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昌革命思想与实践
2015-04-09刘旭红徐继承
刘旭红 徐继承
(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贺昌,1906年1月19日出生于山西省汾州府永宁州柳林镇羊道口,1935年3月10日在江西省会昌县归庄村与国民党反动军队作战中壮烈牺牲[1]穆生高.贺昌的文化情结[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共产党员。在战火纷飞、局势动荡的年代,领导了我党早期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武装斗争、党和军队的建设等革命运动。最终,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和广大中国人民的独立与解放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为了让更多的人进一步去了解与学习贺昌,本文着重阐述了贺昌的革命思想形成与在革命思想指导下的实践活动。
一、贺昌革命思想的形成
常言道:“乱世出英雄。”而二十世纪初的中国正处在这样一个社会剧烈动荡,国内外斗争复杂的历史时期,贺昌就如一颗明星闪烁在山西大地,是暗无天日的社会环境孕育了他,是那水深火热中的百姓唤醒了他,是那一次次的“冲锋”成就了他;是那空前的民族危机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触动了贺昌幼小的心灵,是那曲折不堪的救国之路和新的革命曙光的出现让他迈出了革命的步伐。那么,他的革命思想又是如何形成与发展的呢?
1.家庭教育的影响。
贺昌革命思想的形成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同时也与他的家庭教育密不可分。“相传,贺昌之祖来自陕西,历代繁衍生息,成为柳林望族。曾祖父贺建功是国子监太学生,祖父贺丕霖从事经商,父亲贺雨亭是清末拔贡,母亲阎氏是大家闺秀。”[2]白海峰.贺昌年谱[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但贺昌的父母亲都是思想开明、知识渊博、追求进步的人。入学前的贺昌在父母的教育下,已经读了《三字经》《百家姓》等多部启蒙书籍。小学时,又读了《论语》《孟子》《春秋》等一些经典著作。这一切都便利了他日后革命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父母的教育下,贺昌不仅拥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同时更深受父亲贺雨亭爱国思想的影响。辛亥革命时,父亲在同僚中率先剪掉辫子,积极响应民主共和的进步思想。并且凭借自己在当地的声望,与各界进步人士积极组织民团、商团,维护地方治安,创办学校,建立商会。父亲的这些爱国行为对少年时的贺昌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促动了其内心深处的爱国意识。幼年时的一位伙伴曾这样描述贺昌:“他的性格,天生就好打仗,常召集群儿为伍,自当‘元帅’。那时还编了一首军歌,‘领兵元帅,为贺悟庵。替民除害,灭匪当先。’”[1]政协柳林县委员会.贺昌烈士资料专辑·回忆贺昌烈士[M].1995.而且,贺昌喜欢听父亲讲抗敌爱国的英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爱国、豪爽、正义的性格为贺昌所欣赏,并发誓向他们学习。父亲的诸多行为都影响了贺昌,就像贺昌堂叔贺雨峰在《回忆贺昌烈士》一文中写到:“我堂兄(贺昌父亲贺雨亭)一生刚正廉介,以为民兴利除害为己任,他的一言一行使少年时代的贺昌深受熏陶,并对贺昌后来参加革命的行动表现了极大的支持与鼓励,没有因为在白色恐怖下害怕遭受株连而有丝毫阻止之意。”[1]
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教育如一盏明灯指引着贺昌发奋学习,鼓舞着他为国为民,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的爱国思想得到了来自家庭的肯定与鼓励,这对他革命思想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师生及革命人士的启示。
社会环境的影响和良好的家庭教育促使贺昌萌生救国救民的思想。而师生和革命人士的启发更是引导了这种思想。1918年春,贺昌从柳林镇小学堂毕业,考入离家几十里外的离石县立高级小学(今贺昌中学的前身)。在这所全县的高等学府里,贺昌先后结识了张叔平、李燕熬、田开疆等进步青年。在他们的引导下,贺昌开始接触了一些进步书刊和先进思想,期间他的班主任刘菊初更是给予了他良好的指导。
在校期间,班主任刘菊初告诉他,不仅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更要关心国家大事,而且经常会把《新青年》《革命军》等一些进步书籍借给贺昌阅读,并互相交流思想,以便激发他的革命思想。正是在一次次的交流中,贺昌被刘菊初的学识、正直吸引。也就是在此时,贺昌的爱国思想逐渐形成。这种爱国思想激励着他不畏强权、勇敢斗争。在校期间,他经常对同学讲:“国难当头,大丈夫不做岳飞死,也当做班超名震天下!”[2]王家进.革命先驱贺昌[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
此外,综观贺昌一生可知,王振翼、高君宇在其革命的道路上帮助甚大,尤其是山西最早的革命家高君宇。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贺昌除了上课,就一头扎进图书馆,饱览群书。正是在图书馆里让他结识了一位叫王振翼的进步青年,并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革命思想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王振翼把《列宁传》《共产主义ABC》等进步书刊推荐给贺昌,并向他介绍了《山西平民周刊》及山西最早的革命家高君宇的情况。1921年春,众议院议员选举中贿赂成风的现象,引起了贺昌的沉思。这时,高君宇的出现为贺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迷茫中的贺昌认识到马列主义的重要性,并踏上了马列主义的革命道路。同年5月,高君宇回到太原举行了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问题的座谈会,贺昌也参加了讨论,并初步接触到了马列主义思想。暑假,高君宇利用回乡机会,针对山西当时的实际情形,结合社会主要思潮,向贺昌、王振翼等进步青年介绍马列主义的真正内涵。1921年5月1日,在高君宇的指导下成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贺昌是其中的成员。接下来,贺昌和青年团成员开始向学生、工人大力宣传马列主义以及组织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实践活动。
总而言之,老师和革命进步人士给予了贺昌接触新思想和学习新思想的机会,他们使贺昌的革命思想进一步深化,并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3.个人实践的产物。
身处局势动荡、战乱频繁环境中的贺昌,在家庭的熏陶,进步师生、革命人士的启发下,逐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然而,个人的实践活动更是其思想形成的有力武器。中小学期间,在爱国思想的驱使下,与封建势力斗争,为穷苦百姓申冤。贺昌曾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吾省长(指阎锡山)既为民兴利除害,爱民如子,为何税务日增,使民不堪重负?将来人民贫不聊生,则国家由何而富?”[1]政协柳林县委员会.贺昌烈士资料专辑·对贺昌烈士革命活动的点滴回忆[M].1995.后在省立一中上学期间,认识了回乡宣传马列主义的革命人士高君宇。在高君宇的帮助启发下,迅速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并且在马列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贺昌和部分进步青年一起组织领导学生运动、工人罢工。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青年学生和工人阶级各自的缺陷后,注重把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结合起来与反革命势力作斗争。1923年贺昌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由于身处危境,被迫离开山西,开始了他一生的革命活动。参加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先后又担任过党、团、军中的各种要职。期间,在中共中央政策的指导下,取得了多次武装起义的胜利,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环境的影响,自身条件的不成熟,也犯过思想行动上的错误,为党的革命事业造成损失。但贺昌勇于承担责任,及时改正错误,注意总结经验,弥补了他的过错。最后,在革命实践中逐渐成长起来的贺昌,最终形成了他正确的革命思想。
二、贺昌革命思想与实践活动
1.爱民更爱国的思想。
幼年时期,深受父亲贺雨亭的影响,贺昌从小就产生了爱民爱国的思想,并伴随其一生。看到生活在贫穷、落后、混乱、动荡中的人民,在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同情怜悯之心,于是为了帮助广大的家乡人民,更为了拯救危机中的国家,常常以民族英雄自勉,立志向他们学习。在省立一中上学时,在作文《读岳武穆五岳祠盟记》中写到:“今又读五岳祠盟记,其慷慨从戎,善于用兵,真可谓衷心报国,杀身取义者也。”[2]穆生高.贺昌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贺昌对岳飞这位民族英雄“高山仰止,景行行之”的钦佩之情。在《敬告新选众议院议员书》中,尖锐地批判议员“脑筋简单,不修内政”[2]的特点,更反映了自己对国家前途日破一日的担忧。贺昌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不仅在他的作文中表达出来,更表现在革命的实践活动中。
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在北京爆发,贺昌与王达成、杨逢昌等一起,带领离石县城的学生投入到反帝运动的浪潮中。经常走上街头,举行游行示威,在学校里,组织罢课,并编歌作诗,向其他同学宣传爱国思想。其中有一首《行军歌》,“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其奋斗,其奋斗!”[1]政协柳林县委员会.贺昌烈士资料专辑·对贺昌烈士革命活动的点滴回忆[M].1995.可见年少的贺昌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无耻行为已恨之入骨。为了进一步唤起人民的爱国情感,利用假期回乡的机会,与部分进步青年一起到柳林田家沟煤矿向工人宣传五四运动的重大意义。并组编一些曲目,到邻村演出,唤醒了农民的忧患意识。贺昌的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其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坚定的革命斗志。
贺昌的爱国思想不是单单的个人行为,他的爱国思想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让更多的人投身于革命事业。尤其是对唤醒当地人民的爱国意识尤为重要。
2.“扛罢笔杆再扛枪”的革命思想。
贺昌在离石县城县立高级小学上学时,为宣传五四反帝爱国精神写了一首诗:“扛罢笔杆再扛枪,经文纬武干一场。颈血常思敌国溅,寸心久欲报家邦。自古将相本无种,谁说好男兵不当。但愿东风时与便,贺郎也不亚周郎。”[2]这首诗不仅把贺昌的爱国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表现了他扛枪报国的决心。五四运动后,“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是当时所有爱国人士的愿望。但对于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张,其中无政府主义思潮在青年学生中产生了巨大影响,贺昌也是深受影响。于是,在高君宇的启发下,贺昌受马列主义的影响,与青年团的成员积极投入革命实践,与学生、工人一起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
贺昌从扛笔到扛枪思想的转变在省立一中上学期间就逐渐表现出来。1922年暑假,在贺昌等人的领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驱逐魏日靖的斗争上演了。9月初,贺昌、刘廷英等召集一中全体学生在学校礼堂开会,号召大家罢课来抵制校方的迫害,并通过了《罢课宣言》,要求撤换校长魏日靖。阎锡山为了镇压平息这一事件,派军警抓捕了19名进步学生。但他们毫不畏惧,坚持斗争。最后广大学生在贺昌的秘密指挥下,与阎锡山政府进行了殊死搏斗。无奈之下,阎锡山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校长魏日靖。经过半年的斗争,罢免校长魏日靖的运动终于取得胜利。这一胜利不仅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与反革命势力作斗争的信念,更鼓舞了工人阶级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斗志。
面对革命形势的转变,贺昌这种由文到武,文武结合的革命思想,不仅为他人树立了榜样,更推动了革命事业的发展,同时也是革命先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3.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革命思想。
1921—1922年间,贺昌在领导学生运动、工人罢工的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在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脱胎出来的青年学生有着强烈的革命性。尤其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性更强烈,“工人阶级的觉悟力与革命要求,非其他阶级所可及。”[1]穆生高.贺昌文集[M].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但由于工人阶级文化水平低,人数少,导致多次罢工运动以失败告终。因此,贺昌开始注重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联合,以争取斗争的胜利。他的这种思想出现在1922年5月1日《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五一特刊》中,号召“无产阶级的同胞们,组织起来,联合起来!实行同盟罢工。”[2]王家进.革命先驱贺昌[M].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后来,在论述青年学生与职工运动的关系中又一次指出:“青年学生离开了民众,便一事无成。”[1]随之,贺昌便把这种思想运用于革命实践活动中。
为了尽可能地消除工人和学生间的隔阂,1922年贺昌发动进步学生,进行了一场“学生生活工人化”的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深入工厂,与工人同餐共宿,交流思想,真正地了解工人的生活习惯、思想动态。同时,贺昌自己身体力行,赢得工人信任。经过这一活动,密切了学生与工人的联系。随即在1922年5月中旬的太原大国民印刷厂的罢工斗争中,贺昌和王振翼等一起,调动广大青年学生与工人群众,在纯阳宫门前集合,号召大家团结一致,以合法斗争的形式争取胜利。虽然,罢工最后在军警的镇压下失败,但它揭开了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联合斗争的序幕。
当然,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不仅要求青年学生与工人阶级的联合,更要求社会各阶级的联合,以便结成革命的统一战线,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贺昌顺应革命形势,极力拥护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这种思想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都永不过时,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更加需要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集结各方力量才能完成。
三、结语
贺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奉献了一生。他的一生是短暂的,是辉煌的,是壮丽的。他的革命活动推动了山西革命事业的发展,他的革命思想为后人指明了方向,他的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华民族的儿女。他是柳林人的骄傲,山西人的光荣,中国人的楷模。正如《中共党史风云人物》中所说的那样:“贺昌是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早期青年运动卓越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优秀的高级党务工作者,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共中央委员中最年轻有为、精通多种领导工作的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