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讲故事
——纪录片叙事方式探析
2015-04-09□刘珂
□ 刘 珂
好好讲故事
——纪录片叙事方式探析
□ 刘 珂
好的纪录片一定都会有一个好的故事。而纪录片导演要做的就是——好好讲故事。
如今故事化叙事已经成为当今国内外纪录片创作的主流方向,也是当今世界社会、自然、人文三大类纪录片创作中公认的影像艺术表现手法。优秀的纪录片导演会用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去讲述真实的故事,让人或者物在故事中表现出来。当然,也有人提出“故事化会不会影响真实性?”这样的问题,笔者认为,纪录片是对现实、对人物、对事件的记录,它的核心属性是真实的、非虚构的。所以,纪录片对故事化叙事手法的引进,关键是看纪录片所反映的内容是不是适合故事化叙事手法。只要讲述的内容是真实的,在纪录片中就同样可以使用悬念、细节、冲突、铺垫等讲故事的手法。
莫言曾说: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作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将真实的故事用影像记录,把自身和观点隐藏故事其中,这种叙述方式更符合现代人情感和习惯。同时,这更是一种传播策略。在日益激烈的影像竞争中,故事化的表达能让更多的人停下脚步关注、回味纪录片讲述的人与故事。近几年影响颇大的《舌尖上的中国》《故宫》《敦煌》等纪录片无一不是采取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这些片中的人、物、事都是真实存在的,导演们在“真实”的基础上运用各种艺术化手段“好好讲故事”,在受众中获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
既然讲故事如此重要,那究竟如何才能“好好讲故事”呢?
一、找到一个好故事——前期调查
寻找到富有价值和感染力的故事和人物,是纪录片导演在创作过程中的首要追求。而什么样的题材才是有价值且有感染力的呢?笔者认为,包含三个元素,即:必不可少的矛盾冲突、提升观众兴趣的兴奋点和引起观众深层次思考的故事意义。标准有了,那怎么才能找到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呢?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的纪录片创作踏出了一个更加接近“国际化表达”的运作之路。剧组在纪录片的前期工作中严格践行了BBC“田野调查”的创作模式。整个团队在做了大量资料搜集、整理与筛选工作之后,分集编导迅速深入到各个乡间开展有目的地实地调研工作。实际上田野调查并没有技巧或者技术可循,就是笨办法——从周边人开始挖到当地的宣传部门,更多的是,东南西北各地走,在乡间田野中不断地问不断地寻找。例如在第 5 集中,编导刘艺乐了解到广东顺德有村宴的习俗,而制作村宴的厨师则是他在均安调研时在当地找到的;而第 1 集中拍摄松茸的故事前, 任长箴每天早上六点钟起来在松茸市场上挑选拍摄人物,终于被她抓到了眼神非常有戏的单珍卓玛。虽然《舌尖》整个剧组从 经费、设备、人员到拍摄周期都非常紧张,每个美食故事的拍摄时间往往都只有 4 天,之所以最终能够呈献给观众丰富的内容, 扎实的“田野调查”无疑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对中国的纪录片创作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
中山广播电视台纪录片创作中心在2014年创作的五集系列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很好地践行了“田野调查”模式。这是一部现实题材的系列纪录片,拍摄的人物不是名人,而是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和与之相关的病人,因此编导无法预设人物,编导们只能选择在各自跟访的科室“上班”的模式,跟随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上班、出车、看门诊、值夜班、进手术室。每天泡在医院里,与医生做朋友、熟悉医生的工作内容及科室的运作模式。编导们通过与医生的朝夕相处,真切感受着这一行业的脉搏,同时也遴选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采访对象。人物定下来了,故事可不是说来就来。主场景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拍摄的前提就是不能妨碍治病救人。因此,每个故事、每个重要的场景根本不允许有“再来一次”的机会,失败了,这件事就过去了。于是,节目开始拍摄的时候,编导们带着摄影师开始了在各自“科室”开始长达半年的蹲守,白天跟着上班,中午就在医院的职工饭堂吃饭,晚上如果拍摄对象是上通宵班,也跟着他们熬通宵……只有这样,编导们才能拍到典型的、能感动人的故事。
二、讲出一个好故事——叙事结构与节奏
打破时间轴线上的事件发生过程,再对事件进行重组,就是结构的过程。纪录片须给观众展示真实的东西,但并不妨碍它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好的影片结构不仅将事件叙述得真实亲切,也会使整个事件跌荡起伏、使观众观看时充满兴趣。而不得当的故事结构,即使能够将纪录片所记录的事件描述得真实恳切,观众也会认为影片平淡无趣。因此好的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就是适当地因势利导,使重点更为突出,满足观众在观看纪录片时寻求 “戏剧点”的习惯。西方的纪录片导演注重借鉴和运用电影故事片中的艺术手段,再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增
强纪录片所表现的人物或事件的感染力与说服力。第85届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获奖影片《寻找小糖人》就是其中很好一例,其生动的故事化叙事实现了故事性与真实性完美的有机结合。片中,作者以“寻找罗德里格兹”作为开篇,以发烧友等人寻找罗德里格兹的故事主线,中间有步骤地穿插人们对于罗德里格兹的认识和为什么寻找罗德里格兹等多条故事线索,再到展示“寻找”结果——罗德里格兹被寻找到。最后故事得到延伸,叙述了罗德里格兹成功巡演后生活的状态——回去仍旧做着底层劳动工人的活计。作者故事化的表达保持了严密的逻辑关系、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和程度关系。在最后部分,观众看到了人生中音乐的真谛,影片得到了升华,罗德里格兹的形象也变得骤然高大。合理动人的叙事结构使这部影片变得丰富和饱满。
以《舌尖上的中国》第 1 集为例,有意设计的结构给很多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不同的故事并行讲述,又戛然而止,在最终结尾打了个回马枪,所有的人物结局一一呈现,令人回味悠长。这样的结构充满了电影感,在观众的收视心理上造成时间跨度感,在某种程度上使影片有了假意的时间跨度。优秀的纪录片也必然是有时间跨度的。这种假意的跨度很好的解决了《舌尖》每个故事拍摄时间短,没有时间去拍摄时间跨度的难题。
纪录片故事化的叙事节奏,直接影响着观众的收视心理和情绪。快速的叙事节奏和大信息量对于国际纪录片市场来说是一种惯例,但在国内纪录片中却可以说是非常少见,《舌尖上的中国》每一集都根据主线采取了碎片式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但总体拍摄的镜头量非常大,每一场都有多个角度的画面可供选择。在剪辑风格上,由于有了充分的镜头量,全片的剪辑率非常之高,叙事节奏非常之快,一集能够达到 1300 多个镜头。编导剪出了变化的节奏,并根据故事的需要,很好地掌握着节奏。
三、做出一个好故事——艺术元素的加入
除了精彩的故事,纪录片能够吸引观众的就是在于它具有独特的、不可取代的画面语言。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是表现纪录片真实性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支撑真实性最最重要的表达部分。以美国国家地理频道为例,为了追求富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他们在技术上无所不用其极,多使用超大广角、显微镜头、航拍、水下摄影、高速摄影、红外线摄影等手段,对不能捕捉到的画面或情形则借助于电脑特技表现。近几年中国拍摄的一些优秀纪录片已经开始突破了“讲清楚故事”、“把画面拍漂亮”的阶段,大范围地学习借鉴国外优秀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与创作技巧,纪录片的制作也更趋向精细精致、画面细腻、影调丰富,且极具浅景深的电影感画面使其影像极具张力。《舌尖上的中国》对于镜头语言有着精细的严格要求。比如呈现锅里的食物,导演要求必须把锅沿卡在镜头里,而不准把周边灶台瓷砖抽油烟机都拍进去。
纪录片不仅是看,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听,除了唯美的画面,音乐也成为纪录片制作的重要元素。影像与音乐的结合,是完美的故事叙述方式。一般认为,音乐在纪录片叙事中起着两种作用:一是对故事情节的渲染烘托深化主题等,二是对于纪录片深层含义的表达、对于灵魂深处的揭露。这个“听”字在《舌尖》系列上体现得尤为淋漓尽致。食物在烹、炒、煎、炸、炖、烧等各种情态下发出的美妙音符,勾引出人体最深处的食欲。音乐和音响的合理运用,让纪录片呈现了更多的纪实、更多的现场,让观众有更加身临其境的体验。
在中山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医院的故事》中,编导根据片中的情节不同配上了不同风格的音乐,时而轻柔,时而紧张,时而激越,恰如其分地表现了用语言和画面无法表述的情感。在第一集《这里是120》中,120急救护士朱永毅在判断患者死亡后随车返院途中,伴随着朱永毅内心独白的采访同期声,一段哀婉、厚重的大提琴旋律悄然响起,主人公对于生老病死、对于工作、对于人生的独白感染了观众,同时亦获得了共鸣,情绪渲染得恰到好处。
其实,要讲好一个故事手段、方式多种多用,用多少、怎么用并无一个特定的标准。只要纪录片导演头脑中有“讲故事”的思维,放下身段倾听采访对象,把真实的内容用大众能听懂、看懂的方式,好好的把故事讲给大家听。这就是一名纪录片导演应该做的。
1.刘存宽.纪录片叙事的故事化、大众化、精细化.视听界.2014(4)
2.孙琳,田霖.《舌尖上的中国》——一场纪录片创作的实验.2012(7)
(作者单位:广东中山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