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选择
2015-04-09张攀攀
◇张攀攀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选择
◇张攀攀
城市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集中体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自然环境约束问题呼唤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生态文明城市这种崭新的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其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符合必然的实践需求,顺应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理论;实践
10.13999/j.cnki.scyj.2015.04.032
一、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背景
城市作为政治、经济、文化等人类活动要素的集中区域,是人类文明长期演化的产物,体现和标志着文明程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反映。20世纪以来,工业化的进程不断推进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不断“生长壮大”的同时,资源环境与人口增长的问题日益尖锐,伴随着工业化带来的人类环境危机,资源短缺、气候恶化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作为人类聚居地的城市容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和文化、信息交流的中心,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解决生态问题、走出城市困境的现实需要,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基于此,人类开始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世界各国政府及学术界掀起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道路探索的浪潮。
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依据
国内外一直在探讨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理论,马克思就指出人是自然的存在物,认为人不是居于自然之上的,人类要在适应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人类存在于自然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人的肉体和精神意识都不能脱离自然,马克思所提出的人与自然间存在的这种价值关系就是一种和谐生态的价值观。
1925年美国芝加哥学派的创始人帕克提出城市生态学理论,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认为城市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以人为核心,人是主体,这一生态系统容量大、流量大,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和谐的城市应该是具有良好调节功能的生态系统,从而保证城市发展的持续与稳定。强调城市应确立新的目标定位,摒弃传统的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忽视质量的建设目标,城市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生态城市系统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最佳组合。1992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达成的《21世纪议程》进一步推动着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观念,这一观念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未来城市发展的主流将是生态城市发展方向,这一趋势推动了生态伦理学的形成与研究。生态伦理学作为一门跨世纪的新兴学科,其兴起和发展是为提高民族生态文化素质、适应环境革命的需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学重视生态道德观,强调人类自身的生物生态,指出解决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关键是要首先关注人类自身的生物伦理。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通向光明前景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理论提上议程,在这一背景下,生态城市的构建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实践。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出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对于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强调经济、社会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创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我国以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指导着我国绿色生态城市的创建。
三、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导向
构建生态城市应该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加强生态价值宣传教育,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促使人们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所处的位置,自然不是被征服的对象,不可能满足人们对物质利益的无限索取,每个人都负有环境责任,原有的价值观应更新,促使人们自觉形成生态义务感。加强教育的同时组织必要的生态环境运动,促进生态保护意识社会化,成为一股社会力量能对破坏环境的行为起到巨大的谴责和警示作用,让公民形成生态自觉意识。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低碳生活方式,绿色消费强调适度消费,低碳消费,节约资源,购买绿色产品,培育公民的绿色消费情操,促使绿色市场的形成。
构建生态城市需要构建新的保障机制,形成政府主导、法律监督、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生态城市建设机制。政府、企业和公众应该考虑自身的行为是否可持续,以及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政府作为主导力量应做好城市的规划与管理,有效推动和激励全社会的生态保护行为,环境主管部门应提高地位,强化职能,完善政策,加大监督。构建和完善生态城市法律体系,强化政府执法监督力度。通过财政、税收、产权、价格等手段调节和激励企业行为,建立和推广环保生态价值观念的市场机制。赋予公众参与生态决策、监督、投资的环境权利,呼吁公众重视个人环境行为,履行环境义务,形成公众积极参与的社会机制。
[1]李迅,刘琰.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02).
[2]王永芹.中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3).
[3]赵建军.中国的绿色发展:机遇、挑战与创新战略[J].学术前沿,2013(10).
(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