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模式探析
2015-04-09陆春华
◇陆春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市场消费需求个性化、层次化、效率化和休闲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我国零售业进入了剧烈的结构转型期。规模化、高效率的企业经营模式在竞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从我国现有的市场经济状况来看,零售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主要途径在于连锁经营。同时,政府也在流通体制改革领域尝试推动连锁经营,使得连锁经营在我国获得了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盲目扩张,也使连锁经营出现了“连”而不“锁”、效率低下、生存艰难等问题,严重影响我国零售业的生存与发展。本文在分析现有的连锁企业经营模式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连锁企业发展模式,以便在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下,达到更好的经营效果,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一、零售业连锁经营模式的概念
(一)零售的概念
通常情况下,零售就是通过扩大商品的服务范围,一件商品通过服务范围的扩大化实现其使用价值。通俗的说法就是,一种类型的商品在不同的地方进行销售,不仅实现供个人使用,还实现全民、全社会使用。不仅包括出售产品,也包括出售服务。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零售商业交换就是商品进行流通的最后一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较大范围地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本文所论述的零售主要指的是从零售业作为一种销售模式来实现其服务的角度进行展开,寻找积极有效的经营模式。
(二)连锁经营的概念
连锁指的是,一种类型的商品,或一模一样的商品以一样的价格,采用一样的销售方式进行出售,也可以说在同样大小、同样装饰的店铺里进行销售,达到在不同地区进行相同产品以相同的价格进行销售,提供相同的服务。这些具有相同经营模式、相同规模和大小的店铺就被称为连锁店。如今,零售业连锁经营这种商业模式获得了广泛长足的发展,而连锁商店就是这种经营模式的存在方式。
(三)零售业连锁经营发展模式
在商业经济理论中,把连锁经营看作是继百货公司、超级市场以后,零售业领域的第三次经营方式的革命。连锁经营方式与零售业相结合,改变了传统的零售交易组织和交易方式,使零售经营突破了单体店的规模局限,实现了一种可以抗衡制造业的商业经营规模。零售连锁经营模式就是在我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特色发展道路。不同国家的连锁经营发展道路需要符合本国实际,我们要在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和成功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技术条件和零售业自身的特点,积极探索出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零售连锁企业经营模式,用来指导和推动我国零售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我国零售连锁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零售业的连锁经营模式起步比较晚,一定程度上是处于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诸如购物中心的不断发展,零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形成了低成本、低价格等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运动过程中发展的,我国零售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压力,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一)行业集中度偏低
众所周知,零售业发展和生存的重要条件在于规模化销售。目前,由于我国在企业经营机制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市场经济发展还很不完善,加之目前零售行业进入壁垒较低,各个零售企业之间为争夺市场占有份额会展开激烈竞争,由此将导致整个行业利润率持续下降。在许多情况下零售业采用的方式就是不断扩大销售领域,采用并购等方式扩大经营范围,但是由于集中度较弱,我国零售连锁企业普遍存在着过度的分散。
(二)连锁企业规模扩大机制不合理
连锁企业注重的是规模化的管理和经营,其效益主要来自规模经济,不仅能够降低成本还能更好地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早在本世纪初,连锁企业的规模就已经开始不断扩张了,但是长期以来连锁企业由于在融资方面还不够先进,零售商品利润也相对比较低,不断扩大的规模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风险。另外,在企业规模扩大过程中,由于忽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导致在管理方面出现很大的漏洞,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人才流失、效率低下、责权利不清、奖罚不分明,易使企业管理陷入混乱。
(三)连锁企业经营模式管理机制不合理
连锁企业经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通过采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模式进行管理,是连锁企业不断发展的源泉,但就目前国内零售企业连锁经营模式的管理机制来看,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尤其是管理技术不够先进,缺乏连锁企业应有的统一标准,无法做到从商品的预算到销售标准的统一。名为连锁,但商品价格、质量不一致,服务方式不一致的现象普遍存在,并没有体现出连锁企业经营标准化模式的优势。另外,在企业规章制度的管理上,通常缺乏完整的体系,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管理方法不一致,管理水平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四)不能正确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企业之间相互依存程度提高,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也由单纯的交易关系转变为同呼吸、共命运的战略伙伴关系,这就要求零售连锁企业应该把握这种趋势并站在战略的高度看待和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打造牢固的服务系统。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零售连锁企业销售和供应在统一标准合作上并没有形成一致,在很多时候彼此均易忽略长远利益。在经营过程中,供应商和零售商之间因为眼前利益而纠纷不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不必要的成本压力。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跨地域连锁商业加入了竞争行列,加之外资企业准入条件放宽,如何保持同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寻求双方利益共赢的契合点,是零售业在未来发展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此外,零售企业的发展还面临着资金匮乏、配送机制不够健全、信息化程度不高等问题,这些都是我国零售连锁经营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长足发展的瓶颈。
三、我国零售业连锁经营的发展模式探析
(一)积极探索合理的业态经营模式
一是根据目标市场的特征选择合适的发展业态。企业在进行业态定位时应深入了解目标市场消费者收入水平和消费结构,并根据商业圈内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习惯来确定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连锁超市、便利店、专卖店等零售连锁经营业态的企业比较适宜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经营。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注重发展小型的仓储式超市和小型专业店,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当地消费者的基本消费需求。二是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适宜的发展战略模式。应该在同等的发展模式范围内进行比较,在结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实现成本降低、效益提高。在同等业态发展模式下进行,不仅有助于寻找合理的发展模式,也有助于取长补短,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发展模式,达到在竞争中不断上升,在挑战中不断进步。
(二)从实际出发探索适宜的发展模式
尽管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存在许多不足,连锁企业的发展也相应地受到了限制。这就决定了零售连锁企业在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时不能盲目地学习和效仿西方发达国家,而应符合自身的实际。总体而言,政府在零售企业连锁经营中应发挥主导作用,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规范市场秩序,防止恶性竞争。连锁经营企业也应该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并结合我国实际,选择正确的连锁方式。无论是正规的连锁还是特许连锁以及直营连锁都要首先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状况,而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利用。
(三)企业扩张模式要适度合理
连锁企业发展的奥秘在于不断推动企业扩张,从单个企业逐步扩展到多个连锁企业,从中获得更丰厚的利润。但是,企业在进行扩张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综合考虑企业的经营模式、各个分店之间的配送和物流传递便捷程度、总店对分店的可控范围等。一般而言,当企业经营规模达到创业初期的2~3倍时,可考虑扩大企业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经营扩张的速度也不宜过快,否则会因单纯追求速度和规模而忽视质量,而质量恰恰是一个企业得以维持自身运转并获得长期发展的生命线。
(四)建立制度化、体系化的经营管理规范
连锁企业较之其他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企业的经营主体比较分散,各个连锁分店隶属于总部,虽然是独立经营,但供货、经营、销售都是在总部统一指导之下的。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总部和分支连锁店之间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不仅如此,各分支连锁店内部要有序稳健发展,同样需要建立起完整合理的规章制度,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才能提高企业运转速度和生产效率,保证连锁企业的发展活而不乱。
[1] 黄安民,王君之.零售企业赢利模式[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5.
[2] 韩肃,苗钟颖.连锁经营管理[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学工.略论我国连锁商业成长模式的构建[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0(02).
[4] 刘培松.我国连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J].财贸经济,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