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视域下的企业融资对策
2015-04-09郑亚平
◇郑亚平
信息不对称视域下的企业融资对策
◇郑亚平
10.13999/j.cnki.scyj.2015.04.023
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信用体系不完善、缺乏规范化管理、信息不对称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企业的融资困难,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笔者以不对称信息作为切入点,探讨了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希望能对改进企业的融资状况,探寻广泛的融资途径,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帮助。
不对称信息;企业融资;策略
由于我国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时期,企业制度不健全,各企业间三角债务、拖欠货款现象严重,企业的投资规模虽然逐年上升,但融资渠道单一,加之国家政策的影响,融资问题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瓶颈。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概论
信息不对称理论是指在交易的双方中,一方拥有另一方未知的个人信息,或者是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并在交易中运用不对称的信息为自身谋取最大的利益。信息的不对称性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信息时间的不对称,另一个是信息内容的不对称。从时间上来看,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将会产生逆向选择,在金融市场中的逆向选择可能造成信贷风险的是借款者,由于是交易前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同时也将金融市场的运作效率降低;事后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产生道德风险,道德风险是由于私人信息而引起,拥有私人信息一方利用信息优势而将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进而损害另一方的利益。从内容上来看,不对称信息可分为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两方面。
二、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融资是一种资金流动、互动的过程,包括资金的融入与融出,企业的融资主要是指资金融入,也就是通过不同方式获取资金的过程。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与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融资方式:融资的主要方式有外源性与内源性融资两种。外源性融资又可分为直接或间接融资两类,直接融资是不通过金融中介,在资金盈余的部门与短缺的部门之间直接进行货币资金转移行为,具有流通性、直接性与长期性等特点。间接融资是利用金融机构作为中介实现资金的相互流动,具有一定的集中性、间接性与可逆性,融资权限掌握在中介等手中。内源性融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资金周转,将企业的留存收益、折旧等转为企业的投资,具有一定的积累性、低成本性与抗风险性等特点。
2.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融资现状:一般来说,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的信息较为真实,运行相对规范。而中小型企业的管理缺乏规范化、信息缺乏透明化、企业的净值小,通过常规渠道不能了解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公开的信息缺乏可信度,在寻求信贷或其他外源融资时,不能提供真实的信用水平信息。对于金融中介来说,如要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就要克服不对称信息,必须加强信息调查与甄别,这样就加大了交易成本,同时,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小而且频繁,也是加大中小企业信贷的融资难度的重要因素。
(1)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逆向选择:中小型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与非均衡性普遍存在,特别是企业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信用记录与项目风险信息极不对称。如企业本身的还款能力与意愿清楚,有信息优势,而作为银行不了解实际的企业情况与投资风险,使企业的整体信用状况处于劣势。从银行的角度考虑,低风险的企业银行会考虑放贷,高风险的企业银行则不放贷。因此,在信贷市场中,信息的不对称造成信誉信用度高的企业比例小,银行对企业的贷款申请较为谨慎,即使信用度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良好也可能存在得不到信贷的现象。
(2)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的道德风险:隐藏的道德风险是交易双方签约时的信息是对称的,但在签约后的信息拥有优势是参与主体自主选择,如处于信息劣势就只能看结果,而这一结果的产生是由于信息优势方的行动造成还是自然状态造成,这就形成交易双方存在隐藏行动,同时产生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中,银行不能及时、准确地观察到企业贷款是否按合同要求用于指定的项目之中,银行只注重在还款之日,企业能否按期还本息的结果,而这一结果是由企业行为造成,银行不好鉴别。
(3)不对称信息条件下银行的惜贷与信贷配给现象:在我国,尤其是中小企业进行信贷配给的现象很普遍,尽管企业接受银行高于市场利率而进行贷款,银行也不一定满足企业的信贷要求,同时惜贷现象严重。我国的银行大多是服务于国有企业与大型企业,银行在拓展中小企业贷款的过程中,加强风险意识与管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与供给过剩同时存在,这也是银行惜贷所造成的结果。
三、不对称信息条件下企业融资策略
为了有效减少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企业的融资问题,避免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国家要建立有效信号传递机制、企业约束机制以及企业信息信用体系等,收集与管理企业的全方位信息,建立相应的信息收集、整理、更新以及核实机制,确保企业信息内容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同时国家应建立多层次的融资体系,支持企业的融资信贷。
1.成立专门的企业信贷机构,推进专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要增设银行对企业的服务项目,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设立专门的专营性服务机构。专营性机构的设置应具有独立核算、审批、激励与约束的能力。专业机构应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有自己独立的团队与审批程序,有专门的营销人员等。
2.发展金融的开发性,推动企业的外部性建设。由于企业具有外部性,作为实现政府目的、具有开发性的金融机构可为企业提供信贷,以促进企业的发展。开发性的金融机构应向符合国家或地方政策同时又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提供信贷,不仅是在贷款方面,还应在信用方面提供担保,对企业的信贷担保可为企业融资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3.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建设,为企业融资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加快地方金融机构的建设能有效、长期服务于本土企业,地方性金融机构由于长期为本地区服务,能更好地了解各企业全方面的软信息,对企业而言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使更多企业进行融资活动。同时地方性金融机构在合作期间能更有效地实施监督。地方性金融机构除了具有信息优势外,在交易的过程中还具有成本低、可灵活决策等多方面的优势,也能满足企业融资的多样化需求。
4.提高民间资本的利用率,加强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发展。小型企业的成长,非正式金融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企业来说。我国尽管金融机构已发展得非常完善,但是金融中介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企业的融资问题,民间资本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作用。我国应加强非正式金融的规范化建设,健全信息均衡的民间非正式融资体系,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5.规范企业结构,加强企业信息的披露制度建设。企业是银行信贷配给的主要对象,由于企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企业相对银行来说更清楚自身情况,解决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贷问题需要企业规范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与真实性,才能有效化解银行信贷配给问题。
当前我国的融资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使本来就面临着重重融资困难的企业更是雪上加霜,如履薄冰。虽然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企业克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被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企业仍然为融资难和融资风险所困扰,所以国家还要大力加强信息的制度化建设,增加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为企业创造一个安全活跃的融资环境。
[1]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2(10).
[2]李志赟.银行结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13(06).
[3]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11(01).
[4]殷剑峰.不对称信息环境下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J].世界经济,2013(02).
(作者单位: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