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

2015-04-09韩剑锋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文化

韩剑锋,赵 丹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当代中国文化安全

韩剑锋,赵 丹

(河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4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当今我国的文化安全已经上升到同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主要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和挑战:国内三大文化市场存在的缺点和劣势影响,以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文化渗透和文化霸权。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一方面必须要坚持中国文化的根基以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另一方面还要在吸收和引进西方文化的同时对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做到合理扬弃,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的格局,以达到中西方文化的共赢。

文化生态学;文化安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地球村”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这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高科技手段,对其他相对落后的国家实施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侵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于日益强大的中国来说,西方国家更是企图通过实行文化扩张政策来控制我国,所以当今文化安全问题是摆在我国生存与发展面前的重大问题:一方面我国的文化发展离不开世界各国,另一方面我国的文化安全也决不允许任何国家的践踏和侵略。在这种情况下,厘清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正常的关系问题对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促进我国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西方文化渗透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威胁和挑战

1.“留学热”之风盛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财富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出国留学深造,这对于一些人来说可以开阔眼界和视野,但对另外一些意志不坚定的人来说,出国留学就意味着炫富甚至是在没有父母的“看管”之下可以在国外肆无忌惮的吃喝玩乐,这样的人极易受到西方某些价值观念的影响,甚至是“腐蚀”。这些所谓的“留学生”在吃喝玩乐的享受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文化中的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观念的影响,他们逐渐将传统主流文化所推崇的集体主义、团体精神、勤俭节约等优良品质抛诸脑后,这些人的意志受到前所未有的瓦解,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趋向自由化和浅薄化。这样的西方文化不仅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更是直接威胁着我国的文化安全。

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利用自身拥有的强大经济优势和综合国力大肆掠夺着中国的人才资源。现在公派和自费的留学生很多,这些年轻人也乐于有一个契机去国外学习,但是这些留学生在学成后归国的比例却很小,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被外国公司开出的优越经济条件所诱惑而留在了国外工作或定居,这造成了我国人才的严重流失。据统计,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学成归国的留学生仅占留学生总数的三成。众所周知,人才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他们是国家加强科技创新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主力军,而当今我国出现的这种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正是西方对我国的文化安全进行侵略的又一隐性表现形式。

2.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的渗透。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逐渐被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所取代,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高新技术迅猛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投入大量的资本,采用先进的互联网传播技术,进行网络文化的传播,以保持和提高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垄断地位,从而进行西方文化价值的渗透[1]。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托夫勒曾敏锐地认识到网络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的预言。西方发达国家正是依托其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利用手机客户端、社交网站、数字杂志、视频等多领域的新媒体手段传播和宣扬有利于本国的思想理念。互联网为这些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话语霸权,抢夺别国的文化阵地,在世界范围内散播带有西方色彩的信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对于这种情况,美国学者托马斯·麦克菲尔称之为“电子殖民主义”,意思就是说,当前的这种信息时代的文化霸权主义比过去传教士的文化殖民主义要隐蔽和快捷[2]。西方国家利用这种虚拟网络传播自己意识形态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的文化安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尤其是给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少年群体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与西方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广大的青少年对网络非常迷恋,对各种新奇信息非常敏感,但他们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又弱,所以他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一些不良内容的腐蚀,这对于青少年自身的发展是具有负面意义的,从长远来说更是影响到我国对于人才的培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跨国公司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冲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门向世界敞开,中国逐渐与国际接轨,尤其是2002年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也越来越紧密,有很多的外商来我国投资,很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这对于我国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从经济角度来说,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设备和资金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经济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从文化角度来看,跨国公司的进入对于我国的文化安全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些跨国公司在输入设备和资金的同时,也不断向我国输入着自己国家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形式:一是外国公司或外国资本可直接参与中国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二是有更多的外国文化产品直接销售到中国来,外来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强劲,使得文化领域的对抗、舆论阵地的攻防更趋激烈和复杂[3]。而面对当前种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仍不高,还未有足够强大的力量和这种文化传播的形式做直接的斗争,这些跨国企业以强劲的势头利用经济手段进入我国市场从而占领文化阵地的企图,对于我国的文化安全来说是很不利的,久而久之还会更加直接威胁到我国的国家安全。

二、中国文化安全受到威胁和冲击的原因

1.国内:当前三大文化存在缺点和劣势。近年来,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文化意识形态已经不仅仅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的主流文化,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精英文化和受众人群较多的大众文化异军突起。尽管这些文化在我国多元文化市场中仍“各分天下”,但是随着三大文化缺点和不足的逐渐显现,致使某些西方国家思想趁虚而入,严重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

当今中国的主流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始起,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一直到现在,社会主义各方面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指导,主流文化毫无疑问应该并且必须是国人的思想支撑,但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热衷于追求经济利益带来的刺激,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的主流思想早已与时代脱节,所以对主流思想的认同度逐渐下降,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非主流文化甚嚣尘上,这些都冲击着我国传统主流文化的支柱地位。

精英文化是指少数知识分子所掌握的文化。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人才和知识的渴望和需求越来越大,一些知识分子通过努力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和知识,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献智献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这些知识分子多数时间在搞研究,生活在“象牙塔”中,走出来后,有的人难以适应迅速转型的经济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脆弱,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而且有的知识分子高高在上,会使人错误的认为精英文化是不接地气,不能与群众融合在一起的文化,这些劣势都会使我国的文化安全存在风险。随着网络的发达,大众文化迅速地异军突起,生活压力大的人们需要从大众文化提供的文化产品中寻找消遣、慰藉和发泄的途径,大众文化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结构的,具有历史必然性,但是有些大众文化由于没有相应规则的制约和束缚,忽视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效益,肆意传播低级趣味的文化作品,这些“精神鸦片”一旦被大规模复制,不仅腐蚀着国人的思想,而且非常不利于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2.国际: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当今世界经济决定一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大肆向如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的渗透和扩张,特别是我国实施对外开放的政策后,西方国家瞄准我国广阔的市场,将各种文化产品输入到我国,激起人们对迪斯尼动画片、电影以及欧美明星狂热追求,但是这些西方文化商品的背后,“不失时机”地表达着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对人们具有强烈的心理暗示作用,这些价值观和道德观早已在无形中威胁到我国的文化安全。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借助经济全球化的东风,造“文化帝国主义”之势。除利用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等新媒体手段传播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外,他们还从我国引进大量的人才资源为其本国提供服务,造成我国人才市场的流失和短缺,这种情况既造成我国科研能力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也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实施文化霸权主义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这直接导致了我国和西方国家在文化上的不平等,并且已经严重侵害到了我国的文化安全和文化主权。所以光明网专栏就曾经刊登过《经济全球化和国家文化安全》一文,文中提到:在20世纪8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已处于低潮,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正在想方设法将它们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等等向社会主义国家渗透和扩张,这种情况直接威胁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存在和发展。

三、文化生态学视阈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平衡发展

文化安全是指国家的治理者维护本国或者本民族自身发展,以及传承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意识形态。国内有很多学者早就注意到了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专家对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做出过专门的研究。但是由于知识的差异性和历史的局限性等多种主客观原因,他们提出的观点并不全面,但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应运而生——文化生态学。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运用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将问题理解的更为清晰和全面。因此在文化生态学的视阈下探讨中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就是启迪人们既要大力坚持本国文化的根基不动摇,时刻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又要注意对西方文化的合理扬弃,使这两种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取所长,营造文化生态平衡的格局从而达到共同发展。

1.坚持中国文化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与之一脉相承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主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国大力倡导的主流文化,如今中国在各方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离不开主流文化的支撑,尽管我国文化市场日趋多元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有所发展,但是对正处于快速发展中的我国来说,占主要支撑地位的必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主流文化,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更应该始终坚持主流文化的根基地位不动摇。

我国要采取相应措施时刻防范威胁到我国主流文化安全地位的各种因素。首先,要着力构建国家的文化安全防御体系,强化防范意识,建立文化安全高度预警系统,对侵入我国文化领域的有害文化产品采取行政、法律等手段严厉打击,严格文化市场的准入制度,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切实保障我国文化市场的安全。其次,要大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起可以充分发挥文化创造力、壮大文化产业、适应国际环境和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体制[4],加快建立和完善人才培训和奖励机制,认真贯彻响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号召,防止人才外流以更好地推动文化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最后,要净化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数字杂志、手机等为主的新媒体系统,严格查处给人们思想带来错误引导的色情和暴力网站,完善对各种文化传播媒介的监管,进一步加大网监的打击力度。

2.对西方文化的合理扬弃。同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一样,西方文化也早在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的基础上起源,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以及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进行,西方文化逐渐定型和成熟,对于西方文化既不能一味地肯定也不能一味地排斥,要看到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一面,也要抵制其腐朽消极的一面。

在西方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如“希腊三贤”、康德、卢梭、黑格尔、达芬奇、亚当·斯密等大家,都为人类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知识和精神财富,他们保存下来的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平等意识、现代人文精神和市场经济等理论,都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先进思想文化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借鉴。对于这样优秀的西方文化,我们要敢于敞开胸怀,大胆接纳。相反,对于西方文化中的那些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腐朽文化思想必须坚决予以摒弃和抵制,这些腐朽思想是与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直所推崇的集体主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完全格格不入的,不正确的思想文化会腐蚀人的头脑,使人丧失斗志,严重时还会激化矛盾,与我国坚持的主流文化背道而驰,这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利于当前大力倡导的“中国梦”的实现,而且这些腐朽思想也完全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我国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学者薛亚玲曾经提到,对于西方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大量涌入,我们的态度是:一概排斥不可取,全盘吸收不可能,借鉴扬弃不可少。

3.文化生态平衡格局下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共赢。世界政治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文化也应当随着政治、经济的融合而达到共赢,所以建立一个共存共荣、统一的世界文化生态平衡格局是非常必要的。

一方面,中国文化应以积极的态度寻求文明对话,促进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宽容,这是适应全球化趋势、打破保守和自我封闭,走向世界的正确途径[4]。中国文化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动摇,又要广泛吸收西方文化的优秀成果,以宽广的胸怀面对世界各种文化,以增强我国文化内在的活力。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共同构成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无论哪一种文化都是宝贵的财富,只有这两种文化相互借鉴共同发展,才能创造出灿烂的人类文明。中国文化要有选择性地吸收西方文化,不能一味认同更不能一味排斥,要时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防止西方消极思想侵入我国,要积极进行文化的改造和创新,更好地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做到在向其他国家输出文化时要传递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念,不能利用网络媒体争夺别国的文化话语权,抢占别国的文化阵地,更不能依托自己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搞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真正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才能在文化生态平衡的格局下形成一种良性的文化互动,从而促进中西方文化的共赢。

[1]赵丛聪.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问题:以互联网为例看西方文化渗透[J].视听,2013(1).

[2]赵英臣.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对中国文化安全的冲击和挑战[J].兰州学刊,2004(6).

[3]张俊国, 梁勇.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4).

[4]张茜,茹峭.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下的中国国家文化安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责任编辑 王先霞)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al Security under the Vision of the Cultural Ecology

HAN Jianfeng,ZHAO Dan

(College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Tianjin 300401,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political multi-polarization,today's Chinese cultural security has risen to an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 equal to economic safety and political safety.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cultural security problem is the dual pressure and challenges from home and abroad: the disadvantages and inferior effects of three major domestic cultural markets and the cultural penetration and cultural hegemony imposed by the western capitalist countries. So in this situation,on the one hand,our country must insist on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 order to maintain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also on the other hand,our country should choose reasonable culture of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 in the process of absorp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culture,and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keep the balance of cultural ecology patter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win-win situation.

cultural ecology;cultural security ;Chinese culture;western culture

2014-12-10

韩剑锋(1969-),男,河北内邱人,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0.13600/j.cnki.jpsslof.issn.1009-4326.2015.01.012

G112

A

1009-4326(2015)01-0057-04

猜你喜欢

全球化国家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新旧全球化
全球化减速:全球化已失去动力 精读
谁远谁近?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全球化陷阱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俄青年