商,最后还互相干扰,还得腾笼换鸟。

做减法,就是明确哪些产业不发展:重化工业不要,矿产资源不开发,小木材加工企业要退出。近年来,南平共关停矿产开发企业26家、小木材企业480多家。严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审批关,对不符合绿色发展导向的“三高”项目,坚决拒之门外。

2012年至今,南平未新批一家矿产开发企业,未新上一个重化工项目,环保部门共否决近100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涉及化工、畜牧、建材、金属加工、塑料制品等多个产业。

为保护森林资源,南平市林木年砍伐量从“十一五”的244万立方米持续下降到160万立方米以內,这也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永续发展做的重要减法。

刚开始大家也怀疑:你区位没有别人好,人才又缺乏,还挑三拣四,如果错过了机会,沿海的产业转移没有承接到,机遇就失去了。但我们认为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通过不断研讨,不断地给大家解释,最后形成了共识。

转型的难度确实相当大,最大的难度在于干部的观念转变。但我们坚定目标,要求全市干部顶得住压力、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顶得住压力,这种困难是暂时的;耐得住寂寞,你不要去跟人家比,不要去横比竖比,就比我们自己;绿色发展就是方向,是正确的,路子对是最重要的,这个叫经得起考验。

实际上,绿色发展的效应很快就显现了。2014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情况下,南平仍然有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10项指标增幅排在全省前列,综治考评继续保持全省第一。

生态建设的关键在于长效

《瞭望东方周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效机制,这方面,南平实行了哪些制度来保障和推进?

林宝金: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长效的保障机制。这些年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结合南平实际,在水流域环境治理、节能减排、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生态公益林管护等方面,创新了工作机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有力地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在全国全省前列。

我举几个例子。在水流域保护方面,我们实施流域保护“河长制”,由各级政府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明确工作职责,确保流域河道“水清、河畅、岸绿、生态”。

在推进节能减排上,我们把握成功入选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的契机,建立了财政专项资金保障、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环境第三方治理、竹林生态保护与竹产业绿色开发、低碳旅游发展等工作机制,有力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2014年南平提前一年实现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创新思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市级财政先后拨付奖励资金2100万元,引导农村迅速行动起来,激励村民主动参与、主动缴交保洁费,主动做好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在财政资金的撬动下,全市累计投入农村垃圾整治保洁经费共2.55亿元,1592个村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政府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农村万人保洁的“南平经验”成为福建省的典型。

选准迎接高铁到来的主攻方向

《瞭望东方周刊》:2015年上半年,合福高铁将正式通车,为迎接“高铁时代”,南平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和部署?

林宝金:南平旅游资源丰富,境內的武夷山是全国仅有的4个“双世遗”地区之一,但受制于交通条件,不少游客心向往却难至,合福高铁的开通运营,将彻底改变南平的交通条件,旅游产业迎来重大历史机遇。

为迎接“高铁时代”,我们从2012年就开始研究部署各项准备工作,把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

为全面检阅“高铁时代”旅游工作准备情况,2014年9月,我们大胆运用互联网思维,策划了“清新福建行·一元门票游大武夷”活动,一元钱就可以游遍全市12个A级旅游景区和16个乡村旅游点,虽然减少了门票收入,但游客大幅增长,活动开展的当月,全市累计接待游客289.77万人次,同比增长78 %,实现旅游总收入26.33亿元,同比增长49.7%。鉴于这个活动受到热捧,我们决定,从2014年11月21日至2015年4月20日,再用5个月的时间开展新一轮“一元门票游大武夷”活动。

我们提出打造国际旅游养生度假城市,着眼未来二三十年的发展目标,将一步一步按照国际标准去完善各方面环境。

全力推进“万里茶道”复兴

《瞭望东方周刊》:在历史长河中南平一直是丝绸之路重要的节点,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南平有什么打算?

林宝金:南平境内的武夷山是海陆“万里茶道”的双起点。2013年3月,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提到“万里茶道”和“中俄油气管道”,并称“世纪动脉”,突出了“万里茶道”在外交、文化及商贸上的重大意义。

“万里茶道”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紧紧把握这个重大历史机遇,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全力推进“万里茶道”复兴,让这条兴盛了两个半世纪的古道能够再创辉煌。

一是坚持以茶为媒,促进茶旅文旅深度融合,构建“万里茶道”国际旅游黄金带。二是加强经贸合作,互惠互利实现多方共赢。万里茶道将沿线200多个城市和地区串联在一起,中蒙俄三国政府对复兴“万里茶道”越来越重视,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将共同建设“万里茶道(国际)协作体”,推动各城市合作从商品进出口向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金融等领域拓展。三是合力打造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推动“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已经成为沿线城市的共识。我们将进一步保护好历史遗迹,共同做好“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各项工作,真正把“万里茶道”打造成为世界历史文化品牌。

猜你喜欢

南平茶道绿色
寻迹万里茶道
南有嘉鱼
原来它不是小偷
茶道不能光说不做
从一次茶会看当今茶道
配电网电缆线路故障检测与故障源定位方法
《茶道六百年》
追踪绿色的秘密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